1.荧屏展光彩
1985年,于洋执导电视剧《山乡骄子》。从银幕到荧屏,这是于洋涉足荧屏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
电视剧《山乡骄子》的剧本源于一篇感人的报道:在河北石家庄地区赞黄县的一个贫困山区,********肖建章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坚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因地制宜,组织农民大力发掘家乡的大理石矿藏,经过努力开采后,自己又亲自到北京推销大理石。为了给贫困的家乡节省资金,肖建章到了北京吃的饭是自己从家乡带去的烧饼,晚上住在洗澡堂里。经过多方奔波,他找到了一个当年曾经在家乡打过游击的老首长。在老首长的帮助下,肖建章不断努力,终于摸索出一条销售之路,把家乡的石头变成了宝,一个贫困的山村从此走上了富裕之路。
于洋看到剧本后,深受感动。他深深敬佩********肖建章一心为改变家乡面貌,踏踏实实为老百姓谋福利的高尚品德,不由赞叹:“以生命和热血扑向群众的干部、关心群众疾苦的干部是老百姓的贴心人,太值得歌颂了!”很快,于洋以满腔热情积极投入到这部电视剧的拍摄中。
《山乡骄子》(上下集)完成后,获得了极大反响。特别是在河北省,省委把它当成教育干部的影像教材,要求全省干部观看。后来,该剧主人公的原型肖建章调到了省里担任了司法厅厅长,后来又调到了中央任司法部副部长。2003年,肖建章退休后任政协常委,曾和于洋一起担任过中国海关督察员。
《山乡骄子》虽是于洋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却成就了一位未来明星。当年于洋在剧中启用了一个第一次上镜头的小女孩饰演剧中的童养媳,这个小女孩就是后来的著名演员剧雪。
继《山乡骄子》之后,于洋又执导了电视剧《十米小屋》和8集电视剧《哪里是我的家》。其中影响较大的为《哪里是我的家》,该剧主要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孩子剧团的故事,反映了青少年文艺工作者在革命队伍中的成长历程,塑造了战争年代的青少年群像。
于洋认为,这部电视剧的拍摄目的在于让后代知道自己的前辈是怎样生活过来的,要培养孩子们既要保持前辈人的光荣传统,又要让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后来在1991年,于洋又担任了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和苏联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合拍的电视剧《哪里是我的家》续集总导演。
在电视剧领域,除了做导演外,于洋也做艺术指导兼出演角色,如《追溯》中的老爷爷,《特区法官》中一位坚持正义、大公无私的特区法院院长。
在当时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电影创作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于洋积极热情投入到电视剧的创作,不仅是对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促进和贡献,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电影艺术家在中国荧屏展示的风采。
2.参政的艺术家
自从1981年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常委,1993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于洋即以高度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对政府工作的积极建言献策中。他深入到工读学校、边远贫困地区,他代表发言提议建立中国电影博物馆……
20世纪80年代初期,怀着满腔的热忱,担任关心青少年协会顾问的于洋先后来到北京朝阳工读学校、海淀第二监狱以及石家庄、保定、重庆、广东等地的监狱或戒毒所。对于这些因各种原因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于洋的心中充满了震动和同情。他大年三十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到各班去看孩子们的汇报演出。孩子们大都看过于洋的电影,能够亲眼见到银幕上熟悉的电影明星,孩子们兴奋极了。
于洋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今天是三十晚上,我和杨静来到这里,我也有女儿和儿子,但是我和你们一起包饺子过年。此时此刻,你们的父母正在想你们啊!你们这些孩子都很聪明,但是你们的聪明没有用到正道。你们不要对前途感到渺茫,将来出去后重新做人,社会在召唤你们。”
于洋发自内心的话,感动得大墙里的孩子们热泪直流。他们给于洋写信,把自己的心里话写给于洋。而于洋更是认真给孩子们回信,句句话,字里行间,每一封信的每一个字,都是于洋伏在灯下,字字斟酌,用心写成。
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期间李岚清副总理参加的会场上,于洋代表文化、教育等几个大组,就培养中国电影后备力量队伍、发展电影评论队伍及建立中国电影博物馆几项提议发言说:“我曾到过英国伦敦,那里一个城市就有几十个博物馆,是他们文化的标志。我们首都北京,连电影博物馆都没有,这是门面。周总理在世时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曾说:‘有条件我们一定要搞电影艺术文化博物馆’。到了2005年,中国电影正好100周年,应该把它建立起来。我们对文化的投入不到GDP的0.4%,实在是太少,一个国家应该有经济和文化的两翼。经济是重点,文化发展没有雄厚的经济支持不行,但是只讲发展经济没有文化也不行。就是在战争年代,贺龙手下还有一个战斗剧社,一个战斗球队,武与文两手抓,一个国家也应该如此。”
于洋的发言清晰明确,也很有分量。在场的李岚清副总理十分重视,他一一认真做了记录。第二天就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研究建立电影博物馆的诸项事宜。很快,国家正式批准建立中国电影博物馆工程启动,于洋担任顾问。
于洋的社会职务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一直在增加:出任北影演员剧团团长、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长、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复审委员会委员……
参政的日子是忙碌的,作为一名艺术家,于洋在此期间最大的收获是能够与普通群众真实接触、亲切交往。而职位众多的于洋发挥最多的还是电影,审查影片、确定题材,一部影片能否投拍,能否通过,于洋把好政治关、业务关,认真投好自己宝贵的一票。
3.晓阳远行
2005年1月7日黎明前,北京的冬天一片彻骨寒冷。这一天是于洋和杨静最痛苦和悲凉的一天。清晨5点,他们的儿子于晓阳,在从湖北采景归来的途中,因连日奔波,过度劳累,在火车上突发哮喘去世。
带着对中国电影的无限热爱和无尽的遗憾,44岁的于晓阳,一个有才华的中国新一代年轻的导演,在黎明前的严寒和茫茫原野中,永远离开了爱他的父母,一个人走向天国。
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年逾古稀的于洋和杨静最艰难的日子。悲痛中,是他们对晓阳的无限怀念和不尽的回忆……
1960年秋天的一个拂晓,沐浴着朝阳七彩光辉的于晓阳来到人间。欣喜的于洋夫妇为他们的儿子取名“晓阳”,意为在拂晓时喷薄欲出的朝阳。晓阳的出生,为于家“一儿一女一枝花”的幸福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晓阳从小就是个孝顺的孩子,被别人打了,却不敢哭,他用笑脸迎接爸妈,因为不想让遭到冲击的父母难受。不到10岁,他勇敢地拿着妈妈写给周总理的信走进首都体育馆看乒乓球赛,想趁人不备时钻到主席台把信交给周总理,想不到让保卫人员审问了两个多小时……参加工作不久,他用自己的工资给妈妈买了一架钢琴。奶奶住院了,他一天到晚送饭、守夜,可就在他在摄影棚实在忙得抽不开身没有来到奶奶身边的那天晚上,奶奶去世了,晓阳3天没吃下一口饭。他抱着奶奶的骨灰送回山东老家,亲手埋在奶奶曾经生活过的院子里。他把奶奶留下的一座古老的钟表摆放在床头,那是奶奶的陪嫁。这座和奶奶一样古老的钟表,已经在他的耳边形成了一种永远摆脱不掉的摇摆声,他要永远把它摆放在床头。
他给爸爸买来各种各样的工艺品马,因为爸爸属马喜欢马,他精心为爸爸买了一副眼镜,因为他知道,爸爸早年拍戏时眼睛受过伤。爸爸70大寿的那天,他悄悄在友谊宾馆安排了6桌寿宴,把毫不知情正在家里做打卤面的爸爸妈妈请到了友谊宾馆。为的是给爸妈一个惊喜,祝福他们相爱到永远。
晓阳从小聪明好学,在学校里出类拔萃。虽然赶上了特殊的年代,但他上小学就开始读中外名著,13岁即写诗,他的诗曾让人热血沸腾。就如晓阳的同窗,电影导演薛宜昌回忆的那样:“……我曾想,如果晓阳一直从事文学,一定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晓阳跳跃的思维,诗人的叙述,想改也难。……第一次见识晓阳的才华,是分镜头作业,晓阳写的辞藻非常美丽,美丽得醉人。让我羡慕不已,也让我长见识。”
1997年,《于晓阳文集》出版了,然而和诗歌文学相比,于晓阳更是一个有才华的电影导演。这里有爸爸妈妈和姐姐都是导演的家庭影响,更多的还是他骨子里对电影的酷爱和艺术天分。
1987年,走出北京电影学院不久的晓阳成功独立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翡翠麻将》。这样一部用商业片外壳包装的严肃艺术片,既是晓阳的成名作,也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影片类型。因此,中国电影集团制片分公司经理彭鸣宇曾这样评价《翡翠麻将》:“……虽然是晓阳拍的第一部电影,但他对整体风格的把握出人意料的老到,比如在最初的拍摄方案里,有一些警察男扮女装抓捕嫌疑人的动作戏,这些噱头,在后期剪接的时候被干净彻底地删去了。应该说,这是个明智之举,因为这些情节拍得并不理想。更重要的是,这些情节严重脱离了故事的整体风格。晓阳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而保证了影片影像风格和叙事风格的统一……人性、亲情、背叛、忏悔,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同时,80年代流行的元素,比如迪斯科、电脑、BP机,以及市井生活等等,都自然地纳入其中。因此,这部电影上映后,观众反应良好。时至今日,看过这部影片的人,还会有着深刻的印象。”
《翡翠麻将》虽然获得了成功,晓阳却并不在意,他觉得这离他心目中对电影的追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他还要在拼搏努力中探索,他要自己能够通过不断尝试领先别人一步把握未来的电影模式和制作规则,他要把他的电影理念崭新地搬到幕前。于是在《翡翠麻将》获得好评后,他拍出了未获得审查通过的《女贼》和《武则天初恋》,也和父亲一起拍出了获得华表奖提名的《大海风》,还有自己独立执导同样反响不错的《开着火车上北京》。
2004年底,为筹拍电影《北纬30度》,晓阳离开北京奔赴湖北,他要亲自去神农架采景。对《北纬30度》,晓阳不仅倾注了他对电影的激情,更充满了信心。他要把这部影片作为礼物献给中国电影百年华诞。
想不到他竟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之弦骤然断裂,壮志未酬身先去。“兄弟,你放心,我对这部电影有充分的信心,一定拍好,一定叫座,一定得奖。”这是他在回北京的火车上对《北纬30度》制片主任在电话里最有力的表白,也是年轻的小于导演留给同人最后的话。
晓阳走了,那样的突然,就带着他的才情,带着他对电影的热爱远行了。而他的率真、他的快乐却永远留在了人间。就如他不满13岁时写下的第一首诗:如雪的晓阳,活得像雪一样纯净;
如雪的晓阳,活得像雪一样率真;
如雪的晓阳,活得像雪一样恣意;
如雪的晓阳,活得像雪一样脆弱。
4.携手走出阴霾
在对爱子的无限怀念和深情回忆中,于洋和杨静没有倒下,他们顽强地克服着心中的剧痛,相互搀扶着坚强地站立起来。让他们感动的是,晓阳当年在电影学院的同学韩三平、黄建新、米家山等带来的亲切和温馨:“你走了一个孩子,换来了一群孩子,你就是我们的爸爸,我们这一群人都做你的儿子。”
他们终于走出阴霾,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庆典上,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于洋和杨静迈着坚强的步伐,携手走过红地毯。这一年,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出席了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各种庆祝活动。
2005年,中国电影博物馆正式建成,于洋亲自为中国电影博物馆开馆剪彩。
作为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长,于洋以顽强的毅力,带领学会举办了“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评选活动。在于于洋与杨静携手走过红地毯
洋的领导下,学会聘请了包括中国最出色的著名电影导演、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高校(表演)教授、电影制片人等百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了中国大陆、香港、台湾100名优秀电影演员。
同一年,于洋又出席了长春电影节,担任评委会主席,被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5年晓阳离去后的第一个中秋,在北影庆祝建厂60周年的大会上,于洋和杨静以及于蓝、田华、凌元、葛存壮、安琪等7位影坛前辈在《红旗颂》的乐曲声中缓步走上舞台。于洋领头朗诵《难忘的岁月》,依旧是大家熟悉的浑厚男中音,依旧透发着坚强无畏的感染力。当时主持会场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江平曾这样回忆:“全场欢呼声雷动!……我无法形容我站在侧台看他们激情演绎时的心境!我为舞台上这些比我父母年纪还长的前辈如此健康、如此阳光、如此坚强而震撼!”
姐姐静江在2005年成功运作“《同一首歌》走进美国”,2006年又圆满组织美洲队参加中央电视台两年一度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以此告慰弟弟在天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