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昌
摘要: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就是要推动各省高等教育在原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提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10多年的高校大扩招,我国各省域已经基本具备了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体制和条件基础,但每个省的基础并不均衡。在战略选择上,今后省一级高等教育应以需求导向取代资源导向;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以优势生长促进均衡发展;以强化省级政府职责推动管理职能转变;以做强省级高等教育促推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省;高等教育战略;区域高等教育
我国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既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下,省一级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因此,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必然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笔者在分析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内涵、意义及现实的基础上,对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为今后我国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改革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依据。
一、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内涵
省一级高等教育是指省级行政区划(省域)内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办学体制上看,既包括民办高校,又包括公办高校,其中,既有部属高校,又有省属高校和市、县属高校;从办学形式上看,既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又包括继续教育。
“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中的“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去考察。纵向上,就是要根据各省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各省高等教育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和提高,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并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文化;横向上,就是要把省级高等教育与国内和国际高等教育进行比较,高等教育“强”省应该是同期综合实力国内领先,部分高校、部分学科等重点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省份。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参照系应该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先进水平。
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不断提升省级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当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满足当地公民对高等教育的各种需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质量优良、功能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
首先,省一级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2007年,全国有普通高校1908所,其中地方所属高校1797所(公办1502所,民办295所),占94.18%;成人高等学校413所,其中地方所属成人高等学校399所,占96.61%;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18848954人,其中地方所属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7167500人,占91.08%;全国成人本、专科在校生5241550人,其中地方所属高校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755164人,占90.72%。[1]在高校数和在校生数上,地方高校拥有绝对优势。此外,部委属高校也是省级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其一,部委所属高校的经费通过共建和项目等有相当部分来自省级财政和地方企事业单位,部委高校一般纳入所在省级高等教育统一管理,其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愈来愈深,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愈来愈大;其二,从部委属高校的招生人数看,所在省域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北京大学2009年在北京市的本科招生计划为670人,占北大招生计划的30.39%。[2]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在全国总招生计划数为4300人,其中在上海计划招收1400余人,占总招生数的32.56%。[3]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1995年,《******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争取到2000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基本形成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职责分明,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经费投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体制框架。”决定颁发以后,经过10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已经形成。
第三,高等教育的公共经费也以省投入为主。2003年OECD发布的《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财政与质量保证改革的报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的投入仅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11%,省及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占39.5%。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为692.15亿元,如果按照20%投入到高等教育计算,当年中央财政高等教育经费为138.43亿元,占当年高等教育总经费3057.77亿元的4.53%,占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1302.52亿元的10.63%,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政府投入近90%来自地方政府。
(三)建设高教强省是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
首先,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进行重点突破。重点突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实行重点突破;另一方面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在全面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同时,把有条件的地方首先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省。或在有条件的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试验区,让一部分省率先发展,重点突破,担当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先行者和开拓者,率先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省。如江苏、广东、山东、湖南、黑龙江等省高等教育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省相继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目标和规划。对此,我们首先要承认差异,允许各省根据省情,提出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其次,高等教育强省的比重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20年,当1/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省的时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50年,当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省的时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二、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现实基础
(一)主要矛盾与发展动力的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省一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张迅速,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省域高等教育已经具备了“做强”的规模基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反映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经有2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先突破20%,进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中期,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57%、55%和53%,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普及化阶段。部分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通过高等教育超常规补偿式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不相称的矛盾已经缓解,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发展重点已经转移到提高质量内涵上,转移到做强、做优、做特上来,只有少部分省份(1/3)还同时面临做大与做强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在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高等教育质量不适应经济强省发展需要的矛盾不断凸显,“做大”的动力让位于“做强”的动力。
与此同时,省级高等教育结构不断完善,这也为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奠定了体系框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日趋多元化,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多元办学格局已经形成,从而使省级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完善,高等教育类型更加多样,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加丰富多样。除此之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等,也都为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已初步形成
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为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奠定了制度基础。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颁布实施,到21世纪初的这一段时期,通过“共建”、“合作”、“合并”、“协作”和“划转”等形式,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完成了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后,除少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高校以及行业的特殊性强、地方政府不便管理的高校继续由******委托教育部和其他少数部门管理外,多数高校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为主管理。如,仅从1999年到2000年,中央所属院校就从原有的248所进一步减少至116所。“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逐步形成,为省级政府做强其行政区划内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提供了机遇、责任和目标,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省级高等教育的权限和能力得到增强。正是在这一体制格局的支撑下,各省努力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2006年我国各省区的生均高等教育经费都在7000元以上,最高的是西藏和北京,分别达到了33857元和33591元,表明我国各省区的高等教育办学实力有很大增强。
(三)省域经济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可以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上略见一斑。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上海,最低的是贵州,分别为65601.99元和7288.41元,前者是后者的9倍。省域经济是省级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省级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和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尽管受历史遗留因素和政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陕西、湖北、福建等一些省份的高等教育或超前或滞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相对应,各省级高等教育发展也不均衡,各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高低与各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