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刘信懵了,彻底地懵了!
大佛寺由于没有寻常寺庙的山门,人们常称天王殿为大佛寺的山门。
刘信、白学兵二人在天王殿前的弥勒佛像前打闹一番后,抬头向天王殿正门看去,
只见天王殿门上悬有一金字牌匾,上书“敕建隆兴寺”五个金色大字,落款‘康熙皇帝手书’一行蓝色小字。
走入大殿,只见天王殿左、右围墙上,装饰着精美的琉璃砖雕刻的“富贵牡丹”。张语然和李玉儿二人正在左侧的墙边,欣赏那美丽的砖雕,并不时地发出阵阵赞叹声。
刘信与白学兵对这些雕刻实在没什么兴趣,和张语然二人打了个招呼,直接向大殿北门走去。
穿过天王殿,是一个过道。两侧长满了松柏。过道通向一个硕大的台基,台基有上下两层。两层台基周围全用巨大的条石筑成。从台基的规模来看,这座大殿殿规模宏大。应该是、是寺院的主殿,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千年古寺,没有了主殿,确实是一种缺憾。现在台基上码放了很多瓦片,上面写着一些字,这些字,除了汉字以外,还有英文、日文、韩文等等,有的写的名字,有的是一些平安、祝福的话,这些瓦片都是国内外虔诚的香客为重建六师殿捐助的。
二人在台基上驻留片刻,感到也没什么意思,就继续向里走。一座朴实端庄的大殿,映入眼帘。这座大殿,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屋”。这种结构在宋画中屡见。
大殿门旁左侧有一石碑,二人走近观看,上面刻着“摩尼,梵语也,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摩尼殿内供释迦牟尼,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七间、近深六间。长30余米,宽不到30米。”
刘信缓步迈入大殿,殿中央是一个正方形的内槽。整座殿堂中呈“回”字形。
正对刘信的内槽上是泥塑的释迦牟尼佛像,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皆绘有明代成化年间所绘的壁画,场面宏大,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及明塑以璎珞宝珠,飞天彩带为装饰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塑像高大、雄浑,气度不凡。
内槽东西两侧也都是壁画,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生动地描绘了释迎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磐整个过程。内槽东侧其中描绘释迦牟尼出家的那幅幅壁画,引起了刘信的注意,上面绘的是一个骑着青牛的老者,酷似东方人手持一把卷轴。释迦牟尼侍立一侧,伸手欲接那卷轴。活脱脱的一副传道授业图。
刘信细细端详那画里老者手中的的卷轴,彻底惊呆了。尤其是那两根木棍儿,还有那绑着卷轴的金线。跟家里的卷轴简直是一模一样。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刘信竟能感觉到那卷轴所透出的缕缕亲近之意。似有生命一般,在向刘信发出召唤之意。刘欣心道:看来家里那卷轴非同小可啊!”
刘信像得了魔怔一般,久久伫立在壁画前。
“刘信!快过来看,这儿有神仙,这副浮雕画简直是太精美了,快过来看啊!”白学兵边说,便把刘信拉到内槽后面。
内槽背面是一副通壁悬塑的“五彩倒坐神女”图。“倒坐”指的是神女不坐在内槽的正中央,而在后壁倒坐,好像是在表明这什么似得。整面壁上俨然是一个神仙的世界:在一大片彩色悬雕上,模拟了大海以及海中的某座仙山,仙山上有修行的凡人,仙人和鸟、兽、妖、魔罗列其间。山石突兀起伏,祥云缭绕其间,泉水喷涌,碧波鳞鳞。人物多样,山中静修的凡人和威武的天神各具风姿。色彩鲜艳,光彩照人。而最令人仰叹的则是正中的神女像。高约3米的神女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面目清秀,微露笑意。稍微下视的眼睛正好与修行者仰视的目光相交,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神女头戴宝冠,项饰璎珞,帔巾自肩下垂,身着红色长裙,一脚踏莲,一脚踞起,两手自然抚膝,右手搭于左腕自然抚着右膝,头微右侧,身略前倾,呈大自在状。表情闲适安逸、优柔端庄,美感无限。
这幅悬雕壁画是其他所有寺庙所没有的,所绘内容跟佛教典故也是风马牛不相及。倒像是道教所绘的仙凡图。图的右下手有一不足一米的字壁,上面刻着“释祖涅槃推演图”几个大字。旁边还有数行小字,刘信瞩目细细观看,原来是注明这幅图的来历的。大致意思是说:
佛祖释迦牟尼自菩提树下修成大道以来,对我人族未来时时牵挂。为此,曾多次闭关以自身无上佛道,驾驭自身三千大世界,七千小世界神游太虚,欲寻得我人族未来之路。虽未能如愿,但也寻得不少线索。后来,佛祖在他最后一次闭关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出了什么状况,整个大雷音寺及其内的菩萨、罗汉顷刻间湮灭,归于虚无。佛祖在身崩道陨之际,将其探索到的关于未来之世的唯一一个画面画了下来。送入人界最被佛祖所看重的达摩之手。传音嘱咐他将其传入东土,以便对后世之人有所助益。后来,就有了达摩乘一叶扁舟东渡东土,接传教济世之名,将此图传于弟子慧能。慧能后来将此图又传给了自己最中意的女弟子静明师太。而大佛寺的首任住持方丈空绝大师曾随其师傅拜会过静眀师太。与静明师太参禅论道一月有余,行将离开之时,曾有幸得见此图,大为惊异,遂征得是太同意,得以临摹副本一卷。
自大佛寺兴建之始,专门设计修建了这摩尼殿,寻得能工巧匠将这‘释祖涅槃推演图悬雕与内槽释迦摩尼像之后。一直保存至今。
这尊倒座神女塑像的绝妙之处,一扫宗教偶像的呆板作风,描绘出神魔神魔世界中的一位完美的女性。面容秀丽恬静,姿态优雅端庄,是一副完全人格化了的仪表。引起了参观者感情上的共鸣。让人搞不清到底是是神还是是人,脱离了宗教概念的生活中的典型形象,形神兼备。据说这幅神女图不是人画的,是大殿建成后的第二天自然出现的。
刘信噔--噔--噔后退两步,差点跌倒。面色惨谈到了极点!
“这--,这哪里是什么神女?这活脱脱就是在书店被自己咬过的小姑娘啊!”
刘信懵了,彻底地懵了!就跟丢了魂儿一样!连自己是什么时候走出大殿的,都不知道!
“怎么样,这幅画儿不赖吧?”白学兵说着扭头看向刘信。
只见刘信脸色煞白,猛地后退两步。眼见要摔倒,忙赶过去扶住,向北穿过大殿,来道殿外的一颗大松树下,扶刘信在一大石上坐下。
过了好大一会儿,刘信才缓过气来。
“你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现在脸色这么差?”白学兵边按摩着刘信的额头,边问道。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有太过诡异。刘信没敢告诉白学兵实情。推脱说道:“没事儿!没有事儿!可能是自己站的太久了,一时十足而已,休息一会儿也就没事儿了。
二人在摩尼殿外休息了一会儿,刘信也不好扫白学兵的兴致,陪着白学兵到了下一个大殿---大悲殿。
“好大的佛像啊!”白学兵情不自禁的感叹道。“大佛寺真不愧是叫大佛寺,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佛像。”
大悲阁内矗立着的是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人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佛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的,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可惜两侧的双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其铸造程序是:先铸好基础,然后分七节铸造大菩萨。第一节铸下部莲花座,第二节铸至膝盖,第三节铸至脐下,第四节铸至胸部,第五节铸至腋下,第六节铸至肩膊,第七节铸至头部。最后添铸四十二臂。菩萨的手均为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后用金箔贴成。
刘信也是颇为激动,前番地事情好像也已经忘记了,被那高达宏伟的菩萨巨像深深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