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了解金融界专家对此次金融危机的看法,《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皮特·胡伯和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詹姆斯·格莱斯曼。
哪里出了问题?
记者:美国的金融系统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危机发生得如此迅速,而且不能控制?
胡伯:金融系统受到房地产市场泡沫崩溃的影响,很多金融资产依靠房地产价格来显示其价值。房地产价格下降,金融资产的价值也跟着下降,在金融系统中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贝尔斯登的垮台说明这个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目前还没有解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会有很多的去杠杆化(Deleveraging)的现象出现。银行系统不可避免地需要资本,美联储针对这些危机的处理方式是危机出现一个,解决一个,没有系统地对其进行解决。
现在美联储和财政部充分认识到银行系统缺乏资本流动的系统危机,7000亿美元的拯救计划无疑对危机情况帮助很大,这可以避免危机的继续恶化。但这7000亿美元的计划并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能使房地产市场立即恢复,不过可以缓解金融系统的危机。
格莱斯曼:引发这场危机的是曾经高涨的房屋价格。房地产市场价格和收入上涨的幅度是从来没有过的,我们可以在一起讨论到底是什么引起的,我们失败在什么地方。
我个人认为这是由好的和坏的事情共同引起的。好的事情是世界的开放积累了巨大的储蓄,而这些发展中国家不能很快地花掉储蓄,所以我们就来利用这些储蓄,使它们得到了更高的收益,而且这也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税收变化有关。
但问题是房地产价格下降得非常迅速,大约20%左右。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房地产价格从2000年到2006年上涨了80%,而同时收入仅增加了25%,这是不可能持续的。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金融系统出现这么多的挫折?其实我们以前就有这样的问题,这是去冒风险的本质。
这次金融动荡充满了讽刺性的东西,我们很难确认问题到底在哪里。2008年8月,因挤兑货币市场(Money Market,是一种被认为非常安全的投资方式),人们开始从这些投资工具中撤资,这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就像旧日挤兑银行一样。当所有这些问题让人们担心货币市场的时候,一些基金净值跌破1美元基准价(break the buck,这是货币市场非常少见也极其危险的情况),这最终引起华盛顿的关注。
我想,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美国通过了一项法案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因此摩根银行被拆分为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讽刺的是,我们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认清了银行系统的问题,但是市场不喜欢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市场做出总结,投资银行的模型是不可持续的。市场的解决方式是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结合在一起,所以仅仅几天之内,我们又回到了大萧条以前的方式,重新制作了金融系统的地图,这提醒我们思考最终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以及美国的特殊性。
美国的金融系统将那些次级贷款证券化,将其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所以这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欧洲银行也出现了与美国程度相同的巨额亏损,亚洲也一样。不过,特殊之处是,受到打击的这些公司是资本杠杆率非常高的企业。投资银行一般的杠杆比率是30∶1,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一般是11∶1或者是12∶1,这是真正产生问题的原因,因为你的杠杆太高的话,你会非常容易受到打击。
我认为这实际上显示出了美国解决问题的好的一面,当市场面对不确定因素的时候,市场要求一个解决方案,这也就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强迫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公司以及其他公司做些什么,和商业银行合作,可以有储蓄稳定的资本来源。问题是市场心理在最近非常紧张,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产生问题。比如允许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意味着美国国际集团在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上接受损失,意味着货币基金的价格跌破净资产,这引起了恐慌,使人们开始从货币基金中提出资金,因为货币基金是没有联邦保险的。而且,禁止卖空有可能对市场带来超过我们预想的伤害,因为卖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机制。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要知道,我们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可能带来一些我们并不想要的结果。所以现在这个700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一部分是必需的,是解决现在问题所需要的,但如此快速的方案也许会带来我们不想要的结果。
记者:美联储和财政部的官员认为目前剧烈动荡的原因是处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为什么“去杠杆化”会这么痛苦?
格莱斯曼:自从8月以来,危机频发,我们看到的整个系统都要降杠杆。而降杠杆的过程如此痛苦是因为当市场因为恐惧冻结的时候,那些高度杠杆的公司要降杠杆,如果有一套系统可以给它们的资产定价,那么金融系统的运作会比较明晰。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干预?因为靠市场本身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案,我们需要一个第三方,把这些不明资产从账目上去掉,希望找到市场为这些资产定价。我认为问题是,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而同时你有很多的杠杆要下降,很难去为这些资产确定价值。
错不在金融创新?
记者:美联储决定拯救美国国际集团的一个原因是其在CDS市场上规模巨大,大约4400亿美元。CDS本身是为了防范风险,为什么这样一种防范和分散风险的工具给世界金融系统带来了这么大的危机?
胡伯:我先对证券化谈一下我的看法。我完全同意证券化使得这次危机席卷全球,而且华尔街的薪酬制度也是一个问题。但是我们还可以看另外一些元素——对贷款证券化的监管不够有效,以及缺乏对这些证券的评级系统,以及CDS市场明显缺乏监管。很多风险都没有能够完全理解,这就在这个市场中造成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格莱斯曼:我倒不认为证券化本身会造成这么巨大的问题。经此危机,证券化也绝不会消失。我认为证券化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受害者而不是元凶。证券化是20世纪人类创造出的好想法中的一个。把贷款拿过来、打包、再证券化的想法本身是为了分散风险。在理论上,证券化使不想承担风险的人可以把风险转移给那些愿意承担风险的人,这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我认为美国经济的繁荣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金融证券进化的过程。
如果认为证券化是一个错误的话,那么,过去我们犯了很多错误,比如向拉丁美洲发放的贷款。当出借方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没有联合的市场力量来帮助他判断这是一个好的或者坏的决定,证券化对此有所帮助。
证券化在这里是个受害者,这全是房地产市场坏账带来的结果,这种事情以前发生过,以后还会继续发生。在房地产市场上涨的时候,借款者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都不是很在意,借款规则倾向于非常宽松,因为大家都知道涨潮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安全的,他们容易做出不理智的判断,相信房屋价格只会不断上涨。这是最难的,我们需要更多的透明度,市场会重新调整证券化,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使其能够更加理性。
CDS市场的问题是,这个市场几乎呈爆炸性地成长。有两年的时间,银行业想要弄清楚组织清算机构(clearing house)的程序,我们知道这有问题已经有好几年了。清算机构也就是如果某个企业破产了,就会有清算机构的成员来支持你。美国国际集团的问题是当有人破产了,谁来支付这些卖出的CDS的费用。如果你没有支持的话,就会陷入困境。缺点不是在市场,也不是在CDS这种投资工具本身,而在于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集中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清算机构,在出现破产情况时所有的成员都能在后面支持(支付CDS的费用)。目前这样的事件有可能促使CDS市场很快达成这样的解决方案。
投行时代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