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刚到寝室,就有人来喊她,说是有人找。
出门一看,一个个子高高的男生站在楼梯口那儿。有点面熟啊。还没等小月开口,那个男生就喊道,
“姐。”
是她在这里的弟弟梁小刚。
怪不得面熟呢,黑黑的长挂脸,浓浓的眉毛上挑着,大眼睛,高高的鼻子,刀削一样的嘴唇,绝对是年轻版的梁老爸再现,小帅哥一枚。
可能是由于一直以来为高考所累再加上家里的条件所限,这个大男生瘦瘦的,一脸疲惫的神色。
看着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弟弟,骨肉亲情的感觉油然而生,小月的心立刻疼了起来。他本应该是个阳光四射的魅力男孩呀,怎么会是这样。
“……小刚?”小月试探性地叫了一声,“你怎么在这里?你,没考试?”
“姐,我也是刚考完就过来了。”
“你也在县里考的?”小月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又一想,这时候,通讯联络对她们这样的贫困家庭的高中生来说几乎是遥不可及的,除非发生了什么大事,一般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找地方打电话的。就说小月吧,要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和家里联络,就要把电话打到村里,村里再找到她家里人才成。由于隔得远,费用也是按照长途电话的价格收取的,所以家里和小月是轻易不联系的。和弟弟小刚也是一样,所以这次姐弟俩都在县里考试小月事先就不知道。
没有手机,还,没有电脑,真是别扭透了!
“嗯,我马上就要和同学一起回去了,寻思着过来看看姐。”
“你们学校离县城那么远,这会还有车么?”小月想起来,弟弟所在的学校离现在的家不远。
“学校雇的车,同学们都到县里边逛商店去了,待会才能发车呢。”
这个弟弟是特意赶来看姐姐的,小月心里又涌起一阵感动,到底是自己的亲弟弟!
她让小刚进宿舍说话,可他说时间有限,就不进去了,小月只好陪着他一边往校门口走一边说话。
“小刚,假期里你有什么打算?”
“我还没想好,先回家再说。姐,你呢?”
“我正想和你说呢,我想利用假期在这里打工,也好为家里减轻点负担。你回家跟爸妈说一声,我就不回家了。”
“你找到活了?干啥呀?”
“是学校的老师帮着介绍的,给人家上课,教英语。”
“给人家上课?姐,你……”小刚好像很意外。
“就是教点基础英语,别的你姐也干不了。是老师看咱家困难,想帮帮我,这样好歹也能有点收入,活也不太累。”小月只能这样说了。
“哦,知道了,我回去就和爸妈说。不过姐你可要当心身体,一个人在外面不像在家里。”
“知道了。”小月看了看弟弟,又问道,“那个,你考的怎么样?”
“不怎么样,姐你知道,我不像你,成绩一直都是不上不下的,再说我们学校也不行,算了,不说了,姐你怎么样?”
“还不错,算正常发挥。小刚,你也别多想,等着公布了分数再说。实在不行,咱就复读。”
要是不读书,这个弟弟就只能回家种地或者外出打工了。一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月就莫名地心疼起这个大男孩来。
这样的感情她在那一世从未体验过。
“嗯,姐,其实我也愿意继续读书。”听小月这样一说,小刚好像也有了信心,一直微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小月和弟弟一起来到他们学校指定的停车处,见到附近有卖小吃的摊子,就到了一个卖包子的摊前,问过价钱,一元钱三个,还真是不贵啊,这要是在她那一世里,X市这样的大肉包子怎么着也得要一元钱一个。不过虽然便宜,现在的梁小月也不可能想买就买的。小月摸摸口袋里瘪瘪的钱包,狠狠心拿出两元钱买了六个肉包子,递给小刚,“饿了吧,快点吃吧。”
“姐,买那干啥,呆会就到学校了,晚饭就在食堂吃了,你留着吃吧……”小刚还想推辞,小月一把把装载塑料袋里的包子塞到弟弟怀里,“快拿着,食堂哪能吃上这东西。”
一想起食堂那能照见人影的菜汤稀饭,小月就反胃。
“那,姐,我留三个,给你三个。”说着,小刚就要往外拿包子。
“别,我有一个就够了。”小月只好拿出一个包子来。看那包子还热乎,小月说道,“反正也有点饿了,就在这里趁热先吃吧。”
姐弟俩就站在包子摊前开始吃包子。她吃了手里的那一个,弟弟小刚吃了三个。看着弟弟拿着装了剩下的两个包子的塑料口袋上了回学校的汽车,小月才转回身往学校走去。
上车前,小月对弟弟说,“会有书读的,小刚。”
小月的心里已经放不下这个一奶同胞的弟弟了。
三天后标准答案出来了,高考过后的教室里的气氛已经有了些微妙的改变。
杜老师公布了答案后就让同学们比照又重做了一遍的卷子估分。杜老师已经带过好几届毕业班了,可谓经验老到。她引导着同学们尽量做到客观准确地估出自己的分数,以便为更好地填报志愿做准备。
尽管已经有了心里准备,可估完了分数后小月还是吓了一大跳,自己估出的这个分数已经可以够得上北大的录取线了。不过她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少报点,就暗自减去了些分数,报到杜老师那里。
就这样,杜老师还是很惊讶地看了看她,貌似这个成绩在学校里也是名列前茅了。
接下来就是报志愿,没有丝毫犹豫,小月在第一志愿那一栏里填上了X大,专业那里她想了想,报了个金融。已经是X大英语专业毕业了,就重新再学一门专业吧。
“梁小月,你确定要报金融专业?”连杜老师都在怀疑她填报的志愿了。在老师们的心目中,小月天生就是个学英语的料。
“嗯,我喜欢金融专业。”总不能说自己已经在英语系混了四年了吧。
报完志愿离校那天,郑含挽着小月的胳膊,木着一张脸说道,“小月,真没想到你还是个深藏不漏的家伙,竟然把自己的实力隐藏了三年,就连老师都被你骗过去了,真羡慕你。”
真该庆幸她能这样想,不过小月又有点于心不忍,
“含子”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小月已经和这个率真的女孩成为了真正的朋友,“含子,其实我也是,唉,怎么说呢……”
小月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她也确实说不出什么来,就连她自己都不能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荒唐事,还能对周围的人作出合理的解释么?
郑含本来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一直以来都是她在帮助梁小月提高成绩,可自从小月来到这里以后,成绩突飞猛进,一下子就把她甩倒了后面,让这个单纯的女孩有些措手不及。
对于成绩一下子就飞跃到前面,小月倒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对班里有几个以前一直因为她是乡下来的瞧不起她,后来一见她成绩突出又有点嫉妒的女孩也能自动无视,甚至不理不睬。可对于郑含就不一样了,她可是一直以来都是真心和梁小月做朋友的,所以,面对郑含的时候,小月老是觉得有那么点愧疚,觉得自己欺骗了这个单纯的女孩。
想来想去,在考试的前一天,小月才故意和她一起做了几道练习题,小月记得那是当年数学和英语卷子上的几道题,都是比较容易出错的试题。
报志愿的时候,小月也鼓励郑含报X大,可郑含不敢报,怕自己的分数不够。小月记得当年X大的录取分数,觉得郑含的分数可以过录取线,就一个劲地撺掇她报X大,郑含经不住小月的软磨硬泡,最终也报了X大。
报完了志愿,才是真正的散伙了。同学们互相道过别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学校了,小月也从学校的宿舍搬到了印刷厂女工宿舍,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活。
她给即将升入高中的准高中生们上英语课,教材就是高一课本,这对于她来说就好像小菜一碟,再容易不过了。
想想那一世的X市已经严禁学生假期补课了,不过就算是现今的X市恐怕也还是允许教师这样给学生补课的,小月心里的负疚感就小了许多,面对那些学生的时候就自然了些。
由于她的年龄和学生们接近,又多了那一世的见识,所以很受学生们欢迎,朱老师就又让她多兼了一份课,这样她一个假期从早忙到晚,虽然辛苦,可收入却非常可观,,到后来一算账,小月自己都吓了一跳,一个假期下来,她竟然挣了八九千元!
高考分数出来的时候,小月是特意花了钱用公用电话查的,没有丝毫悬念,小月考了六百三十多分,而弟弟才考了四百多分。小月记得当年B大在X市的录取分数线就是六百三十分。
说实话,分数刚出来的时候,小月心里是闪过一丝胜之不武的愧疚之感,可一想到自己在那一世过得好好的,就被莫名其妙地弄到这个地方,还重新当起了高中生,那一丝丝的愧疚感就顿时烟消云散,喵了个咪的,这是上帝在补偿我呢,把我弄得这么惨,再不给我开扇窗户,还让不让人活?
果然,第二天她去学校上课的时候,朱老师就笑眯眯地和她打招呼,“瞧瞧,咱们X县的文科状元来了。”然后在场的几个老师都来到她跟前问这问那,当听说她的第一志愿只报了X 大的时候,都是一片惋惜之声。
你们知道个啥?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我梁小月就是要在这次一流的X大里重新混出个名堂来。
小月理所当然地拿到了X大的录取通知书。可一看专业,小月的脸就黑了,英语系!
TNND!老天爷到底要把人捉弄到什么地步才肯罢休?干嘛非让我把生活再一模一样地重复一遍?又联想到自己现在困窘的家庭情况,大有点悲从中来的感觉,小月真想放声大哭一场,一解胸中的郁闷之气。
可第二天到补习班去上课的时候,朱老师知道她被X大英语系录取了,竟然高兴得连连说道,“好,好!不愧是X大,慧眼识人!小月,你就应该进英语系,什么金融系,不适合你。”其他老师纷纷表示赞同,异口同声说梁小月就只能进英语系。这让小月彻底无语了。
为这事小月想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认了命。就英语系吧,这样也好,首先是学习上没有任何负担,弄个奖学金啥的也就不在话下了;再就是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出去打工,现在这个家里的情况自己也不能看着不管,看这个样子,去学校后挣出自己的学费是不成问题的,不过,还有弟弟小刚呢,总不能看着他辍学吧?
这样一想,小月也就平静了下来,专心等着去X大报到。
家里也打来了电话,弟弟小刚被一所二流大学录取了,但却是所谓的扩招生,一年要缴纳多出统招生近三成的学费。
听着电话里传来的父亲那沉重的声音,小月的心头也跟着沉重起来。一下子要供两个大学生,这在城里都不是件易事,更何况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呢?
不过她梁小月好歹也是两世为人过来的,在那一世里又是个城市白领,现在又能打工挣钱,面对这样的情况,总还是有些底气的,就安慰老爸道,
“爸,一家出两个大学生,是咱们的光荣,其他的事 ,你别多想,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会有办法的。”
小月这话可不是乱说的,她知道现在已经有了助学贷款,也明白自己的情况是可以申请到贷款的,这样她就可以把打工挣来的钱给弟弟小刚缴学费,家里在稍微填补一些,两个人读完大学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直到学校快要开学了,小月才带着自己假期挣到的九千来块钱,背着行李回到了乡下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