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6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序言一 平视权力,只向真理低头

李成言

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

古人云,如果没有监督和制约,一切权力都将最终走向腐败。

西方有一句名言:把权力装进笼子里。

正是这条已被中外实践反复证明的历史定律——权力腐败律要求我们给权力套上枷锁和缰绳,要给权力的运行以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在所有监督形式中最有力量的一种。

出自新华社记者李松之手的《中国隐性权力调查》一书,就给我们一本鲜活的政治教材,让我们能够看到新闻监督权力的魄力和魅力所在。李松凭着学者的社会良心,循着记者的敏锐触觉,用犀利的文笔、理性的语言,以深度调查报道的方式,为中国权力场作了全身的X光扫瞄,捕捉中国隐性权力的栖身角落,为读者解读了当今中国最鲜活的政治生态。

我与李松相识已多年。大概半年前,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一次反腐论坛上,我偶遇李松,他就说有出版社正准备为其出版一本时政类的书,嘱我到时为之作序云云。当时太忙,也没多想便匆匆应承下来。

2010年冬的一天,李松把这部《中国隐性权力调查》的电子版发给我,说这本书将很快出版面世,序言在两周内就要交付出版社。

这是一次难得的比较完整地阅读李松作品的机会。这部书分为“权力制衡”“民主平等”“政策法治”“公民社会”四部分,共收录了他2005年以来发表在《望》《半月谈》上的62篇作品。

这些作品,几乎都涉及了权力的监督,涉及了公民社会的追求——平等、法治和自由。李松的关注领域从驻京办到培训中心,从公车改革到公务接待,从官员出书到官员出国,从干部挂职到干部年轻化,从秘书升迁到秘书腐败,从公务员收入到公务员工资……李松视线扫描之处也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这些方面,李松深入解开了涉及事件的内幕,并借用专家学者的分析和解读,给了读者有深度的思考。

其实,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权力制度和权力监督的制度设计并不缺乏。但为什么很多研究者认为,腐败问题是权力之“癌”,是一种无药可治的不治之症呢?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只靠制度反腐败,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实证明,我国对权力腐败的方方面面都有明文规定,但这些规定对于“隐性的权力”来说,却常常成为一纸空文。这种现象让很多政治学者深感困惑,有些学生也因此把政治学当作“伪科学”。

“道高一丈,魔高一尺”,在政治权力的角逐场上,权力的博弈让很多腐败走向“地下”,权力腐败之癌细胞逐步向政治肌体转移渗透,变成更多更难根治的腐败顽疾。李松把这本书定义为“中国隐性权力调查”,就是对中国的腐败问题做更深层次的观察和诊断,因而也是更加深层次的更加系统的“反腐败”。这种探索的深度是前人所未尝涉及的。如果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那么,反腐败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人把隐蔽得最深的黑暗揭露出来,打开天窗,引进阳光。李松的《中国隐性权力调查》正是承担了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可以说,李松的勤奋成就了他今天的成绩。从进入新闻界,李松涉足过时政、教育、社会等多个领域,其作品被广泛转载,但影响最大的要数时政类作品,而《中国隐性权力调查》所选作品,也均为从时政类作品中精选而出。

通过阅读全书,不难发现李松是一名抱有新闻理想且极具思辨能力的职业记者,他以对新闻的敏锐及独特的视角,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作品虽独立成篇,但有着内在紧密的必然联系,涉及我国公权力多个领域隐性权力问题,包括其形成的制度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方案。

还在五年前,李松就以《“驻京办”:地方第二行政中心?》一文,首次揭开“驻京办”这个神秘机构的内幕,受到多位中央领导的批示,也引爆了中国社会与国外舆论对中国“驻京办”现象持续至今的高度关注。

从那时起,我就能经常能读到李松的作品。他的新闻触角,也逐步从多个领域聚焦到时政领域,并且对隐性权力问题进行着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在我的记忆中,能持续多年地关注这个领域的中国记者,极其少见。而李松便是其中一位。

尽管我国在2008年5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事实是,在如今有些地方,信息屏蔽现象还是比较严重,这为公权力的滥用提供了土壤。李松在公权力的缝隙中,冷静地洞察和审视着这一切。

多年来,李松始终以亲历者的身份,把所看所思的事件,通过精心梳理,然后沉淀下来,最后理性地呈现给读者。虽然是监督性报道,但其出发点是善意的、建设性的。每篇作品反映的问题,都通过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请大量的专家、学者,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这也使得他的作品,与其他调查型记者的作品相比,更具有说服力与可读性。

我认为,记者的责任不仅是揭露事件的真相,更是要寻求到解决问题更科学、更合理的路径。在这方面,李松的做法,无疑值得肯定。这是现实中很多监督性报道所缺少的理性和智慧。

李松曾说,在调查性报道中,要尽量做到报道平衡,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在证据的使用上,尤其避免“一边倒”的证据筛选方式,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选取事实,平衡、客观地使用证据。从李松的所有作品来看,他一直在遵循这个原则。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把握好媒体、政治权力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共生关系,将事件真相还原给公众,从而恪守媒体的客观报道,既凸显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验证了记者的良知与职业道德。

但要清楚地看到,在当今社会,要“探寻事实真相”并非易事。因为真相总是处在一种动态与各方利益的博弈之中,这是一个需要无畏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才能最终逼近和抵达的目标。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李松始终平视权力,并不懈地追寻权力背后的真相,他期待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尽管它是残缺的,有时甚至是让人痛苦的。但我相信,在李松以后从事的记者生涯中,能让他低头的,只有真理!他还能写出更多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这个社会、无愧于百姓的优秀作品来。

是为序。

2010年12月1日

于北京

序言二 他必成为醒目坐标

尹韵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记不清是前些年的哪天傍晚,我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报家门说:“我叫李松,是新华社记者。有一个问题想向尹老师请教。”于是,我跟这位带着浓厚南方口音的记者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愉快交谈。过了几天,他又打电话,说稿子已写好,便念出全文,让我听听是否符合原意。我很惊讶他的抓住要害的本事和画龙点睛的能力。

从那以后,我与李松荡起双桨,开始了我们之间怀有共同目标的友谊航程。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有一次心甘情愿地主动配合李松的采访。我们的交流有问答,也有争论;有讨论,也有质疑;有观点,也有建议。我们的话题相当广泛,当然“挑事”的一方总是李松,我不过是积极的响应者。最重要的是,我们议论的话题相当敏感,诸如驻京办、秘书腐败、官员腐败、官本位、官员学历造假、公车改革、科研经费“黑洞”、网络舆情、民间反腐等。不敏感的话题,从不纳入我们的视野。每次采访完后,他总是依照规矩行事,一定要征得对方同意才发稿。李松是很懂事、守本分、重然诺的人。

多年交道,我与李松已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工作关系,早就上升为相互认知度很高的朋友关系,相互了解的程度越来越深,相互默契的配合也越来越优。作为一名专司社会调查的记者,我以为李松身上有三个亮点:

一是爱党爱国,忠于职责。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新华社记者理应忠诚于党、服务于国。在交往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李松的忠诚意识。我曾经问过他:你采访的都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你难道就不怕得罪人、就不怕影响你的前程?他很平静地回答:“反正我的目的是为党好、为国家好、为民族好!”说实话,像李松这样政治胸怀的记者,恐怕现在已经不多了。可能我平常接触的纸媒记者较多,他们喜欢发牢骚、泄情绪的事情,我早已习惯。为工作而应付,为写稿而求生,其余的能不管的就不管,除非与切身利益直接有关。李松也是凡人一个,但他却是将记者职责赋予了深刻内涵的人。凭借这一点,李松比一般记者的襟怀显得更加宽广。

二是正义在手,正直在胸。李松涉及的话题都是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有的心惊胆战,有的触目惊心。没有热烈正直和浓烈正义的人,是没有勇气去触碰这些话题的。人们常说:记者是专为社会打抱不平的行当。这话不错,但说起来容易却做起来难。有的记者开初还一腔热血,打了几个小仗胜利,便神气高涨;跟着吃了几个败仗,便垂头丧气,再也不干了,连说:头痛、头痛,碰不得、碰不得!李松则不然,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保持着率真的执著。我不相信李松就一直那么顺畅,他就没有走过麦城。我未问过李松遭遇挫折的经历,但我看到的是,李松的正义、正直从未被风干和离弃,天赋社会良知推动着他的激情终年不减。因此,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强烈的进取精神。这在当下记者群体中,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职业品格。

三是精于钻研,勤于思考。李松思考的问题都是来自现实的,没有对现实问题的高度敏感,也就不可能对现实问题高度关注。李松的思考不是浅层次的,而是深层次的;不只是提出了问题,更高一筹的是还贡献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对目前中国现状,能看出问题的不在少数,许多人对此不满,常常是怨天尤人,骂爹骂娘。其实,发牢骚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而恰恰最不容易的却是寻求解脱的门道。李松重视问题的提出,更突出问题解决的出路。我发现,我与他经常争论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既不能空泛,又要有操作性;既是善意的,又是建设性的。这样的目标选项,真的很难做到,一定要精心思考,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得出色。李松的批评有时很尖锐、很直面,但他从不出格,也从未越位。我曾问过他如何把握好这个分寸,他的回答简单而明了:只有心是善良的,才能做到爱之深、责之切!我也经常看到一些评论,有的确实骂得淋漓酣畅,但骂完了什么办法也没有;更有甚者,有的批评完全丧失了立场,或者心术不正。李松的调查报道卓尔不群,他不是出气,而是寻求出口,解决问题的出口。他力求把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不是将两者分开。在这一点,李松的优点和长处明显地有别于其他许多记者。

这些年来,李松勤奋地思考,勤奋地奔波,勤奋地写作,结集成了这部书稿。翻阅这些篇章,仿佛感到一颗关注中国、关注民生的红心在纸上突突跳动。他的勤奋,终于得到了社会的回报和认可。人们终于注意到了:在中国新闻界,还有这样一位专司调查性报道的新闻记者!一位有作为、有成就的新闻记者!

李松已为社会知名,但我想他不会满足于此。本书的出版于他,肯定不是句号,而顶多是一个分号。我相信,依李松的智慧、才华和能力,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再干出一段辉煌业绩,他必将在新闻监督和调查报道史上成为一个醒目坐标!

他是能做到的,他也一定能够做到。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以此为序,书不尽意。

2010年12月9日

于北京

同类推荐
  • 论利益与政治

    论利益与政治

    本书运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和方法,从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利益与政治这一人们时刻关注和敏感的问题。本书以利益是主体在实现其需要的活动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体现的价值,政治是特定社会中各权力主体在以政权为核心的条件下围绕着对利益的权威性调控而结成的一定关系和所展开的活动等基本观点,研究了中西方关于利益与政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利益和政治的本质及其形式,实现利益的活动规律和进行政治的活动规律,利益与政治的基本关系,利益关系与政治格局,利益效用与政治效应,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政治控制中的权威与服从、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建家工作指南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建家工作指南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当代中国

    本书是研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当代中国积极影响的学术专著。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长三角协同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长三角协同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协同发展,更多强调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服务,疏解过度集中的功能和要素,以城市群、都市圈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本书以2035年为战略愿景期,着重研究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问题、战略目标与战略路径。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本书为2013年6月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订后的最新版团章。团十七大一致同意在团章中对共青团的奋斗目标进行调整和充实,对现阶段共青团基本任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团的建设基本要求的内容进行充实。大会认为,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团的工作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团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热门推荐
  • 乌衣梦帝

    乌衣梦帝

    远古大劫,苍穹有缺。天地灵气之精华十不存一,以致孕育不出三皇五帝这样的大能。而后世之辈,也由力可拔山,臂能扛鼎到百斤之物不能越顶的衰落。然而,人族奋起,向天争命,誓要重现上古无尽辉煌!苏家少年,丹田遭封,沉寂十五载后,不甘此生沦落奴役,偶获天地奇珠,于沧水河畔立下誓言,且看一介少年,凭心中执念,如何一步步问鼎浮生界巅峰。登天路,踏苍穹,崛起之路谁沉浮?笑看天下英雄,苍生我做主!!
  • 梦回阑珊处

    梦回阑珊处

    全影息刑侦小说《天眼》无情来袭,全新题材!电影模式!无特定主角,想加入就加入!杀手?富二代?钓丝?Boss?全部由你来决定,欢迎读者踊跃留名!
  • 握在手上的小时光

    握在手上的小时光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不期而遇,苏时光清淡的日子出现了最美好的意外。六点准时的出现在公交站,耳边几乎是同样的诗词,搭上211路去学校。唯一特别的就是有一个人和她一样,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动作,一样的地方,偶尔会看见骑自行车和她同时出现的他,苏时光忽然发现自己会下意识的在意这个人。在以后的时光里,林海在她的生命中到处行走,紧紧的握住了时光。
  • 替班老司机笔记

    替班老司机笔记

    一段段路途,一个个欢乐的故事,一个大货车司机的囧事,可以哭,可以笑,为了养家,没什么不可以。揭秘大货车司机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另外声明一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
  • 穿书后我在江湖出道了

    穿书后我在江湖出道了

    啊嘞?这剧本不对啊,嘿,儿子,你不去找你老婆你来找我干什么!初一: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你救了我,我当然要以身相许了!小唯:这谁告诉你的?初一:我妈!(骄傲脸.job)
  • 我的通讯器女友

    我的通讯器女友

    在茫茫的大海之上,有一位溺死的少年被一位神秘的存在所怜悯从而复活。少年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艘小船之上,身旁还多了一个神器的人形通讯器,从通讯器之中可以赚取积分,从而兑换各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神奇物品...从此一人一器一船在这茫茫的大海之上展开了冒险。
  • 倪匡中篇奇情武侠系列:十三太保

    倪匡中篇奇情武侠系列:十三太保

    唐末,沙陀人晋王李克用有十三名养子,称「十三太保」。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为李克用手下一名悍将,健捷如豹,协助李克用入长安追击黄巢,打败朱温,惜因功高忠厚,反遭其他兄弟妒嫉。四太保李存信好大喜功,险将义父送入朱温虎口。十三太保为救义父,单人匹马勇闯敌军,然四太保不知悔改,设下毒计……
  • 银枪伏魔录

    银枪伏魔录

    唐隆兴的青梅竹马被人抢走了,更倒霉的是他们一家三口穿越到了修真的世界,他们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没有金手指,只有离奇曲折的情节,热血澎湃的故事。
  • 惊世太子妃

    惊世太子妃

    强烈推荐完结短篇《纵是情深留不住》(女强男强一对一宠文)他是权倾天下、风华绝代的尊贵皇子,却被她三番四次调戏。她是纨绔不化、肾衰体弱的富家“嫡子”,却被他处处嫌弃。一日,他忍不住回绝一句,“我不喜欢男人。”对此,林子语只能“男”扮女装表示,“夫君,奴家这番花容月貌,您可满意?”
  • 雄鹰法则

    雄鹰法则

    《雄鹰法则》还运用大量精彩案例,结合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心得,对“雄鹰精神”做出了形象而又深刻的阐述,相信雄鹰的精神和智慧会给我们的生活注入新的力量。《雄鹰法则》汇聚了几千年来强者的生存之道与决胜法则,是每一位想以弱小的起点进入强者之林的人必备的枕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