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医院从昌平县城移至十三陵,算算已有十年。我深深地被这里的绮丽风景和历史遗迹所打动,昌平办医失利,本想以此暂为落脚,已待寻机到沙河发展,闲暇之时,背着照相机,走遍了十三个陵的每个角落,走访了看陵人的后裔和熟知十三陵变迁的乡亲,查阅了大量关于昌平十三陵的有关资料,撰写了这本杂记。虽不完备,也点染一斑。有些考证亦有不到之处,但绝非没有根据。我喜欢研究历史,十年间我从没放弃过搜集和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和传说故事,亲临山川景色。虽然有转院再图发展的机会,我毅然放弃了,因为我深深的爱上了这个美丽又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在我的诗作中有如下描述:
明月清风山无语,
春夏秋冬润无声。
西北东南终有色,
远山近水十三陵。
十三陵,一段中国历史的缩影,我踏上了这一片土地,明朝就在我的脚下,近在咫尺的昌平州治与京畿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展现。它体现了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个历史的瞬间,很多史书的记载,多是以统治者的眼光,不乏贬褒不实,使之疑雾重重,我想用用常人的眼光去解读历史,虽然表现得很直观,甚或土的掉渣,但这是一个视角,我不企盼它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只是一个我自己整理的记录,一种即将在人们记忆中消失的记录。
书中所论有据者来自典籍,传说者可以野史定夺,言传者有据可考,旨在把掌握的资料整理出来,雅俗共赏,茶余饭后作为消遣,并作为记载,也就圆了我的夙愿。水平有限,但十年中煞是费了一番辛劳。因涉及面广泛,只能算作一本杂记,我于一九九四年来到十三陵,那时,除定陵、昭陵、长陵对外开放外,其余十陵尚未整理、修缮,陵门铁栅遮拦,陵内杂草丛生,名贵的雕刻到处散落,明楼、城垣破败不堪,一次到康陵走访,见几个外国人,摆着桌椅,趁凉消遣,几个外国孩子在残破的殿基前踢着足球,心里十分难受,国宝级的文化遗产,如此糟践,不仅又使我想起清代八国联军抢掠国宝血溅京城之辱;我感到民族的尊严受到了侮辱,很不是滋味。我亲眼所见,有人从陵中拿走刻字的方砖、瓦当。村中的房前屋后,道路两边,到处散落着黄瓦和石雕的碎片。村中的屋顶上也铺就着陵区的黄色琉璃,刻有年代与窑主的明砖镶嵌在老百姓的屋檐下和村中的大街小巷的墙体中。而又有很多失去的遗址、传说以及民间文化慢慢地被人们淡忘;所以我们有义务把它纪录下来,供后人们去品味。时值二零零四年,十三陵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陵区得以妥善管理,国家拿出资金加以修缮,心中十分欣慰,有些陵墓至今还在修缮之中。
我爱这里的山山水水,真象为她做点什么,就此定下心来,做出了考察写作的决定。昌平作为陵寝的首当保护者,许多陵卫的所在地,所以书中对其亦做了相对的描述,涉及到十三陵周边地区的历史、风情、传说亦做了记述。意在对陵区的总体作为烘托。
原首都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明史专家开挖定陵的队长赵其昌老先生与我为邻,大概是他对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在这里买了一所民房,携眷居住在这里。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明代的历史知识以及考古常识,也提供了一些资料,我深深地为他的治学精神所感动。如今这位饱读诗书,治学严谨的老人已经驾鹤西去了,我们不会忘记他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
故宫依存,金碧辉煌的殿宇,庄严肃穆的黄瓦朱墙;而曾经驾驭它的明王朝已化做冥然的烟云,隐匿在群山的陵寝之中,一个王朝的背影,一个王朝的灭亡,不如说是一个封建家族的灭亡,世袭罔替的皇位更替、权利、血泪、文化、战争,争霸天下,江山社稷的荣辱,亡国之君的悲哀,嫔妃的哀怨陈述演绎和重复着历史;留给人们的是深深地思索和璀璨的历史文化。人民创造了历史,王者改变着甚或扭曲着历史。
帝王的丧葬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研究体味它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历史的过程,帝王为自己修建了陵墓,给民族乃至全世界遗留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跨过历史的时空,进入那神秘的殿堂,去感受一下历史的云烟。
就此,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创造了历史,是帝王?是人民?又是谁在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2007年1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