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油价被炒糊 (1)
一次聚会,有人问一位老先生,为什么都是老年人喜欢历史?老先生说,哪是喜欢啊,是和历史一起回忆自己过去的岁月,人谁不希望能看到过去的岁月呢?
是啊,就像人回到故乡或母校会有一种特别的情怀一样,《昔日重来》真的是很多人都喜欢听的歌。尤其是在油价问题上。
35年暴涨48倍,那是一种什么感觉?从1973年每桶3.011美元到1980年32美元,再到2008年的147美元,原油价格带着黑色的微笑,牛牛地目睹着世事的变迁,也汹汹地冲击着世界经济。
事实上,仅仅在10年前,人们探讨的还是每桶20美元的油价问题,而今,100美元已经是人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尤其是在2008年的疯狂后,再上百元,对人们的心理震撼已经小了许多。
不过,与其说冲击小了,不如说人们对此麻木了许多。人们被折腾久了,往往会产生这种爱谁是谁的感觉。
问题是,人可以不吃肉,但车总得喝油呀。
萨科齐为啥猴急着打利比亚?
黑金真的容易让人冲动。这不,伊拉克战争一波未平,利比亚战争一波又起了。
2011年3月20日凌晨,以法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展开军事打击。
这一天,恰恰是伊拉克战争八周年。
利比亚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同“生日”,无疑引发了人们对这次战争是否会重蹈覆辙的联想,但最让人困惑的,还是法国这次为什么冲在了前头。
是呀,以往这种事儿,大都是美国领头干的,而且伊拉克战争前,法国还拒绝参加。这次却反了过来,萨科齐兴致勃勃,奥巴马却一脸无奈,他在巴西的“绝不派出地面部队”的表态,更是让人觉得美国这次是有意后退,给法国“领航”创造条件。
那么,法国这次为何如此“拉风”呢?
其实,这倒是很符合萨科齐的行事风格,他是那种能站在前面,绝不站在后边;能站在中间,决不像黄花鱼一样溜边的人。而且如法国人自己的评价,萨科齐“拉风”已然成瘾,做什么事情似乎都特别“拉风”。
一句话,镜头感过于良好。
当然了,萨科齐最出位之处,还是驱逐吉普赛人,惹得全球为之哗然,牵连着法国“人权卫士”的形象一夜之间就成了笑柄。
一位日本作家说得更加黑色幽默:法国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国家,但它1940年向德国投降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领导世界了。据说在美国,除了大城市外,要买一张世界地图是很难的,但在法国各地的书店都可以买到世界地图,甚至可以买到别的国家的地图。
萨科齐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表态,一些表态很得罪人,另一些表态则常常令自己难堪。这种爱好也使得他在利比亚问题上变得骑虎难下。
可以说,利比亚战争与萨科齐的“表态控”有很大关系。
话说,还是在卡扎菲与反政府力量对峙之际,萨科齐“敏感”地意识到,卡扎菲大势已去了。然后,他便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贸然承认利比亚反政府力量,并如愿成为世界上的唯一。
结果呢,在萨科齐沾沾自喜其英明之举时,却同时犯下了大错,并得罪了三方。等于说将他喜欢表态所能造成的后果全都带了出来。
首先得罪的是“老朋友”卡扎菲。
在萨科齐与利比亚反对派握手言欢的那一刻,卡扎菲强烈地感受到萨科齐“变脸”艺术的炉火纯青,因为仅仅在3年前,萨科齐还在爱丽舍宫铺红毯高调欢迎卡扎菲访问法国。
当时,“拉风”上瘾的萨科齐,不但展开双臂迎接卡扎菲的到访,还允许他把贝都因人帐篷支到了爱丽舍宫的附近。
可现在呢,萨科齐看到卡扎菲似乎“大势已去”,就仿佛变了一个人,转脸将曾经拥抱过的老兄当成了活靶子,而且一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架势,让卡扎菲心伤,让旁观者心寒。
在这种情况下,卡扎菲没什么可说的,立马与法国断交,并且更猛烈地攻击起反政府力量来。
第二个得罪的是德国总理默克尔。
本来,欧盟是要就利比亚局势进行紧急磋商,而偏偏就在峰会前一天,萨科齐“无组织无纪律”地自行宣布承认利比亚反政府力量,让默克尔等人极为难堪。
不仅如此,萨科齐此举还等于是逼着德国就范。
近年来,由于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德国在欧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东欧大部分国家也都明确倒向德国,这使得法国在欧盟的分量今非昔比,也醋意大增。为此,萨科齐提出了一个“环地中海联盟”的设想,以期对抗德国的强势。
但萨科齐的这个杰作却命运多舛,从一开始就遭到利比亚和德国的夹攻,这也是萨科齐近年来比较恨卡扎菲的地方。
萨科齐终于等来了机会,当他意识到利比亚反政府力量可能得势时,便灵机一动,抢先接受了利比亚反政府力量的所有条件,以期反对派上台能为自己的杰作歌功颂德。而抢在欧盟峰会前承认利比亚反政府力量,也就等于是和德国摊牌,意思就是,既成事实,你最好同意。
可问题是,默克尔不是软柿子,闻讯后大为光火,并打定主意不配合法国的利比亚行动。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在联合国安理会就1973号决议投票时,德国加入了四个“金砖国家”的“弃权票”阵营,而且是唯一不理睬法国提议的西方大国。此后更是对法国发起的利比亚战争持隔岸观火的态度。
这也是继伊拉克战争之后,又一次出现西方大国之间因战争而分裂的情形。
第三个得罪的是法国外交部长朱佩。
让朱佩很下不了台的是,他还在布鲁塞尔谈判时,萨科齐就自行宣布承认了利比亚反政府力量,他不仅无法向欧盟同仁交代,而且身为外交部长,这么大的事儿竟然是事后知道的,心里也相当不是滋味。
那种感觉,就像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日本最后才知道消息一样。
不过,朱佩比不了日本人,他还得在萨科齐手下混,不好作出过激反应。而当年日本就做得很硬朗,为表达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不悦之情,遂以同中国“超前建交”(1972年9月29日)作了回答。这也是田中角荣被中国人深深记住的原因所在。
得罪人固然麻烦,但更麻烦的,还要说是对形势的误判。
本来,萨科齐是想在世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过人的判断力,可没承想,话音未落,反政府一方就“意外”地落在了下风,甚至于,反对派领导人都准备好要跑路了。
这下萨科奇急了。如果利比亚反政府力量就此溃败,不仅“环地中海联盟”的如意算盘要落空,而且他自己也会成为民众的笑柄,要知道,2012年可就要进行大选了。而在国际舞台上,萨科齐也会很没面子的,拉风没拉好,却落得闪了腰,岂不成了国际笑话。
寝食难安的萨科齐已经没了退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利比亚反政府力量的事,简直比法国自己的事都要紧,萨科齐以主人翁的姿态跑前跑后,连哄带骗,硬是以当年德军突破马其诺防线的速度促成了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而后立马指令法军率先对利比亚动武。
没承想,法国此举又得罪了美国奥巴马政府。
对奥巴马来说,法国冲到前面,免去了他做领头羊的尴尬和风险,但也带来了三大尴尬。
尴尬之一,是法国在没有向盟友全面通报的情况下抢先对利比亚发动军事打击。这也是利比亚战争开始后,美英等国对萨科齐政府愤愤不平的一大原因。
萨科齐此举让人联想起当年的小布什。英国媒体讽刺说,萨科齐这样的“冲动派”往往被情感与直觉所主导。他们更喜欢简短有力的宣言,比如:“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或是“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许多“冲动派”眼中的英雄人物是温斯顿?丘吉尔。但那其实是一个误会,因为丘吉尔看似冲动,其实很有心计,冲动之前,他早都算计好了。有意思的是,自我标榜为“决策者”的小布什在白宫椭圆办公室里放了一尊丘吉尔的半身像。
但更有意思的是,奥巴马上任后立马就让人把它搬走了。
尴尬之二,是奥巴马不得不在国外对利比亚宣战,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更何况,宣战的地点,正好是在反对利比亚战争的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