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增兵的魔咒 (2)
与此相关的,是伊拉克的善后问题和阿富汗的增兵问题在美国国内引起的反对巨浪,这种舆论氛围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美军官兵强烈的内心冲突和抵触心理,激烈的内心冲突往往使得个体出现易激惹现象,甚至导致像胡德堡这样的悲剧发生。
更可怕的,是负面情绪的“感染”。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是个体自身的焦虑及受到社会的负面情绪影响的话,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个体之间的交互影响。在军营这样比较封闭的状态下,人们对同伴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心理依赖,较之社会上更容易心理暗示和情绪的“传染”,而如果这些消极情绪不能得到有效化解的话,就难免会出现一些个人或群体性的悲剧。
来自外部世界的影响也令人恐惧。在胡德堡枪击案之后,美国情报机构才如梦初醒,他们发现,哈桑与美国眼中的头号恐怖分子安瓦尔?奥拉基竟然通过多次电邮联系。
据哈桑的同事称,哈桑在讲到奥拉基的“教导”时,眼睛都“发亮”。枪击案后,奥拉基更是惺惺相惜地表示:“哈桑是位英雄,对美国军队的战斗是每一名穆斯林的责任。”
最容易传染的是情绪,最容易传播的是恐慌。
惨案背后所反映出的两场战争尤其是阿富汗战争给美国军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内心冲突问题,使许多人意识到,战争心理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战争代价,甚至可以说,是军人及其家人所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这使得奥巴马政府处于更加尴尬的境地。
让奥巴马尴尬的,还有内部的起哄。
2009年10月27日,《华盛顿邮报》刊登派驻阿富汗的美国外交官员马修?霍以辞职的方式抗议美军出兵阿富汗。这是美政府官员中为抗议战争而辞职的第一人。
在辞职信中,马修?霍写道:“我对美国在阿富汗的战略目的感到不解。
我之所以辞职,不是因为不明白我们该怎么打这场战争,而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我们又能得到怎样的结果。”失望的情绪溢满信中。
对奥巴马政府更大的打击,则来自麦克里斯特尔的“失言”。
2010年6月,美国及北约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接受美国《滚石》杂志采访时,公开质疑奥巴马上台后推行的阿富汗战略,直接批评副总统约瑟夫?拜登和美国驻阿大使卡尔?艾肯伯里等政府高官,引起轩然大波,迫不得已于6月23日辞职,其职务由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接任。
奥巴马接受麦克里斯特尔辞呈堪称无奈之举,因为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但他不能容许的是,安全团队在阿富汗战略上出现分裂。麦克里斯特尔将国家安全顾问视为“小丑”,将副总统称作无名之辈,并指称总统“令人不安、胆小懦弱”的作为,让奥巴马非常恼火,他明确表示,欢迎争论,但决不允许分裂。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距奥巴马对阿富汗增兵也只有六个多月。
麦克里斯特尔的“滚石风波”在美国及其北约盟国中引起很大反响,被视为奥巴马阿富汗政策的一大考验,美国媒体认为这场风暴对阿富汗战争的破坏与任何塔利班的突袭不相上下,因为这等于是将美国政府内部的分歧公布于众。
总统与将军的关系处成这样,令前方将士心寒。
心冷的还有盟国,而心热的则是塔利班。《新闻周刊》悲观地认为,驱逐麦克里斯特尔之后,阿富汗不会改变什么。看上去,无所畏惧的奥巴马总统让麦克里斯特尔为其不配合他的工作付出了代价,但总统的果断无法改变一个更真的事实,那就是,美国及其盟国在阿富汗日渐式微。
麦克里斯特尔风波只是美国政府在阿富汗政策上分歧的冰山一角。
《塔利班》一书的作者艾哈迈德?拉希德曝光说,决定美国对阿政策的高级官员自被任命时起,就一直争执不休。
矛盾三角如下:白宫方面从未请教过国务院阿富汗问题特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的意见,而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时任最高指挥官的麦克里斯特尔与美国驻阿富汗大使、前任指挥官卡尔?艾肯伯里将军有时甚至都互不理睬。
艾肯伯里和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安尼?帕特森还与霍尔布鲁克有着严重分歧。
即便是在五角大楼内部,各位将军在阿富汗政策方面也一直存在严重分歧。实际上,真正烫手的问题是很多将军都不愿接受奥巴马制订的时间表——美国自2011年7月起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就像一名美国军官所说的,“你不能掐着表镇压叛乱”。
奥巴马政府的另一个软肋是,缺乏“退出策略”。
还是在2009年8月,《时代》周刊就曾质疑美国在阿富汗是否有退出战略,认为奥巴马政府的阿富汗政策看起来似乎不大理智。
文章指称,尽管美国逐步增大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但政府官员却公开承认,在阿富汗战场上取得胜利是不大可能的。就连国防部长盖茨也感到阿富汗的前景十分难测。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在阿富汗的处境与在伊拉克十分相似,都是大量的士兵命丧他乡,纳税人为此支付巨额血汗钱,但却收效甚微,并且根本不知道最终会怎样收场。对前景的渺茫感,使得美国公众对卷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表现得越来越没耐心。
这其实也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心理变化。一方面,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黯淡的经济复苏前景,使得美国民众对卷入另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毫无兴趣;另一方面,经历了伊拉克的噩梦之后,人们也普遍担心,阿富汗战争的结局也不会比伊拉克战争更好。
在增兵之后,人们意识到阿富汗战争似乎没有取得任何明显进展,这进一步加剧民众和媒体的忧虑,认为这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事实上,就连奥巴马都已从小布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民主的新阿富汗”这一高不可攀的目标上后退了。
在2009年3月份一次演讲中,奥巴马说:“在阿富汗,我们有一个确定不移的目标,那就是肢解、打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境内的‘基地’组织势力,使他们从此之后无力再攻击任何国家。”也就是说,美国的阿富汗政策重点,已经不是阿富汗重建和出现繁荣,而是尽可能地打击塔利班,遏制“基地”势力。
耐人寻味的是,由于奥巴马政府将从阿富汗撤军期限定为2014年,这样就使得他在2012年大选前不用太过考虑阿富汗问题,因为如果连任失败,那么阿富汗的后续事项就与他无关了,就像他替小布什了结伊拉克战争一样;而如果连任成功,他就可以在2013年至2014年之间卖力地应对阿富汗问题,以便在任内体面地将美军撤出阿富汗。
这也意味着,2011年至2012年间的阿富汗战争,很可能进入一个相持状态,而奥巴马政府的重心也很可能会放在推动经济复苏上。
与“退出策略”相关的,是塔利班问题。在美国国内,由于阿富汗“平叛”效果不彰,塔利班似乎“越打越多”,舆论开始密集讨论如何摆脱阿富汗泥沼。
其中一种看法就是分化瓦解塔利班,争取其融入阿富汗政治和解进程。
但塔利班方面却似乎并不买账。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穆罕默德?奥马尔2010年11月15日说,有关塔利班与阿富汗政府和谈的报道系“误导性谣言”,塔利班绝不会在外国部队驻留阿富汗期间与他们的“傀儡”对话。这位塔利班领导人在声明中说,塔利班武装的“唯一目标”是把外国部队赶出阿富汗。
为此,塔利班已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历史证明,一旦抵抗者下定决心要打持久战,往往都会逼得占领军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