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张国焘提出种种借口,不服从中央指令,擅自命令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为贯彻北上方针,并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决定率红一、三军团及中央纵队迅速向北行进。9月中旬进入甘肃省境的白龙江,走栈道,越过有“千里雪”之称的岷山,攻克天险腊子口,占领岷县。至此已经离开了藏民聚居地,到了回汉民族共处的地方了。
由于红军行动迅速,并难以猜测,蒋介石和四川省军阀都追赶不上,于是蒋介石急忙命令驻扎在甘肃省、陕西省的东北军和西北军以及一些杂牌部队,共二三十万人,在渭水一线布防,堵截红军。
红一方面军在岷山上的哈达铺,进行了整编。北上的一部分改称陕甘支队,下辖大队,陈赓就任第十三大队的大队长。在解放战争中,他曾说过:“我当大队长,骑着马在前面走,不敢回头看,因为一看就把整个大队看完了。”红军长征,减员很大,但兵都很精,一个个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英雄,战斗力很强。部队通过六盘山的时候,第十三大队奉命抢占一个要点,曾被敌人几个团包围起来,但部队在陈赓指挥下奋勇作战,终于冲出了重围,敌人却被打得晕头转向,始终弄不清红军是多少兵力。
红军一部佯攻天水市,诱使敌人主力着急地向那里集中,进行防御。红军却以急行军在武山、漳县之间,顺利渡过敌人所谓的渭水封锁线,占领榜罗镇和通渭城,把敌人主力远远甩开了。
1935年10月19日,陈赓随中央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途经11个省份,终于到达了陕西省北部的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宣告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消灭红军的企图的破产,预示着新局面的必将到来。
蒋介石虽然不断遭到失败,但并不死心,判断红军虽然抵达陕北,但已疲惫不堪、溃不成军,决定趁红军立足未稳,加以围歼。于是命令国民党第五十七军为左路军,由庆阳、合水县出动,经太白镇东进;国民党第六十七军由洛川北上富县,尔后逐渐向北压缩,对红军构成东西合围之势。
11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合编,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番号。红十三大队也恢复了红十三团的建制,陈赓即改任为十三团团长。部队经过短暂休息,体力得到了一些恢复,但是棉衣还补充不上,陕北高原的凛冽寒风劲吹,致很多战士得病住院。在这种情况下,红军还是要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新的“围剿”作战。
11月5日,中革军委决定在两股敌军之间的直罗镇地区布阵迎敌。
直罗镇位于葫芦河中段,东距富县,西离合水均约百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两股敌军之间的纽带,斩断这个纽带,有震撼全局的作用。
11月18日,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的团以上干部,走上直罗镇西南的山头,鸟瞰全镇地形,一条道路、一段寨墙、一个土坡、一棵小树……都观察得很仔细。大家都知道这一仗有决定意义,是进入陕甘根据地的第一仗,不能有丝毫疏忽。
红一军团领导认为,现在有了革命根据地,部队已经有了后方,部队中的伤病员可以不用跟着部队行动了,全部留在后方。军团参谋长左权亲自下部队落实此事,他知道陈赓双腿有战伤,长征中又劳累过度,就亲自来到十三团,劝陈赓不必去前线了。左权和陈赓是黄埔军校一期的老同学,还是陈赓在1925年介绍左权加入中国共产党,两人在红军中又朝夕相处,感情一直很好。左权劝陈赓这一仗不必去了,他可以替代陈赓指挥十三团。
十三团由左权指挥,陈赓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但他却说啥也不干,笑着说:“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却泼我一瓢水。”左权知道他的心情,但看他在长征中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弄得面黄肌瘦、行动更为困难的样子,思索了一下说:“你要真的不想离开部队,那就给你配备两匹马,换着骑,不要下马。”陈赓还是不接受,说:“指挥作战哪能骑着马呢?长征我是走来的,不是骑马来的。”左权没办法,就把十三团特派员欧致富找来,嘱咐说:“你要马上去落实一副担架。从现在起,你和担架都不能离开他。”
部队从吴起镇隐蔽前进,因为要绕过敌人的几个据点,大多是夜行军,所以比较疲劳。当团长的陈赓更要比大家多走很多路:大部队出发前,他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派出部队侦察、搜索、警戒,行进中时刻防备出现意外的情况,等大部队过完,他又得折回来检查收哨,搜集部队情况等。这样的长途奔波,陈赓伤残的腿变得更瘸了,拄的棍子都被撑得一弯一弯的,但就是不上担架。
有一天,陈赓发现欧致富的腿也瘸了,也拄起棍子来,就说:“过去算命先生说逢单空,你信不信?”欧致富说:“谁信那一套。”陈赓说:“我现在信了。十三团出了个独脚团长,又出了个独脚特派员。你不信也得信。”说得大家都笑了。他又问欧致富:“你看我俩像什么?”欧致富笑了:“还能像什么?像个兵呗。”陈赓说:“我看拄着棍子一瘸一拐的这个走像,像一对叫化子。”欧致富说:“你要化装成叫花子,我一眼就可以看出来……”陈赓笑了:“那倒是,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我什么都敢化装,就是不敢化装要饭的。”
军团派马匹接陈赓去开会。晚上回来,他兴奋地说:“喂,你们谁杀过牛?这回可要杀牛啦!”还说,“这头牛,自从红军进入陕西和甘肃省后,老跟着啃屁股。我们虽然砍了它几节尾巴,都没有能使它老实点。这回可要宰他的牛头,给它开膛破肚了。”这牛指的是东北军第一○九师师长牛元峰。
陈赓说:“十三团打了娄山关,以后一直当后卫,掩护全军。这次我抢来个硬任务,就是打头阵,拦着牛头打。不过大家不要杀红眼就什么也不顾了,一定要注意政治瓦解。有两句口号大家要记住:一句是‘宽待东北军’,一句是‘欢迎东北军掉转枪口打日本!’”
这下可把大家搞糊涂了。一个营长提出:“这是打仗还是去贴标语?”陈赓严肃起来:“怎么?打仗就没时间贴标语啦?现在是又要打仗又要贴标语。你一喊话,他就放下枪过来,那才是真本事。大家不要忘记,东北军是张学良的队伍,他们的老家让日本鬼子强占去了。”
那时和东北军相遇,上级规定要积极开展政治攻势:要喊口号,要写“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等标语,还有的部队扎起牌坊贴上“莫把亲人当仇人,勿将他乡当故乡”的对联,横批是“打回老家去”等。部队走了,留给东北军看。
11月20日晚,命令来了:各部队按预定方向奔袭前进,拂晓前包围直罗镇。
部队没问题,一路小跑,说走就走。可是苦了陈赓,他拄着棍子走夜路非常吃力,渐渐和部队拉开了距离。欧致富急了,想起左权的指示,马上下命令:“警卫员,背团长!”这时,为了跟上部队,陈赓也不敢再拒绝,只好由两个警卫员轮流背了一段路。就这样,还是追不上部队。陈赓急了,自己喊起了担架。上担架时,陈赓说:“辛苦你们了。”接着长长叹了口气,“这可真是抬着将军上阵了”。
赶到指定位置,第十三团封锁着直罗镇的东北面,和其他部队一起把镇子团团围住。拂晓发起总攻,立即红旗飞舞,枪炮齐鸣,硝烟四起,杀声震天,战斗异常激烈,敌人被迅速分割成几块。这时,在会上提意见的那个营长跑来了,气呼呼地向陈赓报告:“团长,有半个营的敌人被我们堵住了,喊话他们也不缴枪,怎么办?”陈赓说:“你呀,性急吃不了热豆腐。古人大战三百回合,还不分胜负。你才打了多长时间?一个回合还不到,人家就投降?”欧致富说:“你不会用刺刀捅掉几个再喊。不杀鸡给猴子看,谁信你的威风呀!”
营长拍了下自己的后脑勺,嘟哝着说:“是这个道理,硬的他还没吃,怎么会服你软的?”回去后,叫部队猛攻一阵,再喊话。发现一喊话,敌军官就用手枪威胁士兵。他就开枪把那个军官干掉了,敌人马上乱了营,战士冲上去,敌人立即放下枪举手投降了,有的还连声喊着:“我举过两次手啦!别打,别打啦!”
解决了前沿敌人后,陈赓指挥部队插入纵深,发展得很顺利。不到两小时,兄弟部队就打到了敌人的师部,敌师长牛元峰,带着一个营的部队,钻到镇子东南角上的一个土围子里,想固守待援。但是部队失去指挥,漫山遍野乱跑,红军也就漫山遍野去抓,很快,就俘虏了1000多人,敌第一○九师基本覆灭。
这时,周恩来到前线视察,战斗还未完全结束,冷枪冷炮还在四处飞鸣。周恩来见到陈赓,问起了战况,陈赓发牢骚说:“小鱼小虾抓了不少。听说那头‘牛’还没有套住,你就叫我们团去宰这头‘牛’吧。”
周恩来笑了:“老陈呀,还是那么‘好战’。你只知道十三团拼刺刀厉害,可还有个美称,叫‘猴子兵’,跑路打敌人援兵也是拿手好戏咧。你们就到张家湾一带打敌人的援兵吧!这里的‘牛’,十五军团部分部队困住就行了。白天他跑不了,我们准备晚上放他出来,正好在运动中歼灭他。”[欧致富:《抬着将军战直罗》,原载《星火燎原》丛刊第1期。]
陈赓听周恩来副主席这么一说,不好再磨下去,急忙收拢部队,向西边的张家湾奔去。这样,第十三团很快就和赶来增援的敌第一○六师接上了火,协同红军其他部队歼灭了该师一个多团,余下的敌人,回头向西边的甘肃省方向逃走。陈赓又指挥他的“猴子兵”迅速向东赶来,准备参加消灭羊泉之敌。这时传来胜利消息,敌第一○九师的牛师长,在突围逃跑中被击毙了。羊泉之敌大概得到了消息,急匆匆地向东跑回富县去了。至此,敌人精心策划的“围剿”被彻底粉碎了。
回师路上,那副担架还不离陈赓左右,他发现了,对欧致富说:“原来左参谋长派你这么盯着我呀!不过,你算完成任务了。你要知道,抬上阵光荣,抬下阵呢?人家会说你是‘败将’,是伤员,不好听。叫他们快去抬真正的伤员吧!”其实,他在这次战斗中,是负了伤的,流弹击中了他左手拇指,只是他不愿意声张就是了。
直罗镇战役全歼敌军第一○九师及第一○六师1个团,俘敌5300余人,缴枪3500余枝。11月30日,中共中央在富县东村召开红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大会,庆祝红军大会师和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直罗镇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指出这一胜利,不仅标志着蒋介石对陕甘苏区第三次“围剿”的破产,也是红军长征结束后新局面的开端,它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