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勘误的机会总是有限的,咨询也好,课程也好,这本书也好,而“不对”随时随地出现,所以说“自助”最重要。埃利斯君的ABC理论已经说了个大概,继续了解后面的DEF,你可以试着,去做自己的导师。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劝导干预。
E(effect):治疗或咨询效果。
F(new feeling):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无论治疗师、咨询师还是个体自己,从A开始的流程,都是这样推进的:
找出导致负性情绪产生的诱发事件(A),比如考试、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分析挖掘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即由它引起的信念(B),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情绪或行为(C)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负性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不合理信念的存在,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由自己负责。
扩展自己的思维角度,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或通过与他人讨论、进行实际验证等方法辅助自己转变思维方式(D),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用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负性情绪也逐渐减少或消除,产生更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行为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促进着合理信念的巩固与情绪的轻松愉快。最后,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从根本上树立起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负性情绪困扰(E),从而获得充实愉悦的新感觉(F)。
看,心理治疗或咨询并无神秘,无非是协助他人或指引自我,建立合理逻辑,实现情绪的正向转化。埃利斯君希望以他的理论和方法,令人们减少情绪困扰与自我挫败行为,停止不当的“自责”与“责他”,更希望人们培养出实际、宽容的生活哲学,能有效处理未来的困难。以上由A到F的实践,就是对个体自行思考的带动,个体实践越深入,越能意识到平和、客观的必要性,心理素质也将随之优化。
当然,人与人的心,是最莫测的。再强大的理论与方法、再丰富的技术,都必须经过认知的通道,才能发挥效用。能改变的唯有认知,能决定改变的,唯有你。
期待,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