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2500000051

第51章 改写北魏历史的女人——冯有

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贵族首领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建立的政权。开始称代国,旋即改称“魏”,史称“北魏”。两年后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拓跋珪庙号道武帝。到了北魏的第三代皇帝拓跋焘,即太武帝时,先后灭了北燕、北凉等小国后,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与南朝的宋形成了对峙局面。

北魏的建立,改变了我国政权一直由汉族为正统的局面,在历史上开了一代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称皇称帝的先河。而汉族女人冯有,又为北魏撰写了一部辉煌而又兼具特色的历史。

北魏太武帝于公元452年,被侍从官宗爱谋杀。他的儿子拓跋濬于是年继承帝位,当时他只有十三岁。不久,纳汉族女子冯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

冯有,祖籍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于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442)生于长安。她的家世也曾显赫,伯父冯跋和祖父冯弘曾为北燕国王。公元436年北燕为北魏所灭,她的父亲冯朗投降了北魏,并官至秦州(今甘肃天水)、雍州(今陕西西安)刺史。她的姑母嫁给了太武帝拓跋焘为左昭仪(妃嫔之首),颇得太武帝重视。冯有很小的时候,父亲冯朗又获罪被杀。当时孤苦无靠的她,便投靠姑母到了宫中。这小姑娘生来聪慧,对宫中大小事情都留意观察。姑母生长在帝王之家,饱读诗书,经常教导她学习汉之传统文化。冯有到了十多岁时,已经是一个很有知识的成熟女孩了。姑父太武帝被杀时,她才只有十一岁,自己家境的大起大落和这北魏宫中的血腥斗争,都使她懂得了许多一个平民女孩不可能懂得的东西,那就是如何在政治漩涡中立身并力争成功。

十一岁的冯贵人深得十三岁的文成帝的宠爱,这不仅因为这汉家小姑娘长相俊美,更因为她明达事理,恪守宫中规矩,又通经史,对拓跋濬很有帮助,不久就晋封她为皇后了。此前,李贵人为文成帝生了儿子拓跋弘,两岁时封为太子,按照鲜卑族“立子杀母”的陈腐规矩,李贵人被赐死。失去了生母的太子拓跋弘便由冯皇后抚养。冯皇后觉得这小太子和他的母亲都很可怜,便格外痛爱他,视他为己出,精心照顾。拓跋弘也一直把她当做亲生母亲,母子关系十分密切。

文成帝和平六年(公元465年),年仅二十六岁的文成帝拓跋濬,英年早逝,冯皇后二十四岁就成了寡妇。十三年的夫妻感情突然断绝,她痛不欲生。在国葬火化时,她大哭着扑向烈火,决心殉情。人们把她从火中救起时,她已昏迷不醒。十二岁的太子拓跋弘,见父皇早亡,母后又是如此痴情,也是悲痛万分,泪流不止。冯皇后清醒后见太子正在痛哭,便搂过他说:“孩子,别哭了。你是太子,今后的治国重任得由你来承担,哭坏了身子,母亲没法向你的父皇交待。”说完,母子两人相抱得更紧,分不清是谁的泪水浸湿了谁的衣衫。

很快,十二岁的拓跋弘即皇帝位,即北魏献文帝,年纪轻轻的冯有被尊为皇太后。

面对年幼的皇帝和年轻的皇太后,一些心怀叵测的臣僚们便生二心,打算制造机会夺权。其中最为疯狂的是丞相太原王乙浑,他抢先动手诛杀了几名忠于皇室的大臣,擅权揽政,胡作非为。献文帝看了徒自担心,毫无遏制他的办法,便对太后说:“母后,乙浑欺我们孤儿寡母,横行霸道,长此下去,他会不会?”冯太后知道小皇帝要说什么,便又搂过他安慰说:“你是北魏的皇帝,天之骄子,他乙浑再霸道,也不能把你怎么样。你不用担心,我有办法对付他的。”其实,她在说这些话时,并没有想出对付乙浑的办法,只是为了宽慰儿子而已。

但即已对皇帝做出了这样的许诺,便不能自食所言,一定要把乙浑的叛逆野心打压下去。于是,她首先召见乙浑说:“丞相,皇帝年幼,我虽为太后,但又没有治国经验,所以,北魏的朝政大事就得仰仗你多费心了。你的功劳,我们母子不会忘记的。”乙浑听了,心里特别舒服,暗想:“等不到皇帝长大,他的位子就得让给我了。谁还在意你们记不记住我的功劳。”但表面上装的还是很恭顺,说了几句应酬的话,便退下去了。太后把他稳住以后,便秘密召集拓跋氏的近亲元丕、元贺和汉将牛益等人商定,趁乙浑正陶醉在大权在握之际,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是日,三人亲率大军,夜闯相府,先让他的人头落地,然后又将他的同党扫除干净。

消灭了乙浑这个政敌以后,冯太后临朝听政,有条不紊地处理军国要事。初登政治舞台,便显出了她的为政才华。史书说:“太后性聪达,自入掖庭,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一个女人,在尊极之位,审查决断诸般事宜,实在难能可贵。

冯太后是一位懂得进退的人,临朝理政一年后,便把大权交还了献文帝。也就在这一年,献文帝得子拓跋宏,即立为太子。二十五岁的冯太后又以祖母身份抚育孙子。年轻的祖母对这个小皇储,更是倍加关爱。尽心竭力的培养他将来做一代明君。这拓跋宏不负祖母所望,他天资好、肯用功,小小年纪便懂得许多道理。冯太后与儿子献文帝政见不同,她又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两人矛盾日益加深。朝中有一个相貌英俊的小伙子名叫李奕,深得冯太后的宠信。献文帝觉得母后这样做,有失皇家尊严,便找了一个借口,把李奕杀了。这当然触怒了冯太后,她要报复他,便也找出种种借口逼迫他退位让国。十八岁的献文帝到底缺乏老练,便于皇兴五年(471),把帝位让给了五岁的儿子拓跋宏,即北魏史上成就最为卓著的孝文帝,冯太后被称为太皇太后,又称文明太后。

心爱的孙儿登上了极位,文明太后心里舒坦多了。但孙子太小,任他怎么聪明,面对复杂的朝政大事,也是无能为力。文明太后再次临朝听政,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这位年不及“而立”的太皇太后,一旦皇权再握,便雄心勃发,把全部精力都用在革除弊政、建章立制、强国富民等大事上。历史上著名的“孝文改革”,实际上是自文明太后始。孝文帝是在祖母逝世以后,把“改革”继续推行并加以深化罢了。

北魏立国之初,不论朝野,都有许多不合理的规章和习俗。在朝中,“官不给禄”,但官员们并不困顿。因为他们大多是奴隶主贵族,从来都是靠着征战抢掠财物和人畜,用来壮大自己的势力,朝廷给不给俸禄,乃微不足道的事。文明太后认识到这是“吏治”上的大弊端。这样做,便面上看是免除了朝廷的经济负担,实际上是嫁祸于百姓,并且掠获的财富多寡悬殊,极不公平。经过几年的酝酿、商议,最终于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朝廷做出规定,文武百官均按官位品第高低,按月分别给予固定薪俸,即所谓“班禄制”。同时禁止官吏贪污,谁敢破坏禁制,则予严惩:“赃满一匹者死”(布帛四丈为一匹),这是够严格的了。实行这一制度后,有的官员竟胆敢试法,文明太后则毫不手软,在当年九月,就处死贪官四十多名。“班禄制”的实行,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拥护,是北魏政权向封建化过渡的重要标志。

鲜卑族一直存在着同姓为婚,和父子兄弟共娶一妻的陋习,这与汉人在婚姻上的伦理观念和习俗差异很大。文明太后熟知和赞赏汉人的婚姻制度和习俗,便仿照汉家做法,在北魏进行了改革,并倡导鲜卑人与汉人联姻,使得两族文化逐渐融合,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孝文帝太和七年(483)朝廷诏令:“自今悉尽绝之(指同姓为婚)。有犯者,以无道论。”

孝文帝渐渐懂事以后,文明太后便把自己的想法、做法的道理讲给他听。这小皇帝听得十分认真,不断点头表示赞同。一次。文明太后对他说:“现在北魏的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奴隶主贵族手中,普通农牧民几乎无立锥之地,奴隶主们过着奢华无度的生后,而普通百姓却长年得不到温饱。你觉得这合适吗?”孝文帝天真地说:“这么说普通百姓太可怜了,太皇太后想办法帮帮他们吧。”文明太后听了,紧紧搂过他说:“现在你是个小皇帝,长大肯定是个好皇帝。祖母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件大事,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做好的。如果到你长大我还没有做好,你就继续做下去。”孝文帝听了笑着说:“一定的,一定的。”文明太后的这种教育和灌输,对孝文帝影响极为深刻,为以后的重大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明太后的改革计划得到孙皇帝的支持后,便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早在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6年)文明太后就主持颁布了:“一夫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的均田法令。到了太和九年(公元485年),朝廷又明令:“遣使者巡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科农桑,兴富民之本。”这道命令一方面是加强推行“均田制”的领导,朝廷官员与地方的父母官共同负责“均田”工作,均田后,还要给百姓立下生死契约,使他们放心。并督促百姓专心发展农牧业生产,使他们尽快富足起来。

均田制的实行,是生产关系上的重大改革,看似专利与普通百姓,实际上也更加强了国家对土地、和得到土地的农民的直接控制,使劳动者和土地紧密结合在一起。解放了生产力,消弱了豪强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方便和增加了国家税收,也推进了社会的进步。

为了巩固“均田制”和强化地方政权建设,文明太后又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推行了“三长制”。平民百姓有了土地,不再受奴隶主的掌控,那就需要有另外一种管理办法,为了这种需要,三长制就应运而生了。这一制度的具体规定是:五家设一邻长。五邻一里长,五里一党长。从邻长开始逐级负责管理户籍,征赋税,派徭役。广大劳动人民由被奴隶主奴役,变为由政府管理。人身有了许多自由,个人尊严、社会地位也相对提高,这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跃进。文明太后在与人议论这种制度时,以成熟的政治家的口吻说:“立三长制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苍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为何而不可?”她所说的苍荫之户和侥幸之人,是指奴隶主贵族们的手里均有“黑户”和“黑民”,这是他们财富上的“隐私”,三长制把它给抖搂出来了。

一位汉族女人,能在北魏那样一个边疆辽阔的大国,从土地占有、奴隶解放、社会基层管理到上层“吏治”,和对陈旧的民间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需要有卓越见识,以道理服人;需要有胆魄,以威力慑人,更需要有较多的贤德之人左右辅助。

在用人上,文明太后是独具慧眼的,并且能够量才使用。她所尊崇和重用的元丕、游明根、李冲等都有独到长处和卓越功勋。元丕曾帮助她杀了乙浑,又鼎力支持她改革“吏治”,实行“三长制”他功不可没;游明根是北魏众所仰慕的学宗,德高望重,他明确站在她一边,令许多反动派不敢轻举妄动;李冲是文明太后最为得力的帮手,许多改革诏文和条文规定,都是他执笔写成的。《魏书?李冲传》中曾有:“李冲创三长之制而上之,文明太后览而称善,引荐公卿议之”。这表明,实行三长制是他先拟好了文件,再呈文明太后,召集群臣讨论决定的。可以说,文明太后在执政上是懂得“近贤臣,远小人”的,即使是自己的亲信有过,“亦无所袒”。因此,才做出了那么显著的成就。

文明太后的生活俭朴,对待下人也很宽厚。《北史》中的《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曾记载“(太后)性俭素,不好华饬,躬御缦缯而已。宰人上膳,案裁径尺,羞膳滋味,减于故事十之八。”这对于一位掌管朝政的太皇太后来说,穿、吃都太简单,御服布料没有花纹,御膳用的桌子很小,饭食菜肴比以前临朝太后,减少了十分之八。难能可贵也。

到了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皇帝已经二十四岁,文明太后也年近半百了,还紧握着大权不放,但皇帝并不急于掌权,对太后依然毕恭毕敬,如他幼年无异。太后虽然没有及时还政于他,但对他还是寄予厚望。从幼年开始,就对他进行儒学教育,亲手为他做《劝诫歌》三百余章,“皇诰”十八篇。在这些辞章里,倾注了她的全部知识和精力,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她的心血。

文明太后没能活过五十岁,便于太和十四年病逝了。孝文帝亦步亦趋地随她生后了二十多年,却不知生母是谁,他只知道是祖母把他抚育成人。所以文明太后的逝世,使得他非常悲痛。为了表明自己的孝道曾“酌饮不入口五日”、“毁瘠绝酒肉不御者三年”。更为重要的是,不忘祖母早年教导,发誓要继承她的遗志和未竟事业,把改革继续深入下去。

后孝文帝迁都洛阳,不仅大力巩固祖母的改革成果,还在各个方面进一步汉化。提倡鲜卑人说汉化,穿汉族服装,与汉族大姓联姻,并改姓氏拓拔为元,他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

“孝文改革”著名于史,也著名于世。对此,文明太后冯有应领头等大功,是她,改变了北魏的发展轨迹,为由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撰写了一部光辉灿烂的历史。

同类推荐
  •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帝王之一。他雄才大略,有“千古一帝”的美誉;文治武功,双峰并峙,是个全能型的英雄。从幼时与疾病抗争,登基之初与权臣搏杀,到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这个人几乎战斗了一辈子,到临终前都未停止战斗。他把储君的秘密守护到生命的终点,并且“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为国家选定了最合格的接班人。就在与他的敌人与命运的搏杀焠砺中,康熙的领导能力和帝王心术日臻炉火纯青。更可贵的是,虽然被机谋与算计包围,他却仍然保持了一颗仁恕的之心,以博大胸怀包容明朝遗臣,促进了满汉融和,使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的清王室成为中国人心中能够认可的正统。本书从人性视角观照了康熙王朝的风起云涌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与命运抉择。用丰富的历史细节解说了康熙皇帝自律担当的品格、隐忍与果断的性格、开明包容的格局。可以说,康熙帝用其一生展现着一个成功领导者的心胸和手腕。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茨威格最畅销的传记作品,展现的或是重大历史事件,或是杰出人物命运的波澜起伏,有格鲁希在滑铁卢之战中的一念之差;有音乐家亨德尔贫病交加中爆发出的惊人创造力;有南极探险家斯各特船长在冰天雪地中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有面对独裁者的屠刀,为了民主振臂一呼虽殒身不殆的思想家西塞罗……读来跌宕起伏,酣畅淋漓。
  • 名人传记丛书——范仲淹

    名人传记丛书——范仲淹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刻苦自律、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一生数次遭贬却始终不改其为国为民之志。这里从范仲淹的家谱开始讲述他的一生。
  • 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

    著名学者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个人,远胜于一切教育。”的确,崇拜伟人、模仿英雄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天生就是伟人的追星族。我们每个人在追星的过程中,带着崇敬与激情沿着伟人的成长轨迹,陶冶心灵,胸中便会油然升腾起一股发自心底的潜力,一股奋起追求的冲动,去寻找人生的标杆。那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会激励我们向往崇高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的成功。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热门推荐
  •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

    退役特工当家教,大小姐要赶,二小姐想留。他该如何自处?国学杂学,格斗枪械,凡是会的统统都教;功夫高强,护犊情深,我的学生谁也不能动!多年后,这个被誉为“最有文化的流氓”的男人,即使不经意间一句话,都会被他的妖孽学生奉为圭臬,悄无声息拨动整个世界。
  • 阳天游

    阳天游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成佛几百年之后,异兽降世,天地异乱。为拯救苍生,墨天不得不开始游荡在人世间。
  • 倾城醉月

    倾城醉月

    香婉从小就精致美丽,她拥有一副别人想要也要不到的修炼上好灵身,却被生母残忍抛弃,成为玄灵大陆修炼世府醉家的徒弟。从那以后,香婉认真修炼,从没有任何地位的徒弟,变成灵修界的灵后!任何伤害过她的白莲花,乖乖等我虐渣!亲生母亲抛弃她,管他什么亲生母亲,照样虐!直到……某一天。一个异常俊美的灵帝出现在她的世界。墨珏:女人,还记得我么。一脸懵逼的香婉:你想干什么?墨珏:我想……干你。
  • 梦幻西游之紫禁忆缘

    梦幻西游之紫禁忆缘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与其多心,不如自己掌握
  • 角逐

    角逐

    这是一个高智商的对局故事,也是企业深度运作的真实案例。东都置业是东州最大的民营商业地产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把蛋糕做大,相继吞下了中岛百货,商业大厦,荣盛集团等多家企业,挤掉了老对手陈伟斌的花园集团,坐上了头把交椅。树大就必然招风,蛋糕好吃,想要分上一块的人自然便不会少,时值裕隆集团欲出售旗下品牌“裕隆连锁”,老对手陈伟斌、实力雄厚的林浩军……纷纷杀出,高手对决,有时候,实力并是不决胜的唯一资本,如何运作才是成败的关键。
  • 暗恋之我们的三年

    暗恋之我们的三年

    一棵酸枣树的故事,缘起、缘落。见证着池瑶枣的青春与成长。八岁那年是池瑶枣人生中的第一个大的性格大转变,十二岁那年她的蜕变如毛虫变蝴蝶。换来的却是:池瑶枣,如果你生活在古代那绝对是一等一的美人,铁定是风云人物。初中三年的暗恋如水般平静,“曲之梁,你准备好倒追我吧!”似真似假,是梦是年华......我们一起见证吧!看池瑶枣破茧而出!我陪你看阳光,陪你听风声,草地上印着我们俩的影子,我沉醉在自己幻想的场景中,对于你来说,那只是个傻B在发呆,在傻笑中.....一切源于一场美好的误会。是不是?
  • 咸鱼展了翅

    咸鱼展了翅

    一个人,一条路,坑坑洼洼,一道疤,一个印,淡然一笑。看你,笑的云淡风轻。苦楚时,宁愿躲着哭泣。多想是条鱼的记忆。
  • 神凰凤霄

    神凰凤霄

    念卿云偶然来到了两本小说同一个世界里。前期就遇到了男频逆袭文男主林尘与前世父亲手下第一杀手女频穿越文女主言九歌,两人自此也都无时无刻护着在她身边。男女主一个父亲下落不明,一个双亲下落不明,而自己的完全就是一个女配或者炮灰路人甲的剧本。父母亲也都健在,乃东耀国人人爱戴实力强大的麟政帝与尊贵无比的皇后,两位哥哥还都是天下第一宗天煜宗长老的亲传弟子,四人每天都对自己女儿妹妹百般宠爱。而后拜入天煜宗宗主的门下成为羡煞旁人的宗主关门弟子,上头还有两个每天想着法子逗自己师妹开心的师兄。抱着开局一只凤凰后期全靠躺的心思,念卿云后知后觉地发觉自己好像也有了主角待遇。……“徒弟啊,前些日子老夫夜观星象在玄渊大陆你良缘将近呐。”起初易北衍对于那为老不尊的师尊的话不当一回事,直到他幻化成了少年模样去玄渊大陆遇见念卿云后……“成婚吧。”“你谁?小衍他爹?”“我就是你的小衍衍,上天送给你的夫君。”
  • 快穿之陌路花开她和他

    快穿之陌路花开她和他

    “我的羡羡怎么就这么受欢迎呢?...嗯?”语气温柔如水,如果忽略他那漆黑的眸子中的狂风暴雨,苏羡羡也许会相信他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云云...老公..嗯...别生气,我只喜欢你一个”少女还要哄某个打翻醋坛子的人。苏羡羡555~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