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0000000043

第43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论(2)

(二)马克思主义的领袖观

如何对待领袖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对待和评价一个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特别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不是一个仅仅涉及个人的问题,它关系到这个政党和国家的命运,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和评价领袖人物。马克思主义的领袖观,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是一个领袖集团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的领袖不是单独的个人,而是一批具有经验、具有领导才能、具有极高威望的人。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通常情况下,“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是一批人,是一个领导集体、一个领袖集团,而不是单独的个人,或剥削阶级的个人****。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而**********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各级党组织的集体领导问题。不管什么样的伟大人物,个人的智慧必定是有限的,而无产阶级的事业是无限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要求在一切重大的问题上,应由适当的集体而不由个人作出决定。中国共产党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1938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鉴于个人崇拜给我们党造成的惨痛教训,******坚信只有坚持“党的集体领导”才是关键之关键,为此,他在1989年6月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有一个这样的领导集体。”“只要我们的领导很稳定又很坚定,那末谁也拿中国没有办法。

中国一定要有一个具有改革开放形象的领导集体”。“你们这个班子要搞好,关键是要形成集体领导。”江****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我们面临复杂的情况,要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单凭个人的智慧和才能是很不够的,要靠集体智慧、集体领导,靠全党同志群策群力。”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是一个领袖集团”的思想,并努力实行,才保持了党的先进性,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

2.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领袖及其作用

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领袖(英雄)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认识和评价领袖及其作用的若干重要原则。第一,承认领袖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是由具体的人来推进的。因此,唯物史观从来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尤其是杰出人物、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不同的历史时代需要有自己的英雄,也必定会造就出自己时代的英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时势造英雄”。普列汉诺夫说过:“历史上真正重大事变和人物之所以重大,只在于他们是社会结构和经济条件发展的符号和象征。” 第二,领袖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领袖只有站在时代前列,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回答和解决这些课题,才能发挥出应有的重大作用。个人在历史上的有价值的作用,是由一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因此,要看到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领袖人物,都有时代局限性、历史局限性。第三,任何政党和任何个人在自己的活动中,都不会没有缺点和错误,因此应该拒绝对于个人的神化,反对个人崇拜。******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这丝毫不排斥人民对于杰出的个人的尊敬;而尊敬,当然不是迷信,不是把他当作神。” 第四,要把以领袖为主创立的科学思想体系与领袖个人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区分开来。

马克思主义的领袖观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创立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运用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领袖人物杰出贡献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又离不开领袖人物杰出的推动作用。

二、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实践主体和依靠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归根到底是要同人民群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离开人民群众,一切真理都会失去其意义,一切实践都会化为泡影。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群众实践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变为现实的过程,也是在群众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一)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推动力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只有真正觉醒了的群众行动起来,才会有真正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一方面,中国社会实践的主题、任务和要求,需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也是它所以能够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条件。实践证明,无论是中国的革命,还是中国的建设和改革,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都将一事无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所内涵的价值理想、批判精神和实践本性适合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为中国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和价值理想。它解决了近代开始的中国先进分子在苦难中苦苦寻觅而又无法解决的“中国往何处去”这一根本问题。正如******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承担着实践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理想就难以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难以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实践。

同时,人民群众通过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推动了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科技发展和生活改善,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创造了前进的基础和新的发展平台。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在长期实践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曲折而不断前进,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推动,从而获得了无穷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面临的是中国革命问题。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面对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依靠群众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革命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正因为党尽可能地依靠人民大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依靠人民群众,消灭反动残余势力,巩固了新生政权,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正是靠着人民群众,我们党才实现了拨乱反正,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所以******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完成的。”人民群众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依据和素材。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发展的基础,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又是孕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沃土。中国共产党历来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甘当小学生,重视“将群众中创造的各种好方法普遍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以******、******、江****、胡****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紧密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人民群众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激发、提高、动员、领导、培养、教育人民群众发挥这种历史创造作用,从而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结出了相当丰硕的理论成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来自广大人民群众革命与建设的丰富实践。关于这一点,已在本书第七章中做过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多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正确性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加以检验。马克思主义是否正确,不是哪个人说了算,而要经过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检验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践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生动、更正确、更丰富。******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探索性和独创性的实践特点出发,结合当代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具体化为“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法。就是每走一步都要用实践来检验,让事实来说话,用实践来证明,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总结经验,使好的经验能得以尽快的推广,不正确的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避免因犯大的错误,而延误时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不断走群众路线,立足群众实践来创建理论,又通过群众实践来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状况,包括传播的广度、深度、强度;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觉悟程度;中国社会实践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的程度及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实践要求的状况,主要包括能否回答人民群众的疑虑和困惑,能否解决人民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等等。因此,从人民群众主体的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备上述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具备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才能成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

(二)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落脚点

既然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这一过程中,“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就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落脚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条基本经验。

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理论应用的过程。******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基础上曾用三个著名的公式阐述了这一过程。

(1)第一个公式:实践—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在辩证运动过程中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辩证运动的实质即是对立双方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在中国化过程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不断被实践化,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实践的理论不断被马克思主义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并进一步提出了“实践—理论—实践”的公式。公式中的第一个“实践”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初步的实践,“理论”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进行概括而取得的新的理论认识。后一个“实践”是指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新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将使理论更加完善。

同类推荐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依法治国(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依法治国(上)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和观点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各种法律和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两部分构成。前者是法律意识的低级的、感性认识的阶段;后者是其高级的、理性认识的阶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法律意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法律意识。在一个国家里,一般有两种根本对立的法律意识,即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法律意识,以及不占统治地位的被统治阶级法律意识。任何国家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向全民灌输自己的法律意识,力图把本阶级的法律意识上升为法律,用其指导现行法的实施。
  • 统一战线与协商民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统一战线与协商民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我国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是我国实践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方式。本书对推进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推动统一战线实践工作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为使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普及、推广和深化,笔者结合几年来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教学实践,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为题目,进行了综合整理阐述,尽量使之理性化、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力求有可操作性。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教育科技卫生制度及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教育科技卫生制度及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教育科技卫生制度及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入党培训教材(2019年版)

    入党培训教材(2019年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有关要求,本书根据党章要求,从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最高理想和目标、党员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对党员标准进行了阐述,并对发展党员的程序进行了讲解,附有文书范例和党章原文,并附测试题,对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赛场之王

    赛场之王

    林枫,一名天才球员,也是一名桀骜不训的青年。篮球场上他就是一位天生的王者,任何对手的强大只能让他表现得更加的恐怖与变态。
  • 漫漫天路

    漫漫天路

    纵横天地任逍遥,踏遍乾坤谁能欺?谁说修真路上寂寞孤独?从来都是强者路上尸骨如山、美女如云,能忍人之不可忍,在欢歌笑语中一路崛起,天路漫漫,路途坎坷,一路登顶,斩魔除妖,一腔正义伴我行!
  • 末法曙光

    末法曙光

    黑暗末世,众生沉沦。人族气数已尽,合当灭之。神魔灭世,此为天道。顺者生,逆者死。然千年之间,一人族大能布下惊天迷局,此举究竟是蚍蜉撼树,飞蛾扑火,还是黑暗尽头,末法曙光?
  • 结绳知密语

    结绳知密语

    历史小白——林心,一不小心来到了两千年前的世界。 这个盛世王朝,一派欣欣向荣,叛逆少女林心如何在这个与自己三观不同的世界苟下去? ********* 林心本人发言:“刘彘彘,我与你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什么每次你出手我都中箭?”汉武帝本人发言:“你谁?” ********* 本书又名——《从心传》看林怂怂如何苟成长安第一大酒商~ ********* 林心:“我想卖酒,赚小钱钱~”昭辰齐:“货殖乃末业,若为游食之民,则投机钻营,不劳而获。”林心:“我亲手酿的‘秋露白’,再来一杯?”昭辰齐:“再来一杯。”
  • 校园异客

    校园异客

    原本以为,4高中生活应该是美好安静的,却被突如其来的麻烦,迫使他重新认为自己所谓的生活,生活,精彩起来了?,
  • 营养常识点点通

    营养常识点点通

    什么是营养?本书从营养的基本常识、营养的来源、怎么吃才更营养、营养的搭配技巧、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一年四季如何养生、如何运用食疗配方防病治病、正确选择食物能保持魅力四射8个方面,解答了365个营养养生问题,教您通过膳食营养保持身体健康。本书内容涉及面广,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的您阅读参考。
  • 多重宇宙大碰撞之万引之王

    多重宇宙大碰撞之万引之王

    和宇宙之初一起存在的婴儿被一对丹田被毁夫妇捡到了,带回了家,孩子修真没有灵根。修习魔法,不能觉醒。修习精神力,没有念力。百无一用的废柴。只有去学习科学技术。在一次谋害中,无意觉醒了一丝前世的记忆,使用记忆中的功法开始修炼。学会了控制引力(重力)。养父母丹田被毁,女友受辱。看主角如何复仇。看主角这一世能否带领亲人一起逃离多重宇宙大碰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断刀青云录

    断刀青云录

    破碎的虚空之中残存着坍塌的废墟,废墟之中坍塌了一半的青砖墙下,一根灰色夹杂着暗红的梁木,尾端有一个雕花,简洁的梅花印记,那是多年以前的一个午后,他留下的,那他是谁?他是谁?这是亿万星辰都解不开的迷雾。那么,他到底是谁?
  • 你好啊,坏坏男神来追我

    你好啊,坏坏男神来追我

    顾一维在没遇到李芸苔之前,一直都笃定爱情这东西只能让人痛苦,所以他也一直对此敬谢不敏,活脱脱一副冰山总裁样,不过当他遇见了李芸苔才知道,原来自己以前所有的所思所想只是因为爱情它只是还没来到。而现在被爱情撞昏了头的总裁,职员们只能说他连画风都变了啊!“老婆大人,来吃苹果,么么哒。”“老婆大人,来穿鞋,么么哒”“老婆大人,来尝尝我做的饭饭,么么哒”“老婆大人,你是要先吃饭还是先吃我呢?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