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产业区域布局理论研究
12.1.1 经典区域布局理论借鉴
产业的区域合理布局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球对产业区域布局理论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形成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及萨伦巴和马力士由此延伸形成的点轴开发理论,以及弗农的梯度转移理论等诸多成熟的理论。但以上理论受时代限制,强调工业领域的区域布局。本书针对目前兴起的现代服务业,对以上理论如何指导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布局形成以下相关论断。
(1)资源禀赋理论。对现代服务业而言,区域人才、资金、技术等人文社会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服务业的定位与区域分工。例如,对传统的物流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门类而言,更多依托的是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发展;对于研发产业、文化创业产业、信息咨询业等新兴现代服务业门类,对区域的人力、技术、资本等有更大的依赖性,并易于形成区域集聚;对于现代商业、医疗卫生等现代服务业业态,会在区域形成网络状分布格局。
(2)竞争优势理论。现代服务业发展应紧密依托区域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遵循产业升级规律,不断细化和更新区域主导产业,有选择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高端服务业,并注重新型产业业态的培育。
(3)产业集群理论。重视区域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化与集群化,注重完善区域的水平型产业集群,同时关注产业的垂直分工,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孕育新业态。
(4)增长极与点轴理论。重视优势区域内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或特色集聚区的培育,形成增长极。增长极通过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经交通线(轴线)波及整个区域,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区域与重点发展轴线予以重点发展,优先开发位于轴线上和轴线的直接吸引范围内的区域。
12.1.2 产业发展基本规律借鉴
1.产业价值链规律
价值链的分解与集聚导致专业化空间的出现: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不断分解、细化的同时,相同或相近的环节在空间上形成集聚,最终形成专业化空间。
(1)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布局而言,价值链环节在进行分解、集聚时,由于各地区的资源差异,往往会形成多个不同能级(梯度)的集聚区(增长极),出现“一主多辅”、“多主多辅”的结构。
(2)物流、医疗、商务等具有一定的服务半径,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类现代服务业适合多层次、多点、分散式布局。研发、软件和金融等高端要素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更需要突出重点。
2.产业生命周期规律
产业生命周期揭示了产业的发展过程,即每个产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一般分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区域产业选择及产业发展战略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1)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集聚特点,所依托的要素也不尽相同。一旦某一区域的某种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就很可能向其他区域转移,而自身培育新的增长点(即产业升级)。
(2)我国不同区域现代服务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持续创新发展的机制,而部分地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因此不同区域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应有所差异。
3.产业组织规律
产业组织规律集中反映了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对于资金、技术、市场、人才、服务等产业要素配置的不同需求,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中介等产业主体必须积极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满足这种需求。产业组织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不同类型的现代服务业对市场、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基础设施、政策等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这决定了其将会在不同地区形成集聚。
(2)对某一区域而言,可以通过政府等各方力量形成“人择优势”,在局部形成突破,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逐步吸引各类产业要素的集聚,实现局部跨越式的发展。
12.1.3 基于产业要素的区域布局理论框架
1.现代服务业的区域要素属性
影响区域产业布局的要素可分为自然禀赋要素与后天要素两种。自然禀赋要素是指自然形成,或经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不易变更的要素形态,包括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人文风俗、自然景观、矿产资源等;后天要素是指动态的,可人为创造的,影响区域发展的产业匹配要素。自然禀赋要素一般在服务产业发展的初期发挥作用,如旅游业、物流业等;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资金、人才、基础设施等后天要素的提升作用日趋明显,并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主导要素;另外,新兴现代服务业大多建立在后天要素的基础上,对自然禀赋要素的要求不高,如互联网、软件、数字内容、电子商务、研发服务等。因此,后天要素是判断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的最直接考虑因素。
市场、资金、人力资源、技术、信息、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七大产业要素(创新要素)对区域现代服务业区域布局具有较大影响。根据区域产业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的现代服务业态偏好在不同区域形成集聚。一般而言,金融业偏好区域经济发达、资金需求与流动活跃的区域;软件业的集聚主要受区域人力资源、融资途径多寡的影响;医疗服务适合形成区域内分散分布,以贴近需求市场为主导影响因素。
(1)市场环境。根据各业态的市场需求及产业辐射程度,形成集聚分布,如形成基于商务服务的CBD区域,或形成散点式布局如社区医疗服务等。一般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偏好在服务对象集聚区附近形成集聚;贴近大众的生活消费性服务业则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特征。
(2)资金。区域金融环境的优劣、资金活跃程度及投融资环境等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现代服务业相关细分业态的集聚程度。如区域资金等流动频繁的区域易形成保险公司、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集聚。
(3)人力。区域的人力资源属性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区域集聚形成影响。如对于研发产业而言,在高等院校、研究所等专业人才集聚的地方更容易发展;对于呼叫中心等则对区域人力资源的成本更加敏感。
(4)技术。区域技术能力包括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科技设施、科技组织等。
区域技术能力是影响技术敏感型服务业能否在区域形成并集聚的关键因素,如检测服务、研发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
(5)信息。主要是指区域信息量的多寡、区域信息资源的准确程度、信息获取的价格、信息获取的途径等。如咨询业等现代服务业偏好在信息获取的优势区域形成集聚。
(6)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中的某些业态对区域的硬件、装备等基础设施有很高的要求,如现代物流业对区域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要求;检测、认证等服务业也偏好在口岸地区形成集聚。
(7)政策环境。区域对服务业的支持方向、支持力度及支持方式等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政策支持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形成集聚,有利于引导产业升级,加快产业发展速度。
2.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分布属性
现代服务业区域分布呈现面、线、点三种形态。
面式结构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的服务半径,不适合在区域内以产业集聚的形态出现,如社区医疗、现代教育等公共服务以及基础的银行业务等。面式现代服务业态的发展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其发展途径是在区域内形成合理的分散布局,使其服务功能覆盖整个区域人群。
线式结构的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宏观意义的服务半径,易于形成集聚,并且根据辐射半径的不同形成梯度结构,包括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等。一般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此类现代服务业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而且线式结构的形成需要国家或区域的战略统筹。
点式结构的现代服务业没有明显的服务半径,其发展一般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典型的知识经济的产物,是产业不断细分与业态创新的结果,如互联网服务业、电子商务、软件及外包、研发服务和数字内容等。这类服务业创新要素十分敏感,尤其是如科研机构、网络设施、创新人才、政策措施等,容易形成具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形成集聚区。
3.现代服务业的区域服务对象属性
区域服务对象的多寡、优劣以及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分布。一般而言,城市是现代服务业面对的三类服务群体——政府部门、企业与自然人的主要集聚区域,因此,城市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最佳载体。对于政府部门众多的区域而言,容易形成公共管理咨询、会务服务、电子政务服务、公共设施服务等服务行业的集聚;对于企业众多,商业氛围浓重的区域,容易形成如现代物流、金融业、电子商务、商务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服务业态的集聚;对于人群消费水平高,消费旺盛的区域,会形成如互联网服务、数字内容、现代教育、现代医疗等服务业态的集聚。
12.2 现代服务业区域布局战略研究
12.2.1 现代服务业区域布局现状
2006年我国四类典型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技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的总体规模已经达到2.33万亿元,占第三产业总额的30%。从区域看,我国已有一些区域的现代服务业率先崛起,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但总体看,我国各区域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仍需加速发展。
1.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区域整体布局结构
(1)我国现代服务业区域结构呈现“三级梯队”布局。
根据规模,我国现代服务业可如下划分:北京与上海两个国际性大都市为第一梯队;东部沿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构成了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是我国的其他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这些地区中如武汉、长沙、成都、西安等率先发展,成为区域发展亮点。
从各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看,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分布也呈“三级梯队”格局,并与按规模划分的区域格局基本重合。
(2)北京与上海在我国率先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
2007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服务业规模均突破了6000亿元大关。其中,北京市服务业产值占区域GDP的比例达到了72.1%;上海市服务业产值占区域GDP的比例达到了52.6%。从业人员结构方面看,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达到了634万人,占就业人员比重为68.9%,上海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02.55万人与63.9%。2007年,四类典型现代服务业分别占北京与上海两地服务业的47.2%与42.2%。两地在金融业方面的实力都很强,上海在现代物流业方面占据优势,北京在研发服务业与信息服务业方面占优势。北京科技活动与创业活动活跃,是我国的创新中心;上海是我国吸引外资的窗口城市。
(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历史阶段。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从东部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看,虽然服务业的总量(除北京、上海外)占到全国的近一半,但是服务业占地区GDP的比例普遍偏低。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服务业比重最高,为43.3%;山东省最低,仅占33.4%。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4)中西部部分地区现代服务业率先崛起,成为区域发展亮点。
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中西部地区受要素配置因素影响,现代服务业规模普遍较小。但个别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各省的省会城市,由于比较优势,率先崛起,成为区域发展的亮点,如郑州、武汉、长沙、成都、西安和重庆等。中西部亮点城市地区一般处于区域交通节点位置,均具有较为优越的发展条件:郑州拥有我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一的郑州期货交易所;武汉与长沙处于长江中游,水路交通便捷;西安、成都、重庆均为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各区域利用先发优势,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成为中西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区域。
2.我国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区域布局现状
(1)金融业。
东部地区是我国金融业的主要集聚区,北京、上海为最具竞争力的金融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得到率先发展,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带动了区域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并形成集聚。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东部是我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地区,在金融指标上全面占优;金融资产总额占资产总额的近70%。其中,广东的资产规模最大,北京和上海的金融资产集中度最高。从金融总部的分布来看,东部集聚了两大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两大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我国的领先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