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非题
1.×脾虚气陷证是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五)问答题
1.脾虚气陷证和气陷证均以气陷证为其基本病理变化,均可见内脏下垂、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症。但脾气下陷其证候范围较窄,以脘腹重坠作胀(临床以胃下垂多见)为主症,久痢不止、脱肛、子宫下垂等为或然症;而气陷证其证候范围较广,且以多种内脏(胃、肝、肾、子宫、大肠)下垂为主要特征,故脾虚气陷证从属于气陷证。此外,其成因二者有别,脾虚气陷和气陷证分别由脾气虚及气虚发展所致。
2.脾虚气陷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久泻久痢,或劳累太过,或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等损伤脾气,清阳下陷所致。
3.脾虚气陷证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4.脾虚气陷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颇数,****重坠,或久泻不止,甚或脱肛,或小便浑浊如米泔,或内脏、子宫下垂,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5.脾气主升,能升发清阳,举托内脏。脾气虚衰,升举无力,气坠于下,故脘腹重坠作胀,食后更甚;中气下陷,内脏失于举托,故便意频数,****重坠,或久泻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胃、肝、肾等脏器下垂;脾主散精,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清浊不分,反注膀胱,故小便浑浊如米泔;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气血津液不能输布全身,脏腑功能减退,故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舌淡白,脉缓或弱。
(六)病案分析
1.①病情分析:患者食少,腹胀,便溏,可知其病位在脾;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脉弱,其病性为气虚;脾气亏虚是其病因。由于脾气亏虚,中气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胃、肾等内脏下垂,故见脘腹腰胁坠重酸痛;脾气不运水湿,故见尿少而轻度浮肿。②辨证:脾虚气陷证。
2.①病情分析:患者腹泻7年之久,纳少腹痛,脉缓无力,可知其病位在脾,性质属虚,脾气已虚。②病机:由于脾虚气陷,清阳不升,故久泻不止,久治未愈;清阳下陷,郁而发热,故自觉发热,头晕而胀,口干而苦。③辨证:脾虚气陷证。
三、脾阳虚证
知识点:脾阳虚证
(一)单选题1.D
(二)多选题1.BCDE
(三)名词解释
1.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脾虚寒证。
(四)是非题
1.×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五)问答题
1.寒湿困脾证与脾阳虚证均可见到脘腹冷痛,食少便溏,口淡不渴,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苔白等症。但寒湿困脾证因外感寒湿所致,故有脘腹痞闷、泛恶欲吐、头身困重、脉濡缓等;而脾阳虚证因寒湿内生所致,故有四肢不温、脘腹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
2.脾阳虚证多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过食生冷,外寒直中,过用苦寒,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以致脾阳虚衰,温运失职,寒从内生,水谷失运,水湿不化。
3.脾阳虚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与虚寒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4.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5.脾阳虚衰,运化失权,则为食少腹胀,大便稀清,甚至完谷不化;阳虚失运,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故脘腹隐痛、冷痛,喜温喜按。脾阳虚衰,水湿不化,泛溢肌肤,则为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水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则为白带清稀量多。脾阳虚衰,温煦失职,故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阳虚气血不荣,水气上泛,故面白无华或虚浮。舌质淡胖,边有赤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阳虚失运所致。
6.脾阳虚证有畏冷肢凉、脘腹隐痛喜温等寒象,可与脾气虚证相鉴别。
(六)病案分析
1.①病情分析:因脾虚湿阻,故见恶寒发热,面目发黄;由于脾气虚弱,气血化生不足,不能上荣,故见面目淡黄,唇色淡白;脾气亏损,中气不足,则精神委靡,少气懒言,呼吸气微;脾失健运,故口淡不欲食,腹胀大便溏稀;气虚及阳,脾阳虚弱,不能温煦肌肤,故形寒肢冷;脉沉而缓,为脾阳气虚之征。②辨证:脾气不足,脾阳亏损,气血两虚。
2.辨证:脾阳虚证。
病机分析:患者素体虚弱,脾阳虚衰,运化失健,则腹胀少食纳呆;阳虚阴盛,寒凝气滞,故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脾虚失运,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清稀;阳虚不温,故形寒肢冷;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短少;水湿流溢肌肤,可见口淡不渴,下肢浮肿;带脉不固,水湿下渗,可见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阳虚、水寒之气内盛之征。
四、脾不统血证
知识点:脾不统血证
(一)双选题1.BE 2.AD
(二)名词解释
1.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又名脾(气)不摄血证。
(三)是非题
1.×脾不统血证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四)问答题
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四证均以脾气不足为其病理基础,故以纳呆、腹胀、便溏、乏力、少气等为其共同症状。所不同者,脾气虚证以运化无力为主要病理特点,故纳呆、腹胀、便溏为其主要症状;脾阳虚证以温煦失职为其病理特点,故见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等虚寒症状;脾虚气陷证以升举无力为其主要病机,故内脏下垂、脘腹坠胀是其临床特点;脾不统血证则以统血无权为其主要病机,以各种出血为临床特点。
2.脾不统血证多由久病气虚,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统血无权所致。
3.脾不统血证以各种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证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4.脾不统血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吐血、鼻衄、紫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无力。
5.脾气亏虚,运血乏力,统血无权,血溢脉外,而见各种慢性出血症状。血从胃肠外溢,则见吐血或便血;血从膀胱外溢,则见尿血;血从肌肤外渗,则表现为紫斑;血从鼻外渗,则为鼻衄;冲任不固,则妇女月经过多,甚或崩漏。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少,气血不足,头面失于滋养,功能衰减,故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为脾气虚弱,气血两虚之象。
(五)病案分析
1.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出血,表现在牙龈、鼻孔、皮肤出血和月经量增多。从患者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及神疲乏力,脉虚无力提示其病位在脾,病性为气虚。由于脾气亏虚,脾不统血,血溢脉外,故见出血。出血过久则血虚,脾气亏虚则气血俱虚,故见面黄,头晕,眼花,经少舌淡,脉细无力;血不养神,故见心悸心慌。辨证是脾不统血,气血两虚。
2.辨证:脾不统血证。
病机分析:脾虚失统,故崩漏不止,量多色淡质稀;气短懒言,纳呆便溏,乃脾气亏虚,运化失健之证;四肢不温,舌淡胖,脉细弱乃脾阳虚之征。
3.辨证:脾不统血证。
病机分析:患者久病气虚,损伤脾气,统血无权,则血溢脉外,而见月经淋漓不断,经期持续不断;气虚生血不利,故见经色淡,质稀;脾失健运,气机不畅,故觉腹胀,运化无力,水谷不化,故纳呆;脾虚失运,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象细弱,均为脾气虚弱之象。
五、寒湿困脾证
知识点:寒湿困脾证
(一)单选题1.C
(二)双选题1.AE
(三)多选题1.ABDE
(四)名词解释
1.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又名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太阴寒湿证。
(五)是非题
1.×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
(六)问答题
1.寒湿困脾证和脾阳虚证都有脾运失健、寒象以及湿阻的表现,但两者重点不同,鉴别要点如下:①寒湿困脾证:是寒湿内侵,中阳受困,性质属实,病程短,苔白腻,脉濡缓;②脾阳虚证:是阳虚失运,寒湿内生,性质属虚,病程长,苔白滑,脉沉迟。
2.寒湿困脾证多因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伤中;或由于饮食失节,过食生冷、瓜果,以致寒湿停滞中焦;或因嗜食肥甘,湿浊内生,困阻中阳所致。外湿内湿,互为因果,以致寒湿困阻,脾阳失运。
3.寒湿困脾证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苔白腻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4.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5.脾喜燥恶湿,寒湿内盛,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脾气郁滞,则脘腹痞胀或痛,食少;脾失健运,湿滞气机,则口腻,纳呆;水湿下渗,则大便稀溏;脾失健运,影响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泛恶欲呕;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泛溢肢体,遏郁清阳,则头身困重。若寒湿困脾,阳气被遏,水湿不运,泛滥肌肤,可见肢体肿胀,小便短少;寒湿困阻中阳,若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加之气血运行不畅,则为面目肌肤发黄,晦暗不泽;若寒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妇女可见白带量多;口淡不渴,舌体胖大,苔白滑腻,脉濡缓或沉细,均为寒湿内盛之象。
6.脾阳虚证与寒湿困脾证均有纳呆食少、腹胀、便溏等表现,但脾阳虚证为阳虚运化失职,导致寒湿内阻,以虚为主;寒湿困脾证为寒湿内盛,阻遏脾阳,以实为主。
(七)病案分析
1.前者为脾胃阳虚,属虚证,因脾胃阳虚,运化失司所致。后者为寒湿困脾,属实证,因寒湿内侵中阳受困所致。
2.辨证:寒湿困脾证。
病机分析:患者因淋雨涉水,寒湿内侵伤中,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故脘腹胀闷,食欲减退;湿注肠中,则大便溏薄;胃失和降,故泛恶欲吐;脾为寒湿所困,肝胆失疏,胆汁外溢,故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流注肢体,阻遏清阳,故头身困重;阳气被寒湿所遏,不得温化水湿,泛溢肌表,可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腻,脉缓弱,为寒湿内盛之象。
六、湿热蕴脾证
知识点:湿热蕴脾证
(一)单选题1.B
(二)多选题1.ADE
(三)名词解释
1.湿热蕴脾证是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候,又名中焦湿热证、脾经湿热证。
(四)是非题1.×寒湿困脾与湿热蕴脾证的区别在于寒热及舌象、脉象。
(五)问答题
1.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在病机上均以湿盛困脾、脾失健运为主,故皆有脘腹胀闷、食少呕恶、肢体困重、舌苔粘腻、脉濡等症状。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偏寒偏热之不同。前者偏寒,故以身黄晦暗,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而缓为特点;后者偏热,故以身黄鲜明,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而数为特点。
2.湿热蕴脾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本为脾气虚弱,湿邪中阻,湿郁化热,或嗜食肥甘厚腻,饮酒无度,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
3.湿热蕴脾证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苔黄腻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4.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脘腹胀闷,纳呆,恶心欲呕,口中粘腻,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畅,汗出热不解,或见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5.湿热阻滞中焦,纳运失健,升降失常,气机阻滞,则脘腹痞闷,纳呆食少,恶心呕吐;湿热蕴脾,上蒸于口,则口中粘腻,渴不多饮;湿热下注,阻碍气机,大肠传导失司,则便溏而不爽;湿热交结,热蒸于内,湿泛肌肤,阻碍经气,气化不利,则为肢体困重,小便短黄;湿遏热伏,郁蒸于内,故身热不扬;湿热之邪,粘滞缠绵,故汗出热不解;若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疏泄失机,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滥肌肤,则见面目发黄色鲜明;湿热行于皮里,则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征。
6.寒湿困脾证其湿属寒,湿热蕴脾证其湿属热,舌脉症的表现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