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孩子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把学习当作一种苦难。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读懂孩子的苦恼,用爱打开孩子的情感闸门,做孩子背后的大山。当孩子找到了求知的快乐、学习的自信时,“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往往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被贴上“坏孩子”“弱智”“老鼠屎”“不可救药”等标签,他们是老师的眼中钉、肉中刺,是同学心里的反面教材,更是父母不可言说的痛。他们被抱怨,被排挤,被冷落,被一点点剥掉自信与自尊,他们最后被迫成为众人所指的“问题”孩子……
其实,很多所谓的“问题”孩子之所以成为“问题”孩子,原因很简单—把学习当作一种苦难。教育本应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现在不懂教育规律的家长恰恰破坏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有把求知的快乐还给孩子,让孩子像学说话、学走路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才能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为快乐。求知,不快乐行吗?
同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一盏灯,当在外面世界遭遇黑暗时,父母给予的光明更为重要。一定要始终不渝地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当父母真正信任孩子时,孩子看见他们就像看见一座大山,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力量。
作为父母,你要永远为你的孩子骄傲!
◎“妈妈要帮你找回天才的路”
一天,我们赏识教育研究所的李老师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李老师,请你帮我们预约周弘老师的咨询吧,我和先生决定了,我们要跟着赏识教育一直走下去。我不相信我的孩子像他老师说的那样,说我的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孩子有问题,要我的孩子检查智力,要我们到医院给孩子开证明,给孩子退学、转学……”
赏识教育的家人们考虑到我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现在除非是“救命级别”的 “求助”—对方客观情况紧迫,心情焦虑恳切,才有可能安排咨询。我相信,如果家长不是万不得已,如果家长不是为了自己深爱的孩子,如果家长不是对我和赏识教育怀有特殊的信任和期盼,他们不会这么急切而诚恳。
我更相信,如果没有爱,世界上就不会有奇迹。
于是,有了下面这个故事。
龚女士曾经参加过我们的赏识教育家庭和谐班,她说自己倔得像头牛,谁说她有错,她都认为自己没错!谁说她,她都听不进去!课程结束时,她说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不认错的人,终于发自内心地承认自己的错。“不认错,是脆弱。” “我错了,花开了。 ”知错,是生命美丽的花开。
“六一”儿童节,趁孩子放假,龚女士和先生带着孩子来了,我给他们一家三口做了个性化咨询。
龚女士在路上对儿子说:“周伯伯说你是天才,李老师也说你是天才,妈妈要帮你找回天才的路。”
◎孩子的恐惧
“我们孩子在外面,他不进来。他知道周伯伯,知道大拇指,他说:
‘妈妈,我害怕见周伯伯,不敢进去。’”
孩子真的是怕我这个周伯伯吗?
孩子真的是不想进来或不敢进来吗?
谁能在这个长得像小弥勒佛似的、眼睛总是笑弯弯的、可爱的孩子的脸上,看到他的痛苦和悲伤?谁可以洞悉这个单纯善良、聪明无比、悟性极高的孩子心灵深处隐藏的恐惧?
为了学习,妈妈辞职,全职带孩子。没辞职之前,孩子成绩中等;辞职之后,孩子成绩倒数第一。
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打孩子时,妈妈心急;妈妈打孩子时,爸爸叹气。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在电脑前通过VCD学习赏识教育,晚上跟儿子信誓旦旦地保证:“儿子,爸爸做你的朋友,再也不打你了!”第二天起床,爸爸大发脾气,把孩子的书包扔掉,痛斥、责骂儿子:“你这个样子,别去上学了!”
为了儿子的学习,学校里的老师陪在孩子身边,三个小时辅导一道题,孩子还是一个字也没写。
为了儿子的学习,妈妈给老师发短信、陪笑脸、承认错误:“是,老师,是我们家长不好,我们在学习做好家长……”然后,听到老师说:“他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写,叫我怎么赏识?!”
为了儿子的学习,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陪也陪了,烦也烦了,急也急了,哭也哭了,恨不得不要这个孩子了!
恨,是因为想爱却爱不了……
孩子在广州市最好的小学之一就读,老师有压力,老师要成绩,老师也没办法了,希望孩子可以“退学”。班主任对孩子不满,其他老师也跟着对孩子不满,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慢慢成了“千夫所指”、“众矢之的”。老师们都对孩子不满,同学们也开始肆无忌惮地瞧不起孩子、笑话孩子、欺负孩子,甚至发展到“孩子对孩子的暴力”。
老师慢慢地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家长心疼孩子,又气又急。
为什么?
怎么办?
◎“这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
赏识教育总部,明人苑里。蝶儿曼舞,竹翠鸟萦,幽静的明朝宅邸,拾级而上三楼,满目绿意尽收。竹亭内,泡一壶糯米香茶,我笑望这对年轻、坚定而又怀疑的父母。
他们坚定的是,赏识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希望、出路。
他们怀疑的是,他们的孩子真的是天才吗?怀疑的是,如何才能坚守着这份坚定?
很多时候,态度超越了方法,气场超越了语言。
“周校长,我们这个孩子,不看书,只爱看漫画书。”
我笑眯眯地接过话来:“婷婷小的时候,就喜欢看漫画书!”
没有“问题人生”,只有“问题心态”。 生命的能量一定是可以传递与感染的,看到我发自内心的喜悦,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发自内心地笑出来。
“看漫画书,有想象力!不是说文字的书不好,是因为孩子有看漫画的需要,还没‘吃饱’。你先让孩子‘吃饱’,孩子就会过渡到看文字的书。到了孩子发自内心想看的时候,速度之快,效果之好,是你们不可想象的!你们猜,我60岁了,四大名著,我看过多少?我一本都没看完。不是不想看,是看不进去。我相信,可能再过几年,到我想看的时候,我会看得很好。”
这对年轻的父母笑了,很开怀,又说:“周校长,孩子知道我们不让他看漫画,他弄了两个手电筒,在被窝里偷着看……”言语中,已没有了责怪,甚至多了一丝骄傲与喜悦。
我大笑:“你们糊涂啊!孩子千方百计地学,你们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不学!你们的孩子才真的是大师学习的状态,大师是保护自己的生命状态,保护真学习的胃口不被破坏,想吃的吃,不想吃的坚决不吃!”大家都听得哈哈大笑。
“周校长,我们这个孩子,不学习,就喜欢今天发现个小乌龟,明天发现个啥,养个小动物,养花养草,家里与机械相关的东西,都是他组装的。”
“这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啊!我小时候上课的时候,哪里听讲?就在看树上的蚂蚁。上课时,把蚂蚁装在瓶子里,(我假装)坐得好好的,观察蚂蚁爬来爬去。他对大自然有爱,他在保护自己的灵性不被破坏。有一种孩子,眼里只有学习,考试只能第一名,不能第二名,不然就要发脾气!甚至因为自己心情不好,伤害小动物泄愤,这样的孩子,才真的要出大问题。一个孩子只能考第一名,只能接受自己好,没有经历过人生的挫折,这才是孩子成长中最大的遗憾!另一种孩子,考倒数第一名,从小就垫底,什么都经历过了,对将来在社会上会遇到的那些风雨、挫折、打击,孩子已经有能力面对了!小学时人家就过了这一关了,他是不是比一帆风顺的孩子多赚了一倍应对挫折的能力?!”
…………
抛出一个问题,化解一个问题。
终于,这对年轻的父母释怀了。
很多时候,父母本身的不自信,表现在他们对孩子的不相信;一个真正相信自己的人,会全然地相信自己的孩子。
◎“你是天天滚钉板的英雄和天才”
在我们的聊天过程中,孩子仍然保持着“十万个为什么”般对生命的好奇与探索,跑上跑下地发现着根雕,抚摸着石头,研究着植物,观察着鹩哥……
我观察到,孩子在跑上跑下中,其实也在看似漫不经心地 “偷听”,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打探”一下这个伯伯到底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讲些什么,一旦发现“危险”,随时准备对策。
我打趣地对孩子的父母说:“他偷听到的一句,顶你们听十句!”孩子笑眯眯地坐在我的身边。
我摸着他的头:“孩子啊,周伯伯小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我考了倒数第一,教室里是一根根的钉子,我很害怕,我上一次学,就是滚一次钉板,不是我不喜欢学习,不是我不喜欢学校,也不是我不喜欢和同学们玩,是钉子板太可怕。孩子,你有没有这个感觉?”
孩子点头。
“刚才我和你爸爸妈妈谈,你有没有听到一两句?”
“有!”
“听到了什么?”
“说我是爱迪生。”
“你想不想知道,在周伯伯的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
“想!”
“你真想知道伯伯才说啊,你不是真想知道,伯伯还不说呢。哈哈。”
“真想!”
“你是英雄和天才啊!”
“……”
孩子几次用力地抿住嘴巴,让自己不哭。或许,孩子已经学会了用笑脸展示坚强,不再敢轻易让悲伤的眼泪自然地流淌。
我和孩子靠着坐,肩挨着肩,我的大手里面是孩子的小手。我的左边,是心安静了、笑得出来了、眼中有爱的父母。
看到这一幕,坐在我们对面的李老师,早已泪流满面。
◎“今天的棒棒糖怎么不甜了呢”
第二天,龚女士来电话,告诉我们,在昨天回去的路上,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妈妈,今天的棒棒糖怎么不甜了呢?”
“为什么啊?”
“因为我太开心了!”
“因为你心里甜,棒棒糖都不甜了,是吗?”
“……”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
愿所有孩子在这样的爱中,重生。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不被别人理解的经历,当别人的理解无法抵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时候,这种痛苦无法言说。它让我们的心灵背负着重压,如一个佝偻者,精神的佝偻者对痛苦的感受能力往往强于应对痛苦的能力。
发泄内心的烦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泄在别的无辜者身上,把自己的痛苦转移了;另一种是自我发泄,比如扔东西、暴饮暴食等。此时,父母要学会用爱为孩子疗伤。
美国有一位父亲,儿子在他的打骂下长大,等他意识到错了,为时已晚。儿子看到父亲,形同路人。不管父亲笑得多么真诚,都没能挽回儿子的心。儿子决心离开这个家,离开父亲,他心里受的伤太重。
儿子临走前,深爱着儿子的父亲说:“儿子,一切都是爸爸的错,不管你流浪到天涯还是海角,你记住,家里的门永远都是不会锁的,爸爸等着你,爸爸唯一能做的就是这件事。哪怕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门都关着,家里的这个门也永远为你敞开着。”
儿子走了,这位父亲每晚都信守自己的承诺,默默等待自己的儿子。两年过去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儿子真的出现在父亲面前,一声不吭地扑在父亲的怀里。
爱回来了,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因为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它超越时间与空间,它让我们最终释然。
◎“保姆给我下了毒”
他们坐在我面前的时候,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然而,在这种笑容的背后,我看到的是更多的无助与彷徨。我每月都在不同的城市讲学,遇到各种各样的案例,见过不同类型的孩子和家长。我时常会受到震撼与感动,却也一天天变得淡定与从容。可是,他们仍然打动了我。
这是常见的一家三口,香港人。夫妻俩带着孩子,千里迢迢地从上海赶到广州,仅仅是为了请我给他们做咨询。
是什么原因令他们不辞辛劳,千里奔赴?
又是什么原因令他们神情忧郁,满脸愁容?
这是一个十分富足的家庭,家里的产业做得很大,没有平常人的衣食之忧,他们原本有机会过得比普通人要快乐,但生活有时总是喜欢和人们开点玩笑。
一切从一杯水开始。像他们这样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几乎每家都会雇用专职保姆。问题就出在这个专职保姆身上。不知怎么弄的,16岁的儿子和保姆之间出现了矛盾,越演越烈,最后儿子一口咬定保姆给自己喝了一杯有毒的水。
保姆自然不承认,孩子却坚持自己的说法—“保姆给我下了毒!”
渐渐地,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的孩子,在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上开始出现异常。原来孩子的成绩不错,现在却一落千丈;原来作文很好的他,现在写几个字就写不下去了。
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与梦想。父母心急如焚,带着他去拜访了不少名医,也吃了不少药,均无任何改善,孩子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还始终坚持认为保姆在他每天吃的药里也下了毒。无可奈何之下,这家人找到了我,向我求助。
看着他们,我知道,也许,我是他们唯一剩下的希望了。
◎“给你太阳般明媚的光,你还怕不怕”
16岁的男孩,应该阳光灿烂,青春飞扬。可是坐在我面前的孩子,却双眼无神,目光涣散。我的心,忍不住有些痛。可是,有些话不能不说,说出来,心就不打结了。有些伤疤,不能不揭,揭开了,才有新的生命与旅程。可这是一颗多么敏感与痛苦的心,我该怎么说,才能不伤害他,却又能直抵他的内心?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最好的解药,爱是最好的答案,爱是最好的治疗。我一直对此深信不疑。
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我绝对相信你的判断,你肯定是喝了有毒的水!”
一开始,他有些发愣,因为从来没有人相信过他。接下来,他激动了:
“后来爸爸妈妈叫我吃药,保姆还在里面下毒!”我说:“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
他很惊讶,他很感动,我这个初次见面的伯伯,居然接纳了他“中毒”的事情。他看着我,目光里多了几分信赖。
顿了顿,我接着说:“你现在已经被‘毒’成这样了,甘心不甘心?”
“当然不甘心,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你知道你为什么被‘毒’成这样吗?因为你太善良了!爸爸妈妈让你吃药,为了让他们高兴,明知有毒,你也要吃下去,你这孩子多善良啊!但是善良没有智慧,人生又苦又累;如果善良又有智慧,人生有滋有味。你现在为什么痛苦?就是因为你太缺少智慧了!”
“怎么才能有智慧呢?”
我进一步激发他对智慧的渴望。我说:“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光。
你虽然是高智商的孩子,但是因为没有光,所以感觉一片漆黑,内心充满恐惧。”
“是的,我现在充满恐惧。”
“如果现在给你一根火柴、一支蜡烛,会不会好一点?”
“是的,要好一点。”
“如果给你一个手电筒或是一盏灯呢?”
“又要好一点。”
“那如果现在给你太阳般明媚的光,你还怕不怕?”
“不怕了。”
“你看,你缺的就是光,就是智慧。缺钙补钙,缺爱补爱,缺智慧则补智慧。你现在就需要补智慧。”
孩子羞涩地笑了。
◎善因找到了,孩子心安了
问题找到了,孩子也认同了。然而,看着孩子纯真的眼睛,我知道,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需要给予他更大的能量,帮他寻找善因。如此,他才不会产生心理负担;如此,他才会心安。
“孩子啊,你太了不起了!像你这样‘中毒’很深的孩子,我原本担心和你说话你会没有反应。可是现在,和你说话我发现,你的悟性极高,大脑思维十分流畅,可见你的生命力真是太顽强了!你喝了“有毒”的水,吃下“有毒”的药,还能坚持到现在,保持这么好的状态,真是太不容易了!和你说话,我感觉完全就是一个感受奇迹的过程!”
“周伯伯,您不说,我还真没发现呢。原来,我真的蛮厉害的!”善因找到了,孩子心安了。
看着眼前这个可爱的生命一点点地恢复他原有的神采,我的心里由衷地充盈着喜悦。爱,总是会让奇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