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善用赏识的方法。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要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赏识孩子的进步,要小题大做,无限夸张;改正孩子的缺点,要“缺点少说逐渐少,优点不说不得了”。
◎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
老师问: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答:这句话仅强调了学习的痛苦,而忽视了学习的快乐。古话意在劝导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但很容易使孩子的情感闸门关闭。我在教育女儿的时候,就想方设法打开女儿情感的闸门,让她找到学习轻松有趣的感觉。感觉属于情感范围,它与大脑的逻辑结构是相互联系的。当孩子面对学习感到轻松愉快时,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欲望,学习就会成为快乐的过程。我们做学生的时候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喜欢哪一位老师时,哪一门功课就学得更快更好。这实际上是情感在学习中起了作用,刺激了大脑的兴奋神经,大脑产生了愉悦的情绪,处在兴奋状态。这时,我们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举一个例子,有两篇文章,一篇是课文中的现代文,另一篇是周老师布置的古文或唐诗。从内容上看,古文的背诵难度肯定大于现代文,但实际情况是,学生都愿意背古文。为什么呢?因为古文是周老师布置的。孩子在背诵古文时,他脑海里出现了周老师的画面。学生接受了周老师这个人,再背诵课文就感到轻松。这时知识很容易进入孩子的潜意识,保留在长时记忆中。
还有一例。点点非常喜欢吃饺子,每个星期都要吃一次。为此,她跑遍了南京大大小小的饺子店,最后还是觉得爷爷奶奶包的饺子最好吃。可有一天,事情发生了变化,周老师给全班每个学生尝了自己包的饺子。实际上,论口味,远远比不上爷爷奶奶包的饺子,但点点认为周老师包的饺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饺子。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因为孩子的味觉出了差错,而是因为饺子里溶进了周老师的情感,让孩子的知觉发生了变化。
由于老师的赏识,师生之间仿佛架起了一座桥梁,把师生的情感联结在一起。老师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把知识轻松地“流动”给学生;学生不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吸收。
◎建立起语言框架
老师问:我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上课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讲了一段话,再让学生复述时,有的学生复述得比较完整,有的学生说得支离破碎。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孩子,怎样提高他们的能力呢?
答:婴儿是如何学会说话的呢?他们成天被包围在母语的环境里,吸收着大量的语言,好像一个喇叭形的筒子。大头那端是丰富的语言环境,小头这端是说出来的话。婴儿不断从大头那端输入句子,通过吸收和储存等思维过程,把句子转化为自身的语言储备。婴儿虽然刚开始只会发一个音、一个词,但在他的大脑中已经建立起一个语言的框架。婴儿学说话时,先学会说一个字,然后到词,再到句子。通过这样的过程,头脑中未经消化的语言材料由大到小,化整为零,最后变成了自身的语言储备,可随时向外输出。
现在我们回到问题本身。十一二岁的学生之所以出现语言表述能力上的差异,首先是因为每个学生的语言框架在建构上存在着差异。因此,要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就要从建立并丰富这个框架着手。
我认为首先要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大多数孩子不敢主动发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胆怯,怕讲错;二是不会讲。这时,要用赏识的方法,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赏识孩子的进步,从让他们大声说话开始,把“小哑巴”变成“小八哥”。
其次,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或物着手。通过听、看、体验等方式撑起孩子的语言框架,再以点带面,扩大框架。操作时需注意一点,一定要对应孩子本身的思维,不能超越。比如,布置给五年级孩子的作文题目是有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物和事情的,大多数孩子会感到茫然,只好去抄书,虽然前一天还去过相关的地点参观。
再次,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背诵优美的诗词丰富语言框架。阅读需要量的积累,仅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所起的作用好比百花园里的一朵花、大海里的一滴水。课外阅读就是“花园”和“大海”,而且阅读可以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对领悟数学中的应用题大有益处。
◎有了深刻体验,错误就容易改正
老师问:我是一名班主任,教五年级的语文课,我感觉现在的孩子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分不清好坏。如有的女生涂红指甲、戴戒指,我该如何引导呢?
答:五年级的学生比较情绪化,表现不太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会做出他们自以为正确的事情。老师对待这类学生既不能纵容,也不能压制,因为压抑意味着加强,禁止意味着引诱。
因此,要求老师处理得更加艺术,更加巧妙,让孩子从消极的经历中获得积极的认识。
周老师针对此类问题是这样处理的,她故意用红水彩把自己的指甲涂红,并戴上用稻草编织的戒指,然后故意问学生:“漂亮吗?”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不漂亮,但也有十几个学生说漂亮。她让说不漂亮的学生站上讲台,夸奖他们说:“你们真不错,能分辨出什么样的打扮大方庄重,什么样的打扮庸俗无聊,学生从小要爱读书,身上要有书卷味,不要有胭脂气。”再看看那些说漂亮的同学,他们都低下了头。
生动的比喻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人接受,含蓄而艺术的点拨远远胜于直言不讳的训斥。
在这里,周老师和学生达成了良好的沟通。她通过自己戴戒指的行为,通过让学生表态,让那些学生完全接受了自己的情感,意识到了原有行为的错误。有了深刻的体验之后,孩子的错误就容易改正了。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老师问:我是语文老师,我们班许多学生的字写得歪歪扭扭,极不规范,应该如何引导呢?
答:大多数孩子字写得不好的原因,是感觉练字的过程很枯燥,提不起兴趣。其实,即使未来的社会是计算机时代,写得一手好字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既可陶冶情操,又对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益处。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赏识孩子,哪怕孩子有一点点进步,也要激励他,唤起他的热情和兴趣,让他尝到写好字的甜头。
对满不在乎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在不伤及孩子自尊的前提下,感动孩子。如周桂华老师对一位写字不好的学生幽默地说:“百家湖的猪,看到你写的字都羞死了好几头。”全班同学瞪大了眼睛,心里嘀咕着为什么。周老师接着说:“因为那几头猪相互咬耳朵:‘我们的爪子在烂泥里乱扒几下,就臭名远扬,遭人唾骂。如今周老师的学生的字,比猪爪子乱扒的字还丑,真是让我们无地自容。’那几头猪说完,一气之下,撞墙自杀了。”那位同学在笑声中红了脸,低下了头。
周老师每天让学生练字20分钟,时间不长不短,孩子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在练习中,“跳一跳,够得着”,经过多年的探索,周老师选择了江西张洁的硬笔书法。她先让写得好的学生临摹下来,然后把临摹好的稿子发给学生。每个字写三遍,前两遍是描红,第三遍是临摹。要求学生写字时,集中精力,气定神闲。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不知不觉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几个月后,每个学生的书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效果显著。老师还要及时把孩子写得好的书法作品与家长分享。有条件的话,可在学校展览孩子的作品,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学会等待
老师问: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一直尝试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和赏识教育,但他们只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又恢复到原来状态。请问有什么好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答:办法很简单—学会等待。现在的家长就是不会等待。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坏习惯?就是因为小时候“洞小不补,洞大叫苦”。孩子小时候养成的坏习惯,应是家长的责任,却让孩子承受所有的批评,很不公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家长一定要学会等待。记得我小时候犯错误时,我妈妈就不会等待。有时我在家里把桌面搞得乱七八糟,事后发誓要把桌面收拾干净,让妈妈赏识我。有一次我下定决心,把桌面收拾得整整齐齐,坐等妈妈回来。听见妈妈的脚步声,我的心怦怦直跳,以为妈妈开门后会给一个大拇指。哪知妈妈看了跟没看一样,掉头就走。我赶紧追过去说:“妈妈,我整理得多整齐呀!”妈妈答道:“本来就应该做的,有什么值得翘尾巴的?”我心里难过极了,可嘴上又说不出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偶尔把桌子搞乱了,妈妈一进家门看见了,立马就说:“我早知道你改不掉,你是新建的厕所—三天香。”其实,家长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正面强化好的行为,而忽略他的缺点。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另外,人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毅力和信心,自己认为对的事要坚持下去。遇到问题是正常的,需要的是在反复中坚定信心,不断总结。
◎只问播种,不问收获
老师问:怎么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教学生学习成语?
答:如果独立地教学生学成语,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死记硬背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能把成语串成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那么学生会进入成语的情境,很容易就学会了成语。周老师是这样教学生学成语的:周( 笑眯眯地) : “ 今天汪老师来班上听课, 你们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欢欢说:“汪老师,多日不见,甚为挂念。”周(摇了摇头):“你刚才所讲的话都是老生常谈,因此我觉得索然无味。这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懂就查字典。”学生都开始查字典,并解释成语的意思。
周:“学知识要惦记在心,不要成过眼云烟,也不要浅尝辄止。”在讲完这些成语后,周老师请学生把刚才经历的过程串成一个小故事,把学过的五个成语编在里面。先做口头作文,后写书面作文。孩子把自己编在了故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容易记住成语。另外在学生做口头作文时,编故事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100分,得到赏识。
其实生活就是学习,不论哪里都是学习的环境。关键是不能灌输,而是要引导。这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走到哪,看到哪,想到哪,记到哪,学到哪。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结果是只要播种,必有收获。
◎学生做“小老师”
老师问:如何让学生当“小老师”,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答: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对的,孩子有天生的求知欲,关键是要把孩子的潜能引导出来。上课形式丰富多样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之一。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上学要听老师的话,因此,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想想看,哪个学生不想过一把老师瘾呢?例如:周老师在教《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试着让学生当“小老师”。每个学生为了做好“小老师”,课前都摩拳擦掌,开动脑筋,认真备课;课中都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想当一回老师;课后还相互议论今天当了几回老师,答对了多少题,什么时候还能开展一次“小老师”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看上去老师很轻松,实际上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从对课文知识点的把握到课文的理解再到问题的回答,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
针对课后的问题,周老师会问:“课后两道问题我不懂,你们能不能教我呀?”
一个学生回答完了,她又问:“还有谁接着教我?”
又一个学生答完后,周老师又说:“你们都教过我了,我来答答看,你们这些‘小老师’听着,看我答得对不对。”
结果是孩子的大脑总处于兴奋状态,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大大提高。
◎如何诵读古诗文
老师问:如何教学生背诵古诗文?
答:古诗文是千锤百炼的美文,能够流传2000多年说明它有很强的生命力。诵读古诗文,既能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人的心境,又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古人教孩子背古诗文,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有时急功近利,会采取压制的手段,引起孩子的反感和抵制,但从一生的长度来看,受益无穷。许多成功的学者回忆童年时都说:“诵读古诗文对人一生的治学修身是有益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能让孩子乐学、爱学古诗文,那么孩子就不会把背诵古诗文当作一种负担。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周老师是这样做的:第一,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每周轮流让学生在黑板边上抄一首古诗,吸引学生的无意识关注,在不知不觉中让古诗进入学生的大脑;每周布置学习一篇古诗和古文,量不大,占用时间不多,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周末则要求学生在家抄一遍,加深印象。
第二,在学习古诗时,周老师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一遍,读得朗朗上口,韵味十足,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然后,全体学生带着表情和动作跟着老师朗读,在群体中,场的效应非常大。
第三,周老师在朗读后会讲解诗的意思,不要求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不懂意思就囫囵吞枣,先下肚再慢慢消化。反复地诵读就是加深记忆的过程,也是吸收、浸润、吃透的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第四,把诵读古诗文作为一种奖励手段,哪个学生表现好就给哪个学生上台表现的机会,这大大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互换师生的角色
老师问:如何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答:教育应当回归,回到学习的原始自然状态。中国和希腊的先知倡导对话式的教育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适当地打破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让老师成为学生,学生成为老师,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很好的情感沟通。赏识教育的灵魂就是沟通,强调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
对整节课的把握,老师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设问,通过问题来让学生开动脑筋,并跟上老师的思维。老师的作用是调节课堂的气氛,把握问题的方向,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
提倡学生采取科学的态度进行争论,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正面的鼓励,即使答案错误,也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为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老师在课间可以和学生玩脑筋急转弯或猜谜语,活跃课堂的气氛。如果学生整体表现好,老师可以讲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奖励。
向学生请教,蹲下身子做学生。在上课时遇到问题,周老师会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不懂,谁来教我啊?”结果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如果学生不踊跃,周老师就会启发性地开导:“这组中有人不愿意做我的老师吗?”
让学生做“小老师”。因理解力的差异,学生吃透课文中的内容会有快慢之分。周老师在感觉到大多数的学生都理解了课文内容后,会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词是什么意思?××句怎样理解?”
“非常好,××同学提的问题很有水平。”老师说完鼓励的话后,会把回答的机会让给其他学生,“谁来回答这个问题?”让举手的同学去教那个有困惑的同学,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老师是人,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