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小文今年已经是第三次高考了,但情况依然不好,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扭曲了,而罪魁祸首是她的父亲。四年前,她选择文理的时候,一心希望报文科,可父亲说文科录取的面太窄,成功的可能性太小,坚决让她学理,父女的矛盾很尖锐,最后父亲下了最后通牒,说如果她报文科,就不供她上学了。没有办法,鸥小文被迫选择了理科。从高二起她就没有快乐过,物理、化学弄得她狼狈不堪,成绩就是上不去,抵触情绪越来越明显。第一年高考她落榜了。鸥小文向父亲提出复读转成文科,父亲说要转文就得从高二学起,那样就比同龄人晚了两年,并且已经学过一遍理科,第二次高考肯定没问题,鸥小文想来想去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安排。结果,第二次高考又落榜了,去年她进入了两难,如果学文的话那就晚三年了,她想无论如何第三次学理科应该好一点,但结果却依然名落孙山。
高一升高二文理分科,总困扰一些学生和家长,毕竟是对未来的一种抉择。选好了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不好就算是勉强考上了大学,未来的路也不好走。困扰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问题:理科成绩不好,打算学文,又担心学文以后选择的余地小;文理科成绩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担心学理太累,可学文又不认真背书;理科的成绩中上等,肯定无法进入一流大学,希望学文搏一搏一流大学……林林总总,但这些考虑都没有命中问题的核心部分。
家长对这个问题的考虑比学生实际许多,许多家长坚决主张孩子学理科,认为学一门技术未来可以安身立命,男生家长担心男孩子学文不踏实,不认真念书,岂不脱缰了?并且男孩子应该加强理性思维、增强动手能力……
我曾对许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学生高中成绩优秀,考入理想的大学,本以为人生就此华彩,却不知怎么一进工作单位就平庸了,都是选错专业惹的祸。试想让一个内向的人从事每天都迎来送往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让一个外向得很难安静地坐下来的人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结果会是怎样?可能有的家长会问:“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不知道这些,不都很踏实工作吗?”是的,追求共性的时代,每个人的终极目标是工作,是忘我,是服从,通过得到别人的认同来确认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彰显个性,他们追求个人成长、个人感受,入错了行对于许多人来讲是人生平庸的开始。
那到底是学文好还是学理好呢?只有未来的职业方向说了算,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做到知己知彼,首先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然后预计这个职业未来的发展走势,当这些都已经落实,选择文理就是理性的、水到渠成的事了。
美国的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将人分为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六种类型,通过测试明确自己属于哪种类型,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而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
因为这个测试目前我国还没有引入,尽管我参加的海外专家进行的培训已经掌握了这个测试,但不能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这是很严肃的知识产权问题,所以我举一个例子,尽管不规范,但可以帮助同学们很感性地了解自己的类型倾向。
假如一个人接受了一项工作任务:根据地图找到指定的目标,不同类型的人的做法就会完全不同。
第一种人:认真地研究地图,甚至在地图上标好坐标,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判断目标的位置和前往的方向。
第二种人:广泛地询问周围的过路人,他的态度很温和,所以被询问的人都能详尽地讲给他,只有三个人所提出的是同一方案,他才会行动。
第三种人:雇佣精明的并且对所要找的地方很熟悉的路人作向导,并且一路上和向导交流,了解这个地方的民风民情。
第四种人:这类人没有紧张的情绪,他们慢慢悠悠地前进,如果路上有什么风景他们还会停下来欣赏,在他们眼里寻找过程本身就是生活了,可以有许多美好的体验。
好了,我将比较典型的四种类型的人的表现呈现给大家了,第一种人是研究型的;第二种人是社会型的;第三种人是企业型的;第四种人是艺术型的。那么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职业范例是怎样的呢?请看下表吧!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你一定要参看第七章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我的未来不是梦》,在选择文理之前,一定要修正几个错误的观念:
1.只有理科实在学不会的人才会选择文科。如果理科很差,文科学好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理科之所以差可能本身就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改变,一味地逃避理科,文科成绩也不会好。
2.学理科可以掌握一门技术安身立命。现代社会发展非常迅速,许多技术面临着更新,如果误选了夕阳行业,就是技术再精湛依然会面临转行的问题,所以未来没有了可以吃一辈子的饭碗。上大学更应该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3.学理科可以掌握生活中的实用技术。有的家长认为如果孩子学了与电有关的专业,生活中修理电器就会很方便。社会发展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商品的售后服务是厂家的竞争要素,没有必要为了掌握工具性的技术而局限自己专业的选择。
4.文科比理科好学。如果那样,所有学文的学生岂不都进一流大学了?文科既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考核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综合考试已明确提出“能力立意”,如果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仅靠死记硬背很难适应文科学习、驾御文科考题。
目前大学的许多专业都是文理兼收,文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且高二年级是一个人理性思维确立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就难以建立;而文科思维却可以用一生慢慢构建。一个没有好的理性思维的人肯定不会是好的文科人才。
冷静、理智、科学地选择文理吧,向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迈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