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总是认为自己的过去、家庭、感觉、童年的某一部分是有问题的,因此随时把自己的心“包装”起来,认为说出内心真正的感觉,别人一定不能理解,所以在自己和这个世界之间筑建起一道坚实的屏障,认为只有这样才会是安全的。殊不知这样做只能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同样的问题,当你对事情的感觉改变了,解释也会不一样。比如失恋,有人当成“世界末日”,痛不欲生;有人却认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失恋为自己创造了全新的恋情的机会。改变对事情的看法,就可以改善情绪,以更好的方式迎接生活。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位好的心理咨询师陪伴,你会走得更稳健、更科学、更可持续发展。
5.活出快乐的自己
人活着就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照顾自己,并且坚信自己是独特、有价值的。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都要抽出时间来照顾自己的感觉,快乐健康的活出真正的自己。
提高情商之六:给自己的心灵解压
经常有学生说“我现在的压力太大了,快崩溃了”。什么是压力?压力何来?如何缓解压力?能不能使压力成为一种催化剂,不断地激发我们的斗志和勇气?
每当面对一个概念,我都希望从了解它的定义入手,你是不是和我的思维方式一样?好!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如果承受力能满足这种要求并欣赏其中的刺激,便是好的,就像许多人说的:“变压力为动力”。但绝不是压力越多动力越强,压力是有限度的。能够驾御的压力是在个人的承受力范围之内。如果压力超出了承受力范围,一切都会向着糟糕的方向发展。
压力何来
进入青春期,每个人都面临着生理、学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此时由于自我心理意识的萌发,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各种压力中最沉重的一个,“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别人的眼里我的形象如何?”“理想和现实中的我为什么这样的不一样?”等等,心中存在着这些矛盾纠葛,自然会出现许多压力了。
一、自我同一性矛盾
大家还记得在第三章的延展阅读中讲到的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12~18岁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形成心理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角色,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吗?那么,什么是同一感呢?是一种关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我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感觉。一个实现了自我同一感的青少年应该有以下三方面的体验:
1.他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既可以与别人一起活动,又可以与别人分离。
2.自我本身是统一的,他的需要、.动机、反应模式是可以整合一致的,而且从时间上看,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
3.所设想的自我与所察觉到的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并深信自我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个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是被社会认同的。
人在儿童期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各种同一性,但进入青春期,早期形成的同一性已不能应付眼前必须作出的种种选择和决断了,青少年开始对原来形成的自我同一感产生了怀疑,进而出现同一感危机。
青春期是一个人最喜欢幻想的阶段,每个人都会在心中勾画出未来自己的模样,要么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要么是驰骋商海的大商人,要么是艺术家,等等,理想中的自己肯定是成功的,这种幻想中成功的自我无疑会将现实中的自我折射得很渺小,于是产生了永远无法达到理想中目标的焦虑,压力由此产生。
二、生理的变化
生理发育的不同步给青少年营造了完全不同的心理环境,也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早熟的男孩子身材高大、喉结突出、肌肉坚实,这本身就是力量的象征,充满了权力与威信,容易赢得成年人的重视,往往被成年人指派为群体的领袖,“你,带着他们去玩。”“你,要注意安全。”“你,要看好他们。”这对于孩子来讲无疑是机会,有心计的孩子在组织工作中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经验,施展了才华。但如果缺乏成长的意识和行动,则会陷入迎合成年人而被同龄排斥的状态。所以要学习主流社会衡量事物的标准,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增强自信心和决策能力,以达到心理与生理同步成熟,为一生都领先同龄人奠定基础。
身材瘦小的晚熟男孩面对与自己同龄却身体强悍、能力卓越的早熟男生则会显得不安、胆怯、缺乏自信。他们在家里得到父母对小孩那样的百般呵护,使他们更加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往往形成“依赖性人格”,他们由自卑变为任性、淘气,责任心不强,这不仅体现在学习态度上,还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成为同龄人中的很难缠的人。他们常用进攻来显示自身的价值,对自我的行为不能够负起责任,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父母要帮助这样的孩子树立责任心,从生活、学习的自理入手,不断地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我曾认识一位生理发育比较晚的男生,老师、同学在称呼他时总在名字前面加个“小”字,他感觉到被呵护的成分,却缺乏他更加渴望的尊重。一次他利用课前演讲的机会很严肃地向老师和同学提出“我不小了,我和同学一样大,请不要在我的名字前加‘小’字,我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不是一个字的问题,它表达的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意识。
早熟对于女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让人庆幸的事。当其他女孩子还无所顾忌地欢蹦乱跳时,她们为自己体型的成人化感到害羞,动作放不开,这样可能使她们丧失过去的友伴和游戏中的欢愉,成为同伴中的比较孤立的“老大姐”,加重了她们青春期的烦恼。尤其是晚熟男生的嘲弄和讽刺加大了她们的心理压力,早熟的女生会慢慢地脱离同龄群体,变得被动、逃避。有的学生还因为身体的发育引起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关注和诱惑,误认为得到了在学校的同学那里很难得到的关怀,非常容易出现行为偏差。每一位早熟的女生都要知道,早熟为自己成为同伴中的领路人创造了机会,要加紧学习文化知识,锻炼自己诸多方面的能力,能力强了,分析问题的角度新了,成熟的心智与成熟的体态相匹配,在相对缩短了少年期的同时延长了青年期,这是命运赐予自己的机遇,要牢牢把握。从烦恼中走出,坦然地,甚至很高兴接受生理上早熟的事实。
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是“男子要有阳刚之气,女子要有阴柔之美。”晚熟的女孩身体的娇小是与女性的天真活泼性格相统一的,所以晚熟的女孩不像晚熟的男孩那样顾虑重重,在父母较长期的保护下,她们可以享受更多的童年时光,而生理上发育的滞后并不意味着心理上发育的滞后,她们不受约束地与同伴们玩耍,细心观察周围早熟女孩的荣辱得失,作为间接经验记在脑子里,而当她步入青春期时,心理适应能力强,会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
三、社会角色矛盾
在小孩子的眼里,成年人好像是无所不能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发现成年人同样有许多的问题和毛病,于是青少年开始用批判的目光去看待整个成年人社会,而此时忽略了自己和对方的社会角色,往往出现角色矛盾。大家还记得那位希望重新塑造班主任的男孩吗?他觉得自己比班主任站得还高,指点班主任要如何去改变自己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遗憾的是老师根本无法接纳一个对自己的学业都不能负起责任的学生的建议,男生感到压力。男生的问题是社会角色定位出现了问题。
四、不切实际的过高自我期望
青年人是最有朝气的,他们对前途充满希望和憧憬,但如果自我期望不切合实际,就会出现压力。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在班里30多名,希望通过自己一朝一夕的努力来换回名次的突飞猛进。这种期望往往会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五、与老师频繁的冲突
教师是学生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如果经常与老师处于矛盾与冲突之中,无论是怎样的学生,都会体会到压力。
六、缺少交流,孤立无助
有的学生不善于与人交往,在班集体中非常孤立,他们缺乏人际交往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清高的女孩备感孤独
丽珊老师:
我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属于那种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到新环境,就会更内向。也许是胆小、不自信的原因吧,我也不太清楚。其实,童年的我是非常活泼的。我喜欢弹琴、跳舞、唱歌、画画、打球、游泳、滑冰……也许我的爱好并不比别人少,大家也常常夸我多才多艺。但我唯独不擅长与人交流。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我都很少与他们沟通。
小学老师给我的评语中用过“清高”这个词,虽然并无恶意,但是我觉得这个词一点儿也不适合我,也许是老师太不了解我的缘故吧!其实,我是一个很真诚、很善良的人,我发自内心的希望与人交流,我迫切想打开那把心灵的枷锁,但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在我了解身边人的同时也被他们了解。
如果用一个词描写我现在的状况,那就是:孤独。
文秀
七、学业压力
学业是学生永恒的话题,因为学业而产生的压力在学生中是最普遍的,而且随着年级接近毕业班,这种压力就越发地明显。
被男生误解使女生无心念书
我曾经希望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但现在我与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陷入了极度消沉中,并多次冒发“轻生”的念头。
我特别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过于敏感。尤其是升入高三,我的状态一团糟。最令我痛苦的是和班里一位男生的关系。首先声明我对这个男生的印象并不好,当初他苦苦地追求我们班的一个女生,现在他们出双入对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上课时目光好像总是看到他,每次他都会做出很痛苦状的反应。他可能把这事说给所有男生了,原来和我特别好的男生对我也怪怪的,谁还愿意和我这样的女生交往呢?课上我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看他,但事与愿违。上课我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滑得很快,我可怎么办呀?
王平
与压力共舞,做情绪管理的高手
一、避免讨人喜欢
“讨人喜欢”的品格表明我们对周围人的利益是关心的,而不是仅沉溺于自身的事物之中,但有时会成为压力,因为只有在受到别人赞扬的时候才对自己有信心,这就意味着常对自己提出过高的不切实的要求,认为假如达不到,别人会降低对自己的评价,是一种利用别人而获得自我欣慰的方法。这种习惯源自孩提时代,孩子缺乏足够的客观评价自己的经验,很大程度上依赖成年人的判断和意见,成年人通过不认可来惩罚孩子,使孩子在感情上自我否定,自我负罪,这种情况会产生压力。
现在就从孩提时代解脱出来!把自己列入获奖名单,及时给自己以正面的鼓励,“我真的很棒!”“只要努力,方法得当,我一定会成功的!”同时给自己制定符合实际的期望,因为人心理的承受力是有限的,不要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
二、学会躲避一些不必要的矛盾,让自己简单一些
咳声来自我们的心里
我是一名高三女生,缺乏自信,多愁善感,胆小怕事,而且过于敏感。能感觉到对别人来说构不成危险的威胁,我自认为这是我现在心理障碍的根源。
高三时我们班是新组班,在一次英语课上,坐在我后排的男生不停地小声说话,害得我什么都没有听进去。下课后,我狠狠地瞪了他两眼,我们之间开始了冷战。
从那以后,他总是故意“咳咳”,烦得我不行,有时一段时间没有声响了,我刚一放松警惕,他就会突然大声咳,吓得我心惊肉跳。后来我发现他的咳与我的行动相配合,我只要一换姿势,咳声就会传来,他为什么这样始终盯着我?
开课两个多月了,我越来越无法走出他的咳声,什么课我都听不进去,我每天都在猜测着会发生什么事情,而一旦发生了我又该怎样应对。这样的状况怎么迎接高考呀?
欣怡
欣怡缺乏自信,进入高三新环境,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的,她比较敏感,而且能感觉到别人无法感觉到的危险。恰在此时那位男生无处不在的咳声仿佛在印证着她非常担心的事情就要发生。
欣怡担心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男生不专注于课堂学习而一门心思地用咳声配合自己的一举一动,无疑是为吸引女孩对他的注意。而吸引注意有两种可能,一是表示好感,但已经开课两个多月了,他并没有进一步表示。另一种可能就是对女孩太厌恶了,这无疑对欣怡构成了伤害,她终日处于不断的猜测和不断的自我否定之中。
其实男生并不会细心到为一个曾经瞪了他两眼(如果那个时候他看见了,并且感受到了的话)而不断地用心去制造噪音进行干扰,男生并没有这么复杂,是欣怡将问题想复杂了。爱咳嗽本是那位男生自己的问题,是一种下意识的状态,就连他自己也无法控制,并且说不清原因。遗憾的是欣怡偏偏将他的咳嗽与他对自己的关注联系在一起。此时的咳声是来自欣怡的不自信和对高三生活的焦虑。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摩擦。要知道,你简单世界就简单,你快乐世界就快乐!
三、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