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03

第3章 我的炒股经历(2)

后来我又去了几次,每次都听人家在说,只要“买入就能赚钱”。于是我回来将听到的信息告诉了我姐姐,因为她的经济条件比我好,让她考虑可以买点股票做点投资。但是我姐姐比较保守,觉得自己连股票是什么都搞不懂,还是小心为好。我则不同,为了能给家庭带来收入,我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活都愿意干。既然大家都说买股票能赚钱,那我也买。

现在看来,当时很多进入股市的人的最初想法和我是一致的。大家都是想多赚钱,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些。既然决定参与了,那就先买点书,看看股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交易规则是怎样的,以及什么叫赚钱亏钱。

事实上,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不过当时介绍股票的书籍是极少的,大多就是靠所谓的“老师”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我是从一本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的名为《中国经济》的书中学习到股票入门知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这本书的名字。

1991年下半年,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只股票—深圳宝安。这只股票发行价为1元,后来开盘价最高达到5元后开始下跌,一直到3.5元不动了,当时我向姐姐借了点钱,凑够了买1 000股的3 500元。这笔钱对我们当时的家庭来说,毫无疑问是一笔大钱了,这也是我绝无仅有的一次“借钱炒股”。

我选择深圳宝安的原因比较简单:当时深圳宝安的股价是交易的股票中最低的,并且很长时间内都在每股3.5元左右徘徊,再加上它是房地产股,我想深圳要搞大开发,房地产股总归会有一点机会。也就是这么简单的思路,居然成了我近20年股市投资经历的开始,这是怎么都想不到的。

在我买入后,深圳宝安一路上扬,到次年的年中,深圳宝安涨到了31元,我就抛了,再加上送配股等,当时的3 500元,最后变成了近33 800元。这也让我在兴奋之余,感到些许安慰,觉得这次“冒险”所承担的风险是有回报的。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31元左右的价格抛出,其实是有一定时代背景原因的。当时的新股民其实比现在的新股民更加能“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候的交易手续是比较烦琐的,要买一张“买单”或者“卖单”的单子,并且是由人工录入和交易的,所以那时候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都要排很长的队。

其实,我一直都比较关注场内交易气氛变化。之前是,排队“买入”的队伍非常长,换句话说,也就是“看多”的人比较多;而后来,排队“卖出”的人开始慢慢变多。于是,我也就看准时间,选择了“卖出”。

虽然当时深圳宝安的股价可能要达到32元左右,但我为了确保交易成功,选择在31元左右卖出。

揣着3万元,想在陆家嘴买房

我父亲在退休之前,虽然说是一家企业的干部,但是他并没有为自己和我们几个子女谋取任何好处,单位里几次分房,他都主动让给了其他人,而我们一家子仍住在原来的小房

子里。

我父亲觉得这样做会让自己觉得很安心,我们作为子女的,自然也很支持父亲的决定。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老早就在想,假如有钱了,一定要去买套房子,让家里人住得舒坦点。

所以,从深圳宝安上赚到的33 800元,就成了我的“购房款”。当时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开发浦东”,我也把买房选择的地址投向了浦东,并且还是现在的陆家嘴。换成现在的话,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当时浦东刚刚开发,在陆家嘴买套房子,绝对是可想也可行的。

我就口袋里揣着钱,几乎天天都去浦东“淘”房子。现在陆家嘴这块地方,早已经是寸土寸金了,某楼盘还成为中国每平方米最贵的房子,一平方米都要十多万元,而那时候陆家嘴的房子每平方米才千把块钱。

当时浦西可供交易的房子很少,而浦东当地农民手里却有很多有产权的房子。但是我很快就发现,随着“浦东开发”的政策出台,很多地区的房地产交易随即就被停止了,我在陆家嘴看中的一些房子就失去了成交的可能性。于是,我立即就把“淘”房的地址选择在了浦东相对远一点的地方,很快我就在现在南浦大桥下的桂家宅找到了一户人家。

那时候只有轮渡可以去浦东,我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轮渡”。我当时去跟房东谈的时候,可真是没有少费工夫,先是和他说政策是怎样的,再和他分析他家庭的经济情况。因为当时买卖房子的交易非常不活跃,很多人都没有买卖房子的经验,那我就大费周章地反复和房东解释我的需求。

终于,他愿意以16 000多元的价格将其16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卖给我,反正我口袋里就装着钱,相关手续很快就办完了。1992年年底,我生平第一次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买到了第一套房子。

现在从浦西到浦东是很方便的,但是当时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我先需要从位于虹口区的家骑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到十六铺,再坐渡轮到浦东,路上不花一个半小时根本到不了。

买下这套房子,也算是了却了自己一个小时候的梦想。因为小时候穷,连写字都是在小板凳上写,晚上睡觉打地铺;长大了之后,居住面积也很小。这次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我是相当开心的。

让我更没有想到的是,那时候那个地区的房子租金居然就已经达到了每月800元。换句话说,我以16 000元买下的16平方米的房子,就能收到每月800元的房租,投资回报率显然比存银行高太多了,并且还没有风险。

当时我还让身边的人赶紧去买这里的房子,但他们总觉得太偏而没有下手,很快桂家宅地区的房地产交易也被停止了,紧接着大规模的拆迁和改造开始了。我那16平方米的房子,位于现在南浦大桥下面那片绿地所在的位置,一年不到就动迁了,给了一笔很高的动迁费,这桶金赚得很不错。

很多人后来都问我,为什么当时没有把从深圳宝安上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到再买股票上去?事实上,强烈地想拥有一套房子的想法让我最终还是先考虑了买房。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无论是买股票还是投资房产,一定要跟着政策走。既然那时候说要开发浦东了,那去浦东买房子是最稳妥的投资决策。

难忘的“红马甲”事件

深圳宝安让我第一次尝到了股市的甜头,但这部分盈余对我家来说,也只能说是起到改善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当时仔细思量了一下自己的出路,想来想去,似乎除了自己当个小老板外,其他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不过想当小老板,我们并没有足够多的本钱。

所以,思量再三,我还是决定重新回到股市,这或许能够为我的家庭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时候的热门股就是“豫园商城”。城隍庙,几乎是每个上海人的美好回忆,大家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都喜欢去那里逛。我当营业员的时候,让我对城隍庙的“能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无论什么商品,只要能进入到城隍庙销售,就没有卖不掉的。因为当时对外地游客来说,没有到过城隍庙,就等于没有来过上海;而到了城隍庙,势必会买点商品带回去,当时“上海生产”的东西,在全国是相当受追捧的。

既然“基本面”没有问题,我就大胆买入了。当时,在买房子之后,我还剩余了一部分资金,大概20 000元不到,于是在1992年年底,我以16元左右的价格买入了豫园商城。没过多久股价就涨到了60多元,这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之前的预期,我果断出清,在61元的时候将豫园商城脱了手,获益相当不错。未料到,影响中国股市后来发展的“大事情”的种子此时已经埋下了,并且正在生根发芽。

由于豫园商城业绩比较好,于是很多人在做“T+0”的时候大量透支,没有钱的可以向人借钱来买,并且手续审核很松,甚至连抵押都不需要。当时参与其中的人,除了大中小散户外,还有一批“红马甲”大家都在玩“空麻袋背米”。

比方说,一个人可以在上午的时候往账户里打入30万元,到下午的时候就有可能已经涨到了35万元,那就把这35万元套现。如果那30万元是自己的钱,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但是很多人都是通过挪用单位的、高息借款得来的,他们的天真想法是,30万元的本钱不是自己的,但是如果能涨到35万元就卖掉,那么自己就相当于赚了5万元。这种“无本万利”的生意,真的存在或者能长久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但是,股价的乐观上涨,让大家都陷入了一种亢奋情绪当中。一个人这样做,并且成功了,那么这种气氛就蔓延开来,于是大家都这样做了。后果就是,市场混乱了。于是,监管措施也随之而来,不但是查,而且是严查,于是股价一下子就猛跌了下来。很多人被套牢了,根本就没有能力偿还之前的借款,而那部分挪用公款的人,自然也难逃法律的追究。

当时我邻居家里有一个亲戚就是“红马甲”,也因为大量透支,最后无法偿还,而被判了刑。亲戚们只能掩饰说,他去了国外进修。当时因挪用公款炒股,最后被套,导致锒铛入狱的人,为数不少。

“红马甲”事件已经是后话了。当时在证券市场上,由于股票品种不多,因此很多人都觉得买什么都能赚钱。后来第一百货也上市了,同样受到大家的追捧。

和城隍庙一样,第一百货无论是在上海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心目中,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刚上市的时候,价格大约是在80元左右,一度冲高到80多元,但是之后便跟随大盘一路下跌。在这只股票上吃亏的人有很多,即使持股至现在,也都没有解套的机会,最起码输了10年。

尽管我并没有参与,但整个过程我都看在眼里。我总结认为,原因并不是第一百货这家公司不好,也不是因为这家公司的经营层不好,更不是因为这家公司没有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会亏钱,并且亏那么多?

答案就是,买入的时机不对,这时候的股价已经被炒高了,既然是高了,那总归是会回到它应该的价位上去的。换句话说就是,好公司不一定就能赚钱,好的买点要抓住,好的卖点更要抓住,很多股票的好卖点就只有一次,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淘”认购证的年代

毫不避讳地说,我那时候对赚钱充满着强烈的渴望,并不是说我想要大富大贵,只是出于想让家人过得好一点的简单想法。我在炒股、买房的时候,并没有耽误在我朋友那个早餐店里帮忙的工作。还要说到我那个朋友真的人很好,他每天都会让我把没卖掉的馒头、包子和豆浆带回家,说多喝豆浆对我排汞毒后的身体恢复有帮助。

那时候,厂里并没有提出要给我们这样的老员工什么补助,作为从不想给人添麻烦的我来说,自然也不会去向本身效益就已经很差的厂子提什么要求。不过我倒是一直都相信一点,当时的厂子要不是效益不好的话,肯定会考虑到我们这些为厂子付出那么多的老员工的。这一点,我至今都深信不疑。

后来,我朋友的那家早餐店所在的街道进行了改造,那家店也就关门了,我需要重新找份工作来补贴家用。但是那时候的情况比刚开始的时候要好许多了,毕竟已经在浦东买了房子,还掉了一开始借的那笔钱,又重新买了点股票。

时间很快就到了1993年年中,大盘已经从2月26日的

1 558.95点,一路下跌到了800多点,跌掉了一小半。市况很不好,大家追逐认购证的热情一下子就降了下来,很多人都已经在处理自己手中所持有的中签认购证,这其中就包括很多中签的原水股份、申能股份和武昌特钢的认购证。

这些持有人判断市况会持续坏下去,并且也不愿意再投入资金,于是把这些中签认购证纷纷以极便宜的价格抛出。这个“大机会”又一次来到我的面前。我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我觉得市场既然能下来,自然也能上去。

我说它“大”,那真的是因为这次投资帮我以后在资本市场里的操作积累了资金。而我当时的判断依据很简单,当股市在最低迷的时候,如果个人投资者不会挑选股票,那就买点和自来水、电灯、煤气相关的股票,说不定这些股票就可以把以后家里的“水电煤”费用给包掉。

于是我就用手上并不算多的资金,在1994年年底开始从其他人手里收申能股份的中签认购证。因为我的资金量太小,最后也就只“吃”下大概15张申能股份和原水股份的认购证。

记得当时申能股份的认购证是120元一张,再加30元就能把中签认购证的所有者名字进行更改。也就是说,当时一张中签认购证的价格是150元。

未料想,原水股份并不同意进行所有者名字的更改。于是我们这些人就天天去找公司谈,中间不断有人退出,但是我坚持到了最后一天,因为如果不能进行更改的话,那手中的中签认购证就成了废纸一张。

原水股份认购证当时付钱的地方是在虹口体育馆里,并且付款是有时间限制的。那段时间,我天天都会去虹口体育馆那里等,一等就是一个多星期,从开门等到关门,每天都是带点饭,或者索性就是几个馒头,还好那时候天气并不冷,而且和我一样天天去的投资者也有不少。我也非常愿意听他们讲各自的炒股经历和经验,所以时间过得也不算慢。

在到期截止日的最后一天,上市公司终于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在当天所有工作结束后,把我们留了下来,让我们付了钱,也让我们改了名字。这件事情告诉我,凡事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哪怕只存在一点点渺茫的希望。

当时的情况是,原水股份的中签认购证一直从30元开始跌,跌到3~5元。同时,这个时候市场进入了熊市,指数从

1 500点一直跌到800点,后来再跌到300多点。那时候的认购证真的就是一个白菜价,便宜得不得了,我还是那个想法,既然会跌下来自然也会涨上去,于是去收了点认购证。

在3~7元的价格附近,我买了不少认购证。之前是在行情好的时候,你买几张认购证,都不见得能够中签一张,现在反而是连中签的认购证都没人要了。我那个时候叫我姐姐、弟弟都去收,但是他们比我要谨慎许多。他们一看价格都跌成这样了,担心很快会连一分钱都不值了,就不敢出手了。

但我是很坚持自己的想法的。之后的事情,现在很多人都还在津津乐道:大盘开始上涨,原来不值钱的认购证又被市场追逐,价格开始水涨船高。而我手中的那些认购证的价格不只是翻几个跟头的事情。于是,我就送了姐姐和弟弟每人一张认购证,大约是可以包赚6 000多元,这笔钱正好可以帮助弟弟完成大学学业,并且可以完成日语的自学。

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叫巴菲特,而且他还说过一句话“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想想道理真是这样,在股市低迷的时候,人家不要认购证的时候你要,这就是一个机会。当大家都要去抢的时候,价格势必抬升,你再去跟着抢,那就必亏无疑了。

有钱了,还是要买房子

同类推荐
  • 私营公司成败1000问

    私营公司成败1000问

    本书从中外公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选择成功和失败的真实案例,分析其中成功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通过问答的方式展现给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
  • 史玉柱最有价值的商场博弈

    史玉柱最有价值的商场博弈

    对于巨人的失败,史玉柱总结的教训是:“以前很少想输赢,经历了一次挫折,现在会知道做任何事不能太浪漫,成功、不成不败和失败三种情况都要想到。成功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失败了,我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应对。比如巨人那一次,我应该预计到有没有钱去填窟窿。现在我做一件事,三种情况都会想到。这是摔一跤摔出来的。史玉柱的商场博弈,是智慧的博弈,是勇气的博弈,更是精神的博弈。史玉柱的历程告诉我们,只要精神在,是什么都无法把我们打倒的。史玉柱似乎没有失败过,因为他的精神没有被击倒过。史玉柱是永远的巨人。
  • 读《庄子》,悟管理

    读《庄子》,悟管理

    本书避开了以往管理类书籍的那种教科书式的讲解,不谈深奥的理论,从管理的角度,轻轻松松解读《庄子》中的故事,将故事与现代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庄子》的每一个故事里都包含着管理大师们用几页甚至几十页才能讲清的大道理。本书能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学习到丰富的管理知识,感受到管理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管理的真谛和奥秘。
  • 前沿管理:13位中国商界大师的经营理念

    前沿管理:13位中国商界大师的经营理念

    本书是继《大败局》之后又一人文管理之作,CEO的圣经,所有梦想成功人士的必读书。13位中国商界大师的经营理念,他们有眼光、胆子大,会做人以及勤奋和执著,当然,运气的因素也不可避免。他们的发展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都遇到过挫折,尝过失败的滋味。然而他们却凭着自己的双手,艰苦奋斗,努力打拼,才由昔日的一文不名到今日的商界大师。
  • 透视股市投机

    透视股市投机

    市场的波动产生于人类的不完全理性和认知偏差,投机实质上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一种心理博弈和思维较量,战胜市场就是通过自己的思维来战胜公众的心理和思维。《透视股市投机:从心理博弈的角度解析市场运行规律》首先建立了一个心理模型以作为整个理论框架的基础,该模型解释了人类是如何进行思维和投机思维,以及人类在认知上为什么会犯错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心理和思维的规律来解释市场中价格的形成与波动的机制、市场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的规律。最后探讨了投机思维的方法问题,其核心是如何通过理性的投机思维来战胜市场。
热门推荐
  • 兼职黑道老大

    兼职黑道老大

    聂小云隐入一个全球神秘的杀手组织,按着爷爷的要求盗取了启动秦朝秘密建立的生命界的钥匙——龙凤盏,从而也开始了他自己的逃命和反击的生涯,但同时也建立了一个雏形的黑帮组织。命运之手让他在组织的围杀中生命垂危,这终于让他的爷爷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生命最重要,健康才是最幸福的!于是在启动生命界,聂小云由生命精华重组身体后。便在爷爷的安排下进入了海大,开始了他一段兼职黑道老大和不死的传说。
  • 安知软玉铛中香

    安知软玉铛中香

    安黎祁活了小半辈子,最后还是在一位前辈口中知道了自己名字的别称,自此特别转生办事处多了一位“豆腐西施”……某一天,某前辈看着又又又拿了年度奖金的安黎祁纳闷了,“诶,我说丫头,同样都是酆都城高级公务员,享受五十年免费职业技能教育,你怎么就这么优秀?!”“呃~,前辈,这我可得多谢您呐,要不是您我还不知道这加料越少的国菜它越硬啊,嘿嘿……”“国菜?豆腐?!哎,不是,都说了不许叫前辈的……”直到那天,某人失踪了,她发了疯似的找,结果只找到两个字‘走了’自此,13号柜台只剩她一人了……
  • 冰蛾墓城

    冰蛾墓城

    人类铸造了科技,也铸造了贪婪.......这是一个沉睡几百年的世界,是一个宛若死去了的墓城。未知的怪物,一个个失踪的朋友。但是更可怕的是贪婪至极的人类......这座墓城所有的谜团都压在原本天真的夏雨童身上.她能放弃吗?夏雨童不仅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还努力挽回濒临死亡的爱情,去探询墓城深处千年的......
  • 独宠娇妻

    独宠娇妻

    是否,他该庆幸,她什么都不复记忆,嫁他,就只是那个纯粹的五千万块钱的理由!那么,就让一切重新开始,让她再爱上他,让他们再一次相恋,而这一次,他绝不再负她!算计好了,不会和这个男人纠缠太久,但为什么他的怀抱却让她如此的熟悉与疼痛?!
  • 邪神养成记

    邪神养成记

    你有你的权力,我有我的实力,女人?不好意思,我不缺,能力,这种东西,有人天生为我准备,我想干什么?“开车是我的专项,司机是我的代号“。
  • 八脉主宰

    八脉主宰

    人有天门,天门之下存八脉;脉有境界,境界之分造主宰。************************心中布局玲珑棋,却整日纨绔纵马蹄;指天可战三千里,却遇战只使七分力。********************************有父龙象,有师人王,有兄智囊,有姊无双,更有妻相伴赴玄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在这大千世界捅破天?
  • 我的校园全能男友

    我的校园全能男友

    雨飞飞一个长得好看智商缺低的漂亮女孩,无意间在学校的联欢会认识了全能男孩筱凡,后来深陷热恋当中还认识了筱凡的朋友智能机器人凡天
  • 尊主,夫人要和离

    尊主,夫人要和离

    前世,她为了救未婚夫毁了半张脸,换来的却是背叛与陷害,婚礼当天,未婚夫无情将她抛弃,改娶同父异母的妹妹。好在上天怜悯,让她穿越至异界。她怀抱雪狐出场,虐渣男整贱女不在话下,某尊主被她帅气模样所吸引,殊不知,她已惹了一屁股桃花债……请勿模仿
  • 重生之王妃追夫三十六计

    重生之王妃追夫三十六计

    陈嘉树,经受地狱厉火九九八十一的炙烤,只为重生一世。重新来过,她既要报复舅父姨母将她卖入青楼,并害她父母亲弟身死之仇,还要报复皇帝太后下毒调包拆散姻缘之恨。更重要的是,她要还前世的深情,只是怎么前世万般爱重于她的王爷今生竟对她厌烦不已,避之不及。“滚开,你这个水性杨花的女人,离本王远一点。”不怕,我有追夫三十六计,且看本王妃如何将你捞入情网
  • 没名字的日记

    没名字的日记

    个人的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