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600000010

第10章 我的投资心得(3)

3.跌势刚刚明确的时候。多数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实力并不见得非常雄厚,不可能会有和机构投资者那样逆市操作某只股票成功的机会,那么与其大亏,不如小赚,临跌出货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4.人气逐渐散去的时候。这一点和买入时间点的第三点正好相反,大家都不谈论股票了,或者对股票失望的时候,那就是该坚决离开的时候。

需要强调的是,我说的这几点,并非是绝对的,也不能在实际操作中加以生搬硬套。

具体到个股的买卖时间点如何选择,我认为,个人投资者需要把大势和个股高度结合起来一起看,个股的买入或卖出的时间点,应该和大势的买入和卖出的时间点差不多,尽量避免逆势操作,大盘的上升或下跌,几乎没有个股能够完全不受影响。

另外,我非常看重价位低于其他同类股票,而该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又不错的股票。因为主力资金很少会去炒作价值远低于其他同类股票的股票,但不久之后必然会引起资金的注意,成为其投资的目标。

不计较一股得失,但要防止赌徒心理

股票起起落落,应该说,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股民无法忍受下跌的打击,一遇到行情下跌就心情很差,提心吊胆,而在股票大涨时又患得患失,极度紧张,那么我觉得与其这样,不如就不要炒股了,毕竟炒股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的经验告诉我,很多时候的确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心一意着急赚钱的人,到头来总是赔钱;而真正赚钱的人,反而是那些能将输赢置之度外的人。

在股市中,没有谁能保证一买进后股价就能大涨,如果在买入后不久就开始下跌,那么着急赚快钱的心理就会让投资人发慌,最后就只能割肉。这样做虽然每次只会小亏,但是累积下来,也就成了大亏。

这世上,应该没有可以在所有战场上都能取得胜利的将军,那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操作每一只股票时,都能赚到丰厚的利润。在牛市中,时常扮演“股神”的一些人,都纷纷倒地,这就是最好的一个实例。因此,当个人投资者准备进入股市进行操作时,就要有亏损的心理准备。

所以,很多在资本市场上非常有成就的人经常会说一句话,那就是“炒股要有平常心,不要太贪”。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没有身边一些朋友那种“抓涨停板”股票的本事,在一些投资技巧和技术方面也不如别人,但我把保证投资资金的安全性看得很重。

换句话说,我这次投入一定的资金去买入某只股票,哪怕在这只股票上亏了,如果能在其他股票上获利,总的账面是赢利的,那么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这句话对指导股市操作也很有用。如果在一波行情中,你的总体操作是赢利的,但有个别股票被套,而此时大盘的下跌趋势已经开始,此时就要发挥快刀斩乱麻的精神,将被套的股票迅速割肉,以免越套越深,也才能确保你这一波行情的赢利。只要你总体是赢利的,就要敢于将被套的股票割掉,否则如果你斤斤计较于一只股票的得失,迟迟不愿割肉的话,很可能由于这只股票的不断下跌,你的赢利将全部被抹去。

例如,之前讲到过的,我在一只券商股上亏损了,但是很果断地“割肉”,接着买入了另外一只生产高新材料的股票,很快实现了赢利。那么从总的账面盈亏情况来说,也是获利的。所以,有经验的个人投资者是很难记得具体哪只股票赚了多少,或亏了多少,只会记得总体的盈亏状况。

即使是在认购证年代,国内的股市就已经让人很疯狂了,当时那些场面,我到现在都可以说是历历在目,终生难忘。人一疯狂,就容易丧失理性。

十多年前,很多人在认购证上赚了很多钱,更多的人在认购证上亏了很多钱。结果为了补窟窿,卖了房子、卖了车子、借高利贷、挪用公款……结果还是越亏越大,最后是亏无可亏了。

炒股,不是赌博。你不能用家里老人的养老金去搏;不能把自己的房产拿去抵押;孩子的学费也不能动;更不能去借高利贷,这是炒股的大忌。很多个人投资者都以为从股市上赚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那是因为他们参与的程度不高、时间还短,或者说没有亏到过肉里。

市场上有一种叫做“匀低投资成本法”的操作方法,就是当股价骤然下跌时,投资人可以硬着头皮,加码买进,以摊低买入的成本。这种方法的好处就在于以后只要来个反弹,就可以“解套”。

事实上,这种操作方法也是有其缺点的,具体来说:第一,加码容易激发赌性,当投资人第一次所作的决策已显示有错误的时候,投资人若不加以反省,等第二次再投入后,就会越陷越深,难以回头。如果已加码两三次,投资人就会产生“损失已太大,干脆豁出去算了”的赌徒心理。赌性一发,便不可收拾。

第二,匀低成本在理论上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没有人知道股价到底要到什么价位才会反弹。投资人如果没有长期投资的心理准备,绝对会全军覆没。因此,投资人在使用“匀低投资成本法”时,一定要掌握分寸,切忌为赌徒心理所左右。总之,避免落入赌博陷阱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认输。

对“便宜”贪还是不贪?

俗话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在股市中是否也是真理呢?我觉得,不一定。以现在市面上的ST类股为例,股价的确都很便宜,但是是不是没有投资价值呢?这也不一定,假如一有重组消息,ST股的表现就立刻让人刮目相看了。所以说,光看每股价格是否便宜,其实际意义并不大。

事实上,如果个人投资者一味地追求股价上的“便宜货”,那就极有可能买进实质很差的股票,到头来只会亏本。所以,投资人不应有“越便宜越买”的心理,以低价买到好股票的可能性很小。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在低价买入,并在高价卖出,这种思路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贪图股价上的“便宜”,那就很危险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股票为什么会便宜。股票便宜与否是相对于股票的实际价值而言的,如果股票的市价高于实际价值,那么股票就算是昂贵的;如果股票的市价低于实际价值,那么股票就可以说是便宜的。

总之股价便宜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1. 公司出了问题;

2. 外部因素,例如大盘走坏,拖累了个股。一般说来,股票市价大体上是与股票的实际价值一致的,而股票的实际价值又是由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资产的增减来决定的。所以,第一种因素对股价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长时间的,并且会一直持续到公司的经营状况转好为止。

那么,也有很多人会说了:“许多金股都是从低价位被人家挖掘出来的,挖到最后就变好了。因此,‘便宜无好货’这句话在股市中有时候是不适用的。”我觉得,便宜还是不便宜,需要区分来看。

以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比较喜欢“便宜货”的投资者。而我判断一只股票目前的股价是否真的 “便宜”的依据,就是这只股票的“实质”。所谓股票的“实质”就是指上市公司的管理绩效和获利能力。对于“实质”的分析,就是股票基础分析的核心内容,这是理智投资决策的参考。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善于根据实质来作投资决策的投资人,一般都是长线投资人,因为公司的实质不会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股票也就不太可能在一两天之内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他们一般不会频繁地买进和卖出,只是在两种情况下开始行动,一是股价和公司实质相比属于偏低,此时加码买进;二是股价和公司实质相比偏高,此时立即卖出。

还需说明的是,投资人在买进某只股票的时候,除了看其市价是否低于实质外,最好还看看它是否具有上升潜力。如果该股没有成长潜力,那么即使便宜也失去了买的价值。

很多人亏本,基本上都是与股价评估失误有关。如果投资人仅仅是以“想当然”的方法来判断股价的高低,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被“市价”、“指数”等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

其实,股票市场价高,并不一定表明股价偏高或股价高;市场价低甚至跌破面值也不一定表明股价偏低或股价低。衡量股价的高低,必须综合来考量:1.股价绝对值的高低,也就是股市行情表上股价的高低;2.上市公司实质的好坏,也就是上市公司业绩是否优良,赢利状况是否有增进,持续发展潜力是否大等实质因素。根据这两点,可以把股票分为如下几种:实质好,价位高;实质好,价位低;实质差,价位高;实质差,价格低。

具体来说,第一类和第四类应该是“名副其实”,因此,属于这两类的股票,除非其上市公司的实质起了变化,否则股价大幅度变动的可能性很小;第二类和第三类,由于“名不副实”,将来调整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上市公司的实质好,市场价格又低,是典型的价格偏低的股票;而第三类则是典型的高价股。

因此,如果不能判断某只股票的市场价格是偏高还是偏低,是贵还是贱,就可以根据上述原则来衡量它。从根本上说,衡量股价是高,是低,就是在衡量上市公司的实质。

有句俗话说:“怎么来,就怎么去。”有离谱的涨,就有离谱的跌。股市上被套牢的人,绝大多数是不顾公司实质,追求狂涨的小额投资人。

如何判断成长股?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冒相对比较小的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比较丰厚的利润?这种方法就是选成长股。简单说,成长股就是价格在大体走势上能够以比较大的幅度持续上涨的股票。但是某只股票是否属于成长股,还得投资者自己来判断。但从已被公认是成长股的分析中,成长股的确比其他股票强劲。

但是股票那么多,怎么才能辨别哪些是成长股?我认为,这的确不太容易做到,并且可能会付出极大代价。想找到一条寻找成长股的路径是很困难的,但是一般可以用以下这种思路尝试:

如果某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将来可能成为成长股,那么这家公司目前一定管理得非常好,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如果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成长股,那么它的产品的质量目前应超过其他同类产品,而且社会对该公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成长。只有公司的产品为社会所信任和需要,该公司才具有成长的可能性。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绝非是一成不变的万能公式。

以我过去工作过的那家国有企业为例,它就是因为没有过硬的新产品,在竞争中不断衰败,最后难逃关门的命运。尽管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试图从国外引入生产线,来弥补这方面的短板,但是始终没有买到核心技术,结果越亏越大。

这段经历对我后来挑选股票产生了很重要的警示作用,那就是坚决不买那些一直做落后的产品、没有发展前途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我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否具有成长股的依据,可能比较简单,那就是看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否一直在涨价,并且是供不应求的。

其中一家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贵州茅台。其股票刚发行的时候,价格很低,但是它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以极快的速度卖光的。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其他酒厂的酒都不能和它的产品相比,受追捧程度也是最高的。所以这样的上市企业就有了定价权,因而也具有了相当可观的成长性。

我想说的是,是否是成长股和这家企业成立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只和其产品的质量及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有关。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话其实也就是反映了一个简单的供求关系。所以说,成长股肯定是有庞大的需求存在的。

另外,还有一种成长股的特征是公司产品“多元化”。在我看来,东方集团可能就是这类公司的代表,它总是参与到“热门”的行业中,金融、钢铁、港口等行业都有投资,虽然主营业务赢利能力一般,但是其他投资的获利非常多。

别舍不得止损,也别舍不得获利了结

在那么多年的股市经历中,我遇见过很多投资水平相当高的人,不但研究宏观经济相当有一套,而且在个股操作上也很有经验。早年和他们交流时,他们都会提到一个概念,那就是:“在从事投资之前,是否想好了将来应对上涨或者下跌的措施?”

为了预防所持有的股票,不涨反跌给自己一个措手不及,不如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先设立一个止损点。如果有一天,股价到了这个止损点,那么就应坚决忍痛卖掉。

在这个方面,个人投资者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即使设立了止损点,也不舍得去执行,总是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下跌只是暂时现象,股价还会涨回来。但无法执行止损的个人投资人,在股市中的前景是堪忧的。同样,如果股票获利了,又舍不得卖掉,同样也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事实上,止损和止赢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先说止损。从我刚刚入股市的时候,就有人对我说,止损比赢利更重要,因为“保本”在任何时候都比赢利重要。

以我的经验来看,个人投资者不敢果断止损的原因多数是考虑到“都已经跌了那么多了,说不定明天就会大反弹”,一犹豫,说不定最佳的止损点就给错过了;另一方面,可能之前有过“割错肉”的经历,伤到了“筋骨”,所以再次面临“割肉”止损就很难“下手”。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止损也是件比较划算的事情,它让你换回了时间和空间的成本,有机会重新再来一次。现在很多机构投资者都采取了“市价止损”和“限价止损”的方式,前者是指市场价格一触及到预设的止损价位,立刻以市价发送止损委托;而后者则是在市场价格一触及到预设的止损价位时以限价发送止损委托。

鉴于很多人不能适当设立停止损失点和获利卖出点,而产生了一种稳当又可行的方法,那就是投资人在买进股票之后,便立即在两端分别设立10%的停止损失点和30%的获利卖出点。无论股价先碰到哪一个点,投资人都应当毫不犹豫地

卖出。

在股市上,这种操作方法叫做进三退一。优点在于,赔的时候,只亏10%,赚的时候,却可赚30%。这种方法还可以使投资人免遭诚惶诚恐、患得患失之苦。

相对于止损来说,止赢相对来说要容易点,毕竟获利部分是实打实看得见的。这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也有一定难度,那就是个人投资者需要克服贪心的念头。

在止赢技巧方面,很多人都有过很好的经验总结。不少成熟的个人投资者会有两种止赢方式:一种是当买入的股票开始上涨后,到了之前设定的比较合理的价位,立马就获利了结;另外一种是,不去猜想预期某只股票具体会涨多少,但在上涨过程中,随着股价的上扬,在股价的下方移动设定止赢界限。这样既可以避免因提前出局而股价还继续大幅拉升而错失更高的利润,又可以避免因股价大幅回调造成已经赚取的利润快速缩水。

同类推荐
  • 香港中资企业的公司治理

    香港中资企业的公司治理

    本书作者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自己长期在驻港企业工作的体会,从雇员、经理层、董事会和政府管理部门等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去研究香港中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
  • 采购案例精选

    采购案例精选

    通过研读案例进行学习现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和培训的一种重要渠道,“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为了满足广大学习和从业者的迫切需求,本书由国内知名专家精心编著,细心挑选了66个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的经典现有采购案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采购理论、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方位反映了企业采购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实际操作经验,谨供读者学习和参考。全书共8篇,分别为采购战略与采购组织结构、供应商选择评估管理的标准、采购库存和VMI、采购成本分析与控制、招标采购、多种采购技术应用、供应商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及采购反垄断和托拉斯。
  •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在德国企业里,无论是高层的管理者,还是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都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事,“好”的意义在德国人的字典里比原来的好更加深了一层,他们不仅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后要先自行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核对,决不放松。对于德国人来说,90%的完美并不表示完成了工作,他们甚至会为了达到另外10%的完美付出和90%的完美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仅是德国人务实作风的冰山一角而已。
  • 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

    本书将告诉企业如何建立事件营销管理体系、事件营销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如何造势和借势、如何操作一些大事件营销,如奥运营销、世博营销等,以及事件营销如何传播、后续策略、如何避免和应对其负面影响和危机事件。
  • 实战数据库营销

    实战数据库营销

    本书系统讲解如何进行数据库营销,包括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营销、进行数据库营销的重要意义,帮您唤醒已经沉睡的客户,挽回即将离去的客户,找寻、挖掘、留住更多价值客户,系统提升客户复购、追销、转介绍能力,让您的市场营销策划活动创意无限并与众不同。重点是让读者认识到数据库营销的重要性,引起重视,同时教会大家进行数据库营销的方法。本书还包含大量的实例,对于想从事数据库营销的读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热门推荐
  • 星辰繁华

    星辰繁华

    (是个坑不要看)她是家族里的小公主,偏偏要在娱乐圈闯出一片天。他因多年前的惊鸿一瞥,十多年的青梅竹马,铸就了如今的深情无悔。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1v1绝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变成了魔王系统

    我变成了魔王系统

    于浩穿越了,他带着系统穿越……“???我的系统呢?”于浩坐在魔王系统里思考着。“请给宿主下达指令。”于浩一脸懵逼的看着身前的几千个按钮,随手按了一个。“指令下达成功。”于浩看着他的宿主开始做仰卧起坐。几分钟后。“宿主力竭而死,寻找下一个宿主。”ps:这是一个主角变成系统,坐在系统里ob,偶尔自己代替宿主战斗的故事,巨毒,慎入!§(* ̄▽ ̄*)§
  • 罪恶的天使

    罪恶的天使

    罪恶的天使到底是在为谁惩处?为己私欲还是替天行道?
  • 穿越秦朝之我为公子

    穿越秦朝之我为公子

    来自2014年的孤儿嬴诚由于火灾意外穿越来到了秦朝,农民起义即将爆发,让我们一起看待处于尴尬处境的他是如何在这片天地中开创自己的传奇
  • 陶夭记

    陶夭记

    陶夭本是个貌美如花的思凡小仙娥,一朝下凡,却发现自己被前世的一桩桩谜团所吸引。到底谁才是自己前世的爱人?是邪魅的冷面魔君还是痴情的神秘书生?那个深藏不露、铁骨柔情的侍卫大哥又是在干嘛?大酱南北带你揭露上古谜团……
  • 源隐

    源隐

    时代昌盛繁荣之际,亦是陨落破灭之时,制度阶级与超新星的自然之力酝酿了一个全新的纪元,若是生命延展了千万年,是追求打破桎梏,还是隐没于无形。汹涌的感情在物质的世界奔腾之际,溯本求源是最后微眇的心愿。
  • 今日我掌天地

    今日我掌天地

    一个贫苦凡人意外执掌修真界破落门派的故事,没有各种外挂,没有无敌光环,鲜淋淋的现实境遇,可歌可泣的成长经历。前朝覆灭,钟家遗孤随老仆逃奔江北,机缘巧合卷入血虺化蛟事件,受清灵山道人所托寄送龙鼎。七百里风霜雨雪,即将完成嘱托时,被逼接任掌门大位......另类修真文明,一派掌门成长之路,争霸寰宇,开辟天地。全文慢热,非无脑文,Q群955606524。
  • 乌龙俏冤家

    乌龙俏冤家

    嫁给一个冰做的人当妻子,佟未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同样成为冰人少奶奶,二是用自己的爱和热情融化她的冰相公……容家大宅幽深而诡秘,恶婆婆、弱寡嫂,善良小姑、狡猾小叔,刁钻的小婶子、还有几个没事找事的姨娘。看得出,容许游走在他们之间那么多年是挺不容易的。也许佟未不爱容许,可是她绝不会坐以待毙任人宰割,她是少奶奶,是名正言顺的容家少奶奶。既然没有选择第二次婚姻的权力,佟未就不能让自己一辈子活在阴霾里……
  • 黎明下的曙光

    黎明下的曙光

    当科技和核武器已经挡不住外来者的入侵。当人类开启了体内特殊的脉轮,当世界只剩下夏国,有一个年轻人,站在绝望之城下,大吼到,我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