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财商博士常说:“如果你没有对孩子进行过金钱方面的教育,那么很多其他人(别人,除了你之外的人)也会给他补上这一课的,但补课的方式和内容怎样,你就不得而知了,很可能是一种错误的教育,到那时结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各级学校中都没有理财能力方面的教育,但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我们的孩子或多或少的都能接受到有关金钱、财务等方面的“理财教育”。这些渠道千奇百怪,有时候也许是向你推销产品的人对你进行了理财能力方面的教育。不过这种教育是为他们的销售服务的。
可喜可贺的是,根据调查,在中国已经有10%左右的家长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我们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有20%的家长已经将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列入了培养清单中,与培养孩子琴、棋、书、画等能力并列,他们已经意识到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长大的孩子而言,理财教育已经上升为一种生存能力的培训,是孩子未来幸福的关键。
理财教育是一种生存能力的培训,是孩子来来幸福的关键。
但现实环境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对于电视广告上成人化倾向的理财指导、孩子们相互之间的金钱攀比、网络游戏中对财富、金钱的夸大、虚拟……我们的孩子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只能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理财教育,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教育。
在家里进行理财教育
美国著名财商教育家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讲述的关于他“一贫一富”的两个爸爸的故事,这不失为家庭理财教育的经典。他说:“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我的两个爸爸身上的。一个受到过高等教育,另一个则未完成中学学业;一个是政府部门的高薪雇员,另一个则是非常富裕的雇主和投资商;一个是我的亲生父亲,另一个是我最要好朋友的父亲。两个爸爸都是身体健壮、精力充沛、事业成功的人;都是诚实劳动,努力工作的人。但谈到金钱这一主题时,两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这种不同决定了两个爸爸不同的人生。”(《富爸爸,穷爸爸》)
对金钱和财富不同的观念将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人生。
罗伯特·清崎说,我的那位受过高等教育,但又很贫穷的父亲(穷爸爸)深信: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是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工作稳定和人生成功所必需的。另一方面,富爸爸——那位在父亲逝世之后辍学,接管家族生意的人,他相信在校外学到的知识也同样重要,甚至比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还要重要。他赞同“在校内学到的知识很重要”这一观点,但他认为这些知识不能够确保一个人一生经济上的成功。因此,他积极、并富有趣味地向我们进行“金钱”方面的教育。他花费大量的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我们讲述他的想法对我们的学习和人生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在学校学不到的,但它是我们今后学习和生存的基础……
特别是在当今这一信息化的时代,理财教育已经是一种不能忽视的教育。可惜,在过去的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这种教育主要是在家里进行的,学校里是不教的,所以,本书就显得如此重要,因为它主要是教育老师和家长们如何以家庭为单位提高孩子的理财能力。因为学校没有教这门课,所以你必须自己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因为学校没教这几门理财课,所以你必须自己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信息时代的教育问题
在人类早期,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于父母。在猎捕和群居时代,父亲教儿子打猎来保护整个部落的生存权;母亲教女儿在帐篷里料理家务,照顾孩子。父母都教给他们部落的道德观念,尊敬长辈以及怎样处理部落成员之间的纠纷。同时,歌曲、风俗、传说和仪式等等将整个部落紧密团结在了一起。
在农耕时期,父亲和母亲共同劳动,不仅共同经营农场和处理家庭事务,还共同养育孩子。在这一时期,父母双方都分别同孩子有密切的接触和联系。
到了工业化时代,即我所谓的“忙碌工作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父亲离家去工作,挣钱养活家人;母亲则呆在家里,建设好一个“安乐窝”;而孩子则去学校上学。国家则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这期间,仍有很多家人在一起共同度过的时光,但这种时光正变得越来越少。
信息时代的今天,为了使家庭能够收支相抵,父母都去上班、工作。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只是空空的房子,于是,他们像父母一样打开电视机、玩游戏。将时间花在了购物、玩电子游戏、打电话或上网。
现代的孩子,不再是将父母作为老师。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受着数以百万计“老师”的支配,这种“老师”来自于孩子们自己亲身接触的或经过媒体、电脑处理过的各种“信息团”,各种信息防不胜防,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父母很难管教他们自己孩子的主要原因。
今天各种“信息团”(书、报、电视、电脑网络等)都是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不注意的话,你的孩子就会受到错误的教育,包括理财教育。
我们的孩子需要理财教育
2004年,国家青少年成长教育相关机构联手对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九个城市的少年儿童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城市中6~15岁孩子拥有的零用钱和压岁钱已高达56亿元;他们平均每人每月可从父母和亲属那里得到60元的零花钱,而每年得到的压岁钱则高达730元,按这一测算,发达城市小孩平均一年有大约1500元零花钱可以支配;在被问及“钱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使用零花钱”、“谁有零花钱支配权”等问题时,孩子们的回答让人回味无穷。
怎样使用零花钱呢?92.8%的儿童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消费呈成人化趋势;93%的学生缺乏现代城市生活经常触及的基本经济、金融常识,不清楚自动取款机。
谁有零花钱支配权?有84%的儿童回答“自己”,有5.5%的儿童回答“自己存银行”。可见绝大多数儿童已有初步理财能力,这对培养儿童健康的金钱观念很有帮助。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有58%的儿童回答“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有28%的儿童回答“钱是银行给的”,有4%的儿童回答“钱是售货员给的”,只有20%的儿童回答“钱是工作挣的”。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孩子们对理财能力基础知识的缺乏和无知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如果孩子们从小没有接受理财能力和理财基础知识的教育,那么孩子对财商的缺乏和无知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现有学校教育体制中,没有任何关于金钱、储蓄、保险、银行、财务等理财能力启蒙教育,这意味着,我们的孩子无法在学校获得理财教育,但这一教育却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不同
在封建时代,只有王公贵族们富有。工业时代的到来,使更多的人变得富有了。到了信息时代,人们变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今天我们能迅速致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30岁时,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个网络游戏便成就了30出头的陈天桥成为中国首富,也有很多年轻人,靠自己的努力而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然而也有很多拿着几万元年薪的人。个人收入和支出的差距使他们在财务方面痛苦挣扎,因为他们仍死守着他们父母的教诲:“找一份安全、稳定的工作”,但孰不知,时代已经变了。
历史学家指出,每500年,就会发生一次巨大的变革。在1492年,哥伦布扬帆远航,标志着工业时代的到来。1989年,柏林墙倒塌,一些经济历史学家认为,它标志着工业时代的结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不幸的是,还有数以百万的人们仍然按照工业时代的法则在运行。他们将工业时代由他们父母传下来的经验教训又继续传授给他们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按照过时的游戏规则去做现在的金钱游戏,结果可想而知。
信息时代与过去的时代已经不同,育更罗的机会和变化,成为富人的机会和变成穷人的机会都增加了。
不管相信与否,我们正生活在其中一个500年的末期,当我们跨过2000年,越来越快的变化已经发生。数百万的人们将会发现他们在财务上更加艰难,然而,也有另外一些人将会发现自己比过去的帝王们还要富裕得多。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信息,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只要你愿意。
理财能力是生存之本
我们根据国外先进的儿童理财实践和理论,并同时结合中国儿童心理特点和可接受程度为家长和老师编写这本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娱乐性的书。从理财游戏的角度,分别从理财能力和价值观的教育(涉及对金钱、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和价值认同);理财能力基本知识的传授(包括经济金融常识及个人家庭理财技能和方式)和理财能力基本技能的培养(包括理财情景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等3个方面较全面的展示了理财教育的全貌,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及时补充。
其实理财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缺陷的及时补充,理财教育也可以对其他的教育有所帮助。
我们认为,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财教育方法
理财游戏是为孩子们设计的,它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基本的理财能力知识,使得他们在财务上具有起步早的优势。
纵观历史,游戏一直被用作一种有力的教学工具。西方的王室成员通过使用国际象棋、西洋双陆棋来对孩子进行领导才能和军事策略的教育。需要再提一下的是,理财游戏,这是一个简单而不用借助电子设备的游戏,在游戏中,需要的是互相的合作。现在,我们的孩子孤独的学习、生活,一个人玩电脑,一个人看电视。而学习的重要部分就是要在人群中学会投入、给予、取得并与别人共同分享。真实的理财游戏不仅能教会你财务上的技能,而且包括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能。
通过理财游戏进行青少年理财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其中,让理财教育专家配合理财游戏的讲解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