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建立了费希尔——克拉克产业分类及统计体系,20世纪50年代后,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国民经济结构重要的分类和统计方法。
3.“三次产业”分类的几种模式。“三次产业分类”逐步为世界经济结构划分方法及原则所接受,其科学性也受到了认可和确立。但是对于“三次产业”的具体划分,由于各国的国情及视角不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也产生出了一些各有差异的模式。
(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划分模式。认为: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矿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运输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通讯、不动产及个人服务业。
(2)日本的划分方法及模式。认为: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渔业、水产养殖业;第二产业包括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运输和通讯业、电力、煤气、自来水、服务业、公务等。
(3)美国的划分模式。认为:第一产业指农业、林业、渔业、采集业等“农业部门”;第二产业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自来水、运输业、通讯等“制造业”;第三产业指贸易、金融、不动产、个人服务、商业、家务、职业服务、政府、国防等“服务业”。
(4)我国的产业分类及方法。以前,我国采用苏联的产业划分模式,划分为农业、工业(手工业、轻工业)、商业、教育、国防。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体制的世界化、国际化、标准化发展趋势,我国在与世界统一国民经济量化指标体系中,采用和确立了世界银行采用的三次产业划分。
第一次产业:简称“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林业。
第二次产业:简称“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采矿、建筑业和公用事业、煤气、电力、水。
第三次产业:简称“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批发零售业、政府部门、金融、教育、图书馆、医疗、房地产服务和个人服务业。
(5)“库兹涅茨”的产业划分模式。产业划分中,引起普遍重视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Kuznize)教授在研究和比较英国、美国等十多个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变化中,提出把“运输和通讯业”归人工业部门的划分法,这与普遍采用的把运输和通讯归人服务业的做法是不同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将运输业归入第二产业,而将通讯业归人第三产业)。
4.“第四产业”的提出及与“三次产业”划分的重叠。第四产业的划分法源自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是力图将三次产业中分化出来的知识密集部门统称为第四产业。“第四产业”并不是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排列得出的概念名词,而是在第二产业部门中经济信息化、知识化升华出来的高度脑力劳动部门,它与第二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人称之为第二产业的“平方”。
第四产业主要包括:设计和生产电子计算机软件部门、电脑服务部门、咨询服务部门,以及应用微型电脑,光学纤维、激光、遗传工程等新技术的部门,还有高度电子化和自动的产业部门等。
总之,产业革命的分期看法不同,有人分为“三次产业”,有人分为“四次产业”,其实质是相同的:一是反映了各国学者对社会产业结构划分的理解不同;二是“四次”产业划分,是将第二产业部门中的经济信息化、知识化升华出来的高度脑力劳动部门,经区分、抽取,形成第四次产业。此举是忽视了信息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知识化升华”是融会于“一、二、三”次产业中的,并不仅仅是“第二产业”。因此,被称为第二产业的“平方”,是对三次产业分类的一种逻辑“重叠”。三是说明目前已经兴起一种新的浪潮,新的发展趋势——知识经济为主体的信息化社会,它的出现预示着“三次产业”将会有全新的潮流、全新的趋势和全新的内容。各国学者和国际经贸、商业、银行组织,正在使用不同的理论界定和说法去定义这个全新时代。
(二)信息时代的三次产业的嬗变
信息时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是人类社会“三次产业”知识化的必然和结果。它对于研究知识的“集散地”——图书、文献、信息的必然发展及趋势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1.信息时代产生前的社会产业结构变化及趋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教授在研究和考查美国、英国等十多个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中,发现了工业化时期,这些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和驱使社会变更的“内因”被誉为“库兹涅茨发现”。
(1)工业生产全面超过农业生产,它是产业结构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工业生产超过农业生产,率先发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库兹涅茨的发现,也为历史发展所验证,到20世纪末,其它一些国家也相继出现了这一态势,工业生产超过农业生产。
(2)知识生产超过了粮食生产,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又一个里程碑。20世纪中叶,由于以电脑为核心的高新科学技术的推动,知识革命对生产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知识产业的崛起,拉动了社会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服务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和地位。而知识生产超过粮食生产,则是人类文明史上推动历史进程的又一重大事件。库兹涅茨教授采用比较精确的量化去衡量和计量知识生产,即:计算知识生产的“产值”,采用经济增长中的知识贡献率去估算;具体用知识生产的经费投入,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去界定和计量。农业增加值是社会购买“农业生产产品”支付的价格总计,与GDP的比值。并且反映了知识生产劳动力投入,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比重越高。美国已经出现知识生产劳动力与农业生产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值接近,并近期有望超越的局势,从中也反映出:美国是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同样也是知识产品最为发达的国家。知识生产超过粮食供应生产揭示出:知识革命的实质是在知识生产超过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形态等方面的根本改变,是一种社会形态的必然潮流。
2.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自工业社会由成熟期走向过渡期,第一产业部门农业增加值占国内产值的比重,出现了快速持续下降的总体趋势。这种趋势表明:社会的产业结构在发生着一种包含着根本性变化的内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在改革和变更旧的生产模式和社会形态中,酝酿、孕育着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和社会形态。
(1)20世纪,随着信息及知识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的生产方式的变更,全世界农业比重呈现出规则性的下降趋势,1965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农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分别是44%、19%、5%,全世界平均是10%;1980年分别是33%、15%、3%,世界平均值为6%;1995年则分别为25%、11%、2%,世界平均值已降为5%。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产值比重都在同步呈下降趋势,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1980年分别是73%、38%、9%,世界平均是53%;1990年则变化为69%、32%、5%,世界平均是49%。农业产值的比重,90年代末,发达的高收入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和日本等国家、地区,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到2%左右,而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例降到了3%左右。
(2)知识生产比重的增长。以知识生产为核心的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在迅速崛起,人力资源开发中研究与开发(R&D)的经费投入,R&D经费占GDP的比例是衡量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准。从R&D的投入占GDP的比例看:工业经济为1%~2%,而知识经济则达到3%以上。1997年世界发达国家R&D投入占GDP比例,美国2.54%、日本2.69%、德国2.33%、我国是0.64%。目前,经过数年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一般在0.5%~1%,新兴工业化国家在1%一2%,经济发达国家已达到2%~3%,已实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指标。另一方面,工业化国家普遍认识到:知识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经济竞争力的主导性因素,在世界范围内,大幅度增加对研究和开发经费的投入,包括信息资料开发利用的投入,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家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平均在2%以上,1995年美国达2.5%、英国2.1%、德国2.3%、法国2.3%、瑞典3.5%、日本3.0%。
从上述表述中,可以得出一个十分明显的结论:农业及相应的产值、劳动力投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研究与开发及相关的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全时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额劳动力的比重曲线,则呈明显上升的态势。两条逆行的趋势线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需求能力的大幅提高;而农业趋势线的下降是由于劳动力产业构成已开始由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并且逐步实现了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的住处化时代指标:即,后工业经济时代10%~12%,知识经济时代10%以下。
(3)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三个产业的划分及其比重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和结果。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业雄居主导地位,占到产业总量约50%以上。工业经济社会,三个产业的比例:工业约为50%,服务业约为40%,农业约为10%左右,即Ⅱ、Ⅲ、Ⅰ的产业结构形态。进入信息社会,则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以电子科技技术为支撑的时代,第三产业将会和已经逐步成为占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约占到产业结构的50%~60%,而第一产业将不超过3%,即Ⅲ、Ⅱ、Ⅰ的产业结构形态。
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经济时代为主体的物质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轨时代,知识和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全新形态的资本和资源,而数字化的电子科技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的根本工具和动力。麦迪森(Mady son)在回顾和总结20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时,把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物力资本的积累、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制度环境。①紧紧扣住了近两个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这一科学结论的核心是由技术进步,而引发的经济结构及制度环境嬗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Anhur Liuyse)②则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审视角度,认为经济增长的三个直接原因是:经济活动、知识积累和资本积累。这一结论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面临的时代以全新的审视角度和诠释,即:人类面临的时代,已不是麦迪森所宏观审视的200年所涵盖的时代,而是一个由知识积累和资本积累及由此从事的经济活动去推动、去发展的时代。这里讲的知识,已不是物质经济社会所规范的知识,而是指同信息经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讲的资本,已不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数量、规模以及拥有的物质资料,而是信息和信息的升华——知识。人类已经进入和经历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社会形态,一个以知识、信息资本为核心的时代——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时代的实践过程及本质特征
信息技术的创新是数字时代的根本保证。
信息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由实验室及军事领域逐渐推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在文化领域率先利用和受益的则是图书、文献、资料的电子化应用及数字化的标引处理。可以说,电脑的应用及发展是数字化形成的实践过程;体现着数字化在实践领域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和不断创新的历程和结果。
①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李德伟译,北京改革出版社,第12页。
②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页。
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创新 .
从17世纪起,信息技术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便在量变中积蓄着、酝酿着、发展着。它的发展蕴含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转型的每个历史阶段。
通信理论及计算机科学中的理论部分,产生于1928年。英国科学家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设想并开始勾勒出计算机的理论模式及运算方式,并提出了逻辑机的通用模型——“图灵机”,为计算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故而被誉为计算机之父。1936年完成并提出了计算机的理论模型及建立了算法理论。1946年2月第一台真空管电子计算机问世。
(一)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人类开始了对于信息技术及信息的全方位的理论及实践探索
1.信息技术理论架构。通信理论及计算机科学中的理论部分,产生于1928年。从信息技术方面讲,构架及体系是:信息技术:信息理论+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信息获取、传布、接受、利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信息技术处理方面,是从信息源开始一顺序经过信道一到达信宿,形成的一个完整的信息运行系统。
上述在信息技术及理论方面的建树,为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理论奠基的作用。
2.电子计算机的实践历程。在短短半个世纪里,随着现代高新科技、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发展,现代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中,飞速发展着。
第一阶段:计算机的起始阶段。1943年,美国出于军事需要,组织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由冯·诺伊曼负责开始研制电子计算机,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第一台以电子数值积分计算的电子管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americal Integratorand Calculator)。此计算机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约重30吨,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开创了人类计算机的新纪元。但是此计算机尚无存储程序,只能稳定工作几个小时。
1946年6月,匈牙利数学家约翰·诺依曼(Yohon Neuman)提出了在计算机中建立存储程序的指导思想,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在借鉴和创新中,第一台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EDVAC(Electronic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问世。ENIAC与EDVAC是人类从工业时代进入电脑时代的两项划时代的创举,ENIAC在加法运算中已是机械“计算机”的1000多倍。而后者首次使用了“二进制”运算,并且采用了存储程序,它为现代计算机开创了新的电脑计数及“思维”模式。
第二阶段:在计算机诞生后的50多年里,计算机构成器件、使用材料及功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使计算机从硬件到软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代计算机成为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济、现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