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经验。我们认为那些具有艺术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应首先入库,如历代著名字画;面向21世纪远程教学、使用量较大的工具书,如《辞源》、《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具有经典性、被后世作品的引用率较高的古籍,如诗歌有《诗经》、《楚辞》、《全唐诗》和《全宋词》,文学批评有《文心雕龙》,小说有四大名著,医学有《素问》、《本草纲目》,军事学有《孙子兵法》,史学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各地名胜古迹和文化旅游景点介绍等。我国现存古籍10余万种,1000万册以上,加上古代艺术作品、近代资料,总量达到几十万种,要协调互助、分类分馆完成。
2.有重点和有特色地开发科技文献数据库。先开发具有我国特色或处于国际前沿、对知识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的科学文献数据库。为了推动我国科技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除建立上述历史文化资源库之外,应有重点地建立面向21世纪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全文数据库。各种类型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做。知识经济时代与数字图书馆
(1)应该加强领导,重点投资。既要有统一规划,合理分布,又应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2)发挥个体、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在遵循标准化或兼容格式条件下,尽快地把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体系建立起来,尽早地为国内外读者提供网上服务。
(3)合理使用资金。不搞重复建库,国外已有的,可以引进。
(五)资源建设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我国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及其相应的软件都应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著作权、版权,能形成中国特色的知识产业。
1.开发的数据库必须具备一定规模和广泛的用户。用户群是形成信息化产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主体;受众规模及用户群是评估所开发的数据库及其相应软件和所采用的新技术是否适宜的主要尺度。必须建立大规模的试验系统,这样才能确定信息系统在实际中的真正有用性与资源价值。
2.这里的规模有两方面的含义:
(1)硬件、软件包括数据库在内所组成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应有足够的规模。世界先进国家的一些著名全文文献数据库,都有着是很大的规模。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发的JS一TOR数据库包括70多种计算机方面的期刊,总共约4500~篇论文,270万页,而且以每月10万页速度增长,供世界上350个学校和研究机构使用。
(2)数据库本身必须有足够的规模。
一是我国全文文献资源数据库规模都很小,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或兼容的格式。数据库开发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由于运行机制等各方面原因,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覆盖规模。
二是文献资源数据库进展缓慢。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生产、科研的需要。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应该组织起生产单位,通过规模化合作方式,建立和开发大型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开发资源,形成文献资源产业,真正成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
因素与所面临的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因素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是建立在高新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取决于计算机环境及相关技术。但是,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网络化的环境是一种人为的、受到人类控制、创造的环境,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分析制约的因素,是为了寻求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现、掌握数字图书馆的运动规律。
(一)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因素对数字图书馆的制约
1.政治环境——信息活动的直接影响。
政治环境是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1)政府支持在数字图书馆发展决定因素中是首要因素。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发展历史证明:政府只有从政策上和财力上扶持,才能确保数字图书馆顺利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纲领性文件,描述了我国信息网络的发展目标,强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我国政府对稳固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和建立完善的数字图书馆体系高度重视,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3)国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给予宽松、优厚的财政支持。因而确保数字图书馆发展最有力的硬件储备手段,使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有了保障。
2.法律措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数字图书馆、互联网的开发和发展中涉及到刑法、民法、合同法等诸多法律。
(1)高速信息公路的开通,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条件及保证,使信息的获取变得极为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如信息犯罪、知识产权纠纷等。
(2)我国目前规范网络数字图书馆的有关法律尚不完善。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出台的有关保证网络安全、防范有害信息侵入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兴起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引导作用。
(3)在数字图书馆开发利用过程中,充分维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网上版权适用规则,制定网上信息发布及责任法规,制定网上信息规范制度等。
(4)信息立法的完善是信息网络健康发展的社会保障之一,是从法律角度来寻求高速信息网络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3.经济环境——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要支撑。
创造和利用良好的经济环境,是数字图书馆的正常、健康的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基本的支撑。
(1)创造和利用良好的经济环境,是积极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性问题。而数字图书馆的启动会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
(2)在现有经济条件下,避免数字图书馆因重复或分散建设所造成的浪费,达到既经济又高效。
(3)图书馆界应抓紧研究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包括总体框架和整体发展规划、措施、技术支持以及标准规范等,有了宏观调控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真正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进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有序轨道的目的。
4.文化教育环境——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智力保证。
社会教育环境应该包括整个社会的教育状况、服务文化习惯等,唯有其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1)数字化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内容、手段及利用方式都发生极大变化。随着社会教育水平提高,原有图书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及检索技能已不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进入图书馆日渐增多,使信息从业人员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2)图书馆应在学习型社会环境中,满足职工学习、进修等高层次需要,同时注重职工业务水平和技能的提高,鼓励职工学习外语、计算机、法律、管理、经济等有关知识,使图书馆队伍的专业素质在信息环境下营造良好的氛围,从业人员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将为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强有力智力保证。
(3)数字信息和网络为用户提供了更大范围内直接获取信息的机会,但同时也把用户带入一个陌生的数字信息海洋。信息资源的复杂性和多语种性使用户对专业馆员的依赖性增大,用户更需要专业馆员的帮助;在数字图书馆时代,用户欢迎新型信息管理人员是一种新兴的人际发展关系。
(二)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服务与社会文化环境
数字图书馆建设,知识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数字图书馆的本质所在,也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知识服务与社会文化环境已经构成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知识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因素。
知识管理“是为了解决大量知识或大量信息的创新、组织与扩散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涉及到知识创新的处理技术、知识组织的管理方法和知识扩散的路线与途径”。
(1)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随着知识经济向社会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及社会信息化的逐步深入,知识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知识管理可区分为不同的对象与范围,包括个人的知识管理,公司或企业团体的知识管理,社会的公共知识管理等。图书馆是属于社会的公共知识管理,一种知识管理机构。它的特点是:
一是具有社会性。其目的是为社会保存人类的精神文化成果,从而为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知识创新的信息交流环境,其广泛性和公开性能使任何人享受到知识。
二是以文献及数据库形式存在的客观知识为基础。客观知识也称显性知识或可编码知识,它是人脑知识的外化,可用文字、图形进行记录和处理,便于存储、加工、检索、传递、交流和共享,并多以文献或数据库方式保存。
三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益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它是通过读者在阅读文献中接受和积累知识,提高素质,启迪智慧,激发创造灵感来体现的,是不能用直接的经济效益评价的。
四是图书馆通过对社会知识的有序化、系统化的加工,使人们能够方便地查找、获取知识。这种知识导航的作用是其它知识管理机构所不具有的。
2.知识服务在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特点。
(1)知识服务是一种高智能化服务。图书馆所具有的信息采集、组织、加工、整理、检索和传递等各种能力,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了图书馆服务的智力内涵。
一是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队伍是提高知识服务水平的关键。创建由信息转化为知识的机制。以往对图书馆的评价,往往把采集能力作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
二是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将受到挑战,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也将或正在受到冲击。输出信息、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它要求图书馆员应该充当的角色是:信息与知识的组织与管理者、信息与知识的提高与传播者、知识导航员、知识与信息利用的教育者。
三是创建一个由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运行机制是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前提。
(2)知识服务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可以运行的技术手段,包括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信息流的调配、用户群的占有;智力资本的运营、人才流动管理;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与服务增值等。知识管理在具体操作上以技术手段为主,即在具体部门要以落实为主,在理念上要造成一种知识转化与共享的文化氛围,最终形成一种服务能力。
二是个性化服务。在现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普遍采用,信息量与信息流都呈“爆炸状态”,因此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就凸现出来。以数据库建设为例,各馆都在建数据库,但没有体现本馆收藏特色的数据库,用户就不一定会利用,因此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在当今与未来都是发展的方向。例如:美国国内图书馆有专门的家谱数据库,而我国有时要查找某种家谱,国内图书馆却没有,还要到国外图书馆去找。这充分证明具备了某种文献信息特点的服务,在新的信息环境中,更具有竞争力。个性化的服务应体现出服务质量、服务措施、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的特色。
三是知识的创造与生产。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原料去创造知识,实现由隐性知识转为显性知识,建立知识的服务模式,逐渐适应信息时代对信息知识的服务机制。如二、三次文献的开发,专题性的知识开发,都是急需解决的课题。特别是为企业发展需要而开发的信息和知识,图书馆还处于探索阶段。要逐步形成一种适合企业用户或其他用户的商业环境的表现方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知识的创造与生产将是图书馆发展的重点。
(3)知识的导航引导作用。随着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知识、信息需求的逐渐职业化、具体化,图书馆传统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需求。否则,将容易坐失新信息环境给图书馆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
一是用户需求态度的改变。
其一,用户关注的已不再是简单地获取文献,而是如何从繁杂的信息环境中捕获和析取解决所面临问题的信息内容,将这些信息融化和重组为相应的知识或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将这些知识固化在新的产品、服务或管理机制中。
其二,用户需要更加融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更加针对具体问题和个性化环境,更加直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服务。
二是知识服务中的核心能力的移位。
其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迅猛增长,在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给有效利用信息造成极大困难。
其二,作为以知识服务和知识领航为目的的图书馆,要认识到“我们的核心能力不在于所拥有的资源,而在于我们具备的利用广泛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创造价值的知识和能力”。
其三,知识服务中的核心能力是知识导航,只有成功的知识导航才能体现出知识管理的成效。
三是提高信息服务中的智能化程度。
其一,要在传统的知识服务手段如书目、索引、文献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挥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采集、组织和检索的优势。
其二,提高信息服务中的智能化程度,体现出图书馆能够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图书馆必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
3.知识产业化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根本保障。
(1)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
一是图书馆作为经济信息和知识信息的中心和宝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对信息服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必须面对现实,针对我国基本国情,结合本行业基本特征和实际情况,立足现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服务保证。
(2)明确自身定位,不断完善信息服务手段。
图书馆要针对现有实际情况,重新定位,面对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和完善服务社会、服务市场经济的手段。在信息化社会中,从更深层次多途径挖掘信息资源,提供有效服务。
4.扩大咨询范围,拓宽服务思路。
(1)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行各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必须注意对外界各种信息的了解把握,以适应竞争需要。
(2)向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本职能。但图书馆以往的咨询服务只是立足于单纯的资料提供,服务的范围狭窄,形式单一呆板,极大地削弱了图书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