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没有采取派军队镇压的方式。他让自己的助手路易斯·豪陪同总统夫人埃利诺去访问退伍军人的临时营地。汽车开到营地以后,埃利诺让路易斯·豪留在车上,单独一人下车,在齐脚踝深的泥水中向退伍军人们走去。退伍军人们十分感动,忙派二人把总统夫人扶了过来。埃利诺倾听他们的要求,询问他们的疾苦,还同他们一起唱歌。
通过这种方式,本来十分棘手的问题很快通过协商解决了。
胡佛用军队镇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火山要爆发,往火山口填土是很愚蠢的。罗斯福则十分明智,他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方法,派夫人去慰问退伍军人,与胡佛派军队镇压的方式形成鲜明对照,感化了退伍军人,使本来对抗性的矛盾趋于缓和。
伊梅尔达助夫竞选
伊梅尔达同马科斯结婚后,马科斯一直希望她成为自己的政治伴侣,在他攀登权力巅峰的竞争中能分享忧乐。马科斯让她广泛接触政界显要、工商界大亨、律师和新闻记者。1960年,马科斯又带她到全国各地,教她如何从事竞选,如何争取选民。
1964年4月21日,马科斯决定以国民党总统候选人的身份参加1965年大选。伊梅尔达知道,自己同马科斯的政治生涯息息相关,现在马科斯开始搏斗了,她要为丈夫也为自己争取胜利。从此他们的家成了马科斯的竞选总部,甚至他们的卧室也总是敞开着,每天有众多宾客,从早到晚同马科斯讨论竞选战略。而伊梅尔达在她丈夫的整个竞选中,一直担负重要角色。她像个竞选总部的组织者,为马科斯修改演说稿,参与制定竞选计划,同助选人员一起想法解决困难。
伊梅尔达极会争取人心。她同参加国民党会议的每一个人握手、谈话,到他们的住家拜访,默默地记住他们家属的名字和家庭情况、生日和爱好。在他们的纪念性日子到来之时,她总忘不了给他们送去鲜花、心爱的礼物和贺词,而且亲自前往道贺。她甚至为贫困的代表修理房子。她尽力劝说代表们投她丈夫的票。她使代表们相信,只要马科斯获得提名,国民党就会获胜。马科斯终于获得国民党总统候选人资格,这加强了伊梅尔达的信心。
伊梅尔达在助夫竞选期间,奔波劳碌,发挥了组织和宣传的才能,几乎走遍菲律宾的所有城镇。她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说,甚至在尘土飞扬和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徒步行走,同满手乌黑的农村妇女握手拥抱。所到之处人们总要她唱歌,而她有求必应。她精力充沛,能胜任这种连职业歌唱家也难以胜任的歌唱旅行。她还成立和领导一个“蓝衣妇女助选团”,团员们穿上蓝色工作服,挨家挨户进行工作,她们向选民散发传单,赠送钢笔、帽子、牙刷、手巾、木梳等等。这个团分成两个工作队,轮流竞选几天或一星期,均由伊梅尔达率领。报界认为伊梅尔达的国民党政治背景及其美貌、歌声和伶俐的口齿,成功地替丈夫拉了不少选票,为马科斯成功当选总统立下功劳。马科斯也自豪地称赞她是他的“秘密武器”,说“她为我争取到至少100万张选票。”
竞选是激烈的政治争斗,其胜负关键是其实力的对比,而如何争取人心,尽可能多地改变力量对比,使之朝着有利于我方发展,这便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伊梅尔达助夫竞选,成效卓著。她一是利用她的国民党政治背景,用拢络感情的办法赢得党内对马科斯的支持;二是用自己的口才与美貌、歌声,在民众中为马科斯拉票。她在竞选中可谓是用己所长,不遗余力。
英迪拉坐收渔人之利
1966年1月,印度总理夏斯特里突然逝世。消息刚一传出,印度政坛各派便纷纷出马,试图角逐新总理的职位。
当时,争夺总理位置的有力争主为在国大党内最有资历的德赛和当时的代总理南达。在各派之中,英迪拉虽有其独特优势,但就其政治实力而言,却算不上强大。然而,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前,英迪拉绝不袖手旁观。当夏斯特里的死讯凌晨3点传到首都时,英迪拉立即召集她的幕僚们商量对策。英迪拉表示了自己要参加这一角逐的决心,并且自信,只要运筹得当,问鼎完全有可能。然而强手如林,自己实力又有差距,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呢?在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之后,她决定不过早地投入角逐,等到政敌们两败俱伤,各方力量削弱时再予以出击。
主意已定,英迪拉表面上无意问津,跟谁都不争夺,而暗地里她却在观察形势的变化,并寻求支持。形势的发展果如英迪拉所料。德赛虽是党内元老,资历很深,在议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忠诚于他。然而他却不善于吸取以前的教训,在夏斯特里死后,便以惟一的候选人自居,并且似乎总理之位非他莫属。他骄横固执,不愿意跟别人分享权力;他对于在1964年选举中剥夺他的应得权利的那些人怀恨在心,丝毫没有宽恕之意。德赛的表现大伤人心,尤其伤害了党内辛迪加派的感情。辛迪加派在国大党及政府中势力十分强大,并且擅长于幕后操纵。德赛骄横冷漠的表现使得他们十分担忧,因为在1964年,他们是阻止德赛上台的魁首,如果德赛上台,他们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他们决心要阻止德赛上台。然而,他们自己却选不出能与德赛抗衡的候选人。至于南达,他在尼赫鲁和夏斯特里的内阁中都是第二号人物,他的思想无懈可击,他想由代总理直接升为正式总理。辛迪加派对他做了衡量,觉得他还不能击败德赛。
英迪拉所盼望的时机终于来到了。各派之争到了白热化程度,而且裂痕很深,很难弥合,这对英迪拉非常有利。由于她在一开始就采取了静观的策略,各派对她比较放心,她几乎没有受到攻击,在公众心中仍保留着完美的形像。看准时机,英迪拉决心马上出击。她像救世主一样来到辛迪加派面前,辛迪加派在她的争取之下,决定支持她参加竞选,因为她现在几乎成了惟一的完美的候选人,她是尼赫鲁的女儿,闻名全国,任何地区或党内任何派系都对她没有特殊恶感。凡是那些由于德赛专横刻毒或思想保守而担心他来当政的人,也都认为联合起来拥戴英迪拉最好。英迪拉得到的支持日益增多,势力日益强大。她凭借自己的政治手腕,把大多数党员都团结在自己周围。德赛的政敌中,那些既不愿支持南达,又不甘心支持恰范(另一位候选人),也不甘心支持辛迪加派的人,似乎颇愿意投英迪拉的票。国大党执政的十个邦的首席部长,经过辛迪加派的疏通,也都公开支持提名英迪拉。他们的联合声明实际上是指示他们那几个邦选举出来的议员们都投英迪拉的票。南达看到十个邦的首席部长都支持英迪拉,知道自己败局已定,马上退出了竞选。只有德赛仍决心要与英迪拉见个高下。
德赛开始在竞争中对英迪拉进行谩骂和攻击,试图激起英迪拉应战,抓住她的破绽予以进攻。然而,英迪拉让他大失所望。她的态度仍如初始那样谦逊有礼,其风度让公众更加满意。大选终于进行了。果如所料,英迪拉在526名党员投票中,共获得355票,而德赛仅得169票(两张废票)。成千上万的印度人聚集在议会大厦外面,庆贺她全面大胜。
英迪拉成功之处在于她在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时善于守拙,隔岸观火。同时,善于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周旋,利用其矛盾,寻求对自己的支持。最后终于以弱胜强,登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
撒切尔化敌为友
1975年,撒切尔夫人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后,立即把目标对准了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官邸。但是,刚刚过去的竞选斗争中,撒切尔夫人与希思两军对垒,裂痕颇深,保守党的内部团结受到了严重损害。
在英国这种国家,欲当首相必须是一个政党的党魁,因此,党内的夺魁斗争一向十分激烈。争夺各方常常是撕破脸皮,竭尽排斥、贬低和打击之能事。撒切尔夫人不赞成希思的政策主张,先是支持基思·约瑟同希思竞选,继而又亲自向希思挑战,使希思感到她有意与自己作对,心中大为不快。但竞选期间,希思的人马故意打出“我支持杂货商,但不支持他的女儿”的口号,把撒切尔夫人的家庭身世也翻出来,作为攻击目标。这种做法,当时使撒切尔夫人十分气恼。双方的对立情绪一度达到空前的程度。
撒切尔夫人当选后,认识到为了团结全部力量参加首相大选,必须弥合与失败者的裂痕,恢复保守党的团结,稳定自己的后院。由于希思在党内追随者不少,势力不能小视,他又在国际上声望较高,影响颇大。没有他的支持与合作,要战胜执政的工党,有较大困难。撒切尔夫人为了获得希思一派的支持,主动地摈弃前嫌,表现出一种虚怀若谷、不念旧恶的气量。
她获胜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去拜会希思,热情地邀请他参加她领导下的影子内阁。但被一口回绝。她不灰心,其第二个行动是请希思手下的总督导员怀特洛出任保守党副领袖,怀特洛接受了邀请。由于撒切尔夫人的做法符合许多保守党人的心愿,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接着,撒切尔夫人于1976年10月的保守党年会上再次主动发出和解的信号。她在讲话中赞扬希思过去的政绩,在政策主张上作了一些调整和修补,又采纳了希思的一些观点,使两派在对内对外政策上明显接近。在此情况下,希思也就发表了对撤切尔夫人“完全相信”,支持影子内阁的内外政策声明。至此,撒切尔夫人在党内的领袖地位便最终确立了,为登上首相宝座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统治者胸怀宽广,才能招天下人归服。一个统御他人的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虚怀若谷既是重要思想作风,又是谋略手段。“君子之德如风”,宽容大度必能感召部属,赢得人心。撒切尔夫人的做法正是显示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素质和风度。
卡洛斯平息哗变
1981年2月23日下午6时当西班牙众议院正在议会大厦举行会议时,200名荷枪实弹的民防军官兵突然包围了大厦,中校特赫罗·莫利纳率领20名士兵冲入会场,将全体阁员及各党派主要领导人300人扣为人质。与此同时,军内极右分子遥相呼应,巴伦西亚地区的第三军区司令米兰斯·德尔博什中将宣布戒严,并且派军队占领了电台等部门。全国处于混乱之中。
在这严峻的局势下,作为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象征的卡洛斯国王以其过人的胆识沉着应变。24日凌晨,国王亲自出面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以稳定人心,并以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身份命令参谋长联席会议采取紧急措施平息哗变。此后,军队迅速进驻首都,把电台、电视台及军事要地保护起来。同时,宪兵及武装警察部队对政变分子实行反包围。国王还命令各部副大臣成立临时机构,会同军警领导人共同制止议会大厦内事态的发展。一切反政变措施进行得有条不紊、富有成效。
这些措施果然很快奏效,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军方宣布效忠国王,各大军区也纷纷致电国王,表示尊重宪法,维护民主。首都各界人士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对政变,在这种情况下,米兰斯·德尔博什中将不得不撤消了戒严令。叛军大势已去,只得在重兵围困下宣布投降。策划的政变仅持续十八小时就破产了。两天之内,参与策划、指挥的20多名军人全部被捕并送交军事法庭。国王亲自主持了国防委员会特别会议,以处理善后事宜。在此之后,国王声望大增,民主势力得以加强。
大凡发动政变者,其主要策略就是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造成局势的动荡,以混水摸鱼、乱中夺权。因而当权者首先应该做到临变不惊,遇险不慌,沉着应变,稳定局势,断绝对手乱中取胜的计划,然后采取迅速而周密的措施扭转不利局势,不给对手留有喘息和反扑的机会,并安排好善后事宜,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竞选总统里根胜蒙代尔
1984年里根竞选总统时,已经七十三岁。他的对手是民主党的蒙代尔。蒙代尔是卡特当政时的副手,上过大学,当过兵,担任过律师和参议员,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只有五十六岁。
美国在总统竞选期间都要进行电视辩论。蒙代尔要求同里根进行六次较量。里根知道自己的体力条件不如对方,所以没有答应。两人经过多次讨价还价,达成协议进行两次电视辩论。第一次电视辩论中,里根处于劣势,蒙代尔稍占上风。这次辩论,蒙代尔的主要策略,是指明里根的年龄太大,难以应付繁重的内政外交活动。10月21日晚,双方举行第二次电视辩论。里根一开始就发动进攻。他说:“上次辩论中蒙代尔说我年龄过大。但我不会把对手的年龄、不成熟这类问题在竞选中加以利用。”里根的话使众人哈哈大笑。
在这次辩论中,新闻界认为里根占了上风。民意测验表明里根和蒙代尔的得分是6比4。
里根在这里应用了正话反说法。话的表面是“我不会”,然而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实际上是在骂蒙代尔太年轻、不成熟。在这次辩论中,里根不仅报了一箭之仇,而且给选民留下了思维敏捷的印像。
艾伦迫使黑格辞职
理查得·艾伦是美国的一位老政客。他曾在尼克松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过职,后因和基辛格争吵而辞职。里根上台后,他又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黑格是里根政府的国务卿,一向自视甚高,在政府里树敌不少。由于政见不一致,加上黑格又是艾伦老对头基辛格的密友,因此,艾伦一直想除掉黑格。
艾伦采取了暗箭伤人的办法。他利用工作之便,常向报界散布一些有关黑格的谣言。他决不让记者说出自己的姓名,又要让记者强调这是引自“白宫权威人士”的消息。所以,有一阵“黑格地位不稳”、“可能辞职”的流言传得十分广。尤其令黑格气愤的是,1981年11月3日,《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引用白宫人士的话说,里根总统有一个对下属官员不满的名单,其中头一名就是黑格。文章还称“国务卿一只脚踏在香蕉皮上,随时可能从内阁里滑出去。”
艾伦借新闻界暗地里散布了如此众多的流言蜚语,再加上其它打击接踵而至,黑格不久便辞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