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一关键时刻,本来在战场右翼另一个地区作战的俄军炮兵主任库泰伊索夫得知了这一情况。他没有按常规向上级请示报告待命令下达后再行事,而是在这危机万分的情形下,断然自做决定,抽调三个乘马炮兵连,共36门火炮转移到左翼奥克拉本方向,用霰弹猛轰法军。法军没有料到在右翼的俄国火炮部队会那么快地突然出现在左翼,一时慌了手脚。不多时,法军被迫溃退。库泰伊索夫的举动一举扭转了战局,俄军重新返回,占领了奥克拉本,护卫住通向俄国的道路。
1904年,日本和俄国爆发了日俄战争。当年8月24日,双方开始在中国辽宁省进行辽阳会战。辽阳会战进行的极为激烈。日军看到参战的俄国西伯利亚第三军露出较大破绽,于是决定对它进行两翼迂回包抄。日本第一军一个近卫师突然出现在俄军左翼,准备一举打入俄军阵容,从中间斩断俄军。俄军没有预料到这一点,猝不及防,形势非常严峻。
先前为了增援西伯利亚第三军,俄国派出了预备队,预备队中有马尔丁诺夫上校指挥的一个团。这个团在行军过程中获悉了日军已从左翼逼近西伯利亚第三军的消息。眼见情势紧急,马尔丁诺夫上校没有请示待命,擅自主动率本团立即改变行军方向,转向西面,穿过大片高梁地隐蔽机动到日本近卫师团的翼侧,突然冲击,以白刃刺刀战袭击日本人,迅速打退近卫师。西伯利亚第三军转危为安,形势转而对俄军有利。
战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这时最能考验一个指挥员是否果断和有智谋。指挥员决不能死板地执行命令,而必须临机立断,根据战场形势决定具体战术。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860年5月11日,加里波迪率领红衫军成功地在西西里的马尔萨拉港登陆。一踏上西西里的土地,加里波迪就毫不犹豫地进军巴勒摩。
为了壮大声势,增强实力,他一方面发表了告西西里人民书,放手发动群众,获取马匹、车辆、辎重、给养;另一方面与当地起义军会师,与当地民政首脑与社会贤达合作,使这支人民的军队声威大震。
在向巴勒摩进军途中,加里波迪的军队故意避开一般人常走的大路,而选择了绕圣朱利亚诺山脚而行的更直的捷径,推进到军事重镇卡拉塔菲米,这里有那不勒斯军队的包括炮兵与骑兵的三个营掘壕固守。他们部署的大炮居高临下,构成了强大的火力网。加里波迪研究了敌情后,发出了进攻的命令,不久就攻占了第一线阵地。那不勒斯军队一边负隅顽抗,一边徐徐撤退,在第二道山岭列开战斗队形,以卡拉塔菲米的建筑群为依托,以事先修好的防御工事作掩护,进行顽强的抵抗,远征军多次冲锋均被打退,伤亡比较惨重。加里波迪集结起全部兵力,他自己与司令部人员一马当先,冒着密集的炮火冲锋,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攻占了对方防守极为严密的阵地。
经过长时间的厮杀,远征军将士人困马乏,精疲力尽,他们纷纷要求指挥官休战几个小时,到晚上再来歼灭残敌。“不,这不是休战的时候”,加里波迪斩钉截铁地回答,脸上泛起他特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露出在任何情况下从未丧失的镇静表情,并接着说:“我们一休战,那不勒斯人就会以为我们已被打跨。他们的士气并没有完全消沉下去,他们士兵打得不错。我们如果不抓住战机,我们如果休战,今晚就打不垮他们,因为他们会看出,我们现在打不敢他们。我们必须吓破他们的胆。”然后他向士兵们大声疾呼:“意大利的命运就在这里,就在这个战杨上,就在我们与那不勒斯军队的第一次交锋中。我们必须征服一切,或者就战死在这个沙场上。这次战斗必须是决定性的一战——不是战死,就是胜利。”司令官决一死战的决心使得身著红色衣衫的勇士们感到身上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们又像早先那样勇猛地冲入敌阵,连续攻克了敌军五道坚固的阵地。与此同时;加里波迪还派出西西里起义军从侧翼打击敌人,分散敌军的防守火力。在这双重压力下,敌军终于抵挡不住,丢盔卸甲地退出了卡拉塔菲米。
翌日,加里波迪在难以形容的欢呼声中进入卡拉塔菲米。然而,加里波迪进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他的战士祝贺他们辉煌的战绩。“率领你们这样的战士,我什么样的大仗都敢打。昨天,我已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就敌人兵力与敌阵的火力而论,我率领你们进行了一场非常艰苦的战斗。我依靠的是你们使得敌人闻风丧胆的刺刀。你们明白,这一点我没有估计错。”
战争不仅是双方实力与智慧的角逐,同时也是一种意志的较量。“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从这种意义上讲,抓住战机,决一死战,也是一种智谋的运用。
伊凡诺夫违令创奇迹
1904年2月,日本与沙俄之间爆发了日俄战争。双方在中国的辽东半岛和渤海湾投入大量陆海军兵力激烈厮杀。5月中旬,日本海军开始猛烈进攻沙俄军队盘踞的旅顺口。俄国舰队奉命在旅顺口外的海域广布水雷。
在日俄交战中,双方都极为注意对自己的军事行动严守机密,同时又千方百计地开展情报工作以获取对方军事行动计划。在这方面日本的间谍活动是相当成功的,他们基本可以确切地了解俄国的水雷分布情况,从而谌开或扫除俄国的大部分水雷,把舰只稳妥地驶近旅顺口。
5月14日拂晓,晨雾弥漫,俄国舰长尼科莱·A·伊凡诺夫在6艘驱逐舰的护送下,乘布雷艇“阿穆尔”号离开旅顺口去执行布雷任务。在布雷艇行驶的途中,伊凡诺夫灵机一动,他没有按照上级的命令在距岸8海里的地方布雷,而是又让船向前行驶了3海里,在一个新地点布了水雷。归航途中,布雷艇因为没按规定行驶,又刚好躲过了日本巡洋舰的侦察。次日5月15日早上6时,俄国布雷艇特遣队返回港口。约在上午10点,日本舰只“初濑”号、“八岛”号、“敷岛”号和两艘小巡洋舰自信地大摇大摆驶进刚刚布好水雷的海域。日本人对自己情报人员的消息深信不疑,他们以为3海里以内绝对没有俄国水雷区。结果是,“初濑”号撞上一枚水雷,歪歪扭扭勉强驶开,立刻又碰在另一枚水雷上,这一次锅炉被炸毁,“初濑”号随即沉没,船上490人全部葬身海底。不一会儿,“八岛”号也触雷,它在沉没以前总算摇摇晃晃开走了。日本舰队万没料到出现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遭遇,他们还以为是俄国潜艇在进行袭击,顿时乱作一团,向四处胡乱开炮射击。这次意外的事件,使日本两艘著名的战舰沉没,这对日本人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因为日本一直没有弄清事件真相,所以他们将这次的损失情况长期隐瞒至战争结束。
战场上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在战斗中绝不能固守常规。因此,灵活机动是战略战术的核心与灵魂。在情报活动特别发达的今天,这一点尤其重要。
萨卡里亚大捷
1921年初,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国民军诞生了。它一建立就与强大的希腊侵略军展开战斗。1月份他们在伊涅纽村成功地阻止了希腊军队的进攻,在3月份的第二次伊涅纽战役中他们再次挫败希腊军队。希军不甘失败,在英国主子的支持下,以坦克、大炮为后盾,于1921年夏向土耳其国民军发动疯狂进攻。当时希腊军队共有96万人,机枪5,600挺,大炮345门,希腊国王君士坦丁亲自指挥作战。同希腊军队相比,土耳其军队只有51万人,440挺机枪和162门大炮,明显劣于敌人。
面对强敌的进攻,凯末尔经周密思考和研究,决定采取以退为进、以逸待劳的战术。土耳其军队先向希腊军队退让一步,让他们未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爱斯克舍希尔和阿菲昂。1921年8月15日,君士坦丁国王下令:向安卡拉进军!企图进一步扩大战果。
与此同时,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国民军,在得到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的物质援助后,正在以逸待劳,准备向侵略军发起反攻。8月23日,在君士坦丁发布军令的第八天,土耳其军从萨卡里亚河岸向侵略军发起猛攻。二十二天后,土耳其军将希腊军队赶至爱斯克舍希尔和阿菲昂一线,取得了“萨卡里亚大捷”。这次战役是一次转折点,从此,土耳其军队掌握了希土战争的主动权。
凯末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退为进、以逸待劳的战术,使土军避免硬拚,以保存实力。当希腊军的锐气稍减,已感疲惫之时,则发起猛烈反击,使处于劣势的土耳其军打败了强敌希腊军。
英国空军以攻为守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德国为了迫使英国把部队和武器撤离法国,以减弱协约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防御力量,派遣了一只又一只的飞艇空袭伦敦和其他大城市。这些空袭行动—度给英国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出现了被称之为“齐柏林大恐慌”。起初,英国当局对德国飞艇的轰炸采取阵地防御的措施,或者当飞艇前来空袭时,由待命的飞机升空迎击。
后来,英国空军首脑发现最好的防御是进攻,于是便改用以攻为守的战术。英国先后派出数批飞机,分别在比利时的埃维尔和奥斯坦德发现了两个德国齐柏林飞艇基地,于是这些飞机径直向基地里的飞艇发动了猛烈的袭击和轰炸,很快就将它摧毁。德国利用飞艇空袭和威胁英国的企图遭到沉重打击,“齐柏林大恐慌”很快消失,英国也没有从法国撤回军队以保卫本土。
“以攻为守”是一种积极防御的谋略思想,防御不应是消极的,它应与积极的进攻紧密结合起来。进攻的目标可以是敌人的必守之地,也可以是敌人的补给要道或后方基地,这样,就能通过“围魏救赵”或“釜底抽薪”等谋略配合自己的防御,达到“守中有攻”、“以战代守”的效果。
古为今用出奇兵
1918年2月,驻扎在中东前线的英军第六十师奉命进攻杰里科。该师收到简令指示,先拿下密奇曼希村,为进攻杰里科作准备。师长派某旅脱离主力部队,去攻占密奇曼希村所在的险要山头。
该旅指挥官感到任务艰巨,再加上地形不熟,觉得难上加难。这时,一位叫维维安·吉尔伯特的年轻少校帮助了他。这位少校熟读《圣经》,记得里面提到过密奇曼希。他发现《圣经》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腓力斯人在密奇曼希扎营……某日,索尔之子乔纳森对替他提盔甲的青年说,来,让我们到另一边的腓力斯人的驻地去。……乔纳森在小径上行走,寻找去腓力斯人驻地的道路。小径的一边有块陡峭的岩石叫博泽兹,另一边也有块陡峭的岸石叫塞尼。博泽兹石朝北与密奇曼希村相对,塞尼石朝南面向吉比。乔纳森对年轻人说,让我们到他们的驻地去……乔纳森和那位年轻人在半英亩土地上进行第一次冲杀,杀死了20人左右。”
这段具体的记载使吉尔伯特少校得到了关于密奇曼希路径的重要情报,他建议旅长仿效乔纳森。旅长派人经过侦察,发现道路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那样,于是便按少校的建议改变了以整个旅作正面进攻的计划,改为派一连人去袭击土耳其人。结果,这次袭击完全成功,英军只有极少数人丧生。时隔数千年,英国部队重演了《圣经》中乔纳森的故伎,竟然取得成功,世人皆谓之奇迹。
“古为今用”本为治国之方略,一般指根据古人的经验教训或以往历史的启示,作为当今制订各项治国大计时的借鉴。本文事例虽非安邦治天下之大事,但一位军官通过古人书本中知识得到启发,用于实际战斗中,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古为今用的佳话。
蒙哥马利临危不乱力挽败局
1940年5月,希特勒组织强大兵力对西欧发动全面“闪击战”。德军的机械化部队锋芒锐利,迅速突破法军防线,不到半个月时间,便占领了大半个法国,并且于5月24日将几十万的英法军队包围在敦刻尔克一带。
为了抢救英军,保存将来反攻的实力,英国从25日开始实行了全面撤退的“发动机计划”。他们出动几百艘船艇,包括军舰、商船、渔船甚至私人游艇,一齐奔驶敦刻尔克。但由于战场形势紧张混乱,渡海行动受到不少影响。
这时,刚晋升为少将的蒙哥马利正指挥英军第三师在鲁贝突围。他命令全师600辆军车都在后栏板下装个隐藏的小灯,靠着这一点灯光的指引,顺利完成了夜间转移,于29日进入敦刻尔克桥头堡阵地。鉴于他成功的突围,蒙哥马利被提升为第二军军长。指挥部部署了渡海计划,由第二军先撤,巴克的第一军殿后,并授权巴克在万不得已时可向敌人投降。蒙哥马利接受了作战部署,但他极力反对投降,力主全部军队都应突围。他认为,作为殿后部队的指挥官,巴克缺乏镇静而清醒的头脑,应由第一师师长亚历山大接替。
蒙哥马利的建议被接受以后,他与亚历山大协调步骤,一致行动,最大限度地稳住战场的混乱,在乱中求稳、稳中求快,以迅捷的动作将部队在预期时间内顺利渡过了英吉利海峡。英国政府原来只是指望撤退4、5万人。但到6月4日“发动机计划”结束时,英军竟然全部撤出,总共224万人;另有法军和其他同盟军114万人。这一成功的大撤退被称为“敦刻尔克奇迹”。虽然,生性多疑的希特勒在战略上的严重错误是英军得以死里逃生的重要原因,但蒙哥马利临危不乱,沉着指挥并全力突围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大凡战场上敌强我弱,己方处于劣势时,很容易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溃乱局面,或手足无措、束手待擒,或慌不择路、争先逃命。在这种形势下,指挥官的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确是可贵的素质,并且还应有全局的观念。蒙哥马利的沉稳与果敢对于英军顺利完成大撤退不能不说起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