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4200000078

第78章 言行适宜必得“人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能够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

【感悟一点】

一个人立足于社会,靠什么聚集人气,靠什么取得资本?无论古今,都必须以自己的言行来取得别人的信任,赢得威望。一旦别人对你的言行看不顺眼,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免谈了。

人作为自然人,当然有私欲和野性的需要,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是口舌还是行为。然而这种放纵必须放在礼义的制约之下,否则???为逞一时之快,而做出完全不合适的举动,可能使你的整个形象都大打折扣。这样一来,人气骤落,以后还靠什么出来打“天下”?

刘秀和祢衡

克制自己,言行合礼,这不仅是一种作为人的文明表现,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智慧和策略。任何想要在生活中站得牢固,并且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的人,都应该也必须做到这一点。

西汉末年,天下一片混乱。义军将领之一的刘秀率领将士浴血奋战,渐渐平定了全国的混乱局面。一天,他展开地图,总结平乱的政绩,望着标识着密密麻麻符号的作战形势图,不禁茫然,便对幕僚邓禹道:

“天下如此辽阔,如今我才平定了一些小郡,要到何年何月,才能使全国安定下来呀?我真是没有把握呀!”

邓禹回答:

“诚然,如今天下群雄并起,战乱不已,前景难测。但是万民都眼望着明君的出现。自古以来,兴亡都在于仁德的厚薄,而不在于土地的大小。请您不要灰心丧气,只要一心一意积王者之德,天下最终会归于统一的。”

刘秀深以为然。半个月后,他率兵击败了称作“铜马”的农民军。对那些愿意归降的将士,刘秀非但不治罪,反而让他们维持原职参加刘军,继续作战,且对其统领们一一封侯。他这样对叛军恩宠有加,以至于他们不敢相信,心中不免充满疑惑及不安。

对这种情形,刘秀也察觉到了,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投降军队不予整编,维持原编制,叛军各将领仍复原位,带领原部下参战,本部不作干涉。命令传下去后,为了观察实际反应,刘秀经常一个人单骑来往于各营地巡视。此时如果有人行刺刘秀,那真是件唾手可得的事情。但是叛军众将士看到刘秀如此诚恳,都产生了敬仰之心。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萧王(刘秀当时的封号)推赤心置人腹中,诚恳待人,不怀疑我们,实在是一位度量宏大的宽仁长者!以前我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他居心叵测,现在回想起来,真觉惭愧。今后为了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我们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从此以后,这些降将都成了刘秀忠实的部将,跟着刘秀披荆斩棘、赴汤蹈火,立下汗马功劳。而刘秀凭着他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终于平定了天下的混乱,建立了东汉王朝。

刘秀具有贤明豁达的领导者风范。他能够克制自己,以礼义对待曾经的敌人,以君子之心度他人之腹,使人心归附于他,最终壮大了自己。

刘秀和西汉的刘邦一样,都处在乱世,正是群龙无首的年代。这时没有绝对的权威,谁也不服谁,靠武力让人屈服只能是以暴易暴。所以刘秀的适宜言行既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他成就大业的必要条件。

东汉末年的枭雄曹操不能不算是个有胸襟、能容人的领导。当初刘备还没成事的时候曾来投靠曹操,曹操任命他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刘备是有野心的人,现在若不趁早除掉他,将来必是后患。”曹操征求郭嘉的意见。郭嘉说:“您现在手提宝剑仗义起兵,为百姓除暴,必须要推崇信义,才能招来英雄豪杰。刘备向来有英雄之名,如果我们杀了他,则有害贤之名,这种损失可就大了。”曹操认为他说得对。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把才华横溢的祢衡拒之门外,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弥衡来投奔曹操时,言行极端狂妄,不但把曹操手下的人才骂了个遍,并且直接表示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这样一来,曹营就很难有他的立足之地了。曹操也没有难为他,只是把他送给了刘表,但他依然脾性不改,言行肆无忌惮,最终惹火了刘表,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形形色色,生活理想也不尽相同,作为领导者,要把各种各样的人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团队。这就像把许多木板箍成一个水桶一样,领导要善于做那个箍桶匠,而“诚意”就是那个箍桶绳。祢衡不知克制自己,对自己的言行是否合礼适宜更不以为意,结果呢,弄得人人都看他不顺眼,甚至心中无比厌恶憎恨。这样下去,不惹祸上身才怪。

人活在复杂的现实中,应对形形色色的人,要积聚起自己的力量,没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是不行的。人格魅力靠什么产生?当然首先是具有亲和力的言语行为。试看古今有一番作为的人,哪一个看上去不是谦谦君子,仁厚长者?起码从表面上看去是如此。

同类推荐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

    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1913~1992),美国哲学家,存在主义主要代表之一。其主要著作有《非理性的人》、《什么是存在主义》、《自我与本能》等。《非理性的人(精)》是威廉·巴雷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公认为英语国家中研究、解释和介绍存在主义的优秀的著作,在美国和整个西方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它在问世后多次再版,畅销不衰,至今仍被一些大学列为“当代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课程的教科书。
  •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佛教来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经典浩如烟海,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百喻经》又叫《百句譬喻经》,原名为《痴华鬟》,是印度法师僧伽斯那根据《修多罗藏》十二部佛经中的素材编撰而成,它通过寓言故事阐述了佛教经典,寓言通俗自默,充满了哲理,又枉具讽剌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原经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解释,一是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读者开卷感悟和卷尾诲颂共为则。
  • 幸福的哲学

    幸福的哲学

    "这本书是周国平1996-2012年,数十载间,慢慢沉淀下来,对世界的智慧思考。一本全新的力作,哲学入门的桥梁书。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一本让你从平时过的具体日子和做的具体事情里面跳出来。放下社会的身份,回到人这个原点,去思考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 创新实践与唯物史观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创新实践与唯物史观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本书通过对创新实践范畴的剖析,从马克思立足于实践观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革命这一事实出发,把实践进一步划分为常规实践和创新实践,并指出了创新实践更能体现实践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人的本质存在方式,正如马克思通过确立实践存在论构建了历史存在论的唯物史观一样,当今时代迫切需要在创新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创新实践存在论的唯物史观。
  • 西方哲学十二讲

    西方哲学十二讲

    像其他有关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一样,本书也是对哲学的回忆。不过,本书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回忆每个时期每位哲学家的思想,而是把目光集中投射到他们思想的某些方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试图让回忆更深入一些,在澄清哲学家本人思想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当代视野来揭示其中的深层蕴涵,另一方面也通过问题本身的如其所是来展开对问题本身的回忆与参与。通过这样的方式,本书探讨哲学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哲学地思考。
热门推荐
  • 江山如画之女王如花

    江山如画之女王如花

    她们无时无刻不在成长,江山无时无刻不在壮大,她们的成长之路布满了荆棘,她们如同女王一般披荆斩棘,成长为商界最亮的星星,江山如画,世人敬仰艳羡,可江家人的苦谁曾知,谨以此文激励江家女王注:本文非重生,非穿越,江家女王的确存在责任:“因为你姓江,所以你要学,仅此而已”江浅坐在大班椅上,对着年仅七岁的江熙阳说姊妹情深:“我十四岁的时候就说过,你们犯的事,江家姐妹一起撑”江浅在房里对着几位说“好,一起撑”床上的江彩扯开泛白的唇角微微笑着说“好,咱们一起撑”江俏眉眼弯弯,伸出手,悬在空中“一起撑”江韶将完美的手搭在江俏的手上四人的手重叠在一起,笑容明媚而靓丽
  • 倾世绝恋:绝世女王

    倾世绝恋:绝世女王

    前世不能相守,今生无论什么困难都不能将我们分开“灵儿呢”某男怒瞪面前洋娃娃般的萝莉“她说她要去游玩,叫你不要找她了”说完一溜烟跑了,某男提身去追他那爱玩的小妻子。
  • 末世英雄之掌灵师

    末世英雄之掌灵师

    灾难降临,地星成了一个杀戮场,丧尸遍布全星,生物进化成为嗜血的猎手,人类成为弱者沦为猎物。掌灵师在灵核出现之后,应运而生,地星进入了掌灵师的时代。朱天努力的坚守着心中的一份正义,小心地守护着心中所爱。他幸运地得到了一只金属手臂,从中获得的东西,让他先人一步成为了掌灵师。他由此在恐怖的末世里如鱼得水,一边建立着他的梦想之国,一边追寻着末世的秘密。一路前行,终成最强掌灵师。当一切水落石出,所有的矛头,都指向遥远的星空……
  • 三千岁豪嫁

    三千岁豪嫁

    她被挖过肾,被挖过眼,连死后的心脏都被挖了,那个她苦苦深爱的男人,到头来,连看都不看她一眼。她临死的时候,他怀里抱着别的女人在花天酒地。“少爷,少奶奶……”“怎么,她又闹了?”“不是……少奶奶,死了……”
  • 穿越恋爱是不可能的

    穿越恋爱是不可能的

    鹿小晓这辈子也没有想过,天会掉东西,还掉书,跟着人跑的那种,还会带人到处跑,得亏自己没有想谈恋爱的心。不然在众多美男当中,肯定被迷惑的啥也不是了。--前言↓↓↓佛系旅途
  • 丫头请不要悲伤

    丫头请不要悲伤

    和老于认识了二十多年了,老于说何必要悲伤呢,改放下就放下吧。我拍了拍老于的肩膀说;有些人从见面的第一眼开始,就注定相识便是结束,忘不了,爱不了,却又那么的悲伤……
  • 学识伴我远行

    学识伴我远行

    陌生人加油!现在辛苦一阵子以后好玩一辈子。
  • 当地主

    当地主

    无意进入平行世界的近代战争历史里,没有历史的羁绊,没有仇恨的种子,陈杰只想做一个理想中的万恶的地主。并且,在他家的大门上写着一副对联: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横批:闲事莫问
  • 快穿之男配才是真绝色

    快穿之男配才是真绝色

    初九耀被莫名其妙的绑定了系统。啥?一来就让她攻略渣男?去他的!本姑娘死都不会攻略渣男男主!看我化身渣女小白莲,踹掉男主攻男配!“小九儿,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初九耀……“小九九,我警告你,你要是敢逃跑,我发誓绝对不会放过你!”初九耀……“师尊,你是徒儿一个人的对吗?”初九耀……等等……为什么情况有点儿不太对?说好攻略男配呢?本姑娘不干了!“小九九,你刚刚说了什么?”没有没有,什么都没说,你先把东西收起来。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