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4200000054

第54章 士志于道不以物移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第四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而以穿破旧衣服、吃粗劣食物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们谈论真理的。”

【感悟一点】

人贵有志。但“志”对于人来说,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符号和标记。人一旦树立了远大理想和生活目标,就要对它负责;这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在追求事业理想的过程中,坚毅自信、果敢不疑,不随波逐流,不轻信盲从,这些都是必要必需的品质。倘若总在口头上谈理想谈得眉飞色舞,临到阵前却又害怕艰苦,埋怨没有锦衣玉食。那么这种人要么是懦夫,要么是伪君子,不仅不宜与之“论道”,甚至连与之交友都要三思。而对于自身,更要时时自查自省,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毛病,以防拖累自己前进。

管宁的高风亮节

在开放的社会与生活中,人人各有其“道”;但无论你所树立的是怎样的“道”,信念坚定、不以物移,应该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如此,才会使自己理想中的东西,不会一直遥遥无期。在这方面,汉末时管宁“志于道”的高风亮节,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生于延熙元年(公元158年),卒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

管宁家里很穷,而且他十六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戚朋友可怜同情他,赠送了许多财物让他葬父,可是管宁一文不取,只凭借自己的真实财力安葬了父亲。

管宁好学,结交了几个后来很著名的学友,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三个人很要好,又都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当时,他们求学的时候,常常是一边读书,一边劳动。有一天,华歆、管宁两个,在园中锄草,说来也巧了,菜地里头竟有一块前人埋藏的黄金,锄着锄着,黄金就被管宁的锄头翻腾出来了。华歆、管宁他们平时读书养性,就是要摈除人性中的贪念,见了意外的财物不能动心,平时也以此相标榜。管宁见了黄金,就把它当做了砖石土块对待,用锄头一拨就扔到一边了。华歆在后边锄,过了一刻也看见了,明知道这东西不该拿,但心里头不忍,还是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过了几天,两人正在屋里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达官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热闹。管宁还是和没听见一样,继续认真读他的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对这达官的威仪艳羡不已。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

汉末天下大乱之后,人的生命财产都不能保障,中原一带就更没法再待下去了。管宁、邴原还有王烈几个人相约,到比较安全的辽东去避难。当时辽东太守是公孙度,很有统治能力,而且辽东地理位置偏僻,战乱没有波及,是当时一个理想的避难地。至于管宁几个人在中原的名气很大,公孙度是知道的,所以对他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专门腾出驿馆来请他们居住。见了公孙度,管宁只谈了谈经典学术,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局势闭口不谈。拜见过公孙度以后,管宁没有再住驿馆,而是找了一处荒山野谷,自己搭个简易房子、挖个土窑居住。公孙度死后,他儿子公孙康掌了权,野心比他父亲还要大,成天想着海外称王的美事。他想给管宁封个官,让管宁辅佐他,可是慑于管宁的贤名,硬是开不了口。曹操做司空后,下令征辟管宁入朝,公孙康把诏命压下不宣布,管宁当然也不会知道了。中原局势稳定以后,许多流民都返乡了。但管宁依然不动,安居辽东。不久辽东的局势也有了变化,公孙康死后,他弟弟公孙恭继位,这个人身体有病,生性懦弱,没有统治能力,而公孙康的私生儿子公孙渊偏偏是个雄才,不安于下位。管宁看到辽东快要乱了,这才带着家属乘船回中原。公孙恭亲自送他,赠送了许多礼物,管宁先收了,出发时,连同以前公孙度、公孙康的赠物,全部留下来,一芥不取,保持了清白本性。算起来,他在辽东整整生活了三十七年。

船队在海上航行时,遇到风暴,大部分船都沉没了,管宁坐的这只船也很危险,但是管宁从容不迫,好像没发生事情一样。这时,奇迹发生了,夜幕中突然出现了一点亮光,给船只指引方向,到达了一处荒岛,这才转危为安。当时人们发现,岛上没有居民,也没有点火的痕迹,这光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把它解释为奇迹,并说这是管宁的“积善之应”。管宁的回乡,名义上是奉了魏文帝的征辟诏书,实际上是躲避即将到来的辽东之难。但回到故乡以后,魏文帝就下诏封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决推辞,说自己老了,实在没什么才能,要求皇帝放过他。可是皇帝偏偏不肯放过他,魏文帝死后,魏明帝又多次征招他,华歆王朗陈群等朝中大臣更是反复地推荐管宁,华歆还提出把自己的太尉之位让予管宁。管宁呢,则是一律推辞,到死也没有答应出仕。

当然,要求现代人去像管宁那样做,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有些不符合实际。但他那种即使是“务虚”也坚定不移的精神,应值得我们去学习。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无处不在的诱惑常常使我们陷入犹豫和迷失之中,令我们向着目标的努力半途而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淡泊明志,不以物移,确实是成就一番远大事业的保证。

同类推荐
  •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 通往“蓝花”深处

    通往“蓝花”深处

    本书从启蒙运动自身暴露出的内在困境谈起,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内容作了细致分析;从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哲学与浪漫派“形式反讽”的超越与融汇中,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反讽本质进行了浪漫主义的诠释。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悼念
  • 唐将军的小夫人

    唐将军的小夫人

    男孩:“为何负我?”女孩:“因为不爱你啊……”男孩:“那你……可曾…爱过我?”女孩:“呵,从未……”
  • 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零星银河

    零星银河

    少女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在这里等到了少年
  • 失控的情绪家

    失控的情绪家

    情绪是一头负伤的野兽,独自躲在暗处反复舔舐伤口,它总是充满戒备,长着反叛的骨头,极易被激怒,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千万不要轻易靠近,安抚。
  • 萧先生的小乖妻非你不可

    萧先生的小乖妻非你不可

    十六岁那年,她遇见他,摇晃着小脑袋对他说,“我想要的只有你。”“可以。”他温柔凝视,少年的眼中蕴着笑意。十九岁那年,她离开了他,他的世界中只留下她最后的话语,“我要离开你了。”曾有记者追在这个天之骄子的身后问道:“您有什么遗憾的吗?”他牵起嘴角,嘴角流露出一抹苦笑,“爱而不得。”突如其来的寒意弥漫在这个男子的身上,表面看来是那么的平静,但眸子里却散发出绝望和惶恐。她不愿意回来,没关系,他会等。她对他还有怨,没关系,他有爱。他在自己的世界里画地为城,只有他和她。人人都说萧先生这个人年纪轻轻,做起事情来却心狠手辣,杀伐决断,不留一丝余地。也只有她会浅笑吟吟道,“胡说,我觉得我的阿尘很温暖。”不负相逢,不惧离别。终于他还是等回那个眸中带着笑的她,可以向众人介绍了,“楚瑾,我的萧太太。”【1v1有宠有虐】
  • 我想救你

    我想救你

    我以为这世上,只有我能救你,原来你本就是一个安全的个体。
  • 大佬低调点

    大佬低调点

    苏若被天道算计了,从此开启了鸡飞狗跳的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狂妄暴君杀手妻:绝宠皇后

    狂妄暴君杀手妻:绝宠皇后

    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她……绝对要活得自在,活得精彩。穿越异世,她七岁便为父平难民,风采初露。他稚龄便端坐朝廷,降龙伏虎,是一代霸王。她与他,相别七年,当彼此都已成熟,再次相遇,她不识她,而他对她绝不会放手!(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