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子曰:“第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
译文:阳朱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德而又能去掉自以为贤的想法,哪里会不受爱戴呢?”
人在得意之时,往往容易迷失本性,乐而忘形。他们会张扬自己,放纵自己,殊不知,得意至极时,便是危险至极时,如果头脑不够冷静,表现失常,便很容易由巅峰跌到谷底。
骄矜,是指一个人骄傲专横,傲慢无礼,自尊自大,好自夸,自以为是。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经常能看到的。具有骄矜之气的人,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他人。由于骄傲,则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骄矜对人对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这一点很早就有人认识得十分清楚。
《尚书·革命》中这样阐述道??骄傲、荒淫、矜持、自夸,必将以坏结果而结束。同样的看法在《说苑·丛谈篇》中也有:“富贵不与骄傲相约,但骄傲自然而然地随富贵出现了;骄傲和死亡并没有联系,但死亡也会随骄傲而来临。”
《劝忍百箴》中对于骄矜这个问题这样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诸侯骄人则失其国,大夫骄人则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贵而自多。盖恶终之衅,兆于骄夸;死亡之期,定于骄奢。先哲之言,如不听何!昔贾思伯倾身礼士,客怪其谦。答以四字,骄至便衰。斯言有味,噫,可不忍欤!”
这段话意思是说,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够把守住。富贵而骄奢,便会自食其果。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魏文侯接受了田子方的教诲,不敢以富贵自高自大。骄傲自夸,是出现恶果的先兆;而过于骄奢注定要灭亡。人们如果不听先哲的话,后果将会怎样呢?贾思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谦虚的原因。思伯回答了四个字:骄至便衰。这句话让人回味无穷,咳,怎么能不忍耐呢?
确实是这样。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横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他人。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则会不服从领导。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不会孝顺。
骄矜的对立面是谦恭、礼让。要忍耐骄矜之态,必须是不居功自傲,能够自我约束,克制骄傲的产生,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
在克服骄傲自大、培养谦恭礼让的品质方面,古人为我们做出了不少榜样。
富贵者、当权者自身本来就容易有骄傲之气,看不起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但是作为统治者,如果不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他就可能因为自己的骄矜之气而失去政权,富贵者则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财势。
如果一个人喜欢自大自夸,就算是有了一些美德,有了一些功劳和成绩,也会丧失掉。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看不起他人的工作,就会失去自己的功劳。
有一个人,打了一个比方。他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人的仇恨,在心中只占据一半,那么他表现得很激烈;如果一个人的仇恨,在他的心中占据了全部,那么他表现得格外冷静。
由此可见,得意忘形或者失意忘形,都是由于“度数”不够,浅薄或者无知。
半桶水荡得很。得意忘形者败!
易经讲:君子终日乾乾,就是说人一天到晚,都要保持本分,保持常态,永远这样;不但如此,到了晚上,还要警惕自己,不可放松,就像白天一样的小心。就是说到了中年做事得意的时候,做人做事随时随地都要小心,乃至到了晚年都不能放松。
富贵是人所向往的,但富贵之后人们的发展趋势,就不一定是锦上添花了。无忧无虑的生活最能麻痹人们的神经,令他们蜕化变质,失去拥有的一切。
权势和地位给人罩上的光环,往往使入迷失本性;当光环消失之后,人们最需要做的是找回自我,而不是还生活在逝去的幻影中。重新开始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当初的坚韧与谦和。
清朝雍正皇帝在没有继位之前,川陕总督年羹尧是他最得力的亲信。当时,诸皇子为了皇位互相攻击,年羹尧坚定地站在时为雍亲王的胤禛一边。
胤禛当上皇帝后,对有大功的年羹尧视为恩人,封他高官显爵,还动情地说:“年羹尧忠勇无人能比,我不仅不能辜负他,而且我的子孙也要铭记他。如有人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是我朝的臣民了。”
年羹尧受到皇帝这样推崇,趋炎附势的人于是加紧了对他的恭维和“孝敬”,许多人携带重金去贿赂他。
年羹尧来者不拒,提拔了很多不称职的人,有人便劝他说:“皇上厚待你,是因为你从前为国建功。现在你的这些行为,对国家有害,皇上知道了一定不满,你应该保持清名,不让皇上对你的看法改变啊。”
年羹尧说:“这是我权力范围内的事,皇上不会怪罪我的。皇上对我特殊优待,我还担心什么呢?”
年羹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渐渐骄横跋扈起来。他外出的时候,连总督和巡抚都要跪道迎送,毕恭毕敬。
一次,年羹尧进宫看望身为雍正皇妃的妹妹,妹妹对他说:“听说你在外面十分招摇,引起不少议论,这是不明智的。无论你有多么大的功劳,终是臣子,以后做事还要讲究分寸的好。”
年羹尧对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他仍是恃功自傲,雍正皇帝开始猜疑和忌恨他了。
不久,雍正皇帝严词警告他,说:“你是国家的功臣,更应该遵纪守法,做群臣的表率。现在许多人对你是敢怒而不敢言,难道你是有心让我为难吗?”
年羹尧的心腹看出了苗头不对,劝他说:“皇上这样指责你,看来他是早有不满之心了。你要马上上书自责,也许这样还能挽回不利的局面。”
年羹尧不肯谢罪,他说:“皇上把我看做恩人,哪能这么快就翻脸呢?我若认罪,其他人正好落井下石,我是不能自毁前程的。”
雍正皇帝见他死不悔改,于是解除了他的抚远大将军之职,降他为杭州将军。年羹尧的心腹这时又劝他说:“皇上动怒,日后群臣必定会群起而弹劾你。现在不比从前,你必须马上放下身价,谢罪求得皇上的原谅了。如果你还是抗拒到底,事情就会更糟。”
年羹尧自觉受了委屈,他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口出怨言,说雍正皇帝对他不讲情义。他不厌其烦地对人讲述自己从前的功劳,暗指雍正皇帝忘了他这个大功臣了。
雍正皇帝听到这些消息,更加恼怒。他公布了年羹尧的92条大罪,令他自杀。
年羹尧得志猖狂,失势后不思悔过,他的心态没有丝毫调整,这使他一再犯错,最后走上了绝路。
人要有能上能下的心胸,在上位不要仗势欺人,处下位不能怨气冲天。人生在世一切都是可能的,什么也没有不惹祸事重要。
我们看中国历史的汉朝、唐朝,看西方历史的罗马时代,鼎盛的时候,就衰败下去。家庭也是一样,兴旺的时候,儿女媳妇都骄贵起来了,太骄贵就是泰到极点,否就来了,否到极点泰来了。不但人是如此,历史也是一样,社会发展也是一样,看通了人生,如此而已。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得意时切忌忘形,因为成功永远是相对的,在成功之时,危机并不是被永远消灭了,而是潜藏起来了。看不到这些隐患,高枕无忧地大肆行乐,隐患便会悄悄增长,直到有一天浮出水面。促使成功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力量一旦消退,导致失败的各种要素就要强劲反弹,把成功化为乌有了。
人在得意时,总认为快乐可以长长久久,其实这不过是错觉而已,得意过头时,危机也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