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6900000016

第16章 昭明太子:质本洁来还洁去(1)

公元531年三月,梁武帝太子萧统在他所建的后池游园。他先是在岸上走了一会,接着就想下池去采摘荷花。陪他上船的人看他心不在焉,就有些担心。他们知道,最近宫里的诸多传言或多或少地对这位太子产生了一些影响。雕着鲜艳花朵的船行驶到池子中央时,忽然船身一震,萧统因为正站起来摘一朵荷花,重心不稳,掉进了池子里。船上的人吓坏了,慌忙跳进水中救太子。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太子弄到了岸上,经过一阵摇晃叫喊,太子醒转过来了,忽然就很痛苦地叫了一声:腿。

众人一看,太子的腿鲜血淋漓,可能是被池子里的植物刺破了,众人又把他扶回寝宫,有人就想去报告给皇帝,被太子拦住了。太子说,父亲已很忙碌,何必为这一点小伤去惊动他老人家呢。

但许多天后,伤口仍不见好,腿又肿了起来。梁武帝见太子多日不露面,就派使者过来探问,太子只好以偶感风寒为借口打发了使者,并勉强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诉父亲自己是小病,不要为自己担心。

可到了四月份,病情突然恶化。太子在床上几乎不能动,浑浑噩噩。侍从们不忍心看到太子这样,便找一个人偷偷地去告诉梁武帝。梁武帝闻讯后,立即赶过东宫来,是时,太子已永远地离去了,年仅三十一岁。

梁武帝痛不欲生,老泪纵横。下诏书让用天子之礼殓葬太子,加谥号为昭明。五月,葬于安宁陵,下诏命司徒左长史写作哀册文。太子之死震动朝野,京城男女奔走宫门吊丧,人群塞满了道路,哭声震天。其他地方的人民知道了太子的死讯后都极为哀伤。531年四月的梁朝上至天子下及万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526年十一月,昭明太子的母亲丁贵妃去世。昭明太子派人买到了一块好墓地,正要准备修葺下葬母亲时,有一个卖地的人找到了梁武帝身边的太监俞三副。跟他讲,自己有一块地很想卖,如果能高价卖给太子,俞太监可得其中的三分之一。俞太监心动,便跟梁武帝说,太子现在要安葬母亲的那块地不是不好,但有一块地要比这块更好。

梁武帝问道:“墓地有好坏之分吗?”

俞太监急忙道:“当然有,您的夫人的墓地或多或少地对您有一点关系啊。”

梁武帝大惊,“好,你让太子换墓地。”

就这样,昭明太子把母亲安葬到了俞太监买回来的墓地里。过了不久,有个江湖术士看了那块墓地后,跟太子说,“这块墓地折您的寿啊。”

昭明太子也大惊,“我该如何是好?”

术士道:“可设法延长寿命。”

按照术士的交代,昭明太子将制成的蜡鹅和各种物件埋在了墓旁。本来,这件事也就这样过去了,埋在土里的东西,很难见到天日。况且,昭明太子只是为自己着想,并无谋害他人之意,说穿了,无非是为自己祈福罢了。可因为两个太监,这件事居然成了昭明临死时都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恨事。

这两个太监的名字叫鲍邈之和魏雅,两个人都很受昭明太子的喜爱。但后来,太子疏远了鲍太监而更加对魏雅亲近。鲍太监就把自己在东宫听来的事情告诉了梁武帝。梁武帝心下怀疑,但还是派了几个人去墓地挖了一回。果然,挖出了东西来。梁武帝大怒,准备将此事一查到底,幸好有大臣觉得此事只是小人从中作梗,况且,昭明太子平时所为没有一点不孝的痕迹。如果这样地查下去,对太子很不利啊。

梁武帝想到了太子平时的孝道,觉得也是,但此事不应该就这样不了了之,他将那个术士捉了起来,杀掉。太子因为此事,总觉得对不起父皇,在他临死时,还跟侍从说起此事。他以为自己只是在为自己祈福,想不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诅咒父亲了。

这对昭明太子来讲,简直就是大不孝。他当初对母亲是何等孝顺,母亲死后,他从丧处徒步走回东宫,直到母亲入殓,滴水未进,每次一想到母亲,就会哭得昏天黑地。父亲给他带信说,哀伤不应毁伤天性,圣人说,如果一个人经受不住死去的人给自己带来的感情,那就等于不孝。我还在世,你却如此,你对母亲有孝心,难道对我就没有了吗?

昭明太子这才忍住悲伤,开始努力加餐饭。丧礼过后,太子整整瘦了一圈,当太子以瘦弱之身入朝时,大臣们无不为之感动而落泪。可他却在墓地这件事上做出了对父亲不孝的举动,在他有生之年,如何肯原谅自己呢?

每个了解他的人都明白,他的本意并非是诅咒父亲,但小人们的解释其实也不无道理:只为自己祈祷长寿,而不理会父亲,这就是不孝。

在池子中落水,伤情即使有大碍,无非是身体上的。作为帝王之子的昭明太子养尊处优,又有御医服侍,即使不能安然好转,也不至于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死掉。或许,过多的还是那件墓地事件以后,昭明太子始终充满了自责。在心理上,他其实早已病倒了。

在他死后,梁武帝其实并没有原谅他。昭明太子的儿子并没有按照礼制被封为皇太孙。这也说明,墓地事件的确成了梁武帝心中永远的痛,即使昭明太子已经死去,在其内心深处,他也永远不会原谅自己儿子的所为。

太子之死归根结底于长满了荷花的池子,或许,上天对这位太子仅有的一点公平就体现在这里吧,是让他洁身而去的。

昭明太子名萧统,字德施,小名维摩,梁武帝在近不惑之年,维摩来到了人间。502年,梁武帝立其为太子,当时因为年纪幼小,所以就住在宫里。到了507年,太子出宫住进了东宫。萧统的聪明是一般人所无法比拟的,三岁时学习《孝经》、《论语》,五岁时已读遍《五经》,并且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510年九月,他就能在寿安殿讲解《孝经》,讲起书中大义头头是道。引得大臣们称赞不已。太子十二岁时,在宫中看到狱官办理案件评议罪犯的事,便问左右官员,这些人是做什么的。有人回答他,这些人是司法的廷尉官员。太子道:你把他们的文书拿过来给我看。翻了一遍后,他发现上面的罪犯都很可怜,就说,我能代表你们判决这些人吗?主管官员见到这个小太子很认真的样子,就说,当然可以。不过,殿下您要知道这些人所受刑罚可是很重的。

维摩点头,就在文书上开始写起判决书来。主管官员拿到文书后,只见上面的所有罪犯都签判打五十杖。他不知该怎么办,就去问梁武帝。梁武帝大笑,说,既然你跟太子说了他可以判决这些人,那么,就按照他判决的去执行吧。

从这以后,太子经常对案件进行审理,主管官员认为太子只是仁慈,所以,只把想要从宽发落的案犯的案子交给太子。但有一次,主管官员呈上了一份建康县令审判的一件诬告人诱骗人口的案子,案子翻过来后,县令认为太子之仁慈,若审理此案必会从轻发落,就只将诬告人打了四十下屁股。太子审理后,道:“他要是犯了罪,便应该全家妻儿同受刑罚,如今只是宽大不按罪判刑,难道可以轻罚了事?”下面人问该怎么罚,太子道:“罚他去服冶铸劳役十年。”

后来诸多官员才知道,太子虽然仁慈,但对于故意犯罪之人却很严酷。由此也明白了,太子除了仁慈之外,还有智慧。

522年,昭明太子的叔叔萧憺去世。按照旧礼仪,长辈死后,东宫在丧礼方面不能和旁系发生关系,也就是说,昭明太子不得对叔叔的死有任何表示。一切文书信件都要按照平常的样式进行。昭明太子觉得这种规定很可疑,他跟太子仆刘孝绰谈论此事。

刘孝绰说:“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张镜的《东宫仪记》所赐。其中有这样一条:朝廷有发哀出丧的事,东宫停止奏乐一个月以上;鼓吹乐队也要停止演奏,穿丧服的期限和上面相同。丧礼不和旁系亲属发生关系的意义就在于解除丧服,丧服虽然可以脱掉,但是悲伤之情又怎能卸去呢?既然有悲伤的情感,书面上应称‘兼慕’,过一个月停止号哭之后,依照常规可以奏乐,称为‘悲竟’,这样才有道理啊。”

最后,刘孝绰认为,叔叔死了,东宫应该自称“兼慕”,一直到停止号哭之后。

于是,昭明太子下令说:“张镜《东宫仪记》在旁系亲属问题上有一些不合人情之处,我认为,张镜前后矛盾,首先他说太子要停止奏乐一个月以上,但却说东宫不能和旁系丧礼发生关系。那么,东宫是该悲伤呢还是只休息一个月,一个月后再奏乐玩乐?”

张镜是南朝宋人,少时与光禄大夫颜延之邻居,颜饮酒谈义,喧闹呼叫,而镜静默无言。后延之闻镜与客谈,辞义清雅,心内折服,自此不复酣叫。在新安太守任上时撰《东宫仪记》,遂成后世东宫之必学礼仪教科书。

昭明太子却对这样一本权威教科书提出质疑,很是难得。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后来《昭明文选》的流传后世,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520年左右,梁军北伐,京城米价因此暴涨。昭明太子下令节衣缩食,每当大雨大雪过后,太子都要派心腹官员到巷里去仔细查看,看到贫困人家或有流离失所在道路上的人,就拿米救济他们,还将东宫的绢帛拿出来送给衣不蔽体的穷人们。在那几年,昭明太子让东宫的人做了上千件衣裤,在寒冷的冬天施舍给那些穷苦人们,但却吩咐下面,不要让这些人知道是自己给他们的。如果有人死在大路上,太子就命人将其好好安葬,并告诫下人,不要说是自己的主意。这真有点“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

有一次,他看见宫中警卫手里拿着荆条,这是一种浑身长满了刺,打在人身上能让人求死不能的东西。太子叫过来警卫的头人,问道:“你们拿着这东西做什么?”

警卫头回答:“用来驱逐宫外的闲人。”

太子摇头,“驱逐人可以用嘴巴,何必用这种东西呢?”

警卫头又回答:“殿下,这是历来的规矩。”

这种规矩其实可以解释为:谁手里有大棒,谁就是强者,强者手里必须要有大棒。

太子回到宫中,想了一晚上,第二天,他找到警卫头,道:“其实你们可以换成小木板子。你们用它无非是驱逐闲人,而不是杀人。”

警卫们后来就把手上的荆条换成了小木板,每个人手里拎着一块板子,看上去很滑稽,但太子却觉得,木板不能伤到人,即使滑稽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同类推荐
  • 说不尽的大槐树: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

    说不尽的大槐树: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问题,是个真正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话题。即使是在历史上,它也是个士绅和民众都非常关注,并且为之付出许多努力的问题。对于理解历史上文化之共享与互动,了解山西以至华北历史,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更值得探讨的是,大槐树移民传说和广东的南雄珠玑巷移民传说、客家的石壁村移民传说等等传说,所反映的地方历史变迁的过程。这个问题牵扯到历史时期区域开发的问题、宗族的问题、信仰的问题、士绅的问题、族群的问题,特别是军事制度的问题。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或者比较准确地理解这类传说的产生和流布。这一步步深入的过程,也正体现了作者关于区域社会史或者历史人类学的方法论意义的思考和阐述。
  • 崭光

    崭光

    良家作为典型的旧社会家庭,诞生了以良翔义为首的革思派,随之而来的影响是老爷子与良翔义的父亲一一良诚的矛盾,间接导致了老爷子搬离良家大院,让本就处于末路的良家又遭遇了沉重打击……
  • 唐朝首席执行官

    唐朝首席执行官

    王亮望着破烂的茅屋,还有身边的漂亮老婆,老子撒子时候穿越的,一点准备都没有,怎么办?是先解决温饱,还是弄个超品的官来当当,要不一起搞定?既然来到了古时候,那么还是要入乡随俗的,三妻四妾王亮坚决抵制!太少了,怎么够呢?喜欢金疮药的请多多收藏,推荐,谢谢了,
  • 丰臣往事

    丰臣往事

    庆长四年(1599)丰臣政权黯淡了下来庆长八年(1603)丰臣的天下摇摇欲坠庆长十五年(1610)丰臣家逐渐进入了生死存亡的一念之间大坂那宽大雄伟的城墙,深暗无比七颗耀眼的将星,守护着它的仅存光芒...露と落ち露と消へえにし我が身かな浪速のことは梦の又梦丰臣秀吉(1532~1598)
  • 活得真累

    活得真累

    贼老天,你个瘪犊子玩意儿!上辈子你就让老子活得是王八进灶坑——憋气又窝火。今生老子只想求一逍遥快活,可种种迹象表明,哥的这个愿望想实现实在是有点困难。贼老天,咱打个商量,能否换个人来坑啊?你总不能可一个人使劲儿霍霍啊!什么?不行!那好吧,你这该死的贼老天,你丫过来吧!要么让哥暴了你,要么让你暴了哥!哥还就不信了呢!
热门推荐
  • 无上剑典

    无上剑典

    一把剑,一个人在破灭的星际边缘进行修炼求生的故事。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一把自己心中的剑。这里的人为剑生、为剑亡,忘记了心中哀伤、忘记了生命烦忧。他们一心向剑,别无所求,人们则称之为剑魔。=======苍山路远,御剑腾空,今夕何夕,佳人与共。
  • 镇国长公主

    镇国长公主

    她这一生爱过两个男人,一个在她有孕在身时狠心抛下她并使她流产;另一个却害得她落下一辈子的病根。她身为一国公主,本该心安理得的挥霍人生,却为了国家放弃奢华奔赴沙场,从此与刀枪为伴,与战争为伍。她的夫,她的子,她本该安逸闲雅的人生。苦尽甘来之后,她是否可以重拾往日的飞扬洒脱,等待爱情来临。
  • 霸道总裁,萌妻拐回家

    霸道总裁,萌妻拐回家

    徐欣雅重生了,什么!娱乐圈新人?好啊!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演技大咖,于心那个小婊砸也敢跟她叫板……
  • 当架空变成了现实

    当架空变成了现实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是一个群魔乱舞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有着神奇或者是不神奇的力量,只是……“这是个什么鬼呀?!!!”
  • 从不剧透的诸天万界聊天群

    从不剧透的诸天万界聊天群

    剧透?这辈子都不可能剧透。为了积分改变群友们原本的命运,诸天万界聊天群的群友门都被群主给坑坏了。聊天群号码:560539395
  • 华生

    华生

    那些已经看不到摸不着的噩梦就像我们彼此一样,被深深的刻在心里深处恨着。还有那些我疯狂的捉摸着的童年,即使我过得不好,但你不也是吗。我唯一赢得了你的就是我还死皮赖脸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你却连活着都不敢。你算什么,即使你给我生命,但是你却从未在我生命中留下什么好的回忆。甚至没有一个人会挂念你。你难过吗。
  • 金岳霖只要有你便足够

    金岳霖只要有你便足够

    金岳霖爱林徽因,这是众所周知的,林徽因的幸运,在于一个不是她丈夫的男人,苦苦爱了她一辈子。
  • 洛克王国之光明家族

    洛克王国之光明家族

    洛克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幻灵岛的墙壁壁画中,隐藏着光明家族的秘密,其中壁画预言到十二位光明勇士是光明家族的后人。在光明勇士聚集的时候王国会陷入一片危机,他们必须拯救王国,这样一支冒险小队组成了……
  • 快穿护短已上线

    快穿护短已上线

    自然神感知小世界意识在渐渐消失,为了维护世界秩序,它造出系统,让系统穿越去修复世界。于是,拥有各种属性的系统开启他们的异界之旅。拥有属性的系统会用不同的方式修复世界,而夭珸(wu)身为一个护短系统,她的任务就是让不被偏爱的怨气小可怜有被罩的感觉。
  • 警官大人你好萌

    警官大人你好萌

    一个是反穿越的多情皇子,一个是性情冷漠的警官大人。无良的皇子总爱调戏警官大人,他说:“你是我今生爱得最深亦是最辛苦的人,想甩我,没门。从初次见面你扑到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要对我负一辈子的责任。”PS:高傲冷酷无赖攻VS清冷腹黑美型受,看我们的聂大皇子在二十一世纪如何追我们的警官大人,看我们的警官大人如何被掰弯,路程坎坷,前途渺茫,聂大皇子你要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