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人的特性,而不谈到中国人的“孝”,那是绝对不行的。但中国人的孝这个主题,不好做。孝这个词,与我们曾不得不用的许多字眼一样,在中国人的感受中,与我们习惯里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不管怎样斟酌翻译成英文,却还是有很多词语及其含义为中文所独有,是无法翻译的,最不好翻译的一个词是“礼”,它与孝紧密相连。要证明这一点,同时也为了给探讨中国人的孝这个特性提供一个背景,我们还是引用加略利先生的一段话为佳(转引自《中国总论》):“礼是中国人心灵的精髓;在我看来,《礼记》是中国人为别的民族提供的、有关他们民族的最真切最全面的专著。中国人的感情,要是存在的话,是靠礼来满足的;中国人的责任,也是靠礼来完成的;中国人的德行和缺陷,也是由礼而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天然联系基本上靠礼来维持——总之,对中国人而言,礼是道德、政治和宗教的象征,同家庭、社会和宗教有着复杂的联系。”大家都会认同卫三畏博士对这段话的评论,他认为:“把中国的‘礼’翻译为英语的‘ceremony’不够完整,因为‘礼’不仅包括外在行为,同时也包括所有礼节的内在原则。”
了解中国人的孝,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即观看“四书”和其他经典,特别是《孝经》中的有关训诫。这里我们只关注那些为中国人实行的教条。按中国人的意思,孝不仅是一种人性,而且是超凡的品行。切记:中国人的孝是多面体,同一件事,并非在任何情形下或任何的观察者身上都能看到。
1877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上,晏马太博士宣读了一篇有关“祖先崇拜”的论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总结了自己在中国三十多年的亲身经历。这篇论文开篇部分,晏马太首先谈到了祖先崇拜只是孝的一例,接着他指出:“‘孝’这个词很容易产生误解,我们要细心分析才行。在我们认识的所有民族之中,中国的儿子是最不孝的,不听父母的话,一旦他能表达自我要求后,就从不退让。”理雅各博士——中国“四书五经”的卓越翻译家,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三年后,回到英国,他同样谈到了晏马太博士的这段话,但其目的是表示最强烈的反对,他声称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正好相反。这只证明一个大家都懂的道理:人们之间意见不一,是常态,就好像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也会不统一,正确结论只能是各种方面的综合。这些看法尽管不能“和谐”为一个整体,但要比其中任何一个看法更全面。
中国孩童没有严加管教,也不会听从父母,我们所理解的那种马上服从的观念,他们自然也没有。这些都是完全无可置疑的事实,无数经验都能作证。但这些缺乏管教的儿童,在稍稍长大之后,结果却不像我们预料的那么糟,这大概就是真相。中国人说:“树大自然直。”这个比喻表明:孩子成人后,会做应该做的事。但这个比喻或许与别的义务相关,这些义务构成了孝行的某种思想基础。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于中国人孝道的本质,在于教人行孝的方式,也在于孝处于首领地位。《孝经》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市井流传的说法之中,有一个说法是:“百善孝为先,但要看心,而不是看作为,否则天下无孝子。”中国人被不断灌输,一切堕落,来自不孝。违反礼节,是不孝。不忠君,是不孝。为官不尽职,是不孝。不诚心待友,是不孝。杀敌不勇,是不孝。我们因此可以看到,有关孝道,不仅要包括行为本身,而且还要追溯动机,乃至判断整个人品。
人们一般认为,孝的真正根源是感恩。《孝经·圣治章》专门谈到了这一点。守孝三年是有道理的,因为孔子说:“孩子出生的头三年,不能离开父母怀抱。”守孝三年,看来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报恩。羊羔跪乳是人们熟知的孝的范例。孝要求我们善待父母给予我们的身体,否则,我们就轻视了他们的仁慈。孝要求我们:父母在世,好好侍奉,父母去世后,要更加崇敬。孝规定:儿子要遵循父道。孔子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不过,要是父母明显错误,孝也并不禁止儿子去改变错误。卫三畏博士从《礼记》中引证了一段文字:“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不悦,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让人忧虑的是,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父母错误的训导,允许听而不用,而在中国,这样的事例却很少听到,这并不奇怪。
在《论语·为政》里,我们发现孔子对孝的本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他的回答因提问者的情况而各异。第一次是回答鲁国一名官员的提问,把孝总结为“无违”。他显然在提问者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让时间和思考使它发芽生长。“无违”只是意味着“不要违逆”,这位名为孟懿的官员很自然就这样理解。但是,孔子与他的国人一样,有一种“不直言的特性”,他不直截了当地给孟懿解释,一段时间后,他的一位弟子驾车送他外出时,才再次提起孟懿的问题,并重复了那个回答。这位名叫樊迟的弟子听了“无违”这个词之后,很自然地问:“您的意思是什么?”这一问,给了孔子一个阐释的机会,他说出了真意:“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与樊迟的对话,实际上是孔子让樊迟去把孔子自己的话转述给孟懿,让他因此明白“无违”的真实意思!孔子在另一次回答孝的含义时,强调要对父母以礼相待,否则要是只是照顾父母的身体,就降到了狗和马的水平了。
上述的话表明,孝这个概念主要就在于顺从父母的愿望,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在中国是个古已有之的观念。孔子明确地说:“今之孝者,(仅仅只是)是谓能养。”其含义是在他所喜爱并且希望回到的古代,孝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孔子这段谈话已过去了许多世代。他的教义有足够的时间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中,并且事实也是如此。但要是孔子活在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会比以往更加肯定地说:“今之孝者,(仅仅只是)是谓能养。”我们已观察到,通常有良心的人在回答孝这个问题时,的确没有提到其他的责任。不过,我们也应该弄清楚,孝究竟还包括哪些方面。要是任意找十个没读过书的“白丁”,问他们“孝”是什么,很可能会有九个人不约而同地回答:不让父母生气。这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被侍奉好。他们也许还会简洁地说,孝就是“无违”、“不违背”,就如孔子所说的,尽管孔子使用这个词语时,是有特定所指的。
要是我们的读者中有人愿意看一看这个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去细读二十四个孝顺的榜样,这些故事收在《二十四孝》中,为大众熟知,且流传久远。有一个故事说,后汉时期,有个男孩,六岁时去一位朋友家做客,朋友用橘子招待了他。这位早熟的孩子,施展中国人常见的小技巧,把两只橘子偷偷塞进袖子里。但当他鞠躬告退时,橘子滚落在地,这位男孩感到很没面子,但他却很坦然。他跪在主人跟前,讲了一句让世人记住的话,这句话使他的名字“流芳”了近两千年:“我母亲大人特爱橘子,我要把这两只橘子带给她。”鉴于这个男孩的父亲是位高官,在西方人看来,这个男孩完全可以借别的机会,去满足他母亲对橘子的爱好,但对中国人而言,这个男孩是尽孝的典范,因为他从小就想着母亲,或者可以说,因为他这么机敏就编造出了一个借口。另一个男孩,是晋朝人,父母没有蚊帐,他八岁时想出一个妙法:他早早地上床,整夜安卧不动,也不扇扇子,以便让家中的蚊子只咬他一个人,让他父母睡个好觉。这个朝代还有一个男孩,随一个讨厌他的后妈过活,而后妈特别爱吃鲤鱼,寒冬季节又弄不到。他马上脱下衣服,裸体躺在冰面上,冰下的一对鲤鱼看了之后很感动,便在冰上钻了一个洞,并跳出冰面,为的是自己能被“红烧”,给这位脾气很大的后妈去吃!
根据中国人的行为规范,“私妻子”(只顾老婆孩子)就是不孝的举动。上面谈到的《孝经·圣治章》说,这种行为与赌博是同样的性质,对这两种行为的警告也是一样的。上面提到的《二十四孝》中有一个至孝的范例,说一个汉朝人,他很贫穷,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食物既养活自己的母亲,又养活一个三岁的孩子,便对妻子说:“我们太穷了,连妈都无法瞻养,小孩还要分吃掉妈的饭。为何不埋掉了这个孩子?我们以后还会有小孩子,但妈死了,我们就没妈了。”他老婆不敢反对。因此,他挖了一个两英尺多深的坑,准备活埋孩子,但却发现坑里有一坛金子,坛上刻的字说,这是上天赐给孝子的。要是不出现这坛金子,这个孩子就要被活埋了,而按照孝道,按照人们的通常理解,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私妻子”者肯定不会杀害孩子,来延长奶奶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