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五月初五前马泰家又播种下了一茬玉米,按上回的经验,这次马未长在地里施了底肥,马泰两个娘继续负责日常照顾,云朵兄妹还是继续记录。因为上回马泰看了玉米的产量撇了撇嘴,心了很不满意,按照他的估算亩产弄好了上七百斤,“现在,一般玉米都得亩产一千一百斤以上好不好,更别说转基因的高产货了。”王氏看了马泰的表情在他头上敲了一下“就这还不满意,这庄家即耐旱,好伺候,而且秸秆还能喂牲口,你想咋样?”
马泰摸摸脑袋,笑着说道:“我哪敢不满意,就是想着,这次把种子全种下了,没给爹娘、婶子还有弟妹留点尝尝,有些可惜了。”
王氏这个当娘的抹了把眼泪,“等秋收了,咱稍稍留些尝尝味就行了,等明年,咱再慢慢吃。”蔡氏拍了拍王氏的肩膀,“对,等明年了,咱们再慢慢吃。不过那个辣椒,倒是名副其实,昨个云儿偷馋,咬了一大口,辣的这孩子半天才过来劲。”
王氏也破涕为笑“那孩子就是疲,泰儿几次说了这东西只能小口咬一点尝尝,就这孩子不听话,今个,还拿着在大志那孩子脸上蹭了一下,可怜的孩子,现在半张脸还肿的红彤彤的。一会他二婶,你去给人家张家拿些东西,陪个不是去。”
“诶,大嫂我知道了。”蔡氏答道。
“娘、二婶,晚上我给大家做个酸辣干白菜,让大家尝尝鲜。”马泰说道。
“刺啦”一声带着水汽的辣椒段进了油锅,随着油烟升腾,一股香辣气息在屋子里飘散开来。闻着这股熟悉的味道,马泰醉了,全家人也都醉了,“猪油加辣椒,绝配。可惜少了一点味精、高汤。”
经水泡发的碧绿白菜点缀着几颗热油爆香油亮亮红彤彤的辣椒段子,加白米饭,全家吃的这个嗨啊。
“闹那,就这个过了猪油的辣椒,轻轻松松搞定全地球,这朝代又几个人可以逃过它的诱惑。”马泰得意的想着。
接下来几天,两个娘在马泰的指导下,时不时的往菜里放个辣椒。大家也知道辣椒这东西不适应的人吃多了,火大。这天早上云儿偷偷跟马泰说“大哥,我跟你说个事,你不能跟别人说,这两天上大号,屁股就跟摸了辣椒似得,火辣辣的疼。我说你别笑,你还笑。”
哈哈哈一阵大笑,马泰抱着肚子说道:“没事,谁叫你逞能吃那么多辣椒,这两天别吃了,过两天就会好。”说完又是一阵大笑。
躲在窗外的蔡氏听了马泰的笑声,红着脸瞧瞧左右没人忙转身夹着腿走开了。
转眼到了五月初五,在蓟州端五节要挂蒲剑艾草,食粽子。儿女辈以色丝系颈上,名“百岁缕”或抽荷包,这个时代赛龙舟在北方还没有流行起来。
刚过初五马未长在蓟州城东南隅买了套两进的民宅,里长马义坤那边也传来好消息,知州杨大人对铅字印刷非常感兴趣并让马泰父子初七去趟州衙。
蓟州州衙后院,一对男女正坐在桌前品着茶。
“表哥,自原贞先生去职,已有一段时间,朝中大佬已基本定型,眼瞧着下一步就该到地方了。妾以为此次时机到了。”这女人放下茶杯,站在书案前研起了磨。
这男人点点头,走到书案后,提起笔在砚台里蘸饱了墨汁,又凝思了一阵,便在纸上疾书起来:“蓟州知州杨诚欢诚忭,稽首顿首上言,伏以皇帝陛下,浚哲文思,含宏光大,智周万物,日辟四方。今有蓟州马伯泰者,年方十七,先做石墨笔、七巧板、积木等物以娱心智;做脱粒、磨面等机器以利万民;近又创铅字印刷之术,以革旧时毕昇胶泥之法..
臣无任瞻天仰圣踊跃欢忭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
天顺元年五月六日,臣杨璇”。
顿笔提手,杨璇吹干墨迹前后扫了一眼,递给夫人欣氏。
欣氏接过来从前到后看了一遍,“希望这次能借着这股春风渡表哥过了此劫。”此时大明官员个个人心惶惶,全都想着自保的法子。
初七日,一大早马未长父子赶到蓟州城,在衙门口汇合了马义坤,又在门子的引导下进了后衙。
“诸位,都是州郡饱读之士,正巧今日有河东里马家漄少年人马伯泰改良了毕昇胶泥活字印刷之术,用铅锡为胎做成字印,印出的字体清晰美观,且字印长久耐用。大家不妨一同去观看观看。”说着杨璇率先起身来到后堂。
候在堂外的马义坤见杨璇众人前来,忙拉着马未长父子跪倒在地行礼道:“小人河东里里长马义坤携小侄马未长侄孙马伯泰见过知州杨大人,见过诸位大人。”
“起来吧。”当前的杨璇发话道,又看了一眼身后的马未长父子,“身后这位少年就是马伯泰吧?”
马泰赶紧上前来“正是小人。”
“小小年纪就有由此奇思妙想,更生得一表人才,好。”说完与众人做了个请的手势,杨璇坐在上首,“本官问你,你可曾读书?”
马泰拱手说道:“禀大人,小人正随族塾先生学习文章。”
“欧,可治了经书?”杨璇接着问道。
“刚刚开始学治《春秋》。”
“好。难得圣人子弟又如此用心农工文具,真是一个美少郎。把你带来的铅活字给诸位大人观一观。”
马泰赶紧从怀中拿出十几枚铅活字并一小壶油墨,双手放到条案之上,然后向后退了一步,拱手说道:“请诸位大人指正。”
众人纷纷上前从案上取了一枚活字印在手里观看起来。已经见过字印的杨璇则朝着马泰问道:“前几日,马里长送来的那本关于作坊经营的册子是你做的?”
“正是小人所做,小人仔细研究了现有作坊股东运作之法,发现在实际运作之中存在很多弊端,因此重新编排了新的股份制度。”
“可有成效?”对于像杨璇这样的政治官员,对于新制度的兴趣远胜于实在的器物。
“从太平号这段时间的运行来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能不明显吗?这套制度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改进,现在搬到大明不见效果才见鬼呢。马泰接着说道,“正如您所见,在新组建的太平号印刷馆也会采用这种股份制度,印刷馆将会成为太平号的子公司。”
“有意思的制度。”待杨璇说完,一旁正在试印的圆领蓝素衫老者大笑道:“单就字印来说似乎并不出奇,只是这油墨确实特殊,较之一般印刷墨汁更粘稠、油腻。”说完,他拿着铅字蘸了油墨在草纸上轻轻一印,“哈哈,快来看这字清新隽秀,墨汁不散,一瞧就是上品技艺,就是不知全篇印出来的效果?”
“闻老,您是博学大儒又是弄章高手,看来对这铅字印刷评价不低,给您瞧瞧,这是用铅字印出来的书本。”说着杨璇从桌上取了一本册子递给闻姓老者。
这人含胸双手接过了册子,与众人翻看起来,“不错不错,难得的是在这种素纸上不仅墨汁不阴透而且笔画整结。就是不知这样的一本册子大量刊印靡费几何?”
马泰忙拱手介绍道:“像这样二十来页的册子以百本为例,除去排版校验线状时间,二人两台机器需用两个时辰左右,单本册子费用应在十个铜板。”
这几个数字把在场的众人惊住了,市面上同样的一本线装书怎么也得在三十个铜板左右。这里面得了太平号印刷馆股份的几位,心里不免有些激动,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印刷馆竟有如此大的利润。而那些没得了好处的人,心里也想着插上一脚。
“哈哈,这还真是奇功一件。诸位试想书籍刊印的费用大大减低,势必会使更多寒门学子受益,由此开来定惠便天下诸生。”一旦自己大力推广更便宜更好用的铅字印刷,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一个“兴教化”的政绩铁铮铮是跑不掉了。对,再加上这小子的那些个农具也要大力推广,又是一个“重农事”。在大明这个以文教、农业作为重要发展方向的国家,有了以上这两条政绩,保住当下的位子是一定的,没准上边一高兴还能再高升一点点也不是不可。杨璇是越想越高兴,险些笑出声来。
旁边一个穿着青色官服补子上绘着鹭鸶的大人笑着说道:“此乃造化之功,卑职建议大人应将此事上表天子..”马义坤临来前已经告诉马未长父子,蓟州同知王松王大人乃是马家的世交,此时见他开口,马义坤忙向马泰使了个眼色。
杨璇听了这话,眉脚略一皱,然后笑着:“嗯,王大人此言正和本官心意。当今天子拨乱反正之时,现此祥瑞,定是上天眷顾我皇重登大宝。本官这就写了本章将此事上达天听,还请同知王大人和判官张大人,一同署名。”
“是。”被点到的两人此时心里也是蛮高兴的,别的不说,至少在任满考评上给自己重重的瞄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