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800000056

第56章 天京陷落 (2)

这一次李秀成带来的兵马已经没有上次那么多了,可他的对手兵力却增加了好几倍。除了吉字营五万人之外,鲍超的霆军也赶到了,加上彭玉麟、杨岳斌(就是杨载福,因为同治皇帝叫载淳,他为避讳改了名字)的水师兵力,天京城下已经汇集了近十万湘军,不管是洪秀全还是李秀成,这个仗都不好打了。

由于李秀成实际上并没有把主力部队投入天京城防上来,洪秀全只好命令城里的太平军发起反攻,夺回雨花台。结果因为兵力不足,跟吉字营打了一场硬仗,战死五六千人,最终败回城里。曾国荃在雨花台一带站稳了脚跟。

这时候李秀成才发现情况不好,急眼了,立刻扔下天长、六合回援天京,结果被湘军鲍超、杨岳斌两军水陆合击,李秀成手里掌握的太平军最后一支精锐损失惨重。

从此以后,太平军再也没有力量大举来救天京了。

李秀成吃了亏,动弹不得了,湘军这边就得了便宜,先是水陆齐进夺占浦口,然后死战一天,在五月十五日攻克了九洑洲。

雨花台、九洑洲失守,李秀成的大军也败退了,天京城被彻底孤立了。之后吉字营又相继占领了印子山、上方桥、江东桥、高桥门、七瓦桥、孝陵卫……天京已在湘军的合围之中,粮道被彻底切断,城里的军民开始饿肚子了。

就在城里太平军饿肚子的时候,城外的湘军也开始饿肚子了。

吉字营的兵员太多,曾国藩又因为“犯浑”得罪了朝廷,慈禧太后再也不向着他了,结果老曾能弄到手的银子越来越少。

一开始,曾国藩是能弄到多少银子就给吉字营开多少饷,可是后来手里太紧,只好规定每个月只开一半儿军饷,但很快连一半军饷也开不出来,只好硬着头皮拖欠,一欠就欠了一年多的饷。

眼下安徽、江苏一带,因为连年战祸,老百姓都跑光了死绝了,没人种地,哪儿来的粮食?现在湘军十多万人密集当地,每个月要吃六七百万斤大米,结果搞得米价暴涨,湘军手里本来就不多的一点儿银子,就算全拿出来买米,也只能让当兵的凑合喝口稀粥,更不要提发饷的事了。

湘军,那可不是善碴儿。

这帮乡勇个个都是亡命之徒,他们出来打仗,奔的就是银子。现在拿不到饷,这帮人立刻折腾起来,有些军营开始有人闹饷哗变。这一下把将领吓坏了,赶紧把闹事的抓起来,派人禀报曾国荃,请示要不要杀他几个?结果曾国荃说了:现在咱们欠粮欠饷,这个问题短期内没法儿解决。这帮乡勇都是同乡同村,有的甚至是兄弟父子,杀一个,可能惹恼一帮子,影响太大,还是别杀了。

闹饷不杀,又不能眼看着乡勇们哗变,那咋办?

……要不让他们自己“想辙”去吧?

这时候,因为金陵城被四面围困,断了粮道。为了节省粮食,城里的太平军把大批妇女孩子赶了出来,让她们“自谋活路”,结果这些女人刚一出城就被围城的湘军全部掳进营里,任意奸淫,有些干脆被当成牲口一样卖掉了。

曾国藩手下有个谋士叫赵烈文,是江苏人,眼看着自己家乡的姐妹遭了这样的大难,赶紧跑来找曾国荃,请曾老九帮忙说句话,把这些无辜的老百姓救出来。想不到曾国荃说:现在欠了这么多饷,军营里连粥都喝不上了,我们这些人都没脸见当兵的,哪还好意思去制裁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曾国荃的话,其实是个暗示。

没有粮饷我也没辙,你们这帮当兵的该偷就偷,想抢想抢吧,只要打仗的时候还肯给我卖命就行了。

说实话,这些乡勇从加入湘军那天起,就为了银子而卖掉了自己的性命。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是没有灵魂、没有信仰、没有人性的,湘军从组建之时,就注定要堕落。

当年湘军初创的时候,曾国藩确实想把这支军队搞好,还编了什么《爱民歌》让乡勇们去唱,后来有人残害百姓,曾国藩也抓过,也杀过。可自从咸丰四年攻克武昌,头一次大规模屠杀战俘、进城抢劫,这支湘军就露出了它的本性。之后被困江西,无粮无饷,这帮家伙又在江西地面儿上私设关卡,乱收捐税,到处抢劫……可那时候湘军人数少,规模小,曾国藩还能约束他们,也能弄来银子给他们吃喝。可自从安庆大屠城之后,曾国藩已经再也管不了他手下的乡勇了。现在曾老九又当着将领的面儿说了这些话,结果他手下这五万乡勇彻底变成了土匪!

自从合围金陵之后,吉字营的乡勇们四出抢劫,见谁抢谁。不但抢粮食抢钱,还到处掳掠糟蹋妇女!把金陵城外方圆几百里全搞成了无人区。

连人都找不着了,就更买不到粮食了,结果这帮湘军连粥都喝不上了。

别看混得这么惨,可吉字营里这帮土匪却没有一个人当逃兵,仍然死守在军营里,有粥喝粥,没粥吃野菜也能扛着,而且打起仗来照样凶狠。

这帮东西哪来这么大的“凝聚力”呢?

原来这帮人早都商量好了,只要攻下金陵城,死的伤的,所有欠饷一律补齐,绝不让他吃亏,活着的,冲进城去抢钱抢女人!

愚昧和贪婪已经被搅拌到了“爆炸”的临界点,吉字营已经不再是一支军队,这些乡勇,也已经不再是“人”了。

鬼!这是一群地狱里放出来的恶鬼!

已经没有湘军“吉字营”了!这支部队,现在成了加在洪秀全身上的一道魔咒。当金陵被攻克,洪秀全死去之后,“吉字营”也就像一道被焚化了的“符纸”,悄无声息地化为烟尘了。

3.老曾斗洋人

就在吉字营像个掉在地上的苹果一样迅速腐烂,而曾国藩为了给这帮“土匪”筹粮筹饷,急得在安庆城里团团转的时候,同治二年(1863)二月,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英国佬儿找上门儿来了。看了他递进来的名帖,曾国藩暗吃一惊,赶紧亲自出迎。

这人谁呀?

来的这个英国佬儿是驻华英军司令官史迪弗立。不过眼下这个英国佬儿已经卸任,正准备回国,临走之前“顺道儿”过来跟曾国藩见见面。

那当然了,曾国藩是两江总督嘛,大官!洋人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要说曾国藩这年已经五十二岁,当官也当了二十来年,什么人都见过,什么交道都打过,可跟洋人面对面坐在一块聊天儿,还真没几回。今天跟这个英国“司令”坐在一起东拉西扯瞎白话了几句,史迪弗立渐渐把话头扯到金陵围城上去了。

听说金陵城很大,城里太平军很多,一定很难攻克吧?

这是废话,谁都知道的事儿。

凡是聊天时对方问出这种“废话”来,那就必有所图。曾国藩马上多加小心,先点头称是,看这个洋人下边要说什么。

结果史迪弗立就说了:我们英国方面愿意帮忙,提供武器装备,由你们中国人出钱,仿照以前上海的“洋枪队”组建一支上万人的军队,由英国方面提供训练。

有了英国的训练和新式枪炮,单凭这一万人就能攻下金陵,总督大人觉得怎么样?

这个“洋枪队”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打破,上海失去了军事屏障,局势危险,所以咸丰十年(1860),当时的上海道台吴煦拉拢洋人,成立了一个“中外会防公所”,又凑了一笔钱,找来一个叫华尔的美国人,拉起了一支“洋枪队”。军官全是洋人,当兵的是中国人,虽然这支部队的头目是美国人华尔,可实际上却是英国政府在幕后操纵。最厉害的时候,洋枪队曾经搞到四千五百人。

洋枪队里这帮当兵的,跟湘军的吉字营有点像,也是一帮为了高薪出来卖命、没有灵魂没有人格的家伙。有所不同的是,吉字营这帮人变成了恶鬼,而洋枪队里的兵在洋人的“教导”下,却成了数典忘祖的“洋奴才”,只听洋人的命令,根本不拿自己当中国人看了。

后来李鸿章接了浙江巡抚,一上来就非常厌恶洋枪队,一直想办法整治他们,先是把人数缩减到三千,又找机会收回了洋枪队的一半控制权,最后抓住机会,把这支“洋枪队”全部裁撤了。

洋枪队为什么惹李鸿章讨厌呢?

因为这支部队实际上是英国方面伸进中国军队内部的一根撬杠。这帮英国人一开始在幕后操纵,华尔被太平军打死后,他们派了一个叫戈登的英国军官来当队长,直接控制了洋枪队。又趁着李鸿章跟太平军交战的机会,让洋枪队跟着淮军开进苏南,想借机扩大英国势力。

幸亏李鸿章精,一路打仗一路跟戈登这帮人斗法,最后把个洋枪队整个斗垮了。

说实话,跟洋人斗法,曾国藩还真没多少经验。可他和李鸿章是师生关系,两人很亲近,经常通信,洋枪队是怎么个事儿,李鸿章已经跟他说过了。所以今天一听这个英国人扯这套词儿,曾国藩马上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好嘛,这帮英国人在上海忽悠不住李鸿章,就专门跑安庆忽悠老曾来了——甭来这套,我懂!

曾国藩把小三角眼一抹搭,龇牙一乐:哎呀,这可是个好事呀……可这么大的事我做不了主,得请示一下北京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要不你先回上海等着,我请示完了再跟你联系?

见老曾这么说,史迪弗立挺满意,乐呵呵地走了。

他倒是等着去了,实际上老曾这边连个奏折都没写。

请示啥呀,就你们这套玩意儿?自己玩去吧。

这边刚把史迪弗立糊弄走,北京城里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恭亲王奕忽然给曾国藩来了一封信,跟他商量“阿思本舰队”的事。

“阿思本舰队”,又是一件邪事儿。

同治元年(1862)二月,把持中国海关的“代理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提出,由中国人出钱从英国买几条炮舰,送到国内来帮着打太平军。当时北京的总理衙门一琢磨觉得是个好事,就凑出一笔银子交给赫德,让他帮忙买船。

其实这个赫德是个不折不扣的英国特务,他提出这个建议本就别有用心。拿了银子,就让正在英国养病的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赫德是“代理”总税务司,这个李泰国是正式的)帮着买船,结果李泰国就玩阴的,背着中国人招来一个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担任“舰队司令”,又雇了一帮英国水手,而且瞒着中国方面跟阿思本订了合同,说这个舰队以后只服从英国方面的命令,中国人的话想听就听,不想听可以不听……很快,李泰国的花招让中国这边知道了,当然不答应,要求李泰国把那份私下订的“合同”废掉,这支舰队开回国来要接受中国地方督抚的指挥,攻打金陵的时候就直接受曾国藩和江苏巡抚李鸿章的指挥。

想不到李泰国不答应!而且放出话来,如果中国方面不按他的意思办,他就把舰队弄回英国去就地解散,不交给中国政府。

中国政府花钱买的炮舰,弄来弄去成了英国人指挥的“舰队”了,这就是清廷初次跟外国人打这种交道,毫无经验,从头到尾让人家给骗了!

可现在舰队已经被英国人控制,朝廷毫无办法,只好妥协,答应让阿思本率领舰队……恭亲王给曾国藩写信就是商量这个事儿。

曾国藩一听就急了!这老头儿平时蔫头巴脑的,可真犯起倔来什么话都敢说,立刻回信责备恭亲王,说他办事没谱,出尔反尔!既然说了要废除李泰国私下订的合同,把舰队的主权收回来,无论如何也该强硬到底,现在忽然半道上软了,改了主意,这不等于让中国人受洋人的欺负吗?

人生在世得活个理直气壮,绝不能平白让人欺负!

那怎么办?跟洋人要船,人家攥着不给;让他们还钱,人家赖账不还;跟他们开战,又打不过人家……曾国藩说了:不就百十万两银子吗!中国地大物博,有的是银子,这点钱算什么,咱根本不把它看在眼里,与其让洋人欺负,以后还留下隐患,不如干脆直接解散舰队,把船分赏各国,咱不要了!

这叫什么话?

这就是传说中的“狠话”。

同类推荐
  •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卓文君(文墨生香泪成诗)》是流芳百世的浪漫传说。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 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 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 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 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 世爱情,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福特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福特白手起家,用内燃机尝试制造了内燃机车,并且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百姓用的T型车。福特从一个打工崽到把汽车工业推到顶峰,在成长过程中,福特也像一个平常人一样经历过失败、沮丧等种种不可避免的挫折,福特的成功不是运气,与他做人的思路有着极大的关系。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福特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热门推荐
  • 贡品夫君

    贡品夫君

    墨书本是无名山上一只无忧无虑的黑蛇妖,因相貌缘故,被原本许下婚约的蛟族太子抵死相拒,她愿做妾都不肯,如此就成了妖界的笑话,某一日小妖上贡了一个美人,原以为能够同美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却没想这美人原是天帝高高在上的帝君,且……
  • 天情锁之尘心覆雪

    天情锁之尘心覆雪

    黄泉上,忘川边,在那无边际的血色苍茫里,她初次苏醒,伴随在心间的,唯有那片空茫。有那么一个身影,刻在深沉的回忆里,眷恋,痴缠。她好像什么也没忘,又好像……什么都忘了。入了轮回,有了亲人朋友,为救哥哥,开始修仙,拜了师父,有了靠山。她不是生性冷淡,只是把所有的信任与情分都给了他。她以为,这就是她的一生,却不知,这只是她这一生的开始。当忆起千年往事,她是这个世界的守护神,本应守护世界,却为报他滴血救命之恩,拼尽全力为他挡退敌人,送他无上荣耀,自己化为原型,险些丧命。他发誓,她的世界,他来替她守护。再次相见,他冷她,落她,养她长大,却亲手毁了她。她的名字便是多余人,名字是一个咒,他给了她咒,他却不爱她。他说:“若可以用余生渡你成佛,那我甘愿堕落为魔。”万年承诺谁为谁而守,披荆斩棘谁为谁而来,冒天下之大不韪,是谁为谁而铤而走险,冲天一怒弑神杀佛,谁又为谁而起魔心。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谁的尘心破了情锁,谁的尘心覆了霜雪。
  • 大明朝之扬州1645

    大明朝之扬州1645

    这小说讲述古代战争,有关战术和战略。....国难方知有赤子,临死才懂报国难。烈火丛林蹈白刃,刀剑大伤绵甲寒。饥渴累乏身归野,雪落霜冰魂归天。.我,收藏意大里亚怀表,表针转到1644,是崇祯十七年,燕都沦陷,明朝灭亡了。我观摩大明疆域,沉思从凤阳皇陵出发,到扬州府城,要几天时间?一个月后,我麾下兵卒违反军法,部属抗令,怎么办?两个月后,北方难民求救,藩镇虎眈在侧,幕府如何抉择?十二个月后,扬州军情告急,幕府已是沉没的太阳。我临危受命,以幕府大将军之身,节制江北。1645,弘光元年,南明的小朝廷灭亡了。..一年的时间,有十二月,三百六十天,四千三百二十时辰,一万七千二百八十刻。怎么样,我才可以,确认时间呢?
  • 还乡

    还乡

    克莱姆·约布赖特厌倦了奢华之都巴黎的生活,回到故乡爱敦荒原,希望通过教育乡亲,实现自己的理想。尤苔莎寄望于通过与克莱姆的结合逃离荒原,前往都市。理想破灭后,尤苔莎与情人韦狄于暴雨之夜私奔,双双葬身水中。托马芯是克莱姆的堂妹,红土贩子维恩始终如一地爱恋着她。在韦狄去世后,维恩继续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作为遗孀的托马芯和她的孩子,两人结为伴侣。经历了悲剧跌荡的克莱姆留在荒原,成为了一名传教士。
  • 分魂御天

    分魂御天

    万古浩劫,天道崩坏,地分九州;万载已过,宗门鼎盛,万族林立。芸芸众生,谁在执子,谁为棋。“等我出去,这天也在我之下!”“……”“你说在那万古浩劫之前这天地是什么样”“自然是一片蛮荒。”“真的是这样吗……”
  • 未来之丧尸纪

    未来之丧尸纪

    在2082年10月的某一天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病毒,且看主角如何在末世.............
  • 全能帝女有伪装

    全能帝女有伪装

    曾为一代帝女,有灵瞳,空间。但却被从小终身囚禁,最后死于穿骨。因为天赋神通,获得重生机会。成为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少年人。撩妹自然不在话下,可莫名多了一个要撩的大叔,该怎么撩?时不时赏颗糖?幼不幼稚?【男女主双洁】【爽文】
  • 征战灵界

    征战灵界

    啥?穿越了,好吧我接受。丫的你厉害,没事,我有帮手,召唤兽们上啊!!
  • 世子娇妃

    世子娇妃

    凌诺兮作为现代白领,机缘巧合穿越成架空王朝逍遥王之女。一步步手撕众多情敌。传闻晋阳世子不喜女色,却天生一张比女人还祸国殃民的妖孽脸。谁知他独独心系凌诺兮,处处设计,让她主动跳进他编织的牢笼,一生一世只为凌诺兮一人。“你若嫁我为妃,在这丰乾国可以横着走。”南宫奕一脸宠溺看着眼前女子。“讨厌,螃蟹才横着走!”凌诺兮娇喝一声。
  • 快穿之抱走深情男配

    快穿之抱走深情男配

    一脸懵逼的顾何莫名其妙的绑定了系统,从此走上了她的攻略男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