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蒙是个可爱的孩子,但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同学扣上了“差生”的帽子,在一次期末考试的命题作文《我是……》中,小蒙竟写了一篇差生自白书:
我无法否认我是一个差生,不折不扣的差生。在同学与老师眼中没有任何优点,而家中则只有妈妈无尽的叮咛和爸爸疼爱的责备,我也很自责。上初中后,我更是一次次地问自己为什么努力了但还是考不好。
我想方设法去尽力弥补,但无论我怎么努力也得不到理想的成绩。每当其他同学拿着满分的答卷喜气洋洋地回家,而且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表扬和鼓励时,我却拿着不及格的试卷,准备接受爸爸的责备。爸爸为我操了多少心啊!每次我拿着不及格的卷子回家时,爸爸的血压就会骤然升高,肩膀也会疼痛不已。看着爸爸眼中无尽的责备,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他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我是真的不想让爸爸再生气了,生气只会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所以每当考得不好的时候,我都把卷子藏起来,不让爸爸看见。尽管这样做很不对,但只要爸爸的病情不会加重,这就够了。
有一次晚上回到家中,我对爸爸说:“明天我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爸爸鼓励我说:“你明天要好好表现,让同学和老师对你刮目相看。”吃罢晚饭,我立刻回到房间,准备明天的演讲。时钟滴答、滴答地伴着我一遍一遍地念着那些看起来陌生的字母,8点、9点、10点……对面楼上的灯一盏一盏地熄灭了,而我的屋子里依然灯火通明,直到12点我才怀着忐忑的心情睡下了,梦中全是老师亲切的赞扬与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第二天我才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彻底,老师严厉的话语与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让我心中充满了苦处,我五个小时的努力就这样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我好想一下子跑掉。
一个差生是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同学的鼓励呀!每次有大型活动时,同学们都不带我,甚至连一次小小的英语对话都不和我一起,只是因为我成绩不好。这偌大的教室中根本没有我的一席之地,我觉得孤独、寂寞。我感到的只有冷漠与无助。在班里我只是个被抛弃的人,只能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歌德曾说:“第一粒纽扣没扣准,整件表服的纽扣就无法扣好。”我就是那个纽扣,走错了一步,接下来的步子就会一错再错。
我不能再被他们当成笑柄了,我不能再让父母伤心了,我要把这纽扣解开,我要将它重新扣好,也许这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不会放弃,我一定做得到,一定!
我承认昨天我曾是一个差生,今天我依然是一个差生,但从明天起,我将不再是个差生,我将成为父母的骄傲。
看了上面“一个差生的自自”,是不是觉得自己有时候也有这种想法?我们太习惯于用好学生、坏学生、尖子生和差生来评价同学和自己了,可是什么是差生呢?难道学习不好或者调皮捣乱就是差生了吗?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差生也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成绩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是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状况却很差,稍有不慎,便会增添不少麻烦。
从智力角度看: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反应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滞留在低位,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从心理方面看: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开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正因为“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钢”。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他们虽然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地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2.混。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他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到个毕业文凭就行。
3.悔。这部分“差生”因自身的所作所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状况后悔,他们为目前状况担忧,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而彷徨,为没有正确的“向导”而发愁。这部分人在“差生”中绝不占少数。自暴自弃。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很“差”,如今已是积重难返,无法改变。特别是那些“双差”生,他们也可能跟老师发生过争执,给老师留下过不好的印象,他们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和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横竖横,拆牛棚”的态度了。
5.毁。他们往往因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恼怒,或因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变态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这种人人数甚少,但危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和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损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获得高分最可靠的因素是懂得怎样开发自己的潜力。研究表明:尖子生名列前茅的技巧,其他人也能学到手。根据美国教育专家和尖子生自己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十项:
1.以学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正事理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习。每天上下学途中记忆词语;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
3.讲究条理。把常用的学习资料放在随手可得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4.学会阅读。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单位时间内的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可以提前了解本书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读者——不断地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
5.合理安排。合理安排时间,掌握轻重缓急,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6.善做笔记。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记重点,可以在笔记本中间画一道线,半页摘录课文概要,另半页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
7.书写整洁。
8.及时提问。
9.学习互助。经常与大家一起讨论家庭作业中的难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10.自我测试。记笔记时,对自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格外注意,课下根据这些知识点自编模拟题,并在考试前夕做出书面答案。如果哪里答得不圆满,就回过头来再复习。
除此以外,绝大多数尖子生还有一条“秘诀”,那就是家长的影响。父母诱导孩子从小热爱读书,并提出严格要求,千方百计激励孩子刻苦学习。其教子之方用一句话概括为:向孩子灌输责任感,让孩子自己化责任感为行动。
如果你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也要有信心。所谓的差生不过是考试成绩差而已,其他方面不一定差,也许在社会经验和待人接物方面就比别人强呢。
冷静分析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追随那些优等生,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比如,你有音乐、体育、美术、电脑等方面的才能,你就要主动去发展,争取用特长弥补分数和名次的不足。
以点带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两个主要学科,重点突破,通过这几个学科找规律,学方法,培养信心,然后辐射到其他学科。实践证明,如果你在某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科上有所突破,在其他学科也会有一定的长进。
不要急功近利,一定要做好长远打算。一次考试不理想,你就着急,这是不可取的。眼前的分数不要紧,只要你自己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你已经开始解决一些基础问题了,知道自已已经找到一点儿学习门道了,那你就在心里说:这次不行,下次我一定会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