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生活在一个家庭关系非常不好的环境中,家庭成员之间都不能正常交往。燕子父亲性格暴躁,易激动,情绪波动很大,看问题比较偏执,说话滔滔不绝,有时连续讲一两个小时。他总想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别人头上,母亲在家无发言权,所以也不多言,只有回娘家时或在田间遇到农村姐妹时才说些话。家中的一切父亲说了算。
燕子小时候对父亲自然言听计从,不敢反抗。等她长大进入了青春期,渐渐感到父亲的有些要求很过分,燕子在不能接受时,开始反抗父亲,父女之间逐渐有了矛盾。燕子本身多愁善感,加上受父亲对人比较苛求的影响,在学校与老师交流和同学相处时,难免磕磕绊绊,人际关系不协调,这给她带来更多的烦恼。
因为对老师抱有成见,她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更加剧了父女之间的矛盾。父亲对燕子说:“你如果学习不好,考试不及格,我就打死你。”
挫折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不要哀叹自己为什么那么倒霉,总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或是失败,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只是有大有小而已。可能许多孩子都曾学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话。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得付出代价,而挫折和失败是所付出代价的一部分。遇到失败或挫折并不可怕,关键看你如何对待挫折,不能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而受到干扰致使个人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它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而异。因为人的目的和需要不同,同一种活动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造成不同的主观感受。比如,有的孩子对自己要求不高,考试只要能及格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孩子不达到一百分就觉得没有考好,就会有失败感。
一般认为挫折给人带来的只有灾难、失意和无情的打击。事实上,挫折对个人而言,也具有“利”和“弊”的双重性。“利”者,它能够引导人们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增长才干,古人云“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弊”者,它使人内心痛苦、情绪紊乱、行为偏差,甚至引起种种疾病或轻生的举动。对挫折的双重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挫折面前采取理智的、积极的态度。
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任何具体的心理挫折,应具体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但一般而言,可以归纳为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
一、客观原因。
一般来说,来自自然因素的心理挫折不是主要的,由社会因素而造成的心理挫折往往对人的影响更大。社会因素主要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人为因素的限制和阻力,例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对某些课程缺乏兴趣等等,都是心理挫折产生的社会因素。
中学生处于思想尚未成熟阶段,对于挫折缺乏心理准备,也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应对,因此社会因素所致的各种挫折,对学生个体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很大。
例如有位学生,初中阶段一直是优等生,但上了高中后,尽管自己很努力,成绩总是不理想。父母望子成龙,整天没完没了地唠叨,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临近高考时又因报志愿与父母发生了冲突,一气之下,他没有参加考试,放弃了升学的机会。
这充分说明,来自社会因素所致的各种挫折对于尚未成熟的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很大影响。
二、主观原因。
从主观方面看,由于个人的容貌、身材、体质、能力、知识等条件的限制,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不能达到而产生挫折。
例如有的女生梦想当空姐,希望能飞向蓝天,但由于自身条件不够,所以愿望无法实现。这种心理挫折就是由主观原因引起的。另外,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动机要求,当个人欲望与集体利益、社会道德标准发生矛盾时,内心也有可能产生挫折感,这主要是由主观原因引起的。
无论挫折的原因是来自客观的,还是来自主观的,个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会有所反应。常见的挫折反应形式有以下几种:
1.焦虑。常常表现出烦躁不安、厌食、失眠、健忘、喜怒无常等症状,伴有恐惧和不安的表现。
2.直接攻击。对准引起挫折的人或物直接发起攻击,如怒目而视、开口骂、动手打,以解心头之恨。
3.间接攻击。撕书摔文具,或在同学中间无端地发泄,把攻击目标指向了与产生心理挫折毫不相关的人或物上,寻找“替罪羊”。
4.冷漠。表面上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实际上是个体内心在压抑愤怒情绪。
5.幻想。在想象之中寻求满足的一种对待挫折的方式。
青少年朋友们可以试着从挫折中走出来。
练习微笑,并对他人微笑。人生是变幻的,逆境也绝对不会一成不变。也许,今日的逆境,将会造就未来的成功。请微笑着告诉自己:“一次失败不能证明全部失败,只有放弃尝试才必定失败。”
找出受挫的原因。既然挫折在所难免,那么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重要的就是学会理清思路,也就是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之后就要考虑下一步怎么办,然后重整旗鼓,为下一次挑战作准备。
找一些简单的事情做。当自己因为某件事情受到挫折的时候,寻找一些力所能及且能完成得很好的事情,并注意鼓励和赞美自己,恢复自信心,进而让自己有信心能够战胜挫折。
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增强自信。在平时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这样就为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每一次成功的体验,不管大的成功或小的成功,都会增强自己的信心,这样你就会愿意去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事情。成功的体验和较强的能力会使你在面对挫折时不至于不知所措、灰心丧气而失去希望。
所谓的认识自我,是指一个人应该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跨入青春期之门,少年男女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了解自己,这时的自知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都会因为自我评价与周围的人们对自己的客观的评价出现差距,而造成自己与周围人关系失衡,这将会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个人的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