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在小学的时候,是学校的大队长,可以说,从小就是被人称赞着长大的,心心的性格很开朗,同学们和她的关系很好。可是到了初一下学期,心心的一次考试成绩一下子从年级前十跌到班级40名。心心自己知道是为什么。因为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维。因为她不间断地在想同一件东西。反反复复地想,打自己的手,掐自己,还是没有用,心心依然是这样。老师讲什么她根本就听不进去。因为她的思维无法从某一事物上抽出来。她一直在循环的想,连自己也不可思议。心心瞒着家里,一个人忍受着痛苦。她的性格大变,成绩在也上不去了,高中没考上重点。花了择校费进去了。可是她的强迫症依然很严重。渐渐的开始自暴自弃。直到高二的某一天,她冲出教室,冲到电话亭哭着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说,妈,我念不下去了。心心以为妈妈会把它看成是疾病,没想到妈妈对她一顿毒骂,求救亲人的幻想也没有了。心心读了5年高中,勉强考上了一所大学。还是个三本。心心已经20岁了,可是她感觉自己已经老了,从踌躇满志的少年,堕落成一个不会哭,不会笑的行尸走肉。
心心患有强迫症,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疾病,其共同特点为:患者意识到这种强迫观念、意向和动作是不必要的,但不能控制;他们经常为这些强迫症状所苦恼和不安。症状表现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强迫动作可认为是为了减轻焦虑不安而做出来的仪式性活动。患者自知力保持完好,求治心切,本病发病年龄多见为16~30岁之间,性别间无差异,脑力劳动者居多;心理社会因素常为该病的诱发因素,此病病程迁延难治,常需行为治疗结合氯丙咪秦等药物治疗。
强迫症症状包括:
1.强迫性怀疑。2.强迫性回忆。3.强迫性穷思竭虑。4.强迫性对立思维。5.强迫意向。6.强迫性洗涤。7.强迫计数。8.强迫性仪式动作。9.伴焦虑情绪等。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比如有的人总是无休无止地不停地洗手;有的人会情不自禁地数台阶,数错一个,又从头数,数了一遍又一遍,反复进行,不数就终日惶惶不安;有的人走在街上每走两步必须跳一下,仿佛不这样就有不祥之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强迫现象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不觉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比如反复检查门锁,许多人都有这毛病,如果每天重复的次数不多,强迫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妨碍,不用管它。有些人的强迫症状每天出现的次数较多,而且强迫行为不是一种而是许多种,干扰了正常生活,就需要治疗了。强迫症严重者,常常主观上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行为及意向,他们明知没必要那么做,但却无法控制地反复去做,那些令人不快的思想、观念、欲望常常导致他们激烈的内心斗争,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焦虑及恐惧,整日提心吊胆,痛苦难言。严重强迫症患者经常诉说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理解力差等各种症状,对工作和学习有很大影响。
强迫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心理压力过大,情绪长久地处在紧张状态,个性上的某些缺陷等等是引起此症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强迫症的治疗也应采取心理治疗。
治疗方法大致如下:
1.宣泄疗法。让患者说出自己的紧张情绪,如自己在过去某个情景或某个时候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长期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等等,把内心的痛苦情绪尽情地发泄出来。说出自己的恐惧,也就降低了恐惧;说出自己的紧张,也就缓解了紧张。治疗者要耐心倾听,给患者以尊重、同情、安慰及理解。
2.认知调整。强迫症本身并不可怕,但许多青少年对强迫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强迫症状产生疑病观念和紧张焦虑情绪,这不仅加重了自身的心理负担,而且这种心理负担又使强迫症加重。所以,治疗者有必要先向患者讲解有关强迫症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引起强迫症的原因、性质、结果及治疗的各种措施,使患者消除顾虑,树立治疗的信心,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人格调整。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其症状仅仅只是一种表面的东西,而真正在后面起作用的是他们的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许多患者具有任性、急躁、好胜、自制力差,或胆小怕事、优柔寡断、遇事过于谨慎、确乏自信心和安全感,生活习惯比较呆板,喜欢过细地思考问题,过度担心、过于夸大事物的消极性等人格。像小丽这种强迫性观念来源于对自己应考能力的信心不足,如果自己有自信心,何必在意别人的竞争。因此,对强迫症的治疗,需要帮助他们改变原来的不良人格,树立起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他们乐观、独立、豁达、自信向上的良好人格。
4.不做完美主义者。强迫症患者常常有完美主义性格,他们做事过于认真,追求完美,常常苛刻地要求自己,对自己做的点滴小事或错误也后悔自责。治疗者应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处事要求完美的心态是不正确的,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完人,人们可以尽力把该做好的事做好,但每个人都应承认和接受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因此,建议患者对工作、学习、生活采取乐观态度,对人对事不必过分认真,对自己也不必过分苛刻,要提高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5.转移注意力。当出现强迫症状时,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尽快脱离现实症状,摆脱痛苦。例如,一到出门时就检查门锁,怎么克服呢?把时间安排得紧一点,如果平时上课需在路上花15分钟,10分钟就比较紧张了,那么就留10分钟赶路时间,因为时间紧,怕迟到,出门时注意力都在赶时间上,也就来不及考虑检查门锁了。
6.多参加文体活动。因为从事各种有趣的文体活动,可以解除生活或工作中的单调、乏味,减少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坚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生活充实起来,就会减轻症状的干扰,恐惧和焦虑也就会逐渐减轻。
7.学会放松。要求患者学会呼吸放松。用鼻子缓缓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呼吸时要“数数”,即吸气时在心里默数1、2、3、4、5、6……,呼气时也要默数。“数数”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杂念,使人心静,达到放松。患者可以在每天晚上入睡前,做呼吸放松3~5次,帮助自己解除一天的紧张与疲劳,有利于催眠。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如看到刀,就有刀要砍自己的感觉,也可以立刻做呼吸放松,帮助自己平缓情绪,解除紧张压力。
8.需要注意的一点,对强迫症的治疗不要采取硬性对抗行为。如当患者强迫自己锁门时,在一旁对他说,不要担心,不要去检查门锁。这种硬性对抗,会使患者更加紧张,增加心理压力。因为他的症状表现是不能受到自己控制的,他不是故意要这么做。你的硬性阻止会强化他的内心冲突,使他不仅为了强迫症苦恼,而且更为不能控制强迫症而痛苦,这种痛苦会使他的强迫症加重。最初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要让他们顺其自然,想检查门锁就检查吧,当患者弄清了自己症状的性质、形成原因及治疗措施时,他会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淡化强迫症状。终有一天他会忘却了检查门锁的心理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