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卓氏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她世居叶尔羌,属和卓旗,因此称和卓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定边将军兆惠平定回部振旅凯旋,她的亲属因受封随同到京师定居,屡次受到皇帝赏赐。以后,和卓氏被选人宫。乾隆二十五年六月,福建巡抚吴士功进献的18棵荔枝树结了200多个荔枝,弘历赏赐给后妃们品尝,和卓氏当时是贵人,年27岁,也按例分到一份。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乾隆帝奉太后谕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时年29岁。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太后命升容嫔为妃,这时她已经35岁了。
容妃深得乾隆帝的宠爱。她曾随同乾隆帝南巡江浙,东巡到泰山、曲阜,也到过盛京(今沈阳)拜谒清太祖的福陵。她在宫中被允许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在封妃前夕,特地给她制作全部妃子冠服,如天鹅绒朝冠、染貂朝冠、吉服袍褂以及项圈、耳坠、数珠等饰物。为尊重她的民族习惯,宫内专为她设有回族厨师。容妃多次把回族厨师的拿手名菜呈献给乾隆帝品尝,乾隆帝也深知容妃的喜爱,每逢宫内赏赐哈蜜瓜时,总是把最上等的花皮回子瓜单赏给她,其次妃嫔则赏给二等青皮瓜。容妃50岁生日时,赏给古玩、锦缎、银元宝、藏香等物。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容妃病逝,终年55岁。死后,以妃礼入葬。她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在棺木上特地刻有《古兰经》的经文。
清朝皇帝的妃嫔本来是满、蒙、汉各族都有。乾隆帝有后妃36人,只有这一名回妃。野史上传说“香妃”在宫中身藏匕首,最后遭到太后赐死,与容妃的真实史料不符,纯属无稽之谈。容妃死后葬在清东陵的妃子寝园,也是确凿无疑的。撰诸情理,当时宫闱各种定制极为苛严,皇帝的妃子也不可能在死后送往万里之外的新疆下葬。
传奇性的故事不能代替真正的历史。那么,关于香妃的传说是什么人编造的呢?是怎样流传开来的?编造这一传奇性的故事用意何在?这仍然是未解开的谜。
11.龙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这深情的词句,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这种神奇的灵物以其变化莫测的形象在中国大地上盘旋飞舞,在天空中喷云吐雨,在江湖中兴风作浪。历代帝王年年岁岁都要向着无限苍穹中的幻影顶礼膜拜,一切文学艺术都不断为它献上虔诚的祭品。可是,当代世界,谁曾见过一条龙?千古神州,谁又曾目睹过真正的龙?
龙,实在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谜之一。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种描写,给永远也见不到龙的人们增加了更多神秘感。
关于龙的起源,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学者进行过考证。今天,人们最终得到了一种比较一致的结论:龙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它是许多种动物图腾的综合体。作为一种共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龙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图腾”,它浓缩着、沉积着原始社会晚期到阶级社会初期人们强烈的感情、思想、信仰和期望,乃至最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既然追溯到了原始社会晚期,问题的答案似乎有了眉目。那么,龙究竟是什么图腾?或从哪几种图腾中产生的呢?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龙是一种对于爬行动物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延续和发展,最早的龙就是有角的蛇;另一些考古学家认为,除了龙身可能与蛇有关外,龙首形象的形成,最先可能同猪这种与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人们最熟悉的动物有关;也有的学者指出,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蜥蜴,新石器时代一些陶器上有这种动物逼真的浮雕;还有的人则认为,龙身来源于蛇,龙首则来自马首和牛首;有的民族学家说,最早的龙应该是鳄鱼而不是蛇,传说时代的“豢龙”,就是古代人工驯养鳄鱼;更多的学者根据今天所见到的“龙”的形象,同意闻一多先生早年的分析:龙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只脚,马的鬃毛,鬣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凡此种种,都有一些根据,但包含更多的无疑是推测。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为探索龙的起源提供了一些材料,其中主要有: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层中蚌壳摆出的龙;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龙纹陶盘;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以前的龙纹陶片;内蒙古昭乌达盟傲汉旗大甸子商文化出土的龙纹彩陶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龙,等等。其中濮阳仰韶文化层中的蚌龙,距今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即产生于原始社会之末、夏王朝诞生之前。由此可见,龙起源于原始社会已确凿无疑。而今天人们所熟知的龙的形象,大体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在先秦时代,龙经历了无数次人为的装饰。根据考古发现,我们似乎有理由确认龙的主体是蛇。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蛇为图腾的原始氏族遍布黄河中下游流域和大江南北。蛇是中国古代最普遍的一种动物图腾,在许多遗址的陶器上都有描绘和刻画。
我们还看到,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的盘古氏、女娲氏及三皇五帝,《山海经》中的共工、相柳、贰负,《竹书纪年》中属于伏羲氏系统的长龙氏、潜龙氏、屠龙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这一大群人首蛇身或披鳞长角的龙蛇,无不和古老的氏族部落图腾崇拜有密切联系。至汉代,大量画像石、画像砖和绢帛画上表现的伏羲女娲交尾图,有人认为是龙的起源的一种象征。实际上,至春秋时代,或至屈原在《天问》中最先描述女娲之前,龙的基本形象已经形成了。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可能继承了龙的某些传统,但并没有进一步丰富龙的形象。
迄今为止,关于龙的起源在学术界仍然有许多种意见。众说纷纭,既难统一,争论也不容易继续下去了。现在,人们都寄希望于田野考古新发现。因为,在没有文献纪录的原始社会中,对某种传说中事物的验证惟有借助于考古发现来推断。所以我们说,龙的起源之谜也许将来能从氏族先民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中找到更多的答案。
12.月中嫦娥充竟是谁
“嫦娥奔月”这是我国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在遥远的上古时代,我国人民就以幻想翅翼飞向月球去了,可以说明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
嫦娥原作桓娥、姮娥,也写作常娥、素娥。嫦娥奔月神话,流传可能很早,最早的文字记载恐怕就是战国初期的《归藏》(已佚)。战国时屈原的《天问》,似乎也提及了这个故事,但没有说明白。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是汉代的《淮南子》。《淮南子·览冥篇》及东汉高诱注说:“垣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晋代干宝《搜神记》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才开始把姬娥写作嫦娥。
羿从西王母那里取来了长生不老药是很不容易的。西王母原是一个掌管瘟疫刑罚的怪神,有三只凶猛的青鸟经常轮流着找寻食物来供给她。西王母所居住的昆仑山,据《山海经》的描写,在亦水地方,方八百里,高万仞,上边长有四丈高、五围粗的谷物,有九眼井、九座门,有九个脑袋的开明兽守门。西王母这些神仙都居住在八隅岩穴之中。不是依靠羿的坚强意志和无穷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去求取这不死之药的。
羿克服种种困难求取来的不死药,嫦娥在偷吃以前也曾犹豫不决。据张衡《灵宪》记载:嫦娥请巫师有黄给她占了一卦。有黄对她说:“大吉大利!这卦说: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娘,将要独自到遥远的西方,世道这样黑暗,去吧!不要害怕,不要恐慌,越到后来越昌盛发达。”嫦娥听了有黄的话,才窃药奔月成了月宫中的神仙。
嫦娥偷吃不死药的故事,是父系社会里妇女备受歧视的反映。他们把妇女看作是不幸的根源,因此,才有窃药奔月的神话故事。同时,嫦娥偷吃不死药也是妇女为摆脱被奴役生活、争取自由的象征。
在汉代,对嫦娥窃药奔月是大不以为然的。张衡《灵宪》说:“姮娥窃羿不死药奔月,及之为蟾蜍。”蟾蜍就是癞蛤摸。为什么“翩翩归妹”的美丽嫦娥,竟变成了形体丑陋的癞蛤蟆呢?这明显地含有谴责嫦娥的意思。
现在传世的汉代画像石刻,伏羲和女蜗手里所托的日月轮,月轮中画的就是蟾蜍。这个蟾蜍就是嫦娥。在有些汉画像里,嫦娥不仅变作蟾蜍,还被罚作苦工捣药。
六朝以后,嫦娥的地位才逐渐升高。刘宋时期谢庄《月赋》中说:“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即嫦娥)于后庭。”嫦娥才改变了形象,进了天帝的后庭。
到了唐代,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诗人都对嫦娥给予了深厚的同情。李白《把酒问月》诗:《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捣药由白兔代替。杜甫《月》诗:“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也很同情嫦娥的寒冷寂寞生活。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虽然对偷药的事念念不忘,但对嫦娥在碧海青天寒夜中的孤单心情,也深表体贴之情。
宋元时代,嫦娥奔月故事就有了发展。《三余帖》记载:嫦娥奔月以后,她的丈夫羿昼夜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然有童子进宫求见,说:“我是嫦娥夫人的使者。夫人知君怀念,但她无法下月宫。明天月圆的时候,君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放置在房屋的西北方,你呼夫人的名,夫人就可以下来与你相会。”到时候,果然嫦娥来了,他们夫妻俩恩爱如初。
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嫦娥像美丽的月亮一样,成为温柔、聪明、善良的美人了。“月里嫦娥”就成为形容美女的褒词了。毛泽东同志《蝶花恋·答李淑一》也写道:“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同志写寂寞的嫦娥,在万里长空为烈士们翩翩起舞,以表现欢迎之意。嫦娥的生活也增添了新的内容。毛泽东同志把烈士们和嫦娥联系起来,给神话人物赋予了新的意义,使古老的神话焕发了新的光彩。
也有一种说法:月仙为结麟,不是嫦娥。《三余帖》说:“今言月中有嫦娥,大谬,盖月中自有主者,乃结麟,非嫦娥也。”也有的古书,把结麟写成月精,与月同居,结麟是奔月的神仙。有的说结麟就是嫦娥。
还有一种说法:嫦娥是由常仪、常宜、常羲、尚仪演变而来。常仪可见《大戴礼》。《大戴礼·帝系篇》说:常仪为帝喾妃,娜訾女。以善于占月之晦、朔、弦、望而著名。《礼记》孔颖达疏又把常仪写作常宜。说帝喾次妃娜氏之女日常宜,生帝挚。《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有人说帝俊即帝喾,常羲即常仪。《吕氏春秋·勿射篇》说:“尚仪作占月。”有人说古读常为尚,尚仪即常仪。总之,常仪、常宜、常羲、尚仪都是嫦娥的音转而已。
常羲生十二个月亮的说法,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雏形。月亮在黑暗的夜晚,给人以美丽的光亮。上古的人民观察月亮明、暗、圆、缺的变化,掌握了每月二十九天左右发生一次盈亏。每十二个月又有一个周期,“十二”的观念便随着古人对月的观察而产生了。
13.济公是人还是神
“专管人间不平事”的济公,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广,经游本昌形神兼备的饰演后,济公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但济公到底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人们根据自己愿望造出的神,这桩历史公案至今没有了结。
认为济公确有其人其事的。如明代田汝成,他在《西湖游览志余》十四《方外玄踪》中明白无疑地断定南宋确有济颠其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工具书《辞源》,在“济颠”条目下,对济公的生卒作了确凿的认定,其结论的准确性、科学性当是毋容置疑的。该辞书写道:“济颠,公元1129—1202年。宋末僧人。天台人,名道济,俗姓李。佯狂不饰细行,饮酒食肉,游行市井间,人以为颠,故称济颠。始出家灵隐寺,为寺僧所厌,遂居净慈寺,嘉泰二年端坐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