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皇五帝究竟是谁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记得这是小学课本里的名句,然而,多少年之后,当别人问起三皇五帝究竟是谁时,却很茫然。
先说三皇吧。三皇总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三皇的分名最早见于《史记·始皇本纪》中的李斯奏议,李斯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而《春秋纬·命历序》则以为三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用人皇夺泰皇之位。到了宋代,罗苹注《路史》引孔衍《春秋后语》力图调解这个矛盾,认为泰皇即人皇。
这个矛盾暂时解决了,而五帝配三皇的矛盾更为突出,仅汉代学者之间就至少有四种不同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三皇为伏羲、女娲和神农;另一种意见认为是伏羲、神农和燧人;第三种意见认为是伏羲、神农和祝融;最后一种意见则认为是伏羲、神农和共工。
在这四种意见中,伏羲、神农为各家所共有。将女娲列入三皇,是因为这位女英雄不仅“补苍天”、“立四极”,而且“转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创造了人类;燧人钻木取火,使人们能吃到味美的熟食,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列为三皇,理所当然;祝融即重黎,《山海经》说他“绝地通天”,分人神之界,自然可为三皇之一;至于共工,在与颛顼的战斗中。“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列为三皇,不亦宜乎?
三皇无定说,自古如此。那么五帝的情况又怎样呢?
五帝说盖形成于周秦之际,起源于五方帝、五色帝之祠,甲骨文中的“方帝”、“帝方”指的就是五方帝之祀。但五帝的组合,自古以来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五帝即太皞、炎帝、黄帝、少白皋和颛顼;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和尧、舜。东汉的郑玄还提出“五帝为六人”之说。
哪种说法最有根据呢?看来必须逐一审查他们的历史和功绩。·根据《国语·晋语》,黄帝、炎帝同出生于少典,而少典为国名或父名则众说不一。但习惯上所谓中华民族同为炎、黄子孙,炎、黄列为五帝看来不成问题。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龙鱼河图》说“天遣玄女下援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在早期部落之间的战争中,黄帝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是有功绩的。功绩还不止于此,《史记正义》说:“黄帝以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
至于炎帝,也为少典之子,与黄帝兄弟相继,但《帝王世纪》认为炎黄之间凡隔8帝,500余年,显然认为非信史。班固说炎帝“教民耕农,故号日神农氏”。对古老的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
颛项号高阳氏,司马迁说他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北正(一作火正)之官,掌管民事,更大的贡献是扩大了民族活动的范围,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蟋木。
帝喾辛氏,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其伯祖父颛顼在位时被立为族子。《帝王纪》说他“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五帝本纪》说他“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而且生有一个伟大的儿子帝尧。
帝尧,名放勋,号陶唐。司马迁说他“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受民时”。对于以农业立国的中华民族来说,制定历法,授民以时,在古代,比什么都重要。
说到帝舜,人们不禁想到他对盲父和后母的“笃谨”孝道,这对中国的伦理道德起到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他继尧位,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以身殉职,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五帝之中,最复杂的是太白皋和少昊。太皞亦作太皓,风姓,以龙为官,一说即伏羲氏。少吴又作少白皋,名挚,号金天氏,以鸟为官,传说他们均为东夷族。自崔述以来,一般认为少昊为太白皋之后,近人根据《世本》“少昊,黄帝之子,名契”,认为少吴即契,而契亦传为帝喾之子;因此认为太尔白皋即帝喾,二人均为殷人祖先。
根据上面的“审查”,他们都有资格列人五帝,然而,由于名额的限制,又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使得史学家不知何从了!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早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民族。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所谓帝,只不过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首长的称谓。
2.湘君是男神还是女神
《湘君》、《湘夫人》是屈原《九歌》中的姊妹篇。屈原在这两首诗里,以丰富的想象塑造了湘水之神的形象,表现了神的儿女之情,艺术风格清新凄艳、幽渺情深,被认为是《九歌》里写得最美的诗章,也是我国诗歌园地中罕见的并蒂奇葩。
湘君和湘夫人究竟是谁?湘君是男神还是女神?在历史上,伴随着美好的神话传说,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说法。一派认为湘君是女神。例如,朱熹、洪兴祖认为湘君、湘夫人就是娥皇和女英,他们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后来嫁给舜,为舜的二妃。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至江湘,死于江湘之上,遂为湘水之神。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同为湘水之神,那么为什么一称君,一称夫人呢?洪兴祖解释说娥皇是正妃所以称君,女英次之所以只好称夫人。总之,娥皇是尧的长女,湘君是湘水的正神,她是女神。这种说法更早的根据是汉代刘向的《列女传》。《列女传》说湘君、湘夫人就是二妃,湘君从那时起就成了女神。
在认为湘君是女神的这一派说法中,对于湘君究竟是谁,另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湘君、湘夫人是舜的两个女儿宵明与烛光,她们是舜的第三个妃子癸比所生。舜死之后,宵明与烛光随她们的母亲癸比迁徙到潇湘,后死于此,遂为湘水之神。女英则死于商州,故湘君、湘夫人是宵明、烛光,而不是娥皇、女英。也有人认为湘君、湘夫人是天帝的二女,是《列仙传》所称作“江妃”的二女,既不是舜妃,也不是舜女。
还有一派则认为湘君是男神,湘夫人是女神。他们说屈原《湘君》、《湘夫人》两篇诗,明明是男女互念之词。舜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地有间隔,宜其相念,故湘君应是指舜,湘夫人指二妃。在主张湘君是男神的一派中,王逸、郭璞认为,湘君是湘水的神,湘夫人就是他的大人。王逸、郭璞的说法对后世影响最大,近人多主湘君是男神,湘夫人是女神,他们是配偶神,《湘君》、《湘夫人》两首诗就是写企待对方不来而产生的深切思慕哀怨的心情的。
3.有没有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据说,在秦始皇的时候,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结婚刚三天,范喜良就被征去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和劳累而死去。孟姜女历尽艰辛,万里寻夫到长城,得知丈夫已死,便放声大哭,哗啦一下就哭倒了长城八百里。从此,山海关被指定为“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在那里盖起了“孟姜女庙”。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己有2000多年了。
有人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因为山海关所存的长城是秦朝以后才筑起的,而秦始皇所筑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历史上有过哭倒城墙的记载,但故事发生的时间比秦统一六国要早得多,因此和秦始皇根本风马牛不相及。
考证史籍,“哭城”一事首见于《左传》:春秋初期齐庄公时(前794~前781年在位),齐国人杞梁在攻莒(今山东莒县)战役中阵亡。杞梁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无依无靠,扑在杞梁的尸体上,在城下痛哭,哭了七天七夜,城墙也崩塌了。这大概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始资料了。其后,西汉刘向在《说苑》、《列女传》中又增加了杞梁的妻子连哭“十日”后,“赴淄水而死”的细节。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一书记载,内容与《左传》大体相似。但上述各书中并没有指明杞梁姓范,更没有出现过“孟姜女”的名字。直至敦煌石窟发现唐朝曲子词,才见到最早记载孟姜女送寒衣赴长城,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增添了“送寒衣”的情节。
唐末《杞梁妻》一诗,说杞梁妻为秦国人,她去长城哭吊丈夫,“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到了宋代,被广为流传的杞梁开始有了姓,不过说法不一,有说姓范,有说姓万,有说叫杞郎的,还有说叫喜良的。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通志·乐略》)看来孟姜女哭长城是由杞梁妻哭城演变而来的,而故事的最后形成大致是在北宋年间。
宋代以后,孟姜女的故事被编成评词话本,谱成歌曲杂弹,“孟姜女庙”里四时香火不断,前来立碑献匾、拜庙赋诗的上自皇帝,下至仕宦,孟姜女随之成为“贞烈女神”,被列入“二十四孝”的第十一孝,神化成“七仙女下凡”。明代中叶,各地盛行为孟姜女立庙之风。
孟姜女故事经历了2000多年的流传和演变,其故事本身内容差异,说法不一,如何看待这一故事,则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的说,孟姜女哭长城是根据历代时势和风俗的不断变化而变更的。战国时,齐都中盛行哭调,杞梁战死而妻迎枢便是悲剧的材料。西汉时,盛行天人感应之说,相妻的哭城便成了崩城和坏山的感应。六朝、隋唐问,乐府中有送衣之曲,于是又增加了送寒衣的内容。可见它的故事是顺应了文化演变而迁流,承受各时各地的时势和风俗而改变,凭借了民众的情感和想象而发展的。
但也有人否定孟姜女即《左传》中的“杞梁之妻”。有的认为在封建社会的中国,战事连绵,民不聊生,哭夫的题材十分常见,《左传》中也不无记载,因此单凭哭夫这一论据,不能令人信服。有的说,好端端的长城,竟然被一位妇女哭塌了城墙,未免流于荒诞。再说,把齐国的孟姜捏造成秦国的孟姜女,把攻打莒城改为修筑长城,是有意往秦始皇身上栽赃。
对于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意义及其评价,也有过争论。有的认为,作为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反映了人民对沉重徭役的反抗精神,是秦始皇“为政不仁”的历史见证。可笑的是,在“四害”横行时,孟姜女也被列人“大批判专栏”,说这个故事是为了欺骗和煽动老百姓来骂秦始皇,名为“孟姜女庙”,实为儒家招魂庙;名为表彰孟姜女“贞德节烈”,实为攻击秦始皇“暴虐无道”,并说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完全是孔孟之徒出于尊儒反法的需要。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编造,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2000多年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以故事、歌谣、戏曲等多种形式流传于我国广大地区,并为外国学术界所注目。顾颉刚先生二十世纪20年代发表的著名学术著作——《孟姜女故事研究》,则是一部搜集了大量文献上的记录、见解成熟、体系完整的论著。
4.歌仙刘三姐是什么地方人
中国南方的很多地方,特别是广东、广西一带,到处流传着歌仙刘三姐的故事。广东、广西是歌的海洋。在那里,歌声就像食盐一样点缀着人们的生活。钟敬文在《民间文艺丛话》一书中说,从明清人的记载中可以发现,两广地区自来好歌。在一部分民众的口中,至今还乐声不绝。
刘三姐聪明美丽,而且唱得一口好歌。多少诗人骚客、山歌大师,都不得不拜伏在她敏捷的思维、清纯的歌声之下。在一个歌的世界里,出一个歌仙,原是可以理解的事。但也许她太有名了,谁都想把她拉作老乡,为家乡争光,所以到处流传着她的故事,到处留存着她的遗迹。有些地方把她叫做三姐,有些地方则更为亲热地唤她三妹。
要给刘三姐恢复本来面目,多难啊!
屈大均《广东新语》第八卷“刘三妹”条说,广东新兴有个叫刘三妹的女子,相传她是第一个造歌的人。唐中宗年间,她才12岁,就已经贯通经史,善于歌咏。千里方圆的人听说她会唱,都远道而来与她对歌,但是,有的对了两三天,有的只对一天,就因为对不过三妹而回去了。三妹懂得音律,曾往来于两广的溪峒之间。生活在那里的蛮人种类非常多,但她每过一处,都能懂得他们的语言。遇到哪一种人,她就用哪一种声音作歌和他们唱和,这种人就把她所唱的奉为典范,照之练唱。她曾经同白鹤乡一个少年登山而歌,相互问答,那些住在大城市和住在山野里的各种人在旁边围观,男女老少有几百层,都把她当成了歌仙。三妹同那少年站在那里对唱,一直唱了七天七夜,歌声未绝,胜负未分,后来两人都化成了石头。当地人敬重她,就在阳春锦石岩祭她。锦石岩上林木丛蔚,岩口有石磴,经过风雨剥蚀,就像鸟书一样。岩上有一块九曲石,可以容纳一人,据说就是三妹的遗迹。这里经常听得到笙鹤之声,当庄稼丰熟的时候,则好像有人登上岩顶而为之歌唱。今人把三妹称作歌仙,作歌必奉她为典范。
从这段记载,我们看到刘三妹(即刘三姐)的籍贯是广东新兴,生活时代是唐中宗年间,对手的姓名和籍贯是“白鹤乡少年”,赛歌地点不详,只是写了“登山而歌”,死后的祭祀地点在阳春锦石岩。但是,这只是一种记载、一种说法而已。我们还能翻检到许多与此说不同的说法。我们只须把刘三姐的籍贯、时代、赛歌对手、赛歌地点、供祀地点的不同点指出来,就足以看到关于三姐的不同说法了。
在一本叫做《刘三姐》的书里,三姐的籍贯仍在广东,但已把“户口”“迁”到了潮梅。她生活于什么时代,书里没有提到。她的赛歌对手是个农夫,赛歌地点则搬到了广西柳州的立鱼峰。在那里化身为石后,就在当地(立鱼峰)接受人们的祭祀和供拜。
在《粤述》、《池北偶谈》等书里,刘三姐却成了广西人,而且是在广西与人对歌。《粤述》中,三姐的籍贯在广西贵县西山,生活时代则在唐代景龙年间。她的对手是广西郎宁白鹤书生张伟望。她仍在白石山对歌,力尽而卒,供祀于白石山。《池北偶谈》则认为刘三姐的籍贯在广西贵县水南村,她生活在唐代神龙年间,赛歌的敌手是广西邕州的白鹤秀才。她在西山高台与秀才对歌,死后在何处供祀,书里没有记录。
还有一本书名叫《峒溪纤志志余》的,既没有记下三姐的籍贯,也没有提到她的生活年代,只是记载了对手的姓名籍贯、赛歌地点和供祀地点。它介绍说,三姐的赛歌对手是白鹤秀才,同她在广西七星岩赛歌。三姐去世后受到了当地苗、瑶等族峒民的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