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2100000027

第27章 何时买卖比买卖何种股票更重要(2)

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巴菲特逐渐从事实中悟出了一些道理。首先,纺织生意的特定本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实现高回报。纺织品是一种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很难区分的商品,国外的竞争者依靠雇佣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挤压经营利润。其次,为了保持竞争力,纺织厂需要补充相当大的资本投入,这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是很可怕的,一旦经营回报匮乏就会陷入灾难之中。

巴菲特当时面临艰难的抉择。如果为了保持竞争力而对纺织分部投入大量资本,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可能会陷入资本支出扩张但收入可怜的境地;如果不追加投资,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的纺织厂就会在与国内外其他纺织厂的较量中失去竞争力。而不论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在纺织分部是否追加投资,国外厂家仍然具有雇佣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1980年,伯克希尔·哈萨威公司年度报表显露出了纺织分部的凶兆。那一年,纺织分部失去了它在董事长报告中的显著位置,紧接着第二年,报告根本未提到纺织业务。最终,1985年7月,巴菲特终于删除了有关纺织部门的一页,从而结束了这项大约有100年历史的业务。

这是一项失败的投资,也是巴菲特投资经验的宝贵积累。他说:“我不会只为增加我们公司收入的一点零头就停止一项利润在正常水平以下的业务,但如果公司一旦出现将来可能会大亏本的迹象,那么,哪怕它目前效益很好,也不能继续提供资金。”尽管纺织部门遭遇不幸,但这一经历并不完全意味着失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首先,巴菲特悟出了一个宝贵的教训:很少有人能成功地挽救一个病入膏肓的亏损企业。其次,巴菲特用纺织业务早期阶段创造的资本购买了一家后来成为伯克希尔公司摇钱树的保险公司——盖可保险公司,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些退出策略有一个共同点:对投资大师来说,它们都是不带情绪色彩的。投资大师关心的不是他会在一笔投资中赚多少或赔多少。他只是遵循他的系统,而他的退出策略只不过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罢了。

一种成功的退出策略不可能独立于其他因素,它是一个投资者投资标准和投资系统的直接产物。这就是典型的盲目的投资者兑现利润和接受损失如此困难的原因。所有人都告诉他投资成功依赖于“甩掉损失,让利润增长”。投资大师会赞同这句话——所以他们才建立了一个使他们得以成功贯彻这一法则的系统。

通常,利润和损失都会让盲目的投资者紧张。当一笔投资小有盈利时,他开始担心这些利润会化为泡影。为了消除压力,他脱手了。毕竟,专家们不是说“保住利润你就永远不会破产”吗?当然,他在往银行里存这些利润的时候感觉良好,尽管只是10%或20%的利润。

在面对损失的时候,他可能会告诉自己那只是纸面损失——只要他不割肉。他一直希望这只是“暂时”的调整,价格将很快反弹。如果损失越来越大,他可能对自己说只要价格反弹到他的买价就抛出。当价格继续下跌,对持续下跌的恐惧最终取代了对价格反弹的期望,他终于全部抛出——往往是在最低价附近抛出的。

总的来看,他的一系列小盈利经常被一长串大损失抵消,与巴菲特的成功秘诀“保住资本”正好相反。

没有标准,是否兑现利润或接受损失的问题就被紧张情绪支配了?在价格一路下跌的过程中,盲目的投资者不断寻找新借口,告诉自己某只股票可能是好股票,说服自己坚持下去,因此一直没有直面这个问题。

大多数人在感到迷惑的时候都会紧张,但无论如何都要行动。一个投资者可能无限期地推迟一笔投资,但他回避不了兑现利润或接受损失的决策。只有明确自己的投资哲学和投资标准,他才能摆脱紧张。

4.买卖要权衡利弊

一旦买进股票,只要该企业的经营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以前对于何时卖出股票,在本质上是效法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认为,当某支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它的实质价值时就是卖出的时机。他觉得,一旦证券价格超过其实质价值,就几乎不具有潜在利益,投资人最好再寻找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如果格雷厄姆以每股15美元买进一支他认为实质价值约有30~40美元的股票,当股票价格达到每股30美元时,他就会把这支股票卖掉,然后再继续寻找并投资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格雷厄姆发现:如果以低于该股实质价值的价格买进一支股票,持股的时间愈长,那么预期的年复利报酬率愈低。因为如果某人以每股20美元买进某支实质价值为30美元的股票,在第一年时,该股价格才上涨至其实质价值,那么年复利报酬率就掉到22%。如果花了3年时间,年复利报酬率为14.4%,4年则为10.6%,5年则为8.4%,6年则为6.9%,7年5.9%,到了第8年为5.1%。

为了解决持股愈久,报酬率愈低的问题,格雷厄姆采取的方法是,唯有在某支股票的价格和它的实质价值有“足够”的差距幅度时,才进场买进,这样才能提供投资人相对的安全边际,而安全边际就是用来保护投资人万一买到那些长时间才能充分反应实质价值的股票。投资人认为股价要多久才会上升到该股的实质价值,就决定其所需的安全边际大小。如果预期投资时间很长,那么安全边际就大;如果预期时间短,那么较小的安全边际可能就已足够了。

格雷厄姆的法则又衍生了一个问题:万一股价永远无法上涨至该股的实质价值,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格雷厄姆的答案是等2~3年。理由是,如果某支股票价格不能上涨至其应有的实质价值,而且可能永远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出清持股再寻找其他标的吧!

巴菲特发现上述方法其实无法真正解决实现实质价值的问题,巴菲特多半时候还是握有哪些从未达到预估实质价值的股票,并未出脱。因为纵使把哪些股票卖了,美国的税务局也会对资本利得课税。所以他认为格雷厄姆的处理方式有欠妥当。

查理·芒格和菲力普·费雪则提出另一种解决办法,他们的论点是只要投资人买到一家正在成长的优良企业的股票,而且公司的经营管理阶层以股东的权益作为最大考量,那就不必出脱这支股票,除非整体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另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他们认为此种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最佳报酬,因为投资人可以充分享受企业运用保留盈余进而产生的复利报酬效果。

为了实践这种策略,巴菲特放弃格雷厄姆的方法,同时不再仅基于股票价格的考量而买进股票。他强调:“我们需要强调,我们不会仅仅因为股价已经增值,或因为我们已经持有了很长时间而卖掉它们。”他开始以企业的整体经营本质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那些创造出高资产报酬率的优良企业,具备消费独占的特质,同时其管理层以照顾股东的权益为主要考量。

当然,价格仍然是巴菲特考量是否买进股票以及预期可以达到投资报酬率的因素。但是,一旦买进股票,只要该企业的经营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运用这项策略,他做了几项最棒的投资,包括对《华盛顿邮报》和盖可保险公司的投资。在过去的12年中,这两家公司每年都带给巴菲特17%以上的复利报酬率,因为巴菲特已经看出长期持有这些深具发展潜力的公司的股票,会带给他丰厚的获利。纵然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有时会超过格雷厄姆学派人士所认定的实际价值,巴菲特还是继续持有这些股票。

同类推荐
  • 海底捞的秘密

    海底捞的秘密

    海底捞是中国服务业的学习标杆,更是中国企业经营创新的成功典范。本书以“海底捞你学得会”为立足点,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读者洞悉海底捞的成功奥秘,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书中深度剖析了“海底捞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了海底捞为什么能够做到——“人人都是管理者”、“传递给顾客一份感动”、“把员工当家人看”、“用服务倍增利润”、“有双手就可以改变命运”,等等。相信本书一定能给中国企业的广大管理者以有益的启示。
  •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要懂心理学

    本书着重讲述销售员如何掌握客户的心理,进而通过对客户心理的把握,促成交易。书中案例丰富,点评精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销售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让你在销售道路上走得更顺畅,让你的销售业绩一路飘红!
  • 风险博弈

    风险博弈

    本书从华尔街的历史说开来,向人们解密世界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向人们阐释“金融”这一现在令人闻之色变的字眼究竟从何而来;通过对华尔街历史的介绍,它还向人们揭示了历次金融危机中最显著的特点、华尔街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摆渡危机,以及那些穿梭忙碌在华尔街上的大亨们又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乘风破浪。
  •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三分管事七分管人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管理的精髓在于三分管事七分管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想让管理更简单,管理更轻松有效,就要学会擅长管理手下的主要得力干将,而不是事事亲力而为,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的团队的潜能,提升组织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用人留人驭人?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如何以薪酬激励人,以情感凝聚人?如何以细节取胜?本书《三分管理七分管人》结合真实、生动的实例,将管理的精髓一一展示,引导管理者在强化自身能力,找到管人的有效途径,管好人带好队伍,提升团队执行力和战斗力,开创卓越的管理局面。
  • 会带人,才有高效团队

    会带人,才有高效团队

    你想把各式各样的人凝聚到自己的周围吗?你想让他们为你贡献聪明才智吗?想做到令行禁止,并使人心服口服吗?你想让自己的下属组织成一支团结向上,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团队吗?你想让自己成为一名充满魅力,人人愿意追随效忠的领导者吗?为此,你需要带人的艺术。
热门推荐
  • 相师在都市

    相师在都市

    穷苦学生,意外撞到将死道士,一枚戒指,一个传承,自此,他金鳞化龙,翱翔九天!风水相术,点遍万户侯。易经八卦,测遍天下事!
  • 霸王传之战为红颜

    霸王传之战为红颜

    史书上的霸王,不尽完全!破釜沉舟震天下,勇也;破章邯报伯仇,孝也;鸿门宴不杀邦,仁也;鸿沟约不倒戈,信也;虞姬以死相随霸王恩,情也;子弟兵亡不渡江,义也。有人说霸王自傲自负自大,可别忘了高祖亦是沛县一出名的地痞流氓!丢妻弃父,诛杀功臣,鸿沟背信,三妻四妾!若非说项羽之不是,某过于傲也,傲于自认天下之治以一人便可!有人说有史可鉴,可也别忘了,史乃人所作,喜处功臣名君悲处暴君佞臣!别样的项羽,别样的霸王!霸王传之战为红颜
  • 都市大乱战

    都市大乱战

    决心重来了,抱歉了,希望以后会更好,支持过这本书的你未来会更好
  • 补天仙缘记

    补天仙缘记

    五百年前天上坠下一座禁魔神山,压住了一个大能妖魔。玉帝,如来,我不会放过你们的。妖魔被镇压后,仍不失桀骜不驯的本性,他默默等待着,等待着复仇机会的到来……等等,主角好像不是他。——————————————————————————————————一个小小妖灵,风云际会下进入了修仙炼道之路,天地茫茫,几番磨难离合。三界六道,前世今生,恩恩怨怨中又潜藏着怎样的惊天玄机,只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 我的爱,你在何方

    我的爱,你在何方

    失去情感的肉体,是骨骸。失去灵魂的楼阁,是坟墓。失去希望的生活,是生不如死。而我,木如歌,正是一个在坟墓里生不如死的骨骸。一阵风吹过我便能灰飞烟灭。从出生开始,我就是个错误,一个本不该留下的错误。或许,只有死亡,才是我最好的归宿。从小到大,我用了无数的真心去对待别人,得到的也只有无尽的痛苦……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只有那一个人真心爱过我,可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不能温柔以待所有的感情。就连活下去的希望都不给我下辈子,不要有下辈子。太累,活着太累。我就是木如歌,一个心理障碍患者。
  • 一品神婿

    一品神婿

    曾经的桂市名门望族沈家独子。沈家与白家百年世交,定有娃娃亲。性格低调,为人正直,不爱言语,护短,对敌人心狠手辣。
  • 渣夫狠妻有点甜

    渣夫狠妻有点甜

    万念俱灰的杨依依病死以后,成了烟雨城有名的豆腐娘娘杨柳。身为童养媳的她克死了爹娘、克死了一家老小,还有个命硬的婆婆在苟延残喘……连那没见过面的小相公也被她克的一命呜呼。天煞孤星不说,到了桃李年华仍无人敢娶。幸得书生李朗之母怜爱垂青,嫁得李朗成为正妻。谁知这李朗是个负心披着羊皮的禽兽,一朝高中本性皆露。“若是柔儿肚子里的孩子有任何闪失,贱人我要让你陪葬。”一把利刃抵在她的脖颈前。“相公,我没有……没有啊!求求你饶了我……”她抱着她的腿哭的眼泪鼻涕都出来。这个男子却一脚将她踹翻在地,下身顿时鲜血入注的淌出。“贱人,拿着休书给我滚……”结局是她被驱逐出李家,改名隐姓过着安静的小日子。谁料想……一个男人总是三两头就出现在了她的生活里,此人名声在外花名无数,还总阴魂不散的说着要娶自己?是疯了?还是另一个陷阱?直到为她惩治了负心渣男,揭穿了蛇蝎绿茶女,那些曾经欺负她的人个个跪在脚边哀嚎求饶……男人语带讨好睥睨的看向她。“娘子……现在嫁我与否?”“我定会真心待你,呵护……”什么?依依吓得连夜逃窜……男人皆负心薄幸,我信你个鬼。有人仰天止住男儿泪,发誓——柳依依,你就是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你娶回来。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 剑三武林志

    剑三武林志

    稻香村中,少年傲然说:“我这一生求剑问道,只剑侠,不情缘!”映秀湖畔,粉衣仙子踏波而来,对身后少年展颜一笑:“区区几个小贼,不怕,姐姐保护你。”少年脸红问:“女神,能和你合个影吗?”瞿塘峡前,光头正太合手作揖:“施主与我佛有缘,不如放下镖物,随小僧回谷如何?”黄袍萝莉怒极反笑:“难道你没听过,我身上除了那金银玉石,还有这山居剑意!”枫华谷内,苗疆少女嗤笑:“鱼唇的中原人,迷心蛊滋味如何?”道长扶额:“小寒,你又调皮了。”昆仑山巅,蓝甲御姐高兴说:“你过幺妹儿整的巴适,认我当姐姐啷个样?我霸道惨老,黑罩得住哟!”黑衫美人捂嘴娇笑:“要得!”悠悠七载剑侠路,言道不尽江湖情!
  • 众望所依

    众望所依

    在冬日的阳光下,一袭蓝色校服的少年逆光而站,举着一个看似极为搞笑的投降姿势,眼神愣愣的看着江依,嘴角却带有一抹笑容。江依看着他这个样子,心砰砰的跳,脸上浮有一抹红晕,被他的样子逗笑了:“沈望同学,你这个样子我好想笑啊。”“江依同学,你已经笑了啊。”“没发现你还挺逗,我一直以为你是高冷人设。”“江依同学,可得好好观察啊,我风格还挺多的呢。”说完就笑着把手放下。少年逆光而站,笑容显得更加阳光帅气。江依毫无前兆的拉住沈望衣领的部分,微微踮脚,在沈望的耳边说:“你都是这样撩女孩子的吗,可真的很让人心动啊,你不怕我缠上你了?”沈望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动作给愣住了,随后反应过来:“撩女孩子?这好像是一次啊,我很期待。”“再见,沈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