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墨魂》第一世
话说北宋年间,有一书生张生,平素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对。一次他去到江南扬州,和一干好友,就乘船游瘦西湖,
只见江渚旁,长堤上,微风抚岸,水带烟波,船上伊人翩翩舞袖,秀下银河。书生看到了这些,真是好兴致,
游船走过一张楼阁,听到绵绵弦音落寞,远远看到一青衣朱颜女子在抚琴,似山水画空灵,曲中人早已迷离。
这一干人都在那美妙的音律里,如痴如醉,这张生,下船以后,径直跑到楼阁附近,才知道这是此地一大户人家小姐在谈古琴,
这张生也很懂音律,以后就经常去楼阁边听,听的兴致,也吹起自己的竹笛和着古筝声,这一筝一笛合奏起来,更是好听,那小姐也听到笛声,小姐就出门和张生认识起来,以后就相约楼阁里一起合奏,还一起写起诗词来,、多日之间,两人心生情愫,就互相定情起来,那书生给小姐一笔一墨,那小姐给张生一个香囊,
张生就启程去京城考试,小姐说在扬州等他捷报,没想到张生一去却也再没回,小姐也郁郁而终,
临终还是不忘张生,手拿他的一笔一墨,后来朝代更迭,在瘦西湖之畔,那楼台旁就出现了怪事,
凡是到那楼台附近吹笛子和用笔墨写诗词的人都会无端死去。
2《墨魂》第二世
明朝年间有个书生喜欢写诗和画画,喜欢画仕女图,他诗和画都太美丽了,总觉得自己写诗来,画里的伊人也舞动起来。,
每次他画完一张完整的仕女图,仿佛看见一个舞女,她双鬓带蹙娥,脸上略施粉黛,随乐起舞,她的舞姿好像轻舟过山塘,好像雨打虞美人,山河的颜色,人间烟火,都在她的舞姿里,美不胜收.
书生画仕女是很厉害,但是奇怪书生的图很少画眼睛,那眼睛只能书生本人用一种特殊的墨,画上去,才能算完成。
人间已经是阳春三月,天空也放晴,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煞是好看。谁人与花相映绽放人间,唯有美女和画中仕女,
那书生看着春光阳灿,就画起了仕女图,书生蘸起墨汁,落下石台砚,画一幅牡丹赋,牡丹艳红,水墨青青,旁边是一个芙蓉伊人,
再用特殊的墨点上画里仕女的眼睛和魂魄,仕女画的太逼真了,仿佛在和书生相识一笑。
(上一世书生和小姐是一对人儿,这一世,舞者只能藏在画中,今世暂时不能在一起,
古曲已经弹完,有缘谁又愿错过,然后又是年年思念此人,)
时间长了,特殊的墨和前世感应的灵气在画中果然积聚起来,变成了一个美丽脱俗的女妖,只见她淡妆浅眉,白衣姗姗,轻挪缓步,经常来做饭给书生吃,书生吃了那些饭,身体有些不舒服,书生的父母也发现书生渐渐消瘦,别人都说他的房子里有灵异,他很不是相信。书生的父母焦急起来,后来书生的父母在道观里找了一个道士,道士去到书房知道了原因所在,道士做法收了墨魂。
书生很是失落,自己画的画也失去了灵感和颜色。书生就拜别父母去了江南。书生路过扬州的大运河畔,只听弹琴琴声寥落,
一张楼阁,听到绵绵弦音落寞,只见一青衣朱颜女子在抚琴,似山水画空灵,曲中人早已迷离,周围的人都来听她弹琴,那些来听琴的船把河道都围堵了起来。飞燕似三月剪刀,无法剪断一种无言,其实人们都能听到这琴曲中有一种失去爱人的哀怨。
原来那个道士收了墨魂女妖的魂魄把她转世到了扬州,道士还告诉了墨魂和书生前世的故事,
书生就过去和小姐攀谈起来,小姐和他好像一见如故。
柳叶青青,草色绿,春光袅袅,牵挂密密。燕衔泥筑新巣,剪枝三月是飞燕,衔泥做窝,轻柔三月是杨柳,飞舞飘絮,
春色初上,青若草色,燕归来,人归否?燕归来,伊人回。书生带着小姐回到了家乡,又继续画起仕女写起诗给扬州大小姐看。
书生为大小姐又画起了画,写起了诗,“如梦依旧桃花沾炊烟,似曾勾画杏花出城郭,岁岁花草等一人解,一枝竹笛是旧人归。”
天淡天青,伊人抚筝,东风吹人缓缓醉,书生和伊人一同来,伊人风亭边一曲瑟筝,凭栏花草,亦可解岁岁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