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汉阳造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射程不够。
朱光第准备带着弟兄们冲锋的时候,传令兵突然指着他的后背喊:“排长,血,你的血。”
朱光第用手摸向后背,摸到了一手鲜血,他的后背负伤了,就在他刚才对着弟兄们喊话的时候,日军的狙击手射中了他。
朱光第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日军打伤的,我也没有感觉到疼。摸到一手血,我才感到有点疼。”
传令兵要扶着排长朱光第向后面转移,朱光第一把推开了传令兵,他喊道:“别管我,日本人就要到跟前了,和****的拼了。”
高处的机枪换过了新的弹夹后,又欢快地响起来,日本人倒下了几个后,全都愣住了,他们趴伏在地上,向着****的阵地射击。排附将浑身是血的朱光第拉过来,扛在肩膀上,转身向后跑去。
跑出了几百米远,迎面看到一队中国军人急如流火地跑来了,因为奔跑过快,有的大口大口喘着气,脸色腊黄;有的眼睛歪斜,口水流在了衣服上,也忘记了擦一把。一名军官模样的人问排附:“前面怎么样了?”排附说:“正打哩。”军官模样的人回头喊:“快点,跟上。”他提着盒子枪跑走了。
朱光第看着从身边跑过的增援部队想:弟兄们有救了。
排附扛着排长朱光第来到了一座院子里,这里就是中国军人的包扎所。排附将排长朱光第放在包扎所后,扭身又跑向战场。排附姓何,他的名字忘记了。
包扎所里还有很多伤员,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和地上,呻吟声此起彼伏。一名中年医生走过来,他用剪刀剪开了朱光第的衣服,朱光第看到一颗三八大盖的子弹从他的身体穿过去了,前胸后背都是弹孔,现在,朱光第才感到钻心一般的疼痛,他握紧拳头,身体颤抖着,额头上都是汗珠。
他想,受了这么重的伤,他可能快要死了。
医生用绷带将朱光第的前胸后背包扎好以后,又让他吞吃了一粒止痛药,没有水,他只能干咽下去。朱光第的手触到了腰间,这才发现腰上一直别着那把缴获的日军指挥刀,胸前还挂着缴获的日军望远镜。朱光第对医生说,请他收下这把指挥刀和望远镜,以后打仗还有用的。医生小心地解下指挥刀和望远镜,放在一边。
朱光第又说:“请你写信告诉我母亲,就说他的儿子是为国牺牲了。”他告诉了医生自己家的地址。
医生从口袋里拿出铅笔,在一张纸片上记下了他的话,点点头说:“好,你安心下去吧。”
医生的脸上平静如水,他可能经常遇到这种情景。
医生对着门外一招手,进来了两个当地的农民,他们把朱光第扶上担架,抬出了院子,一路小跑着抬到了一座破庙里。
破庙很破,彩色的泥塑东倒西歪,透过房顶能够看到蓝蓝的天空,显然这里遭受过日军的轰炸。破庙里空气污浊,尘灰气味和血腥气味汹涌澎湃,刺激得人直想打喷嚏。案几上,木门后,地面上,到处都是伤兵,有的睁开眼睛,无神地望着屋顶;有的闭着眼睛,不知道是否还活着;有的形容枯槁,轻声呻吟着;有的头歪斜着,一动也不动……中国的士兵,在战场上负伤后,只能被安置在环境恶劣的破庙里,只能进行简单的包扎,唯一的药物就是止疼药,此后,他们只能听天由命,能挺过来的,就捡了一条命;挺不过来的,就做了无名者,死后连一块墓碑也没有,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死的,他们像一粒灰尘一样,轻飘飘飞起,又轻飘飘落下。这就是中国抗战士兵的宿命。我想起了看过的美国电影《珍珠港》和美国的其他二战电影,与中国抗战同一时期的美军战地医院窗明几净,医药齐全,受伤的美军士兵不但能够在安静的医院里得到疗伤,还能和漂亮的女护士谈恋爱。
朱光第在破庙里度过了难捱的一晚,那一晚,不断有伤兵被抬进来,刚开始还在呻吟,后来就悄无声息。那一晚,所有的伤兵都粒米未进,饥肠辘辘。朱光第身上的伤口疼如刀绞,一会儿他疼昏过去,一会儿又醒过来。月光从庙顶上的破洞照进来,照着破庙里一张张木然的失去血色的脸,和渗透了血液的绷带。朱光第看着这一切,感觉宛若梦境,恍若隔世。
天亮后,破庙外进来了一名医生,他一个个摸着伤兵们的脑袋,又从他们一个个的身体上跨过去,他摸到奄奄一息的朱光第面前时,对着门外喊:“这个还活着,快点送走。”
门外进来了两个人,也是当地农民打扮,他们将朱光第抬上了一辆牛车。鞭子一声脆响,老牛慢腾腾地上路了,翻山越岭,不停不歇,到了下午,朱光第来到了吉安白鹭洲第十四后方医院。
这座医院里有一台X光机,而医生有很多都来自盟国医疗队。那个年代的中国医生绝大多数都是中医,西医非常少。中医对外伤的治疗效果,远远不及西医。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很多外国的医生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了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要向他们学习,只要我们具有了他们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那时候从外国来到中国的医生有多少?没有具体的资料记载,但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仅仅在新一军从事医疗救治工作的外国医生就有500人,这是新一军政治部副主任孙克刚提供的数据。但是,在所有外国医生中,最著名的是白求恩,因为******写了一篇《纪念白求恩》,在几十年里广为流传,白求恩成为知名度和马克思相提并论的老外。
那天,一名外国医生对朱光第的伤势进行了X光检查,发现一颗三八大盖的子弹从前面的肋骨缝隙进去,穿过肺部,从后面的肋骨缝隙贯出,距离心脏和脊椎骨仅有一厘米。
直到现在,朱光第已经负伤超过20个小时,他才得到了诊断。在前线,医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包扎,而在后方医院,他才得到了全面的诊治。
朱光第躺在床上,听到一个中国医生说:“多亏是三八大盖,这要是汉阳造的子弹,肯定没命了。”
给朱光第检查伤势的那名外国医生用汉语说:“你的命真大啊。”
如果那颗子弹不是三八大盖的,如果那颗子弹再靠近心脏一厘米,如果日军狙击手在射出了第一颗子弹后,再射出一颗子弹,朱光第肯定就牺牲了。大难不死的朱光第躺在病床上,眼睛湿润了。
朱光第在吉安白鹭洲第十四后方医院躺了一个月,他每天都牵挂着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们,不知道他们到了哪里作战,不知道他们是否都活着。每天都有伤兵不断地被送进来,从他们的交谈中,朱光第知道第19集团军的将士们在高安和日军作战,在上高和日军作战,他的心揪紧了,他知道上高是罗卓英司令部的所在地,日军攻到了上高,说明形势千钧一发。
医院里所有伤员的心都揪紧了。那些天里,病房里的气氛非常压抑,人人都在想着,在这场大战中,****失败了,日本人有可能突然打到这座医院里。
突然有一天,病房里来了一个伤员,他的一只臂膀没有了,但是他眉飞色舞,笑逐颜开,他转告前方的消息说,日本人已经被打败了,****一直将日本人赶到了南昌城里。
病房里欢声雷动。
不久,朱光第在医院里领到了一本小册子,名字叫做《上高会战手册》,里面详细接到了上高会战的经过。朱光第第一次得知,这次会战****采取的是“磁铁战术”。
原来,山高会战结束后不久,蒋介石得知这次会战的战果,异常振奋,他下令以最快的速度编写《上高会战手册》,分发全军,鼓舞士气。
这本小册子,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朱光第是1941年元宵节当天晚上知道部队要打仗了,而另一名抗战老兵魏杰是提前一天知道这个消息的。
魏杰是74军58师172团三营副营长,他至今还能记得那天晚上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