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中的“洪”字代表宏伟、雄大的意思,“武”字代表以武建国、以武治国的意思,这个词的确符合朱元璋。那么“建文”顾名思义就是以文治国,朱允炆确实在跟他的爷爷唱对台戏,从小在儒家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君主的确跟上代君主在气质上截然不同。
洪武皇帝一旦死去,继位的建文皇帝迫不及待的纠正了洪武皇帝的一系列错误。他平反冤案,被关押的犯人相继被释放,被流放的家属也都回来了,减刑法、宽赋税也在进行中,大明帝国的儒生们在这种新气象中看到了他们的前途。
他们欢呼雀跃:“朱允炆!你是好样的,我们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的君主。”
朱允炆也在心中呐喊:“我的老师们,这个国家我已经没有依靠的对象了,我能依靠的只有你们。”
建文之治没进行多久就出现了问题,建文皇帝被他的老师方孝孺代入到复古的彀中,两个人成天在宫里鼓捣如何恢复井田制,如何把各个州县的名字、各个街道的名字、所有文武官职的名字、宫殿内每个宫门的名字都复原到周代的标准,哪怕是在北方战事如火如荼的时刻,两人依然闷在宫里搞着这些无聊的事情。
方孝孺是个复古的狂热分子,言必称三代,在他眼中只有周代是最好的,不仅礼乐应该恢复到周代,人们的思想,土地所有制度,甚至政权的组织形式都应该恢复到周代。无独有偶,董仲舒、王莽、王安石、朱熹这些大儒都是井田制的倡导者。建文皇帝和方孝孺的日益偏激化引起了藩王和武将们的不满。
建文王朝并没有改变洪武王朝那种不稳定性,不安的骚动正弥漫着整个大明帝国,人们对于未来都有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洪武皇帝封藩的遗留问题。
始皇赢政统一天下后,并没有实行分封制,而是实行郡县制,事实表明这一制度实行过急,因为经过周代八百年的分封制,各地的贵族依然权力巨大,天下一乱,这些贵族首先起来造反。汉吸收秦的灭亡教训,实行郡县和封国并存的制度,事实表明这种制度到了那个时代已经不可存在。那么朱元璋为什么又捡起了历朝历代早就丢弃的分封制度?我认为这里有三个原因。首先要声明的是朱元璋的分封制跟前代已大所不同,实际上实封的就是北边的几个藩王,其他的都是虚封。
封王戍边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京城在南边,离边塞太远,不好控制北疆,封王戍边刚好可以起到让藩王守边的作用;二是这一行为体现了朱元璋的朴素和小家的思想,他认为老子打了天下就应该让子孙们帮着一起守;三是按照朱元璋的意思,嫡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其他皇子就必须离京,避免争权夺利,而封藩则可以在异地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所以,洪武皇帝的封藩制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在洪武皇帝还没有死的时候,朱允炆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对他这些叔叔们下手了。建文时代,围绕在建文身边的就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三名儒臣,跟方孝孺鼓捣建文复古不同的是齐泰、黄子澄鼓捣的是削藩。齐泰建议先削燕王,而黄子澄建议先削势力弱小的藩王,建文最终采纳了黄子澄的意见。实际上,先削谁、后削谁都已经不重要,关键的是削藩此举既违背洪武宪法,又不得人心。
建文皇帝的第一刀挥向了周王朱橚,周王是朱棣的同母弟弟,同属寿州李妃,处理了周王就等于谫除了燕王的一只臂膀。建文的动作相当快,朱元璋死了一个月,他就动手了。周王痴迷于医学,他自己种植植物园,自己品尝药材,建文拿下周王后将他发配云南,云南这个边远的地方给了周王的医学研究很大的便利,那里有丰富的物种、有奇花异草、有烟瘴、有长期患病无法得到医治的民众,周王到了云南便联合当地的医官开始研究医药、著书。虽然朱棣夺得皇位后给了周王自由,但周王的一生都在钻研医学的抑郁中度过。
周王被削后,湘王、齐王、代王、岷王又进入建文皇帝的视野,厄运很快降到湘王朱柏头上,朱柏跟周王朱橚一样也是个文化人,解缙对他的评价相当高,说他“幼而美异,长而通明,温恭粹德。”朱柏除了文采好外,武功也不错,他还是个虔诚的道教徒,跟朱元璋和朱棣一样,他也寻访过张三丰。
建文元年四月,建文以谋反罪和私印钞票罪着有司兵马逮捕朱柏进京询问,朱柏为了免受刀笔小吏之辱全家****而死,时年二十八岁。
即使是建文这样的仁君,在面对政治斗争的时候依然是毫不手软,而以黄子澄、齐泰为首的削藩者,打着儒教、礼治的旗号,在面对自己的利益受威胁时仍旧是行霸道、走诈术,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在这里看到了双重标准。
建文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孩子,如果你认为他老实那你就错了,在洪武三十一年刚处理完周王,对其他四个藩王的处理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对燕王的处理就已经开始了。从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起,大批的军队和锦衣卫被派往北平监视朱棣。
在建文削藩如火如荼的时候,朝中的不同声音就一直没有断过,建文也曾犹豫过,但都被齐泰、黄子澄硬顶了下来。从建文元年开始,北平与南京之间消息不断,官道上常常是快马加鞭,双方心照不宣,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到了六月,燕王的左护卫百户倪琼进京被锦衣卫捕获,倪琼供出了燕王准备谋反的情况,建文得知后只得提前动手。
建文首先动手了,派去燕王府捉拿朱棣的军队反被燕王府的卫队打败,接着,燕王的卫队乘势夺取了北平九门,控制了北平防务,朱棣终是被逼到了这条路上。虽然控制了北平的防务,若想南下,还必须控制整个北平的外围,这样才能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于是朱棣便率领王府的卫队和从外地奔过来的燕王卫队迅速扫荡了北平的外围,控制了整个北平周围要地的防务,内战终于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