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慈善舞会上,萧伯纳邀一位自视过高却又十分害羞的女士共舞。
正舞着华尔滋的时候,她不安地问:“萧先生,你怎么会想到邀可怜的我跳舞呢?”
萧伯纳回答:“这是个慈善舞会,不是吗?”
当百货公司大拍卖,购买的人潮又推又挤的时候,每个人的牌气都如枪弹上了膛,一触即发。有一位女士愤愤地对结账小姐说:
“幸好我没有打算在此找到‘礼貌’,在这儿根本找不到。”
沉静了一会儿,结账小姐问:“你可不可以让我看看你的样品?”
当别人鲁莽无礼的时候,给他看看你“良好幽默”的样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向小孩子学习神色自若。小孩子能教给我们如何在社交场合,运用幽默力量来保持神色自若。
小丽丽5岁,聪明可爱。上周日,妈妈带她去看外婆。结果外婆出去锻炼了,于是丽丽妈妈在屋里打扫卫生。可是一不小心,把外婆的收音机甩到地上了;丽丽妈妈赶忙拿起来检查,可是不管怎么鼓弄,这个破收音机就是不出声。
收音机虽然不值钱,但是它却是外婆的心爱之物。这下可把丽丽妈妈急坏了,小丽丽见到此情景安慰着说:“妈妈,您别担心了,等外婆回来了,你就对外婆说是我弄坏的,反正我弄坏的东西也不少了。”
这就是幽默力量,女儿帮妈妈解决了棘手的事情,这能激励我们即便在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时,以轻松的态度面对才会出奇制胜。
因此我们会发现,把握社交生活的机会可以使自己快乐,从而平衡我们的忧虑。
有一个小孩到朋友家去吃晚饭。
朋友的母亲注意到他把一决猪排割过来锯过去。便问他:“要我帮你把肉切开吗?”
“噢,不用,没关系,”他说,“在家里,我妈也常把肉煮得这么硬。”
我们可以和他一起笑,由此也得到一些东西:“在家里”——属于我们自己的观点——事情是怎么样,从他人的眼光来看未必也是一样。为了社交生活成功,我们需要把着眼的观点从“我”改变到“你”。
安莫洛·林白小姐小的时候,洛克菲勒先生有一次到她家喝茶。她的母亲心想,她可能会提起洛克菲勒的大鼻子,于是安莫洛太太好几次提醒小女儿:“千万不要提到他的鼻子。”
客人来了,她很有礼貌地表示欢迎,然后跑出去玩。安莫洛太太拿起茶壶,大松一口气,说:“洛克菲勒先生,你要加点牛奶在你的鼻子里吗?”
这则幽默力量的含意在:如果我们一直担心别人会使我们受窘,过份的担心常会使我们更容易犯错。
小孩让我们了解,在社交生活中清楚的沟通也很重要。
即使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你的幽默力量都能帮助人们解除紧张,在任何小地方都尽量发现或制造笑声。你可以学学妙语大王杨曼。
有一次杨曼进入电梯时,只说了一句话就使电梯内的人哈哈大笑,他说:
“二楼到了,杂货、百货、女用内衣。各位吸一口气,有一点太挤了。”
在严肃的一面,幽默力量能使人卸除重担。你能因此获得内在的力量,去改善现状,也可以去接受那不可改变的事实。两度获选奥斯卡金像奖的女星蓓蒂·戴维斯,深受个人生活中的问题所困扰。她以幽默力量来面对困难,但是问题依然接踵而来。
“我到五十岁的时候,”她说,“我开始怀疑,我想,到现在我必定扮演过够多角色了吧?”
9.妙在出其不意
论辩中运用幽默手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制胜术,它能直接体现辩手的知识水平、思想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论辩,是探索真理,获得成功的有效手段。无论是生活中的你争我夺,还是论辩赛场上的唇枪舌剑,你都有可能反应机敏,知识丰富,表达流畅。如果还能巧用幽默,那你就一定会辩才高绝,难遇敌手。
下面我们看看生活中的论辩。
乔治·库特林,法国知名的剧作家和幽默作家。有一次,一位自命不凡的年轻作者想一鸣惊人,便写信给库特林,借三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向他提出决斗,但这一封信实在上不了桌面:字迹潦草,甚至有许多字拼写错误。库特林很快给他写了回信:“亲爱的先生,因为我是伤害你的一方,该由我来选择决斗武器。我要用‘正字法’来决斗。在接到这封信之前你就已经失败了。”
论辩是一门艺术,有很多运用的方法,但无论是请君入瓮也好,还是暗渡陈仓也好,以及旁敲侧击、以守为攻等等,都包含着幽默力量在其中。
史密斯惹怒了伦敦一个俱乐部的主顾,因为他不是该俱乐部的成员,却经常在会议院的途中停下来使用该部的卫生设备,这使得对他没有好感的成员十分不快,他们要求管理人员制止这种“掠夺”。
一天,他又若无其事地走进了该部的卫生间,马上跟进来一个侍者。
他提醒史密斯注意本俱乐部只对部内成员开放的规定。
“哦,”史密斯随口说道:“厕所也是俱乐部吗?”
面对衣冠楚楚者的错误表达,史密斯巧妙运用“非此即彼”的方式让其回答,一声反问,让对方窘态百出。
清朝时,有一天乾隆皇帝问纪晓岚:“纪卿,‘忠孝’之意何解?”
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
乾隆皇帝立刻说:“那好,联现在就要你去尽忠,行吗?”
“臣领旨!”
“那你打算怎么个死法?”乾隆皇帝问。
“跳河。”
乾隆皇帝当然知道纪晓岚不会去死,于是就静观其应变办法。不一会儿,纪晓岚回来了,乾隆笑道:“纪卿何以未死?”
纪晓岚答道:“我走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说‘晓岚,你此举大错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你在跳河之前应该先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不是昏君,你就不该投河而死;如果说是,你再来不迟啊!”
纪晓岚不愧是如簧之舌,面对皇帝的戏谑,巧借屈原之说,金蝉蜕壳,真是一代辩才!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俭朴,常常戴项破旧的帽子在街上游逛。
有个家伙嘲笑他说:“你脑袋上边的玩意儿是个什么东西,能算顶帽子吗?”
安徒生回敬说:“你帽子下边的玩意儿是个什么东西,能算个脑袋吗?”
安徒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法炮制,还以颜色,令嘲讽者无地自容,半天回不过神来。
幽默以其巨大的力量被论辩家们称为“幽默炸弹”。“幽默炸弹”在赛场上轰炸,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为了驳斥剑桥队的“温饱决定论”,复旦队对裴多菲的诗作稍作改动:“生命城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两者皆可抛。”这很有说服力。
又如,在辩论艾滋病问题时,复旦队又幽默地说:
“如果哪个人给艾滋病‘爱’上的话,恐怕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吧!”
论辩时幽默要能切时切境,天衣无缝。一般借用一些人名、地名、诗句、对联表达一种新义。如:
“我们多次问对方,善花里如何结出恶果,对方说要浇水、要施肥呀!那我就不懂了,大家都承蒙这个阳光雨露,为何有那么多的罪恶横行这个世界呢?难道这个水、那个肥还情有独钟吗!为何不跟罪恶做一个潇洒的‘吻别’呢?”
论辩中运用幽默手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制胜术,它能直接体现辩手知识水平、思想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下。运用幽默来阐述或批驳对方观点,会产生极好的论辩效果。
10.健康属于快乐的你
以笑来激发生活的力量、生存的意志、康复的能力。进而增强精力,战胜疾病。
幽默能引发人会心的微笑。这种微笑是人们祛病健身的良药。
美国作家卡森斯曾担任《星期六评论》杂志的编辑。他长期日夜操劳,患了一种严重的病——结核体系并发症,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痛苦万状。虽多方求医,但收效甚微,不少名医诊断为不治之症。
后来,卡森斯听从了一位朋友的劝告,在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决定采用一种奇特的幽默方法疗法。他搬离了医院,住进一家充满欢乐气氛的旅馆,常常看一些幽默风趣的喜剧片。和朋友们进行幽默的交谈,听人讲一些幽默故事,使自己整天处于一种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状态,每天都出声笑上好一阵子。卡森斯发现,一部10分钟的喜剧片可以带给他两小时无痛苦的睡眠,他还惊喜地发现,笑可以减轻发炎,而且这种“疗效”可持续很久。与此同时,他还辅以适当的营养疗法。几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卡森斯居然恢复了健康。
卡森斯总结自己战胜病魔的经验,开出一张“幽默处方”,并风趣地取名为“卡森斯处方”。其中有这样一些内容:
“认清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康复功能。充实内在的康复能力。利用笑制造一种气氛,激发自己和周围其他人的积极情绪。发展感受爱、希望和信仰的信心,并培养强烈的生存意志。”
这一处方的核心是以笑来激发生活的力量、生存的意志、康复的能力,进而增强精力,战胜疾病。
美国科学家卡芬指出:
“幽默是一种神奇的医药,这种神奇的医药如此便宜,实在是个奇迹。”
幽默能使一些严重的不治之症渐渐康复,就象神奇的药物,这评价有点言过其实吗?不!这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弗莱医生,研究幽默对于健康的效果长达25年。他指出:人如果不会笑,健康情况往往比较差。人虽然不自觉,但幽默对人体健康有显著的效果,却是肯定的。笑有助于肺部运动,并刺激循环系统。真心而开朗的笑会促使呼吸量增大,使横膈膜、胸部、腹部随着呼吸而发生整体的肌肉运动。由大笑引起的深呼吸能增加血管里的氧气。有人把笑视为内在的慢跑运动。人们对笑话、幽默故事、喜剧等的初期反应是全身活跃,继而是胸、腹、脸部肌肉都有了一定的运动。捧腹大笑甚至还包括了手和脚的运动。笑完之后,脉搏的跳动会略微减缓,全身神经松驰而舒坦。幽默好象给人的身体重新注入了活力。
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笑能消除紧张,驱走抑郁、沉闷、沮丧、懊悔、忧愁、恼怒、灰心、绝望等等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振奋,产生抵抗疾病的内在力量。
有些科学家的研究还表明:欢乐和笑能刺激脑部产生一种使人兴奋的荷尔蒙。它一方面能促使身体增加抵御疾病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刺激人体分泌一种名叫“因多芬”的物质,这是人体自然的镇痛剂。这样,关节炎,某些创伤引起的痛苦等,都会因此而有所减轻。
幽默能祛病健身,这不是洋人的独特发现,“笑一笑,十年少;恼一恼,头白了。”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明证。
下面是一首健康养生的三字经:
人到老,莫烦恼,忧愁多,催人老
常锻炼,抗衰老,量力行,误过劳
经常笑,变化少,心胸宽,寿自高
善交往,广爱好,心情畅,睡眠好
遇事忍,不急躁,多谦让,少烦恼
调饮食,莫过饱,身体健,疾病少
心不顺,尝花草,听音乐,怒气消
勤动笔,读书报,常用脑,记忆好
三字经,要记牢,保健康,乐陶陶
经验证明: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是“心乐”。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身体。精神开朗,笑口常开,心宽体胖,大病变小病,小病变全愈,身体就会健康。反之,如果忧愁悲伤,萎靡不振,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相信老人深知此理,很注重以幽默排解晚年的寂寞。据报道,台北市曾举办一种别开生面的“老人说故事说笑话比赛”,参赛6920位阿公阿婆中,年纪最大的为78岁,最年轻的为62岁。他们都被誉为祖父母级的“演员”。老人们盛装登台,自娱娱人,妙语连珠,兴高采烈,仿佛都变成了年轻人。
一个人说话幽默,即使自己怡然自得,心情愉快,身轻体健,又使朋友们受到感染,融融乐乐,陶陶然于一堂,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当你患病、住院,或遭受意外伤害时,幽默力量也能帮助你减轻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