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爱神,许多国王钦慕她,并愿意把自己的登基归功于同伊什塔尔的爱情。比如阿卡德基国王萨尔贡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说,自己之所以能成为国王,完全是女神伊什塔尔爱恋她的结果。
7.太阳神——沙玛什
对于太阳神的称呼,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还是不一样的。苏美尔语称太阳神为乌图,阿卡德语称太阳神为沙玛什,这两个名字都是“太阳”的意思。太阳神也是一位正义之神,被视为“天界和世间的审判者”。他战胜黑夜和严寒,其光辉使一切崇尚邪恶者闻风丧胆。
每天清晨,居住在东方之山上的蝎人会打开一扇大门,太阳神从山门中跳出来,开始他每天的旅程。他一出现,灿烂的金光从他的双肩射出,他的车夫每天会按时等候他,为他驾车陪他旅行。等到黄昏时,他们向西方行进,再经过一个地下通道,赶往东边。第二天清晨,再次升起。
沙玛什也是司法天神,在汉谟拉比法典浮雕中就有体现。汉谟拉比法典浮雕的上部,刻绘了太阳神兼司法之神沙玛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法典的一幅浮雕画。太阳神沙马什坐在宝座上,头戴一顶螺旋形的高帽,长髯被编成整齐的长长的须辫,右肩袒露,身披长袍,右手庄严地举着作为权力象征的魔标,左手握着魔环。沙玛什的宝座被刻成寺塔式,就是为了表示宝座上的是最高的神。
与埃及和希腊神话不同,古代两河流域对月神的崇拜先于对太阳神的崇拜,他们没把太阳神看作是最高之神,也不把太阳神视为农业保护神,因而很少有太阳神的神话传说。沙马什主要在拉尔萨和西帕尔受到崇拜。巴比伦的沙玛什神庙被称为“世界审判官之殿”。
8.众神之王——阿舒尔
在亚述人统治时期,一方面亚述人承继被征服者巴比伦人的文化、宗教,另一方面亚述人崇拜的部落神和民族神也陆续入住神庙。其中就有阿舒尔神。阿舒尔神从部落之神上升到国家的正式守护神,成为主神。亚述人靠武力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因而国家的一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宗教也不例外。阿舒尔神首先是一个武士之神,具有亚述人尚武好战的秉性,他陪伴亚述人奔赴战场,为他们助阵,指挥士兵出击,赐予他们胜利。阿舒尔通常被描绘成一个带翼的圆盘,或骑在公牛背上,或飘于空中,以一个尚武的形象出现。其实他不仅仅是一个尚武之神,还是一个执掌丰饶,主宰人世间风调雨顺的神。
9.月亮神——欣
苏美尔语称南那,阿卡德人称欣。前者意为“满月”,后者意为“新月”。他是乌尔城的保护神、守护神。除了被想象成人的形态外,还经常被描绘成公牛。在神话里,他的形象常常是一位戴着头巾、有着天青色长须的长者。每天晚上,他乘小船在广袤的天空中航行,对尘世间的凡人来讲,这条小船就是一轮明亮的新月。但也有人不赞同这个说法,认为新月是他的武器。当新月变圆,在夜空中就像一枚闪闪发光的王冠,因此欣被称为“冠冕之王”。这种连续不断而又有规则的变化赋予了欣一股神秘的色彩,他又被看成“任何神都无法看透其心思的神”。除了给黑暗带来光明,他还有其他职能。马尔都克在创世界之初便让他计算时间:
每月之初你光照大地,
一弯新月宛如双角辉映六天,
第七天你的王冠分为两半;
第十四天作变幻呈现满圆。
10.书写之神——纳布
纳布神是马尔都克的儿子,是巴比伦城附近的伯尔西帕城的保护神。他常常是以长有蛇头的龙,带着凿刀和雕刻泥版的形象出现。传说他发明了书写。当众神确定了个人的命运时,纳布负责把众神决定写在泥版上。
11.火神——基比尔
基比尔有时也被称为努斯库。他焚烧祭品,并将香味传送给众神,其明显的标志是一盏形状像木鞋的灯。在举行的巫术仪式中,巫师常常会带有符咒,而他往往是符咒的内容,巫师会把一尊泥塑男巫扔入火中,诵念道:“愿基比尔吞没你!愿基比尔捉住你!愿基比尔毁灭你!”
12.风暴之神——阿达德
据说他是伊什塔尔的兄弟。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起,他就被赋予了主宰风暴的职能。阿达德的形象常常是一个站立在公牛背上、双手握着箭石的人形神灵。他是矛盾的结合体,在他身上既有仁慈的一面,又有恐怖的一面。一方面他会让河水上涨,待河水退去后留下肥沃的淤泥,使大地丰产增收;而另一方面,他又会刮起风暴,发出雷鸣,让狂风折断大树。
宗教节日——新年节
神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索不达米亚到处都有神的建筑和寺庙。他们不仅有全国性的神,每个城市还有自己的守护神。全国上下,无论是国王,还是奴隶,都要受到神的意志的支配,按照神的旨意行事。与此相应的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多神教的宗教观念。宗教仪式作为人们宗教观念的表现形式,也在古代两河流域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人们的节日也常常和宗教仪式联系在一起。
苏美尔时期有许多宗教节日。如拉伽什的古地亚王曾提到的宗教节日持续7天。在这7天里,到处是歌舞升平的景象。人们不再劳作,开始休息,纵情欢庆,不再争斗,呈现一片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在一些城市,人们还会举行圣婚节、感恩节等节日。
在古巴比伦,规模最大、仪式最多、最为著名的宗教节日便是古巴比伦人一年一度的新年节了。巴比伦地区最大的神庙是古巴比伦城的马尔杜克神庙。每年的新年节都是在马尔杜克神庙内进行。根据考古发现的泥版我们得知,这个节日从那尼散月,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3月至4月的第一天开始,共持续11天,在这11天里举行各种各样的宗教仪式。
至于第一天要举行的仪式和活动,由于记载其仪式的泥版还没有找到,所以至今人们依然不得而知。第二天,神庙中地位最高的沙什伽鲁祭司,在太阳还没有升起之前便早早起来,沐浴更衣之后,来到马尔杜克神像前进行长时间的祷告,祈求神灵打败他的敌人,保护他的城市、子民、神庙和牲畜。祷告完之后,郑重地打开神庙的大门,其他祭司如鱼贯入地把祭品摆放在马尔杜克及其配偶的神像面前。
第三天,仪式开始的阶段和第二天一样,后来,祭司们会把木头、黄金和珍贵的宝石交给工匠,让工匠们用这些材料制成两个木偶,并给他们穿上红色的衣服:一个木偶左手抓着一条蛇,右手向外伸展着;另一个木偶右手托着一条蝎子。这些木偶并不是这天使用,而是为了第六天使用。
到了第四天,沙什伽鲁祭司要在太阳升起的前3个小时20分钟起床,在马尔杜克和配偶面前做完一个特殊的祷告之后,就来到院子里,静静地等待第一组星星的出现。对古巴比伦来说,这组星星意义非凡,而且这组星星是很神圣的,沙什伽鲁祭司要吟诵特殊的咒文来欢庆星星的出现。
在第四天的晚上,祭司们要聚集在神庙里吟诵创世史诗《埃努玛·埃里什》。
第五天,在往常的祷告和供奉祭品之后,一个特殊的净化仪式开始了。为了避免在仪式中可能受到污染,沙什伽鲁祭司不出席这个仪式。祭司们用非常神圣的水和油喷洒神庙。把神庙净化后,便开始一个特别的巫术仪式,在开始巫术之前,要先把祭品,也就是羊的头砍掉,祭司用滴着血的死羊摩擦神庙的各个墙壁,这意味着要洗掉所有的罪恶。被羊血污染的祭司和砍下羊头的祭司一起带着羊头和羊的尸体来到河边,把羊头和羊的尸体扔进河里,让河水冲走所有的罪恶。这两个祭司因为沾了羊血,被认为受到了污染,所以不能再回到神庙,必须待在旷野中,直到“新年节”结束。
举行完这个仪式后,国王在祭司的带领下,来到马尔杜克的神像面前,祭司们退去,单独留下国王。沙什伽鲁祭司走进来,拿走国王放在神像面前象征王权的权杖。国王则跪在神像面前,向神起誓,宣称绝没有做对不起神的事情。然后沙什伽鲁祭司打国王的脸并且扭国王的耳朵,使国王饱受痛苦,因为他们相信,国王承受的痛苦越多,巴比伦就越好。如果国王痛苦地流下了眼泪,那么马尔杜克神对国王就更满意。等仪式结束了,沙什伽鲁祭司把权杖归还给国王。
到了晚上,国王还要举行另外一个宗教仪式:把用棕榈枝子捆绑的芦苇放在事先挖好的沟里,除此之外,还要把一头作为祭品的白色公牛拴在沟边。国王在沙什伽鲁祭司的陪同下,放火烧了芦苇,并在口中振振有词:神圣的公牛,光辉的火焰照亮了黑暗。
第六天就是要迎接纳布神的到来。纳布神是马尔杜克神的儿子,住在离巴比伦城不远的巴尔西帕。将第三天制成的两个木偶竖立在纳布来的路上,接引纳布的到来。当纳布来到以后,这两盒木偶被佩带宝剑的祭司斩首,扔到火里去。这种宗教行为的意义不是很明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两个木偶代表了一种邪恶的力量或是一些邪恶的精灵,他们被纳布神征服、消灭掉。
很遗憾,记载剩下几天的宗教仪式的泥版已经丢失,但从别的文献里,我们可以得知,以后的仪式主要有:参观阿卡吐房子,圣婚,确定一年的命运和对一些神话生动的解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