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原定于1861年春季离开热河返回北京,而且已经准备好诏书宣布决定。但是,一月份他的病情加重,身体已经无法承受奔波劳苦,这份诏书也就没有颁布。
在热河的时候,咸丰皇帝的兄弟都不在他的身边,再加上受到疾病的摧残,身体极为虚弱,因此,咸丰皇帝逐渐落入了怡亲王载垣的掌控中。当时载垣的同谋还有军机大臣端华以及肃顺。他们三人认为皇帝所剩时日不多,皇子又年幼,摄政是极为必要的,所以决定趁机揽权。名义上,怡亲王载垣是主谋,实际上肃顺才是真正的教唆者和精神领袖。端华世袭爵位,为郑亲王,是满洲八王之一,也是太祖努尔哈赤兄弟的直系后裔。
肃顺小时候过继到郑亲王府上,成为端华的兄弟。肃顺年轻时是北京人眼中的无赖混混,他身材魁梧,喜好暴力,常常招摇撞骗,生活上放荡荒淫。后来他得到怡亲王与郑亲王这两位重臣的引荐,逐渐受到咸丰皇帝的青睐和重用,从一个户部小官迅速升至领仕卫内大臣。
任职期间,肃顺贪婪无度,心狠手辣,人人皆知。他曾劝服皇帝下旨处死军机大臣柏葰?,理由是柏葰在担任科举考试主考官期间,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有失公正。然而真正的原因是柏葰曾经因为耿直口快得罪过怡亲王与郑亲王。此次肃顺参奏将其处死实际上是一种打击报复。
人们对肃顺又恨又怕。在处理柏葰这件事上,肃顺首次与慈禧产生了分歧。慈禧担心肃顺对皇帝的影响与日俱增,势力过大,所以开始和他对抗。在这件事情上,慈禧力保柏葰的性命,却以失败告终。自此,肃顺的势力得到进一步稳固。他的政敌纷纷被罢官或降级,朝廷上下一片恐慌。
有一次,肃顺参奏户部所有大小官员垄断货币,从中谋取不法之财,于是众官员全部被革职查办。其实众人对于地方官员通过这样的非法手段揽财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虽然肃顺的参奏确实是有事实根据的,但是他本人更是人尽皆知的大贪官,所以可以确定,他参奏户部纯属假公济私的报复行为,其接下来的所作所为更充分地证明了这点。因为此事,他抓捕了一百多位名商富贾,并将他们监禁起来,直到他们付给他大量赎金才将其释放。凭借这些收来的钱财,他得以结交到怡郑?两亲王,共同逆谋篡权,随着最终逆谋的土崩瓦解,他也受到严惩,走向毁灭的深渊。被处决之后,他的百万家财全数充公,其中大部分归进了国库,小部分进了自己的政敌——慈禧的腰包。1900年,皇室将这些钱财埋藏妥当后才踏上逃亡的道路。
英法联军侵华之际,正是由于听从了肃顺的谏文,咸丰帝才会不顾慈禧以及诸位军机大臣的再三劝谏,执意弃城逃往热河并下令不准众高官随驾逃往热河。肃顺这样做的目的昭然若揭,即趁机影响并掌控咸丰皇帝,防止他听取其他重臣的奏禀。幸得慈禧智勇过人,识得大局,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将肃顺的逆谋计划彻底粉碎,才保住了大清的政权。
皇帝驾崩之后,趁逆谋者还没有做出最后的计划,慈禧立即派人密送一封急件给恭亲王。收到密信后,恭亲王火速赶来热河,荣禄及多位忠臣也及时前来相助,凭借这些底牌,慈禧得以大胆实行计划,成功将逆谋粉碎,一步步坐上了大清朝的宝座。
逆谋被揭穿当天,篡权的摄政大臣发现自己已经落入慈禧手中,无路可逃。听到她命宗人府对自己严加审问时,肃顺转向同党责备道:“若早听从吾之建议,弑杀此女,怎会有今日之惨剧?”
注释:①柏葰是时任外务部尚书那桐的祖父。
② “怡”和“郑”皆为爵位尊号,意义分别为“和谐”和“慎重”。
现在让我们从头来看这次逆谋。
一开始,怡亲王看到慈禧受到皇帝宠幸,颇有权势,便想要皇帝疏远她,以削减慈禧的势力。他们在皇帝面前屡进谗言,称叶赫那拉氏与二十五岁、长相俊俏、年轻健壮的侍卫长荣禄私通。皇后对他们来说则不构成任何威胁,因其性格温软,对政事又丝毫不感兴趣,所以他们认为不必将其放在心上。
肃顺等人明白,逆谋大事若想成功,就必须先除掉叶赫那拉氏,至少也要把她暂时打入冷宫?。他们也清楚,不管对自己的计划多么有把握,都必须在热河实施。因为一旦皇帝回京,势必会给自己的计划增加风险。回到京城后,即使是皇帝的近臣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围绕在皇帝身边。到那时的叶赫那拉氏便有了这样的优势,可在手下宦官的帮助下,重新得宠,恢复权势。
为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肃顺等人在皇帝面前举乾隆皇帝一位年轻妃子因怠慢母后,招致终生监禁的例子,希望皇帝能够严厉处置慈禧与荣禄暧昧一事。他们在皇帝耳边谗言不断,咸丰帝当时身患重病,不可能对这些谗言无动于衷,于是下旨将慈禧的儿子,也就是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带离慈禧身边,交由怡亲王的福晋抚养。怡亲王的福晋也正是缘于此才被传唤至热河行宫的。
怡亲王与皇上的弟弟恭亲王历来为不共戴天的政敌,逆谋者们对付完慈禧,立即转变攻击目标,在皇帝面前极力抨击诋毁恭亲王,说他有叛国行径,利用对外全权大臣的职务,联合洋人,背叛朝廷。
注释:①冷宫指的是那些不守规矩或者失宠的妃子被冷落后的暂居之地。
肃顺等人的下一步计划是将京城的洋人斩尽杀绝,并将咸丰帝的弟弟全部处死,至少也要将他们终生监禁。为此,他们提前便拟好一份诏书,令自己的计谋合法化,其中还提出了实施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准备等皇帝驾崩后立即颁布。但在这件事上,他们遇到了阻碍,而这还只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叶赫那拉氏为他们布置的众多障碍之一。他们万万没有料到叶赫那拉氏竟拿到了咸丰皇帝的印玺,其印文是“世传受命之宝,凡嗣皇继位,首次谕旨,必盖此印”,意指任何诏书惟有盖上此印才会拥有法定效力。也就是说,如果缺了这个玺印,他们颁发的任何诏书都等于一纸空文,在中国人看来,是可以撤销的。这个玉玺本来是咸丰帝随身携带的,现在不知怎么就落到了慈禧手中,然而怡亲王并没有胆量与之明夺。
咸丰帝听信逆谋者的谗言,对自己的宠妃与荣禄间暧昧的传言愤懑不已,病情进而加重。那年夏季,咸丰帝逗留热河,不愿回京。甚至连京城祭祀先祖的事也交由恭亲王代行处理。后来,钦天监奏称星象呈现吉兆,咸丰帝于六月初四,即其三十大寿前一天,下谕回复,圣谕内容如下:
本年五月。钦天监奏,彗星见于西北,仰惟天象示警,方滋兢惕。兹复据奏日月合璧,五星联珠,自非虚词附会。惟念朕御极之初,即以侈言符瑞为戒。矧值东南贼匪,未克殄除,眷念民生,惟增矜恻。即使星文表瑞,实为世运亨嘉之兆,亦惟有夕惕朝乾,冀邀上苍眷佑。如逆匪速就荡平,黎民复业,年谷顺成,休应孰过于斯,其不必宣付史馆。用昭以实不以文之意。
六月初五,也就是咸丰帝的三十寿辰当日,一大早,诸臣前来觐见祝贺,慈禧并没有参加。这也是咸丰帝最后一次公开露面,自此之后他的病情与日加重。
七月初七,慈禧设法派人送了一封密件给留守在北京的恭亲王,告知他咸丰帝病危,催促其速派一队叶赫那拉族的八旗兵到热河来。此时的国势简直是瞬息万变。
七月十六日,军机大臣与各部大臣(他们都已经成为载垣的拥护者)进入皇帝寝宫,屏退皇后及众妃,迫使皇帝在拟好的圣谕上签字,任命载垣、端华以及肃顺为全权摄政王,在皇帝宾天后辅佐幼帝,并禁止慈禧干预政事。然而国玺在慈禧手中,当下无法拿到,所以这道圣谕实际并无法定效力。次日黎明,咸丰皇帝驾崩,逆谋者将事先拟好的遗诏颁发,任命载垣为首席赞襄政务大臣,只字未提恭亲王和皇后。
之后载垣他们又借年仅五岁的新帝名义颁发了另一道诏书,宣布新帝继位,但是此诏书丝毫没有提及皇后及妃子的册封事宜,所以违背了祖制。摄政王们担心此事会导致形势恶化,次日另颁布了一份新的诏书,纠正了之前的错误,封皇后为母后皇太后,慈禧被封为圣母皇太后。
史书记载,摄政王这么做,是因为意识到慈禧在热河满洲旗军中深得人心,对他们来说,这一点比她是幼帝生母的事实还要重要。现在自己地位还不稳,他们希望回到北京后再除掉慈禧,如果此时贸然行动,势必会增加内部分歧,增加失败风险。慈禧有政治野心,且性格招人喜欢,只要有她在,逆谋者的摄政地位就不可能真正巩固,所以除掉慈禧是他们的必谋之计。但此时载垣他们在北京及地方的地位还没有确定、巩固,除掉慈禧这件事必须从长计议,颁布这份加封慈禧为皇太后的新诏由此来看也是很有必要的。
载垣的下一步棋是以赞襄大臣的名义发布几道圣谕,授权亲信全权辅佐幼帝,并加封首席赞襄大臣即载垣为监国,监国一职历来无一例外是由皇帝的兄弟与叔伯担任。
消息一传到京城,都察院诸谏官及各位大臣的奏章就如洪水般涌向热河,请求新帝将摄政权交予两宫皇太后,也就是实行中国史书上所称的“垂帘听政”。此时,恭亲王一直与慈禧暗中保持通信,视慈禧为大清王朝的未来之主。恭亲王等人敦促慈禧竭尽所能加速护送先帝梓宫回京一事,当时先帝的一些嫔妃已经投靠了逆谋者,她们的侍卫也随之倒向,所以为确保万无一失,一切举动必须小心谨慎。另外,肃顺的万贯家财也是不容忽视的。此人心狠手辣、滥用职权、操控银库票券及现金发布以谋取暴利,京城之人都对他咬牙切齿。但是恨虽恨,金钱面前,京城之中还是有很多人没有经受得住诱惑而投靠了肃顺等人,这里我敢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像北京这样能够用金钱收买如此多的政治同盟。逆谋者在京城的同党确实不少,但是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却只有肃顺等几位领事者。
当时,时局动荡不安,民众对皇室已经心存不满,这些都有利于肃顺等人。京城为夷军所占,许多省份也饱受战乱之苦,此时人们都在期待更换统治者。毫无疑问,摄政大臣在处理各种国事上已经得心应手,颇富经验,若想得民心以主持大局,并非什么难事。然而,他们的对手慈禧虽然为女儿身,却气度不凡,处变不惊,加上荣禄及诸位忠臣相助,国家形势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首先,慈禧任命曾国藩为兵部尚书,派其带兵平息叛乱。曾国藩前线捷报频传,不久便从叛军手中夺回安庆(位于安徽省),为慈禧成大事带来了好兆头,之后的形势对慈禧愈加有利。她凭借过人的勇气与高超的政治手腕将反对者一一击破,为自己争得了时间和盟友,肃顺等人此时已丝毫没有了胜算。都察院友人劝诫慈禧,若想垂帘听政,必然会受到大清王朝法制的阻碍,因为大清家规规定皇太后不得干涉朝政。虽然顺治及康熙两朝曾经出现过多位辅政大臣辅佐幼帝的先例,却从未出现过太后干预政事的例子。再反观历史,我们还可以发现前朝那些摄政大臣没有一个是得了善终的。比如康熙幼年时的几位摄政大臣在他掌权后不是被罢免了,就是被逼自行了断。也许,恭亲王策划并支持两宫政变的时候,并没有领略到慈禧的能力,自认为让女人摄政,最终的大权必然会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一位满人,曾随驾逃往热河。据他回忆,慈禧勇气过人、极具人格魅力,受到了皇家侍卫的拥护才最终获得了胜利。在危急时刻,她处变不惊,处处谨慎小心,以免矛盾恶化。例如,为避免逆谋者生疑,她从不与荣禄公开接触,而是由自己亲信太监安德海(之后对此人还有交代)作为传递信息的中间人。安德海每日传递密信给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向其通报热河政局状况。与此同时,叶赫那拉慈禧还假装对政事不理不问,漠不关心,又对怡亲王载垣毕恭毕敬,消除了逆谋者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