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路上创大业
唐柯
她曾经历过困苦,也曾经历过伤痛,如今的她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刺绣的创业之路。她常说:“只要自己努力,梦想就能变成现实。”她就是创办了海原县万绣庄刺绣剪纸专业合作社的汉族女青年卢慧琴。目前,卢慧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女手工艺协会副会长。
创业感言:
勤奋出真知,才干有伟业卢慧琴,1968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担任海原县万绣庄刺绣剪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海原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自治区妇女手工艺协会副会长。
2009年荣获全区青年创业电视选拔大赛优秀奖,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表彰为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优秀女经济人荣誉称号,被海原县总工会授予工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被海原县政府授予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所创办的企业被海原县人民政府评为“创业明星企业”称号。
创业者档案:
初出茅庐,遭遇下岗
卢慧琴,海原县海城镇人,1989年高中刚毕业后,看见县二轻局招录服装技术工人的广告,就去报考,几天后接到了录取通知。卢惠琴上班的第一天,就跟当地有名的民族服装大师黄爱杰女士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因勤劳好学,工作认真,她的手工艺技术很快娴熟了起来,设计制作的服装深受师傅的高度评价与广大客户的喜爱,被师傅留在身边工作。开始每月工资80元,干了6个月之后涨成210元。1992年,由于厂里在转制的过程中,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最终宣告破产,从此卢慧琴就下岗了。
寻觅生存和发展
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卢慧琴,就不得不面对下岗的现实。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卢慧琴从一位技术娴熟的工人,变成了一名下岗失业人员,这使她感到万般的失落与无奈,前方的路在哪里?她陷入了痛苦的思忖之中。1993年2月,在她最低迷的时候,从广播里听到了一则消息,银川凤城学校招生,讲解的课程是目前市场上最时髦的服装设计、剪裁和缝纫。她进入学校之后,选择了中国旗袍的设计、刺绣和盘扣,得到了北京教授乔海军的真传。回家后,当年在海原县农贸市场开起了新潮流服装加工店,设计的服装很时髦,深受当地妇女的喜爱。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就赚了10000块钱。
漫漫创业路,笑对风雨正当她生意红红火火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刚满6岁的儿子在路上行走时遇上了车祸。她不能再出去做生意了,只能成天在家看孩子,料理家务。在料理家务时,她看到了周边邻居妇女有很多时候都闲着。卢慧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看到很多留守在家的妇女,闲得无事可做,她就想办法让她们赚钱。
用什么来赚钱呢?记得小时候,每当农闲季节,在家的母亲经常做一些荷包、鞋垫、门帘等刺绣品,拿到集市上卖掉,赚一些零花钱。这给卢慧琴很大的启发,于是决定在自家的院子里开始创办了全县首家综合服装刺绣专业技术培训中心,从事服装设计制作与刺绣培训。
主意已定,就开始办理,人手不够,她将刚刚高中毕业的弟弟拉来当帮手,并将弟弟送往甘肃兰州再旺服装研究所进修一年。没有宽敞明亮的培训教室,又在自己家后院建了一些房屋。与此同时,走乡串户,散发传单,开始培训妇女。第一次招来了50名妇女,可惜招来的学徒70%以上的都是没有一点文化的妇女,当时她也很同情这些从乡下前来学习的乡亲们,采取随到随学的方案,把理论变为实践,把计算变为数火柴根的方法,手把手,一对一地对待不同程度的学员,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学徒一期期增满,加工的服装一个订单接一个订单,令同龄人刮目相看,她很自豪。因卢慧琴在培训时,建立健全了教学基础设施,严格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逐渐得到了学徒的信任和社会人士的高度赞赏,学徒一批批合格结业。她和学员们相处得很密切,很友好。部分学员已自己开店,还有部分学员通过她的培训中心搭桥到外地服装厂就业。截至2002年开展服装设计制作与刺绣培训班30期,培训农村妇女1500余人次。
1998年,她为了更好地把刺绣与服装制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在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进修3年,学习服装工艺制作与服装制板设计。2007年参加全民创业SIYB培训,在就业局领导及SIYB专家的指导下,创办了万绣庄刺绣剪纸专业合作社,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培训、销售等服务,带动了周边家庭妇女创经济收入,组织员工将作品多次带到外省参展、参赛,提高民族手工艺绣品的知名度。
有的留守妇女无法出门,卢慧琴并走乡串户,收集鞋垫、荷包等,仅2008年收集手工刺绣鞋垫1万双,并发往河北、广东等地。为了打开绣品市场,她就外出了解行情,掌握市场。2009年卢慧琴参加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展洽谈活动,签订了15万元的刺绣鞋垫订单,带动47名妇女就业,人均创收1000元以上。2010年创办了万绣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免费对妇女进行培训,让部分农村妇女初步掌握了刺绣针法。当年创经济收入50万元。2011年,卢慧琴增加培训设备,扩大培训规模,免费培训一批具有独立能力的技术骨干,引进资金和设备,拓展销售渠道,吸纳200名以上技术骨干为合作社成员,人均年创收达到5000元以上,力争3年后成为具有带动1000人以上的刺绣合作社,人均创收达到8000元以上。
创新思路,发展民族刺绣卢慧琴把刺绣当作一项大事业来对待,她的作品非常注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她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海原的乡土文化寄蕴于刺绣针线之内,不断提升作品的品位和内涵。她的《母爱》《麒麟送子》《农家小院》《猫嬉蝶》《嬉戏》等一大批作品使刺绣爱好者爱不释手。人们很难相信,这么精巧绝伦的艺术佳作,竟是海原乡间一个农家小媳妇的手工活。在那幅名为《母爱》的绣图上,一个母亲膝下有6个小孩在玩耍,母亲充满爱心的眼神和一脸的沧桑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位南方的收藏家没有讨价还价,以1800元的价格买走了这幅作品。
市场传递的信息极大地鼓舞了卢慧琴,她很快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走出单纯反映农家生活、描摹花花草草的窠臼,在突出民俗文化的同时,与时代审美趋向相融合,才是今后刺绣的好路子。面对海原回族特色文化产业越来越看好的历史机遇,卢慧琴开始考虑如何将民族特色文化与刺绣结合起来。
通过向民俗行家求教和经过反复实践,卢慧琴终于首创了独具表现力的“海原县民族特色刺绣”。她的回族特色刺绣作品,借鉴传统镂空艺术的独特技法,将古朴、稚拙的回族艺术与民间刺绣进行绝妙传神的结合,并巧妙地运用平、扣、迭、垒等诸多针法和兑、勾、渗、纽等下线技法,从而以一个全新的手法,将海原县古老的回族特色艺术在新时代扩展延伸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现在,卢慧琴每年独立完成的刺绣大件作品达12幅以上,小件作品上百件,她还指导乡邻姐妹20多人,年完成作品数百件。县文化馆等都为她专设了代销代售刺绣作品的窗口。她曾先后荣获“全国妇女经纪人”、“自治区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海原县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海原县创业明星企业”、“海原县工会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如今,卢慧琴决定继续多培训学员,指导她们进行回族特色刺绣的创作。
她说:“希望通过创作更多更好的回族特色刺绣作品,弘扬民间文化,扩大海原县及宁夏的知名度,把最美好的刺绣作品推出海原,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