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8300000375

第375章 捷报入京师

《西征记》

作者:血色珊瑚虫

第十一章捷报入京师

大汉建武三年,六月芒种,塞外西域仍旧风沙满天,但在大汉的都城长安,已是一片初夏景象。城外的农民忙着收麦种稻,城内的达官显贵,士人诸生,市民商贾也都换上了夏装,迎来帝都长安最繁忙美丽的季节。

长安未央宫,宣德殿

大汉天子刘朔的此时心情,实在是不错。

刘朔今年不到二十岁,嘴唇上方刚刚蓄起了短须。与他懦弱、苦命的祖父、父亲不同,乱世出身长大的刘朔是个充满活力的青年君主:从小刻苦练武使他骨骼粗壮,高大强健,举手投足顾盼生威;继承于祖父的聪颖,又受多位名师传授,让他年纪轻轻就在经学、政务、兵法、历史、音律等方面有了很高的造诣;十多岁就坐镇前线,亲冒砂石,更让他性格中多了中兴之主特有的刚毅和果断。亲政三年以来,朝廷一方面予民休息、轻徭薄税、恢复国力,另一方面强军尚武、威慑四夷、开疆拓土,使大汉真正有了中兴的气象——虽然这多是朝中一大批能臣良将的成果,但年轻的大汉天子在不断地努力下,也逐渐得到众人的认可,成了帝国真正的核心。

“启奏皇上,申时啦,请皇上用点心吧。”

刘朔好像没听见,继续省阅表章。过了一阵,跪在地上的宫女又说了一遍。他仍然没有抬头,一边拿着御笔在一封奏疏上批旨,一边大声说道:“准。”他在奏疏上的批语也是这同样的一个字,好像他不是在回答宫女,而是在无意中念出来他的批语。宫女便不再打扰他,行了一礼,从地上站起来,悄悄地退了出去。又过了一阵,御膳房的宦官送来了一碗燕窝汤,几盘精致糕点,由宫女捧到他的面前。刘朔这才放下奏章,打着哈欠伸了个懒腰,端起碗来,风卷残云般把几盘点心就着燕窝汤吃下去,随即离开御案,大步流星径直走出了宣德大殿。门口侯着的中常侍黄秋连忙跟出来说道;“皇上,承明殿外有几位御史台的大人还在等着,是否这就召见?”

“那几个乌鸦有什么好见的,说来说去还不都那一套,什么‘河北地动,此天欲止干戈也。江水横流,此政令失其德也’,嘿,尧有九年之涝,汤有七年之旱,孝武皇帝时,天下也曾地动,朕并不闻尧汤与孝武皇帝有何失德。不见!告诉他们,有事就写奏疏(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上来。”刘朔说完便不理黄秋,自顾自的看起了风景。未央宫的宣德大殿建在一片小丘陵的最高处,殿前可俯瞰长安全貌,视野极佳。过了一会儿,刘朔用手指着西南面说道:“从这边看,上林苑(西汉长安西郊外御苑群,建筑多毁于新末战火,于东汉废弃)那边景色还是这么美!值此初夏时节,碧水与蓝天争色,燕雀与黄莺齐来,朕真想马上到那去看看!”

黄秋赔笑道:“皇上说的是,司马相如上林赋有云,‘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上林苑旧时与未央宫隔衢相望,并有飞阁相连。前朝壮丽,老奴也是向往不已。前些日子,将作大匠尹大人不是上表要重修上林苑么?皇上以为……”

刘朔一拍护拦,正色道:“糊涂的东西!予民休息乃是国策,重修一事花费巨万,岂能为朕独乐而不顾众庶?况且山水之间,朕也可纵情得,何必要大兴土木?尹卿此举也只是闲不住罢了,此事不必再提!”

黄秋忙跪下谢罪,刘朔摆手示意他起来,问到:“皇后现在何处?朕等一会儿想去上林苑骑马,不如叫她同去。”

去年七月,天子终于得尝所望与李秀完成大婚,婚后夫妻感情“甚好”——李秀除了正式场合装出母仪天下的样子,私下里性子仍是飞扬跳脱,常与天子一起胡闹。天子每想到什么新鲜玩意去处,也总是捎上娇妻一份。

黄秋听了大惊,跪下头如捣蒜道:“皇上请三思!皇后陛下如今已身怀六甲,不宜轻动啊,皇上请三思。”

“哈哈,你慌什么,这种大事朕会没分寸么?只是说让皇后同去,又没说让她骑马。”刘朔转念一想,笑道“也罢,以皇后那性子,估计到时也忍不住。你起来吧,皇后现在何处?”

黄秋喘了口粗气,定了定神回答道:“回皇上的话,今日午后,茂乡侯夫人与府上诸人入宫求见,皇后陛下现在应该在桂宫(后妃寝宫,在未央宫北)朝阳殿召见。”

刘朔眉毛一挑,“马家的人来了?那倒是正好!来人,摆驾朝阳殿。”

桂宫,朝阳殿。

李秀穿了件白色锦织襦裙,外罩一件黑色锈金凤袍,头戴凤冠,随意地侧卧在榻上,与茂乡侯夫人董氏说着话。

董氏单名一个芙字,是镇西将军、领破羌中郎将、假节、茂乡侯马超的庶妻。马家自归顺朝廷以来,在镇守西凉、进兵益州、平定诸羌等多次战役中功勋卓著。中兴以后,为表彰马超功绩,天子不但令其镇守西疆,更特地把他封在右扶风郡茂乡,让扶波将军的后人重归故里居住(马家祖籍司隶右扶风郡茂乡)。马氏一族深感皇恩,人人用命,建立起一支令羌戎氐胡闻风丧胆的马家军,这些年将西凉之地守得直如铁桶一般。董氏与马超育有二子一女:长子马秋十六岁,已入其父军中效力;长女马飘絮将满十四,此次就是为了她及笄之事,入宫觐见皇后李秀。

“都是自家人,大家在本宫这里不要拘束。飘絮,过来让姐姐...本宫好好瞧瞧。”李秀笑吟吟的招呼马飘絮走近,拉着手仔细端详了片刻,摇头道,“果然是女大十八变,前几年还跟个假小子似的玩泥打架,这才多大的功夫,出落得这么亭亭玉立了。”

董氏看着有些扭捏的女儿,笑道:“陛下说的是,这孩子从小没个正型儿,平日里也总是飞鹰走狗,鲜衣怒马的招摇。今日来见鸾驾,方才老实了点。唉,也不知道将来及笄后,哪家的公子敢上门提亲。”

马飘絮终于忍不住,不依道:“娘,你乱说什么呀!讨厌!我怎么会没人......哼,好稀罕么?到了明年,我就象哥哥那样到父亲帐下听用,上阵杀敌,做个女将军!”

还没等董氏回答,李秀先抚掌赞道;“好,不愧是将门虎女,飘絮的豪气果然不逊本宫,就这份志气,长安城那些公子还真没哪个配得上你!俗话说男儿志在四方,难道女人的志向,就偏要在相夫教子上么?唉,本宫现在是笼中雀,丝毫施展不得了,想当年......”

李秀正待给众人说说当年自己的“丰功伟业”时,一把清亮爽朗的男声接上话头:“想当年北疆火凤李秀儿千般威风,万般煞气,纵横大漠南北,无人敢略其锋。十万胡骑算什么,被你单枪匹马就吓回去了。如今深锁这重重禁宫之中,凤落枝头,真是委屈你了。”

“你心里知道就好!没事偏要自毁干城。”李秀微微抬了抬身子,“臣妾恭迎皇上圣驾。”

“免礼免礼,你还是躺着罢,莫要动了胎气。”刘朔忙上前扶住李秀,转头见众人皆拜倒在地,山呼万岁,笑着说,“众卿免礼,在这桂宫里人人都是客,只有皇后是主,众卿不必在意朕。”

众人落座,又随意聊了几句京中趣事,李秀见马超次子马承身旁坐着一名相貌清俊、大约十二三岁的青衣少年,颇为眼生,便问董氏道:“马夫人,承儿身旁的少年,本宫怎么不曾见过,也是马家的子弟吗?”

董氏忙招呼那个少年上前跪倒,介绍说:“这是臣妾夫君夕日部下之子,其父两年前死于羌戎之乱,便被夫君认为义子,接入家中教养。维儿,还不上前快拜见二圣。”

“微臣天水姜维,拜见皇上,吾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原来是忠良之后,汝父姜冏的忠勇,朕也曾听闻,此事朕实有过。”刘朔郑重其事的搀起姜维,接着不顾众人惊诧的目光,抬手向他行了一礼,说道,“天下战乱多年,象姜卿这样的孩子,数不胜数。中兴之后,朕一心想着威加海内,干戈不止,以至仍不断有这样的孤儿寡母出现,朕深感愧疚。所希冀者,惟早日澄清宇内,让臣民安居乐业,再不受征战之苦。”

姜维平日里虽少年老成,听得此语,也不禁热泪盈眶,拜倒高声道:“圣上之恩,臣铭感五内,虽死难报万一。然为陛下守护四方,即便粉身碎骨,也是人臣之责!今日大汉若不平定四夷,只求抚之,将来必为祸更大。谋国事者,切不可只谋于一时!”

刘朔眼中精光一闪,赞赏道“哦?难得姜卿小小年纪,倒有这等见识,朕心甚慰啊。姜卿平时读些什么书?入太学了么?”

没等姜维回答,马飘絮得意抢着说:“启奏陛下,维弟不但入了太学一年有余,而且已经通了两经,被太学诸生们誉为神童呢!”

刘朔挥手示意姜维坐下说话:“那可真是难得,姜卿如今拜在哪位老师门下?”

姜维正襟危坐,整了整衣衫说道:“启奏陛下,臣现拜在太学博士赵松门下,学习《公羊》《左传》。”

“恩。”刘朔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一旁李秀插言道:“皇上,这个赵松最近在朝野人人称颂,说是有与马、郑(马融,郑玄)并列之才,学问想必是极好的,但教的那些经学艰涩古板,暮气沉沉,少年人学了又有什么用?臣妾以为,姜卿既是将门之后,理应多学些武艺兵法,早日上阵报效国家才是,皇上不如准他入白虎堂(白虎堂,中兴后设立的少年军事学校,为讲武堂之辅,直接隶属于天子)罢。”

刘蒴笑道:“哈哈,秀儿是要朕和赵卿抢学生么?这事朕可做不了主,还要问问姜卿自己的志向。”

姜维满脸兴奋,刚要回话,只听殿门口黄极通报道;“启奏陛下,李丞相在宫外有要事求见。”

董氏殷殷下拜道:“陛下,李丞相既来议事,臣妾等就此退下了。”

“无妨。”刘朔一挥手,命黄极宣丞相入殿,“李卿既来这桂宫找我,便不会是什么隐秘的事,大家不妨一起听听。”

李玮自长安之乱后,便接替蔡邕成为大汉丞相,殚智竭力至今,已有十多年。人入中年,早不复当年少年诸生指点江山之貌,鬓边眼角,也微有老态。期间历经风云变幻,几度被朝野群起弹劾,斥为奸佞,自己也曾几次请辞,都被晋阳侯和天子硬保了下来。到天子改元亲政后,李玮开始意识的退居幕后,将当了十多年的家陆续移交到天子手里。平时有什么重大国策,都交给天子独断,自己刻意恢复了一些往日名士做派,清谈讲经,烹茶读史,名声倒也慢慢转好了些。

走进朝阳殿,李玮扫视一下四周后,向天子皇后行了一礼,刘朔请他免礼,问道:“丞相此来路上,有没有见到御史台那几位?”

“臣自然见到了,只不过那几位大人却好象没看见到臣似的。”李玮自嘲地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封表章,朗声道:“恭喜皇上。西域高昌城戍己校尉赵大人传来捷报,西征大军近日已陆续扫灭龟兹、于阗、车师、鄯善、焉耆诸国,平定西域的不世之功,就在眼前了!“

同类推荐
  • 回到明朝当闲王

    回到明朝当闲王

    讲述一个超时代的明朝,改变明朝历史的一本小说,轻松搞笑,趣乐琼琼。
  •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看各类演义小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故事中的主角往往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身世:汉高祖的父亲看到了蛟龙趴在自己老婆彻云霄身上;赵匡胤出生的时候据说异香满室经久不散;岳飞则是佛祖驾下的大鹏金翅鸟转世。
  • 宋铮

    宋铮

    如果你喜欢推理,如果你喜欢历史,如果你喜欢热血的战场,那么请给《宋铮》一次机会。如果你认为这是无聊的剧情故事,那么你错了,在它身上肯定藏着重要的线索。北宋仁宗年间最大的疑案,要属皇子全部早夭,新皇上位便得了失心疯。这是天意,还是人为?韩冰穿越回到北宋,霸占了韩良彦的身体,却被神秘人不停的追杀。他必须反击,因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 清茗美人传

    清茗美人传

    清茗还需玉露烹,美人无意粉妆浓。等闲事故愁人理,一杯可醉月明中。八百里秦淮,摘星得月。烟花柳巷中烟尘女子,得月楼里的风流艳词。有人叹息道:山外青山楼外楼,秦淮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大周嘉庆四年,北有匈奴蛮夷屡犯边关,西有吐蕃蠢蠢欲动。朝庭庙堂之上,佞臣横权,奸臣当道。诸如蛇蝎鼠辈者,数不胜数。东瀛犹如猛虎,盘踞一方,高丽心思不轨,南诏捉摸不定。正是四面楚歌之境地,何以破局?话说天下大势,久合比分,久分必合。江山如此多娇,一时英雄蜂起,争权夺势斗权谋。瞒天过海者,暗度成仓者,风华绝代者粉墨登场。江湖水浑,游侠剑客,刀光血影。这时世之中,且看风流人物江山美人一锅煮!
  • 雁将行

    雁将行

    历史上一个不曾有史书记载的朝代,名曰“华朝”,时代动荡,内忧外患。上有贤王欲行叛乱,内侍掌权,厂卫纷争;下有江湖异动,盗匪横行,百姓起义;外有胡人倭寇扰乱。乱世之下,江湖儿女,寻常百姓何以为生,大忠大义,大奸大恶在这个时代演变的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小白你个蠢猫

    小白你个蠢猫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青年带猫参加漫展回家途中被车撞飞掉入湖中,醒来发现进入异界,而猫却变成了人,两人会在异界有怎样惊奇的表现呢?(更多简介有待补充)
  • 鸣人和佐助的大筒木兄弟

    鸣人和佐助的大筒木兄弟

    死了许多年的鸣人的佐助被一位大筒木少年所救。并且重生回少年时代那位大筒木少年也因为救了他们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了三个好兄弟。他们是否会创造出不同的忍界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公主的复仇恋歌

    冷公主的复仇恋歌

    【静溪写文组*Fleet雪独著】三位公主,冷酷无情;活泼可爱;温柔高贵。这三位聚在了一起,只为帮助“夏冰凝”复仇。
  • 绝世天才:废柴逆天大小姐

    绝世天才:废柴逆天大小姐

    她,有仇必报,向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奉还。他,腹黑强大,却视她如命。一次相遇,让他对她死缠烂打。哼!看谁耗得过谁!
  • 修仙还是考状元

    修仙还是考状元

    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十三看着院子里从天上掉落的人形物体,久违的沉默了。这究竟是什么奇妙的展开?!
  • 同龄岁月

    同龄岁月

    本文描写了一群同龄人成长时所经历的那些烦恼,对于梦想的追逐,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爱情的渴望,通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些事情来进行客观的说明。在读完此文后,你也会想到这些事情也是曾经同样的发生在你身上。所以,这本书能让你回想起过去的回忆,或是解决你成长的烦恼,那便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不多说,看书吧。
  • 你是我的专属阳光

    你是我的专属阳光

    “感谢你出现在我的青春里,陪我度过这些时光。”颜慕夏笑看眼前的少年。“是我该感谢你出现在我无望的时候,给我力量,余生让我继续陪着你。”陆良城说着将手中的婚戒给他心爱的女孩带上。
  • 欢喜债

    欢喜债

    两姐妹穿越记事……,且看二人在古代如何周旋……
  • 校帝

    校帝

    少林小子在校园,收尽人间绝色!俏丽女生,美丽老师,温柔校医,熟女校长,艳丽警察,冷艳杀手,依红偎绿,校园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