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疼痛: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突出的症状,也是所有患者活动期所必有的症状,疼痛的程度与个体耐受性有关,并受情绪、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常见的疼痛有触痛,活动痛(即受累关节活动时才感觉疼痛)。明显的触痛与自发痛常提示患者处于急性炎症期或病情发展较快且较严重。引起疼痛的原因是由于滑膜炎症引起关节腔内压力增高以及炎症代谢产物堆积,产生对游离神经末稍过度的伤害性刺激所致。
3.肿胀: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突出的症状,表现为关节周围均匀性肿胀,局部一般不红,炎症活动时也可见局部发红,或触之有发热感,是由于关节腔内渗透液增多,关节滑膜组织增生肥厚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炎性改变所致。
4.活动障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的体征。早期由于受累关节产生疼痛和肿胀,多数病人因疼痛不敢活动,此时功能受限是因疼痛所致,症状缓解后可以恢复。其机理是由于炎症的作用,关节处于保护性曲位,因此受限的程度与炎症的程度相一致,到了病变晚期,则是由于关节破坏,关节囊挛缩,关节粘连,骨性融合及畸形所致。
5.关节畸形及强直: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改变最坏的结果。其机理是由于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破坏,使关节产生某种特殊的畸形及运动异常,畸形以手部最有特征。常见的有:(1)鹅颈畸形: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过伸和远端指间关节屈曲,从侧面看手指的畸形很象鹅的颈部。(2)扣眼畸形:近端指间关节屈伸,远端指间关节过伸,手呈扣眼状。此外,还有尺偏畸形、峰谷畸形、望远镜畸形等。
6.受累部位: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全身所有关节。常见的关节有指、趾、跖、踝、腕、肘、膝、颞颌、胸肋、颈及肩关节。初发关节以手指关节最常见,其次为腕、膝、踝、趾等关节。每个病人受累关节数目不等,少则1~3个,多则可达30~40个。
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20%~25%的患者在关节隆突部及常受压、易磨损部位出现皮下结节,如肘关节鹰嘴处、腕、指关节伸侧,也可粘附于骨膜、肌腱和腱鞘上,结节直径一般为0.3~3毫米,亦可更大,甚至如胡桃,数目不等,质地坚硬,无触痛,在皮下可自由活动,也可与深层组织粘连。
2.肌萎缩:受累关节附近的肌肉可出现萎缩。如手部及肢体常见骨间肌、大鱼际、股四头肌、腓肠肌等的萎缩。主要是由于废用及长期慢性消耗所致。
3.类风湿血管炎:由于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积,引起血管的炎症和闭塞。临床分两型:(1)周围血管炎,表现为指、趾坏死,甲床瘀斑,雷诺氏现象。(2)累及内脏多器官的全身性血管炎,表现为不对称性多神经炎,发热,白细胞增多,肢体坏死,各种内脏损害等,预后多不良。
4.高粘滞度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鼻衄、齿衄、紫癜、视网膜静脉扩张,渗血及视神经乳头水肿。
5.心脏炎:类风湿性心脏炎可发生于心包膜、心肌及心瓣膜,引起心包炎、心肌炎,或瓣膜闭锁不全。冠状动脉炎及栓塞可引起心肌梗塞。
6.肺损害:主要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肺炎,类风湿性胸膜炎。主要症状为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
7.其他损害:可见眼损害,表现为干性角膜结膜炎,巩膜炎,穿通性巩膜软化症,虹膜炎,以及肾损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病变。
西医疗法
1.西药推荐(请遵医嘱)
(1)消炎镇痛类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起到解除急性期疼痛和炎症。(1)消炎痛:25毫克/次,每日2~3次,必要时可增加到每日100毫克,于进餐时、饭后服,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粒细胞减少,少数人肝功能可能有影响,长期服对肾脏有损害,使用中应密切观察。(2)布洛芬及优布芬:0.2~0.4克/次,每日3次,饮后服,不良反应作用较小。优布芬作用与布洛芬相同,它作用较强,不良反应更少,用量为50毫克/次,每日3次。(3)炎痛喜康:每日20毫克,一次服,不良反应少。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在控制症状方面有显著疗效,但同样不能改变病情进展,因此不是病因治疗,对多数病例,它不是首选药,且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多,应严格控制适应证。下列情况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适应证:(1)严重病例伴发热等全身症状;(2)严重血管炎、心脏损害、肺胸膜急性损害及眼部并发症;(3)严重关节炎用其他药物无效;(4)作为用免疫抑制剂过渡使用。此类药物使用时,多主张小剂量,以强的松每日2次,每次5~10毫克。
(3)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1)金制剂:硫代苹果酸金钠及硫代葡萄糖酸金,剂量最初2~3次为每次10~25毫克,以后每次50毫克,皆为每周注射1次,直至发生疗效(一般总量达到1.0克左右),以后改为维持量50毫克,每月1次。总剂量达1.0克仍无进步者可不必使用。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甚至剥脱炎皮炎、口炎、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瑞得:每日每次口服6毫克,效果与针剂大致相同,但不良反应较少。(2)青霉胺:开始每次为125毫克,每日2次,每月每日增加125毫克,直至每日总量达到500毫克,以6个月为一疗效。其不良反应有皮疹、骨髓抑制、肾脏损害,特别注意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膜性肾病。
(4)免疫调节剂(1)氨甲喋呤:一般用量为7.5~15毫克,每周1次,口服或肌注皆可。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长期使用要注意肺纤维化、肝坏死可能。(2)环磷酰胺:剂量为10HD毫克,每日1次口服,或隔日静注0.2克,总剂量为4~6克。主要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因此用药时每日尿量应保持1500毫升以上,否则尿中浓度过高对尿路黏膜有刺激作用,甚至引起出血性膀胱炎。(3)雷公藤多甙:每次20毫克,每日3次。对生殖系统有抑制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有胃痛、腹泻、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本药对骨髓有抑制作用。
(5)其他其他一些细胞毒药亦可用于治疗,较常用的有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氯奎以及环孢霉素A、这些药未必比前述药疗较好,且不良反应亦很高,故使用不多。细胞毒药均有较多不良反应,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1)有严重的关节外表现,如血管炎、肺纤维化及多发性类风湿结节。(2)常用药物无效而多关节炎症明显。(3)伴高丙球血症、抗核抗体阳性及类风湿因子强阳性。(4)类固醇激素撤药困难,此类药一般见效均较慢,约2~3周后才能见效,故主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且选择毒性低、价格低的药物。
(6)免疫调节剂:这类药主要促进细胞免疫、纠正免疫紊乱、单独应用疗效不肯定,一般与其他抗风湿药联合用,常用的药物有左旋咪唑、胸腺素、转移因子等。
2.中成药推荐
(1)常用中成药豨莶丸、豨风湿桐片、大活络丸、小活络丸、舒筋活络丸、人参再造丸、二妙丸、鸡血藤浸膏片、益肾蠲痹丸等(医生指导下服用)。
(2)外贴膏药可选伤湿止痛膏、关节镇痛膏、麝香壮骨膏等贴敷患处。
药酒疗法
(1)对经常从事井下、捕捞、渔业、水上作业、露天作业等的工作人员,可适当服些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药酒。如取粮食酒1500~2500克,加灵仙30克、杜仲30克、桂枝30克、细辛10克、当归30克、桑枝60克、独活30克、羌活20克、木瓜30克、茯苓30克。浸泡1周以上,即可饮用。每天饮50克,分次饮服。
(2)取白花蛇(干)90克、羌活、防风、秦艽、当归、五加皮各30克,明天麻24克,浸入1500~2500克白酒中,1个月左右取服,每日2次,每次半两至1两;或青风藤、海风藤、穿山甲、追地风、五加皮各30克,白酒500毫升,装入罐内,隔水蒸煮1小时,去药留酒,早晚各服30毫升。亦可选史国公药酒,风湿骨痛药酒等。药酒适用于会饮酒的患者。有胃病及肝病患者不适饮药酒。
便方验方
(1)取鸡血藤18~24克、生地18~30克、防风9克、乳香9克、益母草12~18克、白芍15~18克、秦艽9克、没药9克、威灵仙12克、独活9克、防己12克。水煎服。连服5~10剂,大部分病人关节疼痛症状可缓解。血沉高者,类风湿因子检查阳性者,继续服用,也能正常。
(2)取麻黄10克、生石膏30克、生地30克、玄参20克、独活10克、桑枝15克、伸筋草15克、秦艽15克、防己15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威灵仙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3)取知母15克、石膏30克、威灵仙15克、桂枝10克、银花15克、粳米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4)取羌活10克、独活10克、桂枝10克、秦艽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海风藤15克、桑枝10克、乳香10克、木香10克。水煎服。
(5)取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6克、当归尾10克、威灵仙15克、土鳖虫10克、白芥子10克、全蝎3克。水煎服。以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6)取独活10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细辛3克、秦艽10克、茯苓12克、肉桂心2克、防风10克、川芎6克、人参12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芍药10克、干地黄15克。水煎服。
(7)取老鹳草、豨莶草各30克。水煎服。
(8)取宽筋藤、络石藤、鸡血藤、银花藤、海风藤各15克。水煎服。
(9)取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克。水煎服。
(10)青风藤15克、汉防已10克。水煎服。
(11)五加皮10克、忍冬藤30克。水煎服。
按摩疗法
(1)病人俯卧位。(1)点按肩井、天宗、肾俞、环跳、委中、足三里、承山穴,每穴约半分钟。(2)推法。医者一手或两手全拿着力,从大椎至腰骶部,自上而下沿脊柱两侧及大腿、小腿后侧在膀胱经上反复直推3分钟。(3)捏脊法。两手拇、食、中指横批在尾骶骨长台穴上,两手交替沿着督脉循行线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大拇指将皮肤轻轻捏起,每捏捻三下,上提一下,随捏随推,向上抵至大椎穴为止,反复施术3~5遍。
(2)病人仰卧位。(1)摩法。两手掌交替着力,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自右向左旋转运摩3分钟。(2)揉捏法。医者一手握住腕部,另一手全掌着力,揉捏手臂内、外侧,重点是患肢腕、肘、肩部,反复施术3分钟。(8)推揉法。两手掌指着力,自踝内外侧分别推揉至股骨上端,边推边揉,反复施术3分钟。同时配合下肢的屈伸、外旋、外展活动,重点推揉患肢。(1)捻法。一手握住腕部,另一手用拇、食、中指捻腕部及各掌指或指间关节2分钟。同时配合适当的摇肩、肘关节。搓上肢5~7次。重点捻患肢。
针灸疗法
(1)体针:上肢肩肘关节,可取肩髑、曲池、合谷、肺俞;上肢腕、掌指关节可取外关、合谷、中渚;下肢关节取肾俞、腰俞、环跳、足三里、阳陵泉、解溪、昆仑、太溪等。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对酸、痛、软麻木者多灸少针;胀痛、红肿者只针不灸。
(2)艾灸:(1)取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或膈俞、肝俞、脾俞、命门。每次选1组穴位,每日或隔日1次,50次为一疗程,两组穴位交替使用。(2)强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川鸟、草乌、茅术、当归、红牛膝、生香附各10克,郁金、独活、鸡血藤6克,木瓜、川芎各20克,细辛3克,共研细末,再取生姜250克捣烂与药末拌匀,用70%酒精凋成糊状,加热后敷灸患处。敷灸前先在患处涂一层薄凡士林。每次敷灸2~4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
敷贴疗法
(1)取芋头60克,生姜汁20克,蜂蜜少许,面粉60克。将芋头去皮捣成糊状,再与其余3味混合搅匀,凋成糊状,摊在消毒纱布上,敷于患部关节的周围,外用消毒纱布绷带固定,夏季1~2天换药一次。具有祛湿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长期肿痛、功能障碍者,对晚期关节僵硬或畸形者亦有一定效果。
(2)取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炒热,布包熨患处。
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可以适度进行运动。运动的优点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及代谢,增强体质与毅力,利于改善和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预防关节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减少关节强直与畸形。
一些病人为防止关节畸形盲目增加关节运动量,忍痛强迫关节进行过度的活动,而有些人却绝对地卧床休息,这两种方法或者加重了病情或者导致关节肌肉萎缩,因而都是不可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急性发作期以休息为主,加强营养,使肿胀关节处于功能位置。炎症静止期则应该进行功能锻炼。可作一些关节负重小或不负重的活动(如仰卧在床上作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屈曲运动),还可辅以理疗,需要提醒的是每日活动量应由小到大,活动时间逐渐增加,循序渐进。当然,这样的功能锻炼还可以融入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工艺制作训练等,以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
运动疗法
1.关节活动操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简单易行,应于起床后和睡前进行,每个动作最少做10次。
(1)颈部运动:放松颈部,头向上下运动;慢慢向左右转动;头向两侧屈,耳朵尽量贴向肩部。
(2)肩部运动:向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活动肩关节,做圆形运动;双手握在一起放在头后,双肘尽量向后拉。
(3)手腕运动:手腕上下、左右活动。
(4)手指运动:手指分开、并拢,手指屈曲、伸直;拇指与其他手指一个一个地对指。
(5)下肢运动:分别活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趾关节,方法与上类似。
2.推荐运动项目
(1)散步与慢跑,这是一般人容易坚持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散步与慢跑的时间由短到长。
(2)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气功等中华传统健身武术。
(3)游泳、健身操等。
病人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身体情况及自己的爱好选择1~2种。病情较轻的可选择动作复杂、活动量大的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操等;病情较重,行动不太方便的可选择动作简单、活动量少的活动,如散步、慢跑、气功等。病人也可针对自己的病变关节来选择不同部位的关节体操。
预防与调护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迁延难愈,据统计有15%的患者有自限性,可完全缓解;部分患者病情程进行性,可出现关节畸形改变,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少数患者可出现关节外表现,累及重要脏器而导致死亡。
中西医预防指南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彻底阐明,所以,迄今缺乏明确的预防措施。中医学早就有“治未病”的观点。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预防措施如下:
1.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虽然本病的致残率比较高,但如果获得早期诊断及早期的治疗,仍可控制其发展甚至治愈。所以,若能普及本病的一般知识,医生和患有关节肿痛症状的病人对本病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就能提高诊疗水平,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和增加劳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