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别,你终究眷恋着过去。
时间的跨度里,终认为沉默可抵一切。
连续两个夜晚,只睡两个小时。大部分时间,坐在椅子上,在音乐声中思考。深夜,不开灯,将音响调到最大。巨大的声音充斥着耳膜,灵魂置于浩瀚洪流,感受它的震动,感受大脑被占据后,思绪机械无扰。
后半夜,靠着椅子熟睡。两个小时,梦见中学时代的历史老师。看见他戴着近千度的近视眼镜,站在三尺讲台上。偶尔掏出手绢擦拭玻璃镜片。他的手绢是水蓝色的方巾,棉布料,边缘有蓝色细线条。
那是全年级,唯一一个以幽默诙谐的授课方式赢得大家喜爱的男老师,在他的讲述下,不论多枯燥的内容,都能用巧妙调皮的语境表达,因此,他的历史课从来座无虚席,每一位来上课的同学都极珍惜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巧的是,这样用力的听,刻苦的学习,加上课后考前背诵,却在每次考试成绩中及格率只占百分之五十。除了这样怪诞的现象外,更让师生无法理解的是,他似乎从来都不在意学生成绩的优良,更不以成绩衡量学生的优等偏差。
大概因着那种轻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模式,在毕业后的很多年,都没有放弃对历史的追寻,更多感觉,近些年对它愈加深爱。很多不懂的内容、史实,都愿意考证和涉猎。去年接触哲学后,有一个坚定的想法,将所有想读的史学的书与哲学穿插来看,这样,读到的内容会更详尽和丰富。
记得去年一段时间,突然疯狂的爱上了哲史,独自沉浸在偌大的城邦里,静静的,从早春到立冬,几十个夜晚,靠在一堆抱枕里,整宿整宿的读。奇怪的是,读了一年的哲学,竟没有为它写下只言片语的感想,往常读书,觉得再乏味的内容,都会为其添上半句的心得,然而这次,打破了过去常规,所有的书上都是干干净净。
这一年,前半年一直在读各种民国时期还有日本的一些著作,三月份在公交上看《诗经》,道路拥堵,司机脚踩刹车的频次颇高,车在路上爬行,并不着急赶时间,坐在车厢的最后一排,靠窗位置有光进入。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思绪与心声同融。古人丹经妙诀,一语道玄机,让后辈景仰辄服。
这个傍晚,刚刚读完一整本哲学史谈。
十月份,秋高气爽,空气渐渐变得干燥,引发了干燥性鼻炎,整个眉心、鼻腔都爆裂似的胀痛。用红霉素眼药膏贴鼻腔,以保持湿润,便宜好用的方法来自一位老医生的指点。
深夜点灯,屋子里不再是昨日黑漆漆的模糊。一张书桌,习惯了趴在上面做各种事,绘画,写字,吃饭,练习书法。寂静时刻,仔细回顾这几年身边发生的事,从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与兰诺相识,邂逅柏溪,见其成长史,生病,恢复,走上工作岗位,与正常人群往来;与谷雨的友谊,看待各自内心的情感,理解婚姻,理解家的意义;兰诺悲观厌世,用旅行治愈伤痛,杭州识得夏妍,听闻人生里不寻常的百态,各不相同,各有所累,后来,其父召回后,在大家庭氛围的感召下,愈结心灵伤口;母亲再婚,追求幸福,晚年得保,大家都在各自的路上找到了归宿。生命,生活,各自凌冽的爱,都在向往生机。
想起自己运命的时限,未至,未知。所有的一切,都在静静地发生,好似都应该按照这一路线来走。没有什么大不了,也没有那么多的必然和必须。
生活,简单,平静,繁琐;感情,厚重,深沉,疏离。各有各的缘由,各有各的终点。
我们对身边事物的触动,似乎没有那么惧怕未来。想着,看着,经历也在悄悄改变心性和心境。况味的持久,留下芳香,以及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每一瞬间,认真体会,努力让日子真实。
深夜,柏溪发来简讯:收到华拓的offer,心情激动。作为朋友,送上热忱祝福。她离开药物,永远的被治愈,以正常的交往心态融入大众生活,这一切在她看来,无疑是深渊深处得到的拯救,措手不及的幸福来临,感觉就像她在消极时对生命的弃绝,都让人始料未及。
她将过去旧房子存放的书籍在网上赠卖,夜晚整理行李箱,只带走还没读完的书籍和简单的衣物。预定次日早上七点飞往北京的航班,她说要将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寄过来。那是一本适合职业女性的励志读本,涉及工作方面的内容较多,可以带给人很多新奇的想法,锻炼思维逻辑。凌晨两点,在微博上看到她写的关于《向前一步》的书评,困境走出的灵魂总要在众人熟睡后从废墟中爬出。用文字编撰心里的想法,得到的,失去的,在离开之前都被规整,送它们去往该去的地方。
十月,大雁南飞,风往北吹。季节的变换,动物最容易感知。它们总在人类觉醒之前离开。所以我们只看到它们迁徙后留在树杈间巨大的巢穴,用细树枝、谷草、黄泥搭筑的窝,还有嵌在柴草边暗灰色的羽毛。
我们在地球的一边想象着另一边正在发生的事。冰岛的金融危机,叙利亚的战火,北极熊被猎杀,阿富汗遭遇的恐怖袭击,珠穆朗玛峰上正在前行的探险队,非洲干热土地上的饥饿,肆虐蚊虫叮咬,水污染,又发现新的病毒,埃博拉……每一处都有死亡的气息,我们在火车上看风景,我们从那些危机身旁路过,他们整日被笼罩在危难下,烈日炎炎,不安,焦灼在眼神,一如望不到头的天边。
我们用生的机遇和死亡的心态对待生命,他们则用濒临的喘息与死亡抗衡。意志上,他们比我们更坚定,看重命悬一线的生机;心态上,我们比他们更消沉,在意内心的平衡。
得到一本好书,舍不得用最快的速度将其读完,每天控制阅读量,刻意预留着明天要读的内容,很多句子都喜欢,很多有深意的感觉进入心底。这是长时间共享的方式,以仅有的可能,帮助自己实现一点点可喜的愿望,让每分钟都得到快乐。
走在人生终点站旁,会是什么感觉。往前一步,离生命的距离愈渐的远,后退,得到的时间限度里有惶恐。夹在中间,做意念上两难的抉择,从前,并不认为是巧合,现在却要以平常心来看待时间的流逝。
流逝的瞬间无法掌握静定。是谓,人力无可及。
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下前些年的愿望,实现的都被画上勾。未实现的部分,空缺,无有任何标识。
对自己的要求:静默,诚挚,谦逊,俭朴,勤劳,节制,整洁,真心,涵养,微笑,善良,平凡,从容,文字为友。这些内容,曾被归在人生信条和自我限定中。时常翻看,观镜自照,不越过任何一道界限。
林徽因说:“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所不能割舍的。哪怕一个万念俱灰的人,在临死前还可能会有一丝想存活的意念。比如看到一缕和暖的阳光,看到一只闲庭信步的蚂蚁,看到一株风中摇曳的绿草。只在刹那,他或许就明白,原来活着竟是这般的好。人生往往就是如此,许多冥思苦想都参悟不透的道理,就在某个寻常的瞬间,一切都有了答案。
第四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早晚渗透着寒意,雨后,雾气升起。远山上,峰峦叠嶂全然模糊,立秋后,一天更似一天像极秋的味道。只是,古人如何得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不免开始深思。
夜里一个人想心事,内心清而静。听着雅尼的夜莺,日记本上写满三页文字,四千多字,记录心情,季节,天气,状态,归整眼前需要操办的事宜,列好执行计划,收拾行李衣物,从柜子中找出两年前买的保温杯,还没有拆封,包装完整。心里有言语,外不表行径,将故事藏于心,无承诺,不回应。低头一瞬,悦纳,是善待自己,与己相交,友好相处。
第二日清晨,去花店交代好一切事宜。安排妥当。下午乘车去医院,办理入住手续。病房三个床位,两个空着,病友说,前一个刚走,才三十八岁。说者,无泪。表情,静而无情。
护士赶过来输液,手背的血管,选择最明显的那条一针扎好。那个下午,无风无雨,静而无趣。
两瓶液体输完,一觉睡醒,床边靠窗,黄昏树下一叶挂在枝头,几十年如一日,叶落萧条,花开花落,行人从旁路过,清波江上,流年里倒映着风景,挑动微微涟漪,静而无声。
站在时间对岸,鹊桥朝东。浮生若梦,相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