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夜晚我破例没有回家去吃饭。那个下午,从黄昏至入夜,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中央广场的木椅子上,喧闹的环境中,抬头看着远处不断炸响四散而开的烟花,爆竹辞岁,马路两旁树上挂满彩灯,红绿自然搭配。
串联起来的深夜的灯,其光芒适宜任一世界的任意角落,喧嚣蒸烈之气,与这个节日尤其的吻合。那些光线未及之处,是远古时代碾轧下的痕迹,根源静躁,潜伏在城市的角落,各不相同。
将视野收回,看新的剧目缓缓被拉开。审视人间,这梦幻的颜色,唯独紫色的绚烂。仰着头,脖子有点发酸,空气中飘着硫磺燃烧的味道。烟火气在过去的一年已经结束,新的一年,如何度过,我没有任何的打算和计划,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去年的元宵节,为父母报了去三亚的旅行社,补送了曾经欠缺的新婚蜜月。他们生活的年代,物质匮乏,婚礼并非盛大而隆重,几桌简单的饭菜,邻里亲朋的祝福,便构成了全部。
精神的富足也局限在两个人相互的理解上,没有刻意的讨好,亦不具备对金钱过多的渴望,婚姻的实质是一菜一汤,粮票半张,这样朴素的生活,平淡却浸透着真实。
去年元夜,那个夜晚,我在北国刺骨的严寒里度过。兰诺失恋了,我陪着她,沿着马路,一直走到天亮。气温在零下,说话都带着白气,我不停地搓着被冻僵发麻的手指,说完了所有能够劝慰她的话,而她也只是沉默。或许,她比我还要清楚自己所选择的路,对于不完整的爱情的终结,即使心不甘愿,也无能为力。
爱情,说到底,也只是一种幸福美好的感觉中的尝试。真正能够融入生活的,是一日三餐简单的烹煮和调味,人都是在日子里浅尝辄止中,走完自己的一生。
其实,如果静心观察,我们的运命里,除却生死,并没有那么多的刻骨铭心。可是,笼罩在兰诺头顶的却是戏剧又荒诞的对峙和调侃,这未尝不是对言语痛快淋漓的搭配衍射的讽刺。她的爱情,刻骨铭心却又直指生死,这大概最是令人无法释怀的戏讽和嘲弄吧。
读《平凡的世界》那一年,我刚满十五岁。一个人抱着被翻烂的,封皮老旧,厚实的书籍,静静地坐在校园的大槐树下,夏季阳光明媚,知了趴在不知名的树上呼唤同类,麻雀四处觅食,饱食后站在枝头,扯开嗓门嘹唱,夏季的风穿过围墙,从楼层的过道里吹来,发丝沿着风的方向追随,凌乱的飞。
那是个压抑而沉闷的假期,我在学校补习,每天背诵上百个单词,做大量数学习题,演算的草稿摆在桌上有厚厚的一摞,我忘记了自己有多少个夜晚,是在苦涩与煎熬中度过。大脑持续运转,精神高度集中,压力之大,致使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正常入睡,闭眼总是梦见各种结构,各种形态变化的习题,数学老师在台上的讲义,化学公式总也记不住,这样的困顿,时常让我觉得整个人都已被掏空。内心干涸,枯竭,如同寒冬季,廊檐上破败又荒芜的衰草,在风中无助的哀求,在风中无能停靠,灵魂是被废掉的张望。
就是在那样的空洞中,发现了一个得以平衡心智,舒缓压力的方式。课业结束后,全身心浸泡在大量的长篇励志小说中,不断地从别人的苦难中,寻找得以点燃自己希望的动力,进行自我鼓励与坚持。课外阅读一度成为供我思想饱足的精神食粮,成为解放灵魂的沟通幽径。内心,也一再的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好。
整整六个月的夜晚,陪伴我的是路遥所写的《平凡的世界》和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部小说,与其说是励志读本,倒不如说,是给了我希望的火苗,提前看到终点所带来的光亮,重建信心的支撑,去掉自封枷锁,与理想同步而行。
孙少平,这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以朴实纯善的行动证明,在汗水与磨难中织就的硬茧,终于在顽强的挣扎下破茧而出,成为独立坚强、学识渊博又极富忠义爱心的硬汉。这个曾经羞涩、自卑不语的青年,从最底端农民阶层,凭借个人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适宜自己发展的一条路,能够冷静的面对爱情中的残缺,不为金钱权利所动容,用自己的不懈怠驻世而立。
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总在印证中,经历不平凡的人生,一如路遥所言:“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这片皎洁,在中国七十年代的黄土大地上,也曾是路遥心中的希望。
我们这一代人,未曾忍受过寒苦饥荒,不懂得在现实环境逼迫下,寻求的期盼,夹带着多么复杂的内伤,精神世界的虚空,无有可供填补而取食的介质。
七十年代的中国,物质匮乏带来生活上种种不便,各方面条件都被适当或不适当的限制和拘谨,内心茫然,萧索度日,但那时,人人都是如此生活,即如此,大家却还是快乐的,也较能珍惜手里仅有的快乐和甘甜。
懂得分享和忍让,是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情容貌。他们大可不必想到日落长河里的人生,是有着多么苦涩的滋味。懂得在逆境中取胜,以尖锐的意志力和同情心战胜绝境。
而我们的青春,不曾饱含岁月深情,总是缺乏如此干练而强大的智慧。
校园课堂上,老师的浇灌,步入社会后,长者的提醒与示范榜样,内心,驱使奋发图强的决心,所有的行进,总在灌输与培养中长成。接受了太多来自外界或复杂或清澈或繁琐的事物,在未能分辨是非的年纪,懂得了孰是孰非的界限,棱角分明,世故不言,表面上坚无可摧,内心实有许多并不知真意的猜忌和犹疑。
我们是在未定与猜测中,接受了绝大多数的思想和教育,缺乏更深入的自静与沉思。灌进去的越多,内心被占据的空间就越大,缺乏自我思量的剖析和对事物本质的分辨能力,没有原始的对外界敏感自带的好奇,个性渐被囚居封固。折射出的现象,便是在面对新形势的未知环境下,所呈射而来的考验时,仅有的力量不足为道,没有更广更深层的能力,于是便出现了慌盲与错乱。
毕竟从未曾深刻的理解过前人所著良言,由此陷入困境中无力自拔。
随之而产生负面效应,是对从前认知的猜忌和怀疑,不确定的因素被大量占据,陷入长期的观念取向不明的状态,恶性循环,不能清醒的认识自我。每每在传统观念与现实逻辑发生碰撞,理想化在现实骨感中对峙时,便出现举棋不定,惊慌失措感。对事物发展顺序颠倒的事实,毫无应变能力,由之产生厌倦的情绪,带来更多的压抑和困惑,迷茫无处宣泄。无处散发的结节,自然投抱到眼下最热闹的繁华物质中,只愿享受短时限高频率的欢愉,追求靓丽与娱乐精神带来的惬意和刺激,自我放纵,思想逐渐被空虚所渗透。如此种种,凡被称之为不合逻辑的事例,也渐渐的引起了大部分人对新生代人的关注和分析,失望也在所难免。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其一,在纷繁的环境中不懂取舍,过早的放弃了对自己刻骨的认识,在尚不知真理的年纪,走进了盛大而庞然的时尚潮流中,融入后迷失了自我,只懂得需索和享受,不知感念。其二,自私与孤傲的心态,唯我独尊,遇事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便利,傲娇,无礼,敏感又脆弱,贴在身上的标签可谓褒贬不一。
未在苦难中受损,自然不能理解,成长所带来的历练,是怎样的一种隐忍和顿悟,逐渐褪去浅薄和伤感,褪去自恃与桀骜,明白逆境中成长,是需要多么强大的力量和勇气。
少年的苦难,是对日后拥有的物质和感情的珍惜,逐渐的深刻和饱满。而社会价值的体现,便是使我们明白生存所需掌握的要领,和对责任与承担的坦白,诚挚,明确,而后开启远行航船,完善自己所走的路。解除困惑。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这句话,被我摘录下,写进青涩的日记本里,成为后来对自己不断的激励名言。
不曾历经风雨的人,看待愁苦悲欢,自然不能有超然物外的心态。苍凉中有舍弃不掉的感情,现实的故变沧桑,光与影交汇,沁入相融,平淡简易是落幕的情绪,总在帘动风扰处,独自摇曳。
如果路遥还活着,想来,他的晚年必定充满气量,慧德如山。
在以最朴素的词藻,把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写的轻关癖样,除去路遥,大抵没有哪个年青一代能够轻易超越,这不悲,不喜,不怒,不怨,自然顺应心的深意,寓意之厚,深刻心底。
也许,人,只有在中年后,才能逐渐的理解生活另一层意上的实质:戒骄戒躁,保持独立,自我纯净的沉淀,不刻求完美,不冲动,不彰显戾气。坐语观山,选择正确的态度耕读,自居心田。诚恳,和蔼,似闲云漫步,宠辱不惊,如坐凉亭观暮,看斜阳西下。
奋斗的日子是触摸理想的岁月。我寻声而去,一路追随,自强不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接触的第一部外国文学著作,梅雨翻译版本。原著俄国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名字较长,却因为冯巩的一部小品就轻易记住了作者。
小说围绕主人公保尔?柯查金的一生生活历程展开叙述,在绝望的运命中与命运的抗争,战争前线下也能静下心读书,双目失明后依然坚持创作,续写着几经起落大难不死的人生,面对离愁,面对苦难,对自我意志力挑战的决心,让我更深一层对苦难的释义有了刻骨的认识和理解。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很多时候,读书,总是能带给人对平常不经意的事,产生细致的整理和深入分析。独自面对硬伤坚壳下的疮痍,不失信念。心态在历练中成稳,战胜自若寒蝉的恐惧。
过分对自我优待的人,其实是主动放弃了改变未来的契机。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言词与实践中的知行合一。
这两部经典,以苦难铸成的励志读本,陪我过完了整个炎热的夏天,让我终在岁末蝉鸣的叫声中,从荒芜走向另一新生,寻得依靠,走完了那段用汗水铺筑的道路,成就梦想。
想来,伟大的作品能够被持续推崇,且在任何时代的任何地点都未曾留白,其深意必有价值。